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医院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医院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2020-04-06 来源:乌哈旅游

  今年以来,我县以创建“安全保障型示范县”为总体目标,全面落实国发23号和渝府发〔20xx年工作目标任务,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大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全县安全生产事故情况

  截止10月,全县共发生各类人员伤亡事故46起,死亡33人,同比下降24.6%、上升13.7%。其中:发生较大事故2起,死亡13人,占人员死亡总数的39.4%,打破了连续四年无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的良好形势,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占市下达控制指标的110%。在46起33人死亡事故中,道路交通共发生事故43起,占伤亡事故总数的93.48%,死亡24人,占人员死亡总数的72.73%,其中:较大道路交通事故1起,死亡6人;发生水上交通事故3起,其中:较大事故1起、死亡7人,较大事故超100%。整个水陆交通事故共死亡31人,占整个指标的93.93%。今年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渔业船舶、农业机械五个行业实现生产安全“零死亡”。

  二、20xx年度安全生产工作

  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今年重点抓好了监管执法、安全标准化、安全社区、专项整治、宣传教育、安全投入、安全科技、应急救援等八项工作,提升了政府安全监管能力,落实了企业主体责任,强化了全民安全意识。主要呈现“十大”特点:

  一是死亡控制指标在受限之内。死亡指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30人以内;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期持平,无重特大事故发生。二是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全面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3号文件,在全市率先两年完成对我县28个乡镇安监、执法装备的配备;村(居)设置了专(兼)职安全信息员。三是监察执法效能显著提升。1--10月实际收缴罚款83.5万元,其中安全生产事前经济处罚金额36.5万元,占总处罚金额的43.7%,事前预防性安全执法力度明显加大,处罚力度跃居全市前茅。四是本质安全水平明显增强。全面完成了16家高危行业生产小企业关闭任务;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道路交通、水上运输、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在80%以上。五是安全社区创建成效显著。28个乡镇全面开展创建安全社区活动,12个乡镇通过了市级评定认证,8个乡镇评定认证为市级安全社区。六是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扎实有效。10家企业创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5家企业通过了市级专家组评定认证。七是安全宣传教育成绩突出。我局被中宣部、公安部、安监总局、总工会等国家七部委表彰为20xx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优秀单位,是重庆市获得此殊荣的3个区县之一。八是全面完成安全重点目标任务。按时序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18个大项31个重点工作目标任务。九是打非治违、隐患整治出实效。今年1-10月全县采取铁腕式整治、地毯式排查,深入全县28个乡镇、2184平方公里的全方位整治,共收缴非法生产、销售、运输、储存烟花爆竹2880多件(箱),集中统一销毁了价值近30万元的非法产品,是近十年销毁最多、打击力度最大、效果最好的一年。同时共排查生产经营单位和场所8265家次,发现一般安全生产隐患5523项,整改隐患5396项,整改率97.7%,挂牌整治了24处重大安全隐患。十是高起点编制全县十二五安全规划。首次将安全规划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全县十二五安全规划已经市有关安全专家评审,正在进一步修订完善。

  (一)深化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安全违法行为

  一是强化了基层安全监管能力建设。进一步规范了乡镇安监办设置和人员配备,全面开展了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乡镇安监、综治、信访、公安、司法、人武“六位一体”监管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了行政资源的整合效能作用;加强了各类工业园区安全监管机构建设,足额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一步深化了村(居)安监、综治、信访、警务、调解、治保、民兵“七位一体”工作机制,在村(居)设置了安全(稳定)专职干部。工业园区单独设立了安全监管机构并配齐了必需的安全监管装备。

  二是完善了安全监察执法体制机制。研究制定了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监管等制度体系。强化了县安全生产监察执法队的安全监察执法职能,县级行业监管部门进一步充实了安全监察执法力量;在安全监管任务重的乡镇派驻了执法中队。建立了集安监、监察、公安、工商、税务、质监、行业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的执法联动协调机制,大力实施了联合执法;完善了工商、金融、保险以及有关资质管理部门对“黑名单”企业的`惩戒机制;建立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案卷评审制度,规范了乡镇委托执法工作,加强了业务指导和培训,全面推进了乡镇行政执法工作。全县安全监察执法人员100%持证上岗。

