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关系

2022-07-09 来源:乌哈旅游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关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佛为三大支柱。我们

把中国传统文化比做一个三足鼎,儒、道、佛是鼎的三足。

儒、道、佛三家由其关注社会问题的切入点的

不同,故形成了它们在关于社会文化意识上的认知差异。儒家思想以“人”为本,侧重从“人”的角度来关照人生、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宣扬以道德为人生的最高价值。道家则以“自然”为

本位,侧重从“自然”出发来关照人生、社会和宇宙,强调自然是人生的根本,主张顺应自然,回归自然。正是“人”本位和“自然”本位两种核心思想,为中国文化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后来引入的佛教以“解脱”为本位,通过修持以求从迷惑、烦恼、痛苦和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进入大自由大自在的“涅盘”理想境界。佛教最初作为外来的、异质的文化,在与儒道的冲突中不断相互融合;约在公元四、五世纪的东晋时代,佛教基本完成了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

普遍的共识是:儒家关切社会的治理,道家关怀生命自然状态的保持,佛家关心人生痛苦的解除。故此,历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和儒家入世,道家隐世,佛家出世之说。儒、道、佛三家虽各有所重而相径庭,然仍能融合会通,相济相补,和而不同,构成彼此共存共荣的文化格局,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中国文化形成儒、道、佛三大脉络,三家(传统说法称为三教)共同撑起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天空。

众所周知,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中国古代科

学的源头主要是道家或道教(天文、中医、中药、炼丹等)。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还有100种之多。

罗伯特·坦普尔在李约瑟博士指导下,于1986年出版了《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一书,以简明通俗的文字介绍了中国的一百个“世界第一”。下面按发明先后顺序介绍给大家。

1、鼓: 2、二进位制:

3、绳索: 4、指南针: 5、养鱼法: 6、赤道式天文仪: 7、十进计数制: 8、印刷术:

9、漆――世界第一种塑料: 10、铜镜: 11、伞: 12、风筝: 13、米酒: 14、弓箭:

15、古代机器人: 16、分行栽培与精细耕地法: 17、铁犁: 18、大定音钟: 19、长明灯: 20、算盘: 21、地毯: 22、双动式活塞风箱: 23、水涌钵 24、空位表零法: 25、化学武器: 26、马胸带换具: 27、石油照明法: 28、铸铁术:

29、马肩套挽具: 30、硝石鉴别方法: 31、世界上第一条等高运河―――灵渠。 32、立体地图:

33、吊桥: 34、记谱法: 35、造纸术: 36、降落伞: 37、焰火: 38、微型热气球: 39、墨水: 40、曲柄摇手: 41、耧: 42、旋转式扬谷扇车: 43、平衡环: 44、白兰地与威士忌: 45、豆腐: 46、走马灯:

47、百炼法――用生铁炼钢法: 48、指南车: 49、曲柄: 50、独轮车: 51、密封实验室: 52、传动带:

53、滑动测绘仪: 54、水力风箱: 55、龙骨水车: 56、船尾舵: 57、瓷器: 58、地动仪: 59、催泪弹: 60、船中水密舱: 61、平衡四角帆: 62、定量制图法: 63、纺车: 64、纯硫提炼法: 65、七根桅杆船: 66、车前横木: 67、马蹬: 68、自动控制机:

69、人造金: 70、初级砷提炼法:

71、卷线钓鱼器: 72、直升飞机水平旋翼和螺旋桨:

73、桨轮船: 74、“西门子式”炼钢法: 75、油印技术: 76、水力磨面机: 77、海滩航行: 78、指针式标度盘装置: 79、火柴: 80、国际象棋: 81、弓形拱桥: 82、浮板: 83、熨斗: 84、纸币: 85、火药: 86、扑克牌: 87、火焰喷射器: 88、枪炮: 89、麦卡托投影: 90、链式传动装置: 91、凸轮: 92、运河船闸: 93、种痘免疫法: 94、机械钟: 95、水雷: 96、大炮: 97、火箭: 98、眼镜:

99、古代直升飞机: 100、回音壁:

