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文王在总结商周时期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把历史事件、历史故事、人物等,以象立意,用符号和文字隐喻周人的政治纲领,寄托他的政治主张。同时透过自然和社会生活现象,揭示了社会人生的丰富哲理。所以,欲读懂《周易》,先要了解文王作《易》的初衷和时代背景。
周文王姬姓,名昌。古公亶父之孙,季历之子。商纣时为西伯,亦称西伯昌。在位五十年,死后周人谥西伯为文王。
周族九世至太王古公亶父时期,由于受外族部落侵扰,被迫迁徙到了岐山之下的周原(今陕西扶风县)。周族至晚在武丁时期已经接受过商王朝授予的官爵。武丁时期的甲骨卜辞中有“令周侯”(《甲》436)的记载。
文王的父亲季历继位后,秉承古公遗道,发展农业,推行仁义,“诸侯皆向之”。在加强与商的政治联系的同时,利用侵伐,扩张实力,使周族成为商朝后期的一个强大部族。商王文丁(太丁)忧患不断强大的周族威胁,伺机杀死了季历。《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十一年(公元前1114年)、周公季历伐翳徒之戎、获其三大夫、来献捷。王杀季历。”
《史记·周本纪》载:“公季卒,子昌立,是为西伯。”文王继位后,周族在治国兴邦的国策中,又多了一项重要使命——戡商复仇。他在位50年,(约前1105年—约前1056年在位)为灭商做好了充分准备,“文王为西伯而有圣德,天下归周者三分有二。”但文王认为灭商时机尚未成熟,需等待时机。这一战略思维在《周易》中用《需》卦来阐述,卦象为上坎下乾(水天需),意为水在天上,方云而未雨。“需,待也;待,时也”。南宋著名理学大家吕祖谦解释为“大抵天下之事,若能款曲停待,终是少错。故容忍守静,敬慎待时,处需之道也”。然而,孔子未能悟透文王心机,认为周文王得了天下三分之二,仍然事奉殷商,周朝的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论语·泰伯》记载:“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孔子把文王韬光养晦,待机而动的灭商战略行为理解为“至德”,正是思想教育家和政治家的区别,这点也说明孔子的《易传》并非完全符合《周易》本义。
西周国力逐渐增强壮大,引起了商王朝的不安。文王因崇侯虎向商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7年,后得释归。《史记·周本纪》:崇侯虎谮西伯于殷曰:“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竹书纪年》记载,“二十三年,囚西伯于羑里。”(今河南省汤阴县城北的羑里城)。
苏辙《古史》曰:“文王方幽囚忧患,乃因古八卦为六十四,为之卦辞、爻辞,谓之《周易》。”文王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肩负着兴周灭商的重要使命,被囚时已经70多岁高
龄,随时还有被虐杀可能,他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写好遗书——兴周戡商大计,还要保证这一战略计划不被商纣截取,能够顺利以遗书的形式交给周族。孔子在读完《周易》后,非常推崇,说了句“不占而以矣”,后世的荀子也说“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至今没有发现文王用六十四卦预测的史料记载,可以确切的说文王不会算卦,《周易》也不是用来算卦的。
在《日者列传》中进一步阐明:“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治天下”。从考占发现看至少在商代晚期,数字卦就已经流行,而且一直影响到西周春秋战国以后。殷墟甲骨、磨石上的数字卦和西周金文、陶器以及战国楚简上的数字卦,是一脉相承的。
至此看出,文王是以六十四卦为载体,托附自己的政治主张,治国方略之遗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