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思考

对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思考

2022-04-18 来源:乌哈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满族研究 2002年 第2期 对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思考 崔玉敏 (辽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沈阳 110032)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长期落后是困扰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 经济,促进各民族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国家面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西部 大开发战略也有源于此。我们要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培养引进各类人才为少 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跨跃式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经济;西部开发;跨跃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65X(2002)02—0026—04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O个、 自治县(旗)120个,合计面积达646.9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64.3%。 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在经济方面多滞后或者大大滞后于汉族。在解放初,有的少数民 族还处于农奴制、奴隶制,甚至原始社会末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关心 和扶持少数民族发展,并提出赶上和接近汉族水平的战略任务。5O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 经济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总体上看,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仍然很低,经济 效益较差,贫困面较大。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之所以落后,有其独特的历史原因和特定的条件。首先,基础设 施不完善。有些民族地区在最基本的路、水、电、通讯等方面都未完成投入,这是制约民族 经济发展的客观因素;其次,受教育程度低,人口的文化素质低。虽然近几年民族教育朝气 蓬勃,但前期的文盲半文盲已成现实,冲破这一长期形成的落后局面还需一个过程;第三, 信息、通讯落后,与外界的联系相对较少,导致思想封闭、保守,意识领域不积极,不能主动 地接受外界先进的科学和新生事物,甚至守着金山要饭吃,现有的资源不能得到发挥;第 四,科技落后,有些地方甚至是科技盲区,新技术及新东西难以贯穿整个民族。这直接导致 生产力落后,生产工具、生产方式以及产品更新换代都在传统的方式中运行,附加值极低。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长期落后是民族摩擦、民族矛盾滋生的重要原因,也是消除历史 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事实上不平等的主要障碍,更是困扰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 问题。因此,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各民族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中国 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国家面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也有源于此。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wTO、互联网的汹涌大潮的猛烈冲击下,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 竞争的优势正进一步向拥有先进技术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地区倾斜,这加大了西部少数民 族地区实施大开发的难度。为此,我们要找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切实解决 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跨跃 ~2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式发展。按照这一思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集中力量抓好以下几件事情: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应把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同发挥市场机制 的作用结合起来,把加快经济发展同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系 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必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跨越发展;要转变观念,面向市 场,多方筹资,先行建设,适当超前;要依靠科技,保护生态,防止一哄而起和贪多求快,注 意提高质量和效益。 目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交通方面,要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铁路、机场、 天然气管道干线以及内河航运建设。加快公路国道主干线和省区干线建设,实施乡村公路 通达工程。建设铁路内外大通道,改造现有线路,完善枢纽机场,发展支线航空;能源方面, 重点推进“西气东输”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逐步建设陕甘宁、塔里木、柴达木、川I渝地区 石油、天然气的开发、综合利用和外输基地;水利方面,要加快在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加强 水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始终把节水放在重要地位,加强节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搞好流 域水资源的综合管理与保护开发。抓紧南水北调开工建设。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蕴藏着全 国8O 的水能资源,目前开发程度不到1O%,要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的水 电。同时要加强通信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加强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和垃圾 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争用5到1O年时间,使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 破性进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东南沿海地区的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取 决于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国家政策的投入。政策也是资源,好 的政策与经济要素的结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少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产 业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交通通讯瓶颈,和其他地区相比还没有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因 此,需要在政策和投入上给予较大力度的倾斜,否则,不仅已有的差距无法缩小,还将出现 新的更大的差距。针对这一现实,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应采取“超特区”模式。 超特区”模式是一个政策概念,指在选定的区域内,针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资源开发项 目、新上项目和既有企业改造项目等,给予比当年的经济特区更优惠的政策,来推动少数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国家为少数民族地区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极大地推 动了民族地区的发展和进步。在新的形势下,一方面要对以往的政策进行疏理,合理的、有 效的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另一方面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和新的要求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新 的优惠政策,尤其是要加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宣传执法力度,使西部民族地区开发建设 工作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指导下健康、规范、有序地开展。