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发明

的国度》一书中曾写道:

“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这还不包含:最早起源于5000年前的黄帝内经

中五运六气理论,人体十二经络、奇经八脉、以及几百个穴位的发现,中药科学更是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就发现了彗星、超新星。《山海经》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地理书。更神秘的是甲骨文记载的占卜资料显示古人高超的预测技术。天干地支数术学的发明更是不可思议,因为在最早的文字——5000年前黄帝大臣苍颉流下的28字中就有四个天干,说明大挠氏演60甲子是有根据的。

然而,从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如同江河日下,跌入窘境。据有关资料,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只占0.4%。

二、西方文化的特征:

西方文化以民主、科学、基督教为三

大支柱。我们把西方文化比做一个三足鼎,民主、科

学、基督教是鼎的三足。民主与科学源于古希腊,基督教则是罗马。

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的一千年,随着罗马基

督教地位的提高,圣经成为西方文艺中的核心部分,几乎影响到了西方文化的所有领域,包括艺术、法律、哲学、教育以及政治。罗马基督教成立了许多神学院,现在的许多大学、学院即起源于此,总体而言这些学院促进了早期西方文化的传播。阿拉伯文化保存了一些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知识,随着十字军东征,西班牙、黎凡特的摩尔人所具有的阿拉伯文化,对西欧产生影响,终于在14世纪,希腊的文化遗产重又被西欧发现,于是文艺复兴诞生了。

16世纪之后,文艺复兴的西方文化被探险者、殖民者、商人以及传教士传播到新大陆。随后的启蒙时代,在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时达到顶峰。一些理念,比如民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公正以及民主,这些社会构成的理想,第一次被付诸实践。如今这些准则已经成为现代西方文化的基石。

19世纪,美国开始发展自成一体的西方文化,1950年代后,占据了主导地位,连同美国时尚、娱乐、技术以及政治,泛滥于其他西方世界。

西方世界的一大特色就是致力于科学

与技术,并善于创造新加工、新材料,进而形成新

产品。正是在西方,蒸汽机得到了发展,并被应用于工厂,以产生电力。四冲程循环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前期发展也都发生在西方。核电站则发明于芝加哥。 发电机、变压器、马达以及电灯,可以说几乎所有熟悉的电器,都源自西方。新的通讯设备与系统,比如电报、电话、传真、海底电缆、无线电以及电视、通讯与导航卫星、因特网、万维网,这些都可以归功于西方。一些司空见惯的材料,比如混凝土、铝、明亮的玻璃、合成橡胶、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等,这些都是西方的发明。钢铁造的轮船、桥梁以及

摩天大楼,首先出现在西方。疫苗接种、麻醉、MRI、口服避孕药,以及所有纯的抗生素都来自西方。晶体管、集成电路、存储芯片、计算机、鼠标以及硬盘都在西方问世,还有铅笔、圆珠笔、CRT、LCD、LED、摄影、静电复印、激光打印机、等离子显示器等。轮船的经度仪、引擎带动的螺旋桨、火车头、自行车、汽车以及飞机,都发明自西方。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各种色谱法、蛋白质、DNA排序、CT、核磁共振、X射线,还有白光、紫外线、红外线的光谱研究,都首先在西方的实验室、医院、工厂里开发并应用。生化疾病、糖尿病、细菌病源论也是由西方人发现。根除古代被称为天谴的天花,则是在西方人唐纳德·汉德森领导下展开。

在数学中,微积分、统计、逻辑学、矢量、张量、复分析、群论以及拓扑学都发展自西方。生物学中,进化论、染色体、DNA、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用到的方法,都在西方首创。物理学中的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热力学、统计力学都由西方人创造。原子、原子核、电子、中子和质子都由西方人揭示。大部分的化学元素,包括其组成等,都在西方被发现。固氮和石化产品也是西方人的功劳。化学正是在西方发展成为科学的一员。

西方人也以对地球与太空的探险著称。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是西方人,第一次踏足南极、第一次登陆月球的都是西方人。机器人登陆火星和小行星,对外层行星的旅行探索,这些都是西方人的成就。

