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 李桂真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a、收集阿炳的生平资料,对阿炳生世有必要的了解。听听《二泉映月》这首曲子。 b、读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在生字上注上拼音。 c、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典并能联系上下文解决。 d、有疑问的地方作上记号。 e、初步理解下列词语: 萦绕 倔强 饱经风霜 升腾 跌宕 坎坷 积淀 委婉 连绵 二、 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绿线中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育方面: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语写一段话,来描写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2、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 教材分析 《二泉映月》生动地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现了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文章真挚感人,曲子所表达的意境和内涵丰富,但是,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领悟文章的中心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一定难度。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置身于浓浓烈烈的情感体验之中,把蕴含于语言文字中的情感读懂悟透,以获得真真切切的情感熏陶,应成为本课的设计理念。 三、 教学方法 本课课文的语言优美。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全文。在图片欣赏中领 略二泉意境,在音乐欣赏中感受阿炳苦难的一生,在齐读、默读、师生合作读、赛读等朗读 方式中感悟课本语言文字。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读、学读、练读、美读的提高过程。 根据教材所提供的有关阿炳和二泉映月的知识极其有限的特点, 为了充分拓展学生视野, 充 分利用网上资源和网络优势。 我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充分地享受资源库中的充足 资源,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掌握更多关于《二泉映月》的知识,并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取长 补短,解决疑难问题,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使学生不断地完 成新知的建构过程,自觉地养成信息的“获取—内化—提升—再获取”习惯。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了解民间音乐家阿炳的经历及他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准备 阿炳的图片 录音课文 《二泉映月》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播放《二泉映月》,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欣赏音乐吗?为什么?(音乐能抒发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今天这节课上,王老师想先播放一段曲子,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用心体会,听完后谈谈第一感觉。 2、播放乐曲《二泉映月》百度搜索(http://www.1ting.com/player/c1/player_316907.html) 3、谈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 (悠扬、婉转、悲伤、深沉、优美、高昂„„) 4、了解曲名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板书课题:二泉映月 二、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阿炳生世。 1、同学们,这首曲子的名字叫《二泉映月》,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课题就叫“二泉映月”。看了课题,你想了解关于“二泉映月”的哪些问题。 (1)《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 (2)在什么情况下谱写的。 (3)这个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老师依次在课题后打上?) 师:上述问题,只要通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书,就很容易解决。 2、同学们,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通过课前预习,谁能说说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 3、课前,老师要求大家听听《二泉映月》的曲子,并收集有关阿炳生世的资料。现在谁来说说你对阿炳有哪些了解。百度知道:(http://baike.baidu.com/view/25105.htm) 三、精读1—4节,了解创作背景。 1、同学们,下面我们来讨论第二个问题:《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阿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作的呢?请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读1~4节,要把这四小节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自读,老师巡视。 3、分节指名朗读。 教师评价并随机点拨: (1)出示“饱经风霜”一词指导朗读好这个词和所在的句子。 (2)出示“卖艺度日”一词,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出示另一个成语:度日如年。这句话该怎么读? 4、同学们,阿炳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二泉映月》的,哪一节回答了这个问题?(第4自然段)再细细读读第4自然段,然后自己试着说说阿炳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 5、指名说,畅所欲言,教师随机板书: 时间:中秋夜 地点:二泉 环境:月光、流水 心境:想到„„听到„„ 6、再指名练说,把板书中的关键词都用上,完整地说清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背景。 7、再读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觉得哪些词语、句子比较难理解? (1)什么叫“静影沉璧”?(出示词语,结合插图体会) (2)“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一句怎么理解? ①出示“渐渐地,渐渐地,„„倔强的呐喊„„”一句。 ②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结合阿炳的生世,体会体会这句话的含义。(从课文第3节和阅读材料中去找答案) ③四人小组讨论,推荐一名代表汇总。 ④请四人小组的代表发言,老师随机点拨体会“坎坷”“饱经风霜”等词。 ⑤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8、指导朗读第4节。 同学们,第4小节写到了似水的月光,淙淙的流水,多么美好的中秋之夜,但饱经风霜的阿炳却回想起了辛酸的往事。美好的景,伤心的情,构成了多么强烈的对比。我们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他当时创作《二泉映月》时的情境。 (1)指名读,评价。 (2)集体朗读。 四、小结 同学们,这一堂课同学们围绕课题提出了三个问题,通过读书和讨论,已经解决了两个问题。(老师把课题旁的前两个“?”擦掉)还剩下的这个“大问号”我们下一堂课再来解决。 五、 教学反思 《二泉映月》是一篇很让人感动的文章,文章生动地记录了阿炳热爱音乐,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故事,音乐记载了他苦难坎坷的一生。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听一段二胡曲——《二泉映月》,将学生带入《二泉映月》那优美的旋律中,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感受文章所述内容,从而让学生带着对学习这篇的憧憬进入精读课文的学习中。 本课教学重难点是体会乐曲旋律变化及乐曲丰富的内涵。教学中,我让学生先感受“心”,因为有了心,才能领略内涵,才能听懂音乐。再让学生读文,划出描写景色的句子,在读中想象。找句子也要用心,用心读了,才能用心找出相应描写二泉映月这一处景色的句子。所以,学生能用心找到这些,我及时表扬鼓励,肯定这种做法,同时也示意其他学生学习这种做法,才能学好本课。 整节课,学生都是在音乐的氛围中,不仅享受了阿炳的艺术作品,更是学习到了阿炳热爱生活,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课文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染学生的情感。通过学习,学生收获很多,他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进入了阿炳的内心世界。从阿炳二胡曲那优美的旋律中,读出了阿炳对家乡的热爱,对音乐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同命运的抗争,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激起学生对阿炳的同情。另外课外资料的搜集与阅读也加深了学生对阿炳的了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