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宏观现象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的概念 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1、准备品红和氨的扩散实验的仪器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见闻:糖学生思考、讨论 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路过化妆品店就闻到香味? 学生实验 实验3–2:品红的扩散:在静止的水中观察现象 品红为什么能扩散呢? 思考讨论 激发思维及探究兴趣 在学生亲身体验中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过渡] 在很久以前许多学者就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他们提出了形成物质是由分子和原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设想,用于解释以上现象。那么,他们的论断是否正确呢?我们先做个小实验:请同学们用手对着脸轻轻扇动,感受一下分子对脸撞击的感觉肉眼看不见的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和子构成的观点,培养学原子构成的观点 生的想象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力 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吗?小结:物质确实 让学生了解现代高科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展示图片:教材P48图3-6、3-7 教师活动 [提问]分子有何特点呢? 1、花香能闻到,但却看不到 2、能看到整块的糖,却看不到溶解后的糖 分子很小 了解(计算1g水中含有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kg; 几个水分子)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个水分子 21-26 技,并借助图像进入微看图想象分子的存在 观世界。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思考、讨论,并归纳总结 锻炼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做氨水的扩散实验 观察现象 →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猜想:为什么A杯中的溶液很按实验要求观察现象 快变红了?而B杯中的溶液过很久才变 红呢? 小结: 氨水中氨分子不断扩散进入了酚酞溶 液中,使酚酞溶液变成了红色。该实验学生猜测,讨论 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提问]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联系实际生活 怎样?能否举例子 实验:①50ml酒精与50ml水的混合,观察现象 思考为什么混合后体积不为100ml 呢?②一碗黄豆与一碗绿豆混合是否等思考、讨论 于两碗? 猜想 小结:分子之间有间隔 用分子的观点分析: 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2、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凉干? 3、物质为何有三态变化? [小结]通过本节课我们知道,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分子具有三个特点:①体积很小、质量很小;②处于永恒运动之中;③分子之间有间隔。 [布置作业]练习册1-10题 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的讨论、分析、交流 能力 解 加深对微观概念的理的现象,联系生活实际用宏观的物质解释微观 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 用知识进行解释
板书设计 课题2 分子的原子 第一课时 一、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 分子的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