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 规范、 高效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全面提高我校师生疫情防控应急 反应能力,熟悉应急处置具体过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 治疗, 保护泛博师生的身体健康, 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按照像关 工作要求,特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中学新冠防控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
把泛博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 的工作来抓,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坚决打赢新冠防控阻击战。
二、工作原则
以构建学校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防控新冠感染肺炎工作管理和应急处理机 制,全面落实传染病“早发现、 早报告、 早诊断、 早留观、 早治疗”的工作要求, 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果断处置。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联防联控,形成 有效的协同应对处置机制。 有效采取各项防控措施, 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 命安全。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中学新冠防控指挥部。 (一)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 xxx 副组长: xxx 成员:各班主任
职责: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新冠肺炎疫情 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 落实上级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的各项部署, 高质量完成各项 任务。普及新冠肺炎的防控知识,提高泛博师生的防控意识。落实晨午检、因病 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 报告工作; 组织开展学校环境整治和健康教育活动, 采取 有力措施防范传染病在学校内传播。
(二)应急小组
1.组织协调组
组长: xxx 成员: xxx
职责: (1)负责返校应急预案的制定; (2)做好校内信息的上传下达,负责 对外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社区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等。
2.宣传报导组组长: xxx 组员: xxx
职责:负责演练过程拍照及宣传推送 3.疏散引导组组长: xxx 成员: xxx
职责:负责师生校内行走路线引导及疏散
4.疫情应急处置组 组长: xxx
成员:
职责: (1) 成员负责第一时间反馈体温异常等疫情信息, 报疫情处置领导小 组; (2) 负责第一时间隔离体温异常人员及与体温异常人员密切接触人员, 并登 记信息; (3)领导小组负责第一时间核认信息,向区防疫及上报信息。
5.后勤保障组组长: xxx
成员: xxx 保安人员
职责:保障疫情期间所有防控物资的配备。
6.隔离室观察人员: xxx
职责: (1)负责早晨入校学生体温测量; (2)隔离室观察、判断身体异样师 生。
四、防控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
学校将利用公众号、 微信群、 电话联系、 线上家访等方式广泛宣传新冠感染
肺炎的相关知识, 使泛博师生了解和掌握防控知识; 提醒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发 热、干咳等呼吸道急性症状时, 应及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治疗并居家护理, 痊愈 并符合疾病隔离时间后返校。 教育学生保持室内常通风, 勤洗手, 保证充足的睡 眠,不与有发热或者干咳等呼吸道症状的人接触。
(二)完善假期防范措施
1.了解和掌握师生假期动向,建立台帐,摸底排查,加强健康监测,按照疫 情管控要求,持续跟踪,必要时做好医学观察。
2.坚持全封闭管理, 学校只留南门出入,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学校, 所有假期 到校教职工一律登记,上报校分管领导后,方可入校。
3.准备隔离室,隔离室远离教学区、有明显标识。隔离室内防控设施齐全, 有口罩、消毒剂等防控物资储备。
4.做好防控所需仪器设备、装备、耗材、消杀药械及防护用品等物资储备。 五、监测与报告
(一)监测体系 1.监测制度。建立学校晨午检、消毒、隔离制度。
2.常规监测。 学校成立监测工作小组, 对班级学生逐个进行晨午检。 采取询 问、观察、检测等手段。发现异常人员应及时隔离,向校防控组长汇报并通知家 长。
(二)疫情报告
1.浮现新冠,学校实行 24 小时值班,带班领导随时保持联系。一旦发生疫 情,必须第一时间报告。
2.严格执行学校新冠报告程序, 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 度。发现有疑似新冠早期症状(如发热、乏力、咳嗽、胸闷等)和异常情况的, 领导小组即将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 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向区教育体育局疫情防 控指挥部报告。
六、应急措施及处置办法 (一)开学前