  三是强化了安全生产事前预防性处罚。县、乡镇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部门编制了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年度执法计划,强化了事前处罚,依法严厉查处了违法违章行为和事故隐患。加大了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力度,对拒不执行处罚决定的单位和当事人给予了严厉的法律、行政和经济制裁。树立了“隐患就是事故”观念,按照事故“四不放过”原则实施了“隐患问责”,严格打“三非”、反“三违”、治“三超”,严肃查处了事故迟报、谎报、漏报和瞒报行为。建立了行政执法跟踪检查督查制度,对执法力度不够、工作不到位、避重就轻甚至包庇纵容等行为依法实施了责任追究;全年安全生产事前预防性处罚金额不低于总处罚金额的40%。

  (二)深化安全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一是健全了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有关政策规定,建立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制度,规范设置了安全管理机构,落实了人、财、物等保障措施,自主组织实施了风险识别、安全检查、隐患整治、事故抢险等安全防范工作。深入落实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开展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专项行动,督促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实施了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和分级分类管理,以及中小企业和事故多发企业安全管理、技术服务“托管”模式。推广了“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强化了班组安全责任,切实加强了班组安全管理。充分发挥了工会、职代会、职工代表、职工的作用,开展了“安康杯”竞赛、“零事故”等安全文化活动。

  二是全面推进了安全标准化工作。强化了安全标准化在市场准入中的规范作用,大力推进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使用,淘汰了落后和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设备。将安全标准化与风险抵押金、保险费率、名优品牌、评先评优等挂钩,健全了企业安全标准化激励机制。建立了安全标准化备案、统一公告、信息发布制度。大力实施了“样板工厂”、“样板矿井”、“样板岗位”等示范工程。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安全标准化达标率达80%以上,供电、港口、燃气、乳制品、烟草、商贸企业等13个非高危行业试行了安全标准化。

  三是健全了安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了企业安全诚信机制,建立了企业安全承诺制度,健全了安全诚信与法律法规结合的惩戒机制。建立了企业负责人年薪和员工工资与安全绩效挂钩制度,建立了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安全卡制度,加强了个人安全信息监管。严格高危行业安全资质管理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规定,提高了安全准入门槛,健全了高危行业企业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四是推进了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工作。按照《企业安全文化建议导则》(AG/T9004-20xx年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组织指导了所涉及企业的创建工作。

  (三)深化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构建社会安全保障体系

  社区安全是社会安全、生产安全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平安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安全社区建设是“安全发展”的核心,是社会安全、生产安全的基础和抓手,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一是分步实施,广泛推进。按照创建实施方案的规划,在12个中心镇重点推进,发动了各个部门、单位、学校、厂矿、医院和村居群众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以预防各类人群的伤害这根主线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工作场所安全、家居安全、老年人安全、儿童安全、学校安全、公共场所安全、体育运动安全、涉水安全、社会治安、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等方面确定了安全促进项目加以推进,并取得了实际效果。二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创建了乡镇建立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安全社区创建领导机构和副职领导为组长的安全社区创建网络组织机构,建立了相关工作职责和制度;制定了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辖区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村居委和机关干部职工、企业员工及社区群众安全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了安全社区建设目标责任书;举行了安全社区创建启动仪式,广泛开展了宣传和发动群众参与。三是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创建了乡镇建立安全促进项目工作组和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了社区安全现状调查,分析了社区存在伤害事故的风险源和安全隐患,制定了推进项目伤害事故预防计划,落实了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伤害事故的风险源和安全隐患整治。四是强化投入,保障有力。创建乡镇保证了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办公经费,结合全国深化安全生产年和全市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突破年活动,加强了安全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安全监管设施设备的装备,做到了安全监管人员、安全相关资金、安全管理责任、安全整治措施、安全目标任务“五落实”。五是加强考核,务求实效。严格按照《重庆市安全社区建设评定标准》组织实施,组织安全专家组进行了逐项资料和现场验收,对达到规定标准的社区认证颁发了认证证书。

