家校共育,助力学生成长

许昌实验中学 牛振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的效果取决于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这说明家庭和学校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教育整体,二者不可分割。良好的学校教育离不开的支持、参与,反之亦然。一所学校要想获得高质量的长远发展,需要尽可能调动学生家长参与学校发展建设的热情,通过一系列活动和措施,获得对学校管理和发展的认同感,最终达到学生、家长、学校多方共赢局面。近几年来,我校以家长学校为平台,在学校管理、家庭教育、家校联系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现把我校在家校共育中的做法分享如下:

一、重视家校共育,明确宗旨、意义。

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关键在“共”,宗旨在“育”。家校共育,就是要充分发挥好家庭、学校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把培育好。但是,目前关于家校共育有两种比较错误的思潮,值得我们警惕。

个别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的责任就交给学校和老师,可以当甩手掌柜。个别教师把分内的工作“转嫁”给家长,如长期让家长代替自己批改学生作业,部分家长正在成为一支随叫随到的“编外教师”队伍。这反映出部分教师和家长对家校共育的理解还不到位,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责任边界趋于模糊,家校合作表面化、肤浅化。

因此,我们有必要重申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学校和家庭教育都不是万能的,二者共同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他们的有机结合必将形成整合优势。学校教育是主体,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基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是对学校教育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的言行举止无形之中都有其家庭教育的烙印。家庭教育是终生教育,具有长期性、持久性。日常生活中父母的正确教育、合理引导,日后都会是孩子无形的财富,让孩子受益终身。

真正的家校合作,应该是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使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唯有如此,家校共育才能既帮助家长提升家教品质,又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

二、转变传统观念,优化交流形式

作为学校,要树立平等的沟通理念,不搞“一言堂”,要广泛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学生教育之中。作为教师,要摆正心态,不高高在上,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少一点批评和指责。作为家长,也要体谅和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要正确认识教师对孩子的批评,不要对孩子太过溺爱,要理解并配合学校的育人工作。

学校作为开展学生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主动搭建起“家”“校”之间沟通和联系的桥梁,通过及时有效地沟通弥补学校和家庭教育单方面的不足。在交流形式的选择上,既要立足传统,又要有所创新。传统方式上,要做好家访安排,开好家长会,认真策划,周密组织,尤其是开学前的通报会、期中诊断座谈会、期末总结会等,强化沟通,增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可与信任。信息时代下,教师要利用好其它现代信息技术与家长沟通,如校讯通、微博、等,方便家长了解学生近况。

三、打开学校大门,展示学生风采。

多年来,我校坚持开门办学,每学期利用一周到两周的时间,开展教学“开放日”等活动,邀请家长进校园、进课堂。通过这种形式,既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常态化学习的情况,又能让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对学校教育教学和常规管理提出宝贵意见,为学校的发展献言献策。

学校每年都会举办18岁成人礼、初高三年级中高考壮行仪式、中高考家长动员会、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运动会等活动,邀请家长们参与,共同见证孩子们的成长进步。这些活动一方面向家长展示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增加家长对孩子和学校的认同,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高度认可。

四、牢记教育初心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促进学生成材。

教育的初心或者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长期以来,我校秉承成于精勤、止于至善的校训,倡导责任教育,在教授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元综合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致力于培养体魄强健、人格完善、知识丰富、能力多元、善于创新、善于沟通、有责任意识、有家国情怀、有科学素养、有人文精神的现代中学生。

2019年高考,我校朱艺彤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更好的诠释了我校的育人理念,也是我校家校共育结出的硕果。艺彤同学当年入校时刚达到许昌高中录取分数线,在校期间学习刻苦、热爱集体、团结同学,深得老师、同学们的好评。高一时班主任发现她绘画天赋很高,所以经过与家长的沟通后建议孩子走艺考道路考校。随后两年,老师们与孩子家长就艺彤同学的艺考、文化课学习、志愿选择等方面进行了频繁且有效的沟通。最终天道酬勤,最终在艺考和高考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成功被清华大学录取。这充分说明我校在家校共育特色英才方面方法科学,效果显著,能够帮助孩子实现人生飞跃。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只有家校之间密切交流合作,有效沟通,心往一处想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劲往一处使,才能凝聚教育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