当前最紧迫的是要尽快制定 实施民族地区资源开发、招商引资、财政税收、就业分配、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 一2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增强西部民族地区大开发的吸引力,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的建设步伐。 三、发展民族特色产业 从世界范围看,凡先进发达国家和地区,它们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体系,都有自己鲜明 的特色。因此,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努力建设自己的特色产业。 特色产业的确定要依据特色资源的构成,同时还要考虑以下因素:(一)资源的开发要 视开发能力及市场需求状况而因地制宜,有所侧重;(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国家对特定 时期鼓励发展的产业,会采取倾斜政策予以扶持,这是一种“势”,顺势而动,借势发展,会 受到更好的效果;(三)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当地人民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选择出来的, 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也往往是当地的特色产业。以有根基的传统产业为依 托,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对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四)文化因素(地 域文化)。经济与文化往往互为因果。地域文化特点是形成产业特色的一个深层次因素; (五)周边产业结构。要与周边地区的特色产业协凋衔接而不趋同,尤其是周边地区已有经 济辐射能力相当强的中心城市时,更须从区域经济、优势互补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特色产 业。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地域辽阔,而且资源蕴藏极为丰富。地上有取之不尽的水力、 风能、光能资源和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地下有储量极大的煤、油、气和各种矿产资源;西部 还有众多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族文化等旅游资源……,这些为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选择特色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大有发展前景的民族特色旅游业。旅游业是目前全世界 发展最快的产业,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少数民族地区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有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地(如湖南的张家界,四川的九寨沟,云南的西双版纳,西藏的雅鲁 藏布江大峡谷,陕西的西安,青海的青海湖,甘肃的敦煌等),有独特的人文历史、浓郁的风 土人情,在这些地方建立旅游经济开发区,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业,可以逐渐培养成 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培养引进各类人才 中国科学院最近公布的《2000年科学发展报告》证明:东南沿海地区与西部少数民族 地区的发展差距实质是知识差距、信息差距、教育差距、技术差距与体制差距,仅靠增加有 形资本投入或以开发自然资源为主的投放不可能缩小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在知 识经济和全球自由化时代,少数民族地区更缺乏的是知本,而不仅仅只是资源或资本。只 有从知识发展战略上寻找突破口,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才能做得更好,收效更大。“知本 家”才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支撑。为此,少数民族地区应加 紧制定一整套人才培养、稳定、引进、激励和使用的政策措施。 首先,强化民族教育,有计划培养适应少数民族地方经济发展的各类专业人才 在教育与社会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中,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尤为重要,欠发达的 一2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教育滞后”的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并严重地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 的经济发展,为此,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要抓好基 础教育,重视成人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同时,综合规划,合理使用各种教育设 施,并且积极发展各类非正规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突破口,是教育与经济之间取得良好循环的切合 点,它更具有“立竿见影”的功效,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看到教育的价值。资源配置的市场 化原则可以使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技术性、专业性的特点进一步得到强化,更加适应少数 民族地区的特点。少数民族地方职业教育可因地制宜,根据需求在水平、层次、范围等方面 和在结构上更具多元模式,可采取以初中后为主要形式,小学后、高中后成人职业技术培 训,以及初等教育渗透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模式。在专业设置上应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特 点和资源特点,强调实用性、技术性。 国家亦应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支持力度。各普通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 农林、工程技术、财贸、金融、企业管理等专业,要有计划地增加少数民族学生的名额,实行 定向招生和培养。继续在有关院校开设少数民族师资和经济管理干部培训班。做好在西 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招收少数民族优秀青年进高校培养的试点工作,逐步扩大试点 高校,增加招生名额。民族学院和民族干部学校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继续办好具有民 族特色的学科,有计划地调整、增设民族地区急需的专业,培养更多的人才。 其次,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人才 少数民族地区各类人才短缺是个不争的现实,而人才的开发和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 事情,而是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因此,现实地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短缺问题的唯一办 法就是引进人才。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各方面的条件较差,引进人才有一定的难度,因而要在提高认识的 基础上,通过政策来真正的吸引人才。在人才问题上只有一条路,就是横下心参与国际人 才竞争,使他们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尽可能和国际接轨。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流 失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采取特殊的政策。对于特殊的人才一定要采取特殊的政策吸引过 来、保留下来。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要吸收优秀人才,还要使用好人才。要用事业 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另外,对于企业所需的人才,可通过灵活的治理结 构,允许优秀人才持股,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防止优秀人才流失。 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大开发战略是党和国家在新世纪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没 有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昌盛,就不可能实现我们整个国家的繁荣昌盛,没有少数民族地区 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就不可能保证我们整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在党的英明 领导下,在少数民族人民的积极奋斗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必将把西部少数 民族地区建设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I秀美的新家园。 【责任编辑:何晓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