1.加强值守。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保持通信畅通,加强疫情通报。 2.严格管理。 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严禁组织
学生提前到校上课。
3.宣传教育。 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生和家长宣传疫情 防控知识, 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出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 措施。
4.及时报告。获知学生浮现疑似或者确诊病例,摸清情况、快速反应、果断处
置, 按要求第一时间向区教育体育局疫情防控指挥部、 区疾控中心报告情况, 并 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做好记录。
5.舆情应对。 主要负责人要加强舆情研判, 及时做好舆情应对工作。 重点关 注疫情爆发、推迟开学引起的舆情动态,正确引导舆论。
(二)开学后
1.加强值守。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保持通信畅通,加强疫情通报。 2.严格管理。 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加强校内 人员管理,严格教职员工进出校园,实行学生外出审批制度。
3.强化教育。 加强卫生健康教育, 加大宣传力度, 使师生熟练掌握新冠感染 的防控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对学生入校、午餐、课间的有具体、详实的卫生要 求。
4.快速反应。 发现浮现异常状况, 学校果断处置, 即将安排到暂时隔离室进 行隔离。并通知家长接走就诊,同时通报社区,并对隔离室进行预防性消毒。
5.及时报告。学校对学生的就诊情况进行追踪随访, 确认为疑似或者确诊病例, 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向区教育体育局疫情防控指挥部、区疾控中心报告。
6.配合调查。 配合区疾控中心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做好隔离措施, 内防 扩散,外防输出,做好进一步追踪记录。
7.清洁消毒。在区疾控中心指导下, 由专业人员按要求对学校教室、图书馆、 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集中清洁消毒,消除细菌、病毒滋生环境,全方 位改善学校环境卫生条件。
8.后续处置。根据区疾控中心出具的疫情处置意见和区教育体育局疫情防控 指挥部通知要求,适时做好停课安排。
9.舆情应对。 主要负责人要加强舆情研判, 及时做好舆情应对工作。 对校园 疫情要及时、规范发布信息,做好舆论引导。
七、疫情监测和日常应急处置 (一)学校日常疫情监测
1.开学前的师生疫情监测。 对未返校的师生, 通过学校重点人群排查、 日常 师生体温监测等进行疫情监测。
2.开学后的校内师生疫情监测。 入校时的师生, 通过学校入校前师生体温监 测、晨午检症状监测、各校内场所体温监测情况进行疫情监测。
(二)师生浮现疑似症状的应急处置
1.学校中发生急症患者,第一责任人即将拨打 120 呼叫救护车进行处置。 2.所有入校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对发现体温超过 37.3℃或者有可疑症状的师 生,应由相关工作人员,立即将异常人员带至暂时留观点,确认规范佩戴口罩。 学校没有接到排除信息前,有关现场人员不得离校。
(1)在暂时留观点,普通由校医或者定点联系医院驻校医生对有异常情况的 人员再次进行体温检测 (应使用水银体温计检测腋温) 和简单问询, 有重点疫区 旅居史和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的且确认体温≥37.3℃的,逐级上报,顺序为发现 情况的教师--校医和班主任—级部主任—政教处 xxx—xxx 副校长--xxx 校长。 启动应急处置后, 按照联防联控机制, 由学校通知 120 救护车到校, 学校专人做 好个人防护负责陪同转运患病人员至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诊治 (xxx 附院院区)。
(2)无流行病学史的确认体温≥37.3℃的,在排除新冠同时,做好其他传 染病排查工作, 一旦浮现其他传染病, 逐级上报, 顺序为发现情况的教师--校医 和班主任—级部主任—政教处 xxx—xxx 副校长--xxx 校长。
由班主任联系家长送至定点医疗机构(xxx 附院院区)就诊(提醒家长不要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病因跟踪。
(3)无流行病学史的确认体温<37.3℃但有不适症状的,由驻校医生就地处 置,密切观察,严格把握需送医疗机构就医指征,必要时就诊,病因跟踪。
3.启动应急处置后, 按照联防联控机制, 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通知 120 救护 车到校。 学校有关工作人员如确有需要应在做好个人防护后, 随行赴医疗机构予 以协助,并做好记录。
4.经诊断排除新冠的, 原则上须有医院提供诊断证明, 症状消失 (发热患者
症状消失 48 小时后, 呕吐、腹泻患者需症状消失 72 小时后)、身体痊愈再返校, 严禁带病返校; 若确诊其他传染病, 需要进行相应治疗, 隔离至痊愈且满足相应 传染病隔离时限再返校。
班级其他同学继续采取隔离措施(错时上下课,上放学),待该发热同学无 其他传染病且退热无症状 48 小时后,班级恢复正常。
5.启动学校疫情防控应急机制
师生被诊断为确诊、疑似新冠病例或者无症状感染者的, 第一时间按要求上报。 学校要第一时间上报主管教育部门、 当地疾控机构、 当地疫情处置领导小组办公 室,并告知患病人员家长(家属)。
当疾控组接到医疗机构报告学校浮现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时, 即将启动学校疫情防控应急机制。