  (四)加强安全专项整治,提升高危行业安全保障水平

  一是加强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充分发挥了行业安全生产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建立了隐患拉网排查、挂牌整改、档案管理、追踪督办常态机制。按照行业类别、企业规模、管理水平、事故情况等确定重点排查对象,实现了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重大隐患实施了市、县、乡镇政府三级挂牌限期督办,实行了整治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重大隐患限期整治率达到了80%以上。学校、工业园区、工矿企业的建设工程按规定实施了报批备案;凡有权批准建设项目开工的部门,批准开工的文件抄告了所在地安监部门,督促了建设单位依法报批备案。

  二是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加快了构建道路交通“四大体系”,建设了客运驾驶人安全生产信息监管平台,完成了县乡公路安装护栏,完成了危桥改造,加快了推进渡改桥项目和客渡船标准化改造,推进了航道整治工程。加强了农村摩托车安全管理,探索了运输企业安全绩效评估抄告制度,完善了水陆交通安全电子监控系统,推进了动态监控。打好了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全县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全部建立了地面永久瓦斯抽放系统,所有产煤乡镇煤矿瓦斯实现了集中联网监控;强力了推广矿井人员定位跟踪系统;严格了行政许可,提高了煤矿准入门槛,严厉打击了非法违法生产。严格建筑施工安全许可,健全重大建设项目安全挂牌跟踪督办制度,推广实施了建筑工地现场电子监控,继续推进了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三落实”专项整治。狠抓了非煤矿山矿业秩序整顿,强制推行了分台阶分层开采。继续开展了尾矿库专项整治,认真落实了《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方案》。开展了石油天然气企业防井喷失控、防硫化氢中毒、防天然气管道占压破坏。加强了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使用、储存、废弃处置等全过程监管,安全间距不足的加油(气)站、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强制安装阻隔防爆设施。依法整治了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生产经营秩序。加强了电梯、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集中开展了高层建筑、公众聚集场所、危旧房片区消防安全整治。全面推进了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培育监管执法、职业健康监督员“两支队伍”;建立了职业危害申报、作业场所监督检查、职业卫生安全许可“三项制度”;构筑了法律法规标准、技术服务支撑、宣传教育、信息与装备“四大体系”,改善了作业环境,减少了职业危害。切实抓好了电力、冶金、有色、机械、建材、轻工、水利、农机、民防、中小学校等安全专项整治,严防了各类事故发生。

  “两个目标”:创建安全保障型示范县和争创全市安全综合目标考核先进县。

  “三个突出、三个加强”:突出预防为主、突出加强监管、突出落实责任;加强宣教和队伍建设、加强安全基础工作、加强协作联动)。

  “十个着力”:着力推动国发〔20__〕23号文件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着力加强综合安全监管和行业监管、着力落实预防为主、着力加强安全生产投入,着力加强安全生产企业标准化建设和分级分类管理、着力加强安全基础基层工作、着力提升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和强制推行安全先进,着力推行安全三大经济政策和新建改建扩建安全“三同时”、着力提高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能力、着力提高安监人员履职能力。

  围绕“一个”中心:治大隐患、防大事故、降事故量。

  落实“两个”主体责任: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及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搞好“三个”服务即安全普法宣传教育服务、企业安全管理指导服务、企业安全设施建设服务。

  加强“四项”建设: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建设、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

  抓好“十项”工作: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进一步落实;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基层安全监管能力明显增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取得实效;重大危险源得到有效监控,重大事故隐患得到切实整改;科技兴安战略得到有效实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得到切实提高;职业卫生监管机制初步建立,职业危害突出的行业企业作业场所得到有效治理。

  三是扎实抓好了高危行业生产小企业关闭工作。全面完成了1个小煤矿、15个小非煤矿山企业的关闭任务。建立健全了制度,制定完善了政策,规范了关闭标准和程序,加强了检查、审核、验收。强化了关闭工作督查,严防弄虚作假。妥善解决好了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困难职工救济救助以及土地复耕、环境治理、煤矿周边农民的水、电和道路等问题,确保了社会安全稳定。进一步强化了“打非”责任,严厉打击了非法开采等生产经营活动,严防了关闭企业死灰复燃。