(1)流行病学调查。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 调查,配合疾控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
(2)环境清洁消毒。配合疾控部门,做好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接触过的场 所,如家庭、校内场所、转运工具等的消毒处置。
(3)宣传教育与风险沟通。积极开展舆情监测,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开展 群防群控,及时为师生答疑解惑,回应社会关切,做好疫情防控风险沟通工作。 如师生浮现心理不适或者情绪困扰, 由学校心理辅导室为师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或者 拨打 24 小时免费心理援助热线(xxx),进行线上心理健康咨询。
(4)封锁学校。根据疫情特点,科学研判,及时提出区域封锁建议,必要 时对相关区域实行封闭管控,封锁区域实行停工停课。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保障组成员要提高政治站位,要以对学校师 生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夯实责。
(二)加强部门联控。与区、区公安局、区市场监管局、街道办事处等相关 部门保持联动机制, 遇有学校发生疫情迅速启动联动机制, 确保疫情得到迅速处 置。
(三) 学校建立传染病防控隔离室和物资储备库。 储备库着重储备口罩、 84 消毒液、电子测温仪等,确保疫情防控得到有效保障。
九、全校教职工及学生排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学生:
1.开学前: xxx 通过班主任向全体家长、学生下发通知,并催促全体学生每 天在家自测体温并在大数据打卡,打卡内容包含旅居史、接触史、健康、体温等 有无可疑情况。
2.开学后: 体温正常无不适学生入校时, 在校门口由值班领导、 值班老师测 量体温——体温正常入校——校内午检体温 (午餐前或者午休前, 由本班班主任和 副班主任完成) ——体温正常上课、上岗。
体温浮现≥37.3℃等不适情况
(1)在暂时留观点,普通由校医或者定点联系医院驻校医生对有异常情况的 人员再次进行体温检测 (应使用水银体温计检测腋温) 和简单问询, 有重点疫区 旅居史和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的且确认体温≥37.3℃的,逐级上报,顺序为发现 情况的教师--校医和班主任—级部主任—政教处 xxx—xxx 副校长--xxx 校长。
由学校拨打 120 送至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病因跟踪。
(2)无流行病学史的确认体温≥37.3℃的,逐级上报,顺序为发现情况的 教师--校医和班主任—级部主任—政教处 xxx—xxx 副校长--xxx 校长。
由班主任联系家长送至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提醒家长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 具),病因跟踪。
无流行病学史的确认体温<37.3℃但有不适症状的,由驻校医生就地处置, 密切观察,严格把握需送医疗机构就医指征,病因跟踪。
教职员工:
1.开学前: xxx 向全体教职员工下发通知,并催促全体教职员工每天在家自 测体温并在微信打卡,打卡内容包含旅居史、接触史、健康、体温等有无可疑情 况。
2.开学后: 体温正常无不适教职员工入校时, 在校门口由保安人员测量体温 ——体温正常入校——校内午检体温(午餐后、午休前由各办公室室长和后勤、 食堂负责人员完成) ——体温正常上课、上岗。
3.开学后: 体温浮现≥37.3℃等不适——第一责任人 (测量体温者) 引导至 暂时隔离点由校医 xxx 复测体温、 复核信息, 参照学生身体不适处置流程, 上报
程序为:第一责任人上报给校医和 xxx,xxx 上报 xxx 副校长,校医 xxx 做好病 因跟踪。
后勤人员:
1.上班前: xxx 向全体后勤人员下发通知,并催促全体后勤人员每天在家自 测体温并在微信群打卡,打卡内容包含旅居史、接触史、健康、体温等有无可疑 情况。
2.上班后:体温正常无不适后勤人员入校时,在校门口由保安人员(xxx 已 排查无新冠病史及接触) 测量体温——体温正常入校上岗——校内午检体温 (午 餐后、午休前由朱显新完成) ——体温正常上岗。
3.上班后: 体温浮现≥37.3℃等不适——第一责任人 (测量体温者) 引导至 暂时隔离点由校医 xxx 复测体温、 复核信息, 参照学生身体不适处置流程, 上报 程序为:第一责任人上报给校医和 xxx,xxx 上报 xxx 副校长,校医 xxx 做好病 因跟踪。
餐厅人员:
1.上班前: 杨建向全体餐厅人员下发通知, 并催促全体餐厅人员每天在家自 测体温并在微信群打卡,打卡内容包含旅居史、接触史、健康、体温等有无可疑 情况。
2.上班后: 体温正常无不适后勤人员入校时, 在校门口由保安人员测量体温 ——体温正常入校上岗——校内午检体温 (午餐后、 午休前由杨建完成) ——体 温正常上岗。
3.开学后: 体温浮现≥37.3℃等不适——第一责任人 (测量体温者) 引导至 暂时隔离点由校医 xxx 复测体温、 复核信息, 参照学生身体不适处置流程, 上报 程序为:第一责任人上报给校医xxx,xxx 上报 xxx,xxx 上报 xxx 副校长,校医 xxx 做好病因跟踪。
因公事需进校外来人员:
1.出示健康码--保安测体温——体温正常——详细登记来访者个人信息— — 出示绿码——放行
2.保安测体温——体温异常——禁止通行 九、恢复学校正常秩序
根据通知,解除疫情,转入常规防控,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1.积极配合上级部门调查处理,如实提供情况;准备好相应材料备查。 2.总结经验教训,反思提升,制定更加完善有效的防范应对措施。 十、附则
本预案由中学新冠防控指挥部负责解释。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