  (五)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全面提升社会安全意识

  一是加大了安全生产宣传力度。以宣传“平安忠县”、“安全保障型示范县”建设为主线,打造了以忠州新闻网、忠州报、电视台等“一网、一报、一台”为核心的宣传平台,大力宣传了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重大措施及先进典型和经验,曝光违法、违规生产行为和重大事故典型案例,促进企业零事故、社区零伤害、乡镇零死亡活动。健全了县、乡镇两级宣传网络,开展了树先进典型、“安全生产月”、“安康杯”、“送安全文化下基层”、安全保障示范创建等系列宣传活动。完善了道路交通、消防、公共场所安全警示标志、标牌。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载体,大力开展了专版、专栏等特色宣传活动,提升了全民安全意识。

  二是全面推进了安全生产大培训。统一编制了交通安全、防火防爆、防触电、防中毒和各类事故、自然灾害自救基本知识教材,在中小学校开设了公共安全知识课程。推进了安全技术集约化培训,加大考试考核力度,建设了县安全技术考试考核网上系统,促进了高危行业“变招工为招生”,实现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开展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专项整治活动。继续实施了安全监管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完成了对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负责人、安监办负责人以及安全监管人员“大培训、大练兵”轮训活动。

  (六)构建安全生产投融资体系,切实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督促企业严格执行了安全费用政策,加强了安全费用提娶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了隐患治理、安全技术改造资金投入。公共安全项目经费纳入了县财政预算,年度安全专项资金同比增长了10%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强化了安全专项经费投入,保证了建设目标如期实现。推进了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安全责任保险。

  (七)构建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增强本质安全保障能力

  编制和实施了建设安全保障型示范县发展规划。加强了安全生产项目储备,建立项目库。推进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安全技术改造,推广了一批先进实用的安全科技成果。全面实施了“金安”工程建设,建立了县、乡镇二级信息网络平台、高危行业领域从业人员安全信用信息系统,建立了重大危险源监管与应急救援综合指挥平台,实现了实时监控。组建了县安全生产举报投诉中心,开通了“12350”举报投诉电话,畅通了举报、投诉、咨询渠道。

  (八)构建应急救援保障体系,提升事故灾难应对水平

  进一步推进应急预案管理,加强了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继续推进了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构建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健全了应急资源数据库和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加强了应急救援基地、应急装备设施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完善了县政府应急机制和县、乡镇二级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加强了突发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健全了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运行协调机制,建立了应急救援区域联动机制。强化了应急职守,严格落实了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

  二、存在的问题

  分析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全县安全生产继续呈现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但是,全县的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一是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机动车驾驶员超速行驶、疲劳驾驶,不按规定让行、违法占道行驶;县道、乡村道路事故多发;小型客车、两轮摩托车是发生事故的主要车辆。

  二是工矿企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经营单位作业人员违反劳动纪律、违反操作规程、违章指挥,现场管理混乱,劳动防护缺乏,安全意识不强,检查、检修、施工、安装等制度不健全等。

  三是相关安全管理不到位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主要体现在驾驶员、从业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违章操作;部分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不力、隐患治理不彻底;部分乡镇和部门安全监督不到位,监管执法滞后,特别是少数乡镇将配备的安监交通、设备挪作他用,无法保障安全监管工作。

  三、20xx年重点工作任务

  按照国家、市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的总体部署,20xx年我县安全生产工作以“两个目标”、以“三个突出、三个加强”和“十个着力”为重点,围绕“一个”中心,落实“两个”主体责任,搞好“三个”服务,加强“四项”建设,抓好“十项”工作,实现全县安全生产形势从“稳定好转”逐步向“明显好转”方向发展,使安全生产亿元GDP死亡率、10万工矿商贸从业人员死亡率、万车死亡率低于重庆市和西部平均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