三、中国文化在亚洲的影响:

汉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

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唐鉴真东渡,中国的佛教文化以及雕塑等传到日本,大量日本遣唐使如吉备真备、高僧空海、阿倍仲马吕等到中国研习中国的文化。如此,使日本的文字、建筑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现在我国难觅身影的十字亭,在日本还有完好的保存。在韩国,影响最大的是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和明清以后的实学思想,如果人们不知道李退溪、曹南冥、李栗谷、洪大容、丁若镛等人是韩国哲学家,仅看他们的著作难以判断作者的国籍。而中国文化中的礼教内容,在中国早已失传,在韩国还保留的相当完整,因此,韩国被西方国家称为是儒教国家的活化石。

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对东南亚、南亚

一些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这种影响。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特别是其中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和崛起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思考,焦点是它们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

我们知道,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的现代化程度较高,但韩国的现代化不是在否定和抛弃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现代化,而是在对传统文化尊重、继承和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化。到过韩国的人对韩国人的爱国精神和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都深有感触。譬如,韩国目前最著名的大学成均馆大学,该校现在仍以儒家思想为宗旨,以仁义礼智为校训。每年2月和8月,韩国人还会按照传统方式到文庙去祭祀孔子,还有完全按照传统儒家教学方式授课的学院,讲授的主要课程就是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在中国几乎已经消失殆尽的传统县学和书院,在韩国至今还有300多所。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也在2004年底在韩国首都挂牌成立。韩国还将儒家文化的精神,通过电影、电视,各种媒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可以说,韩国是以儒家文化立国育民的成功范例,被西方很多学者称作“儒

教国家的活化石”、“典型的儒教国度”。韩国没有抛弃和否定传统文化,而是把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了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中。

新加坡则从1980年代,就开始推行以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为中心内容的“文化再生”运动。1982年春节,李光耀总理号召新加坡人民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儒家的传统道德,并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作为政府必须坚决贯彻执行的“治国之道”。1988年10月,第一副总理吴作栋又提议把儒家东方价值观提升为国家意识,并使之成为每个公民的行动指南。1990年2月,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充满儒家伦理精神的《共同价值白皮书》。该书提出了五大共同价值观为:(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持,同舟共济;(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重视传统文化告诉

我们:

第一、这些国家之所以都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是

因为儒家传统文化中一部分价值观、伦理观已经积淀

成为他们民族的道德规范和民族心理。如李光耀

1978年在国庆献辞中曾说:“也许我英语比华语

好,因为我早年学会英语;但是即使再过一千个世代,我也不会变成英国人。我心中所信守的不是西方的价值体系,而是东方价值体系。”

第二、韩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实现现代化,不必

以牺牲传统文化为代价;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可以相得益彰、并行不悖的。

四、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在十五、十六世纪以儒学为主的中国文化由一批西方传教士带到了西方。

中国思想和文化基本知识的传入,为17世纪和

18世纪宣告启蒙和革命时代到来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研讨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在明清之际,通过西方耶稣会士,通过东学西渐,还传播到了欧洲一些国家。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先后传到西方后,对于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法国的影响最大,法

国成为当时欧洲中国文化热的中心。从17世纪开始,中

国的一些儒家经典如《论语》、《大学》等,就通过法国传到了欧洲其他国家。法国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很少有不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如笛卡儿、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霍尔巴赫,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推崇程度,让我们现在都感到震惊。伏尔泰就在礼拜堂里供奉着孔子的画像,把孔子奉为人类道德的楷模。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直到费尔巴哈以及大文豪歌德等人都研究过中国哲学,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影响。如莱布尼茨就认为,正是中国的发现,才使欧洲人从宗教的迷惘中觉醒过来。这种影响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法国的启蒙运动,影响了德国的辩证法思想。

那么,中国文化对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影响

与西方现代化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从20世纪下半叶

开始,西方学术界对西方现代文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反思,在反思中得到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现代化作为一种生

活方式和思想方式,既不是始于16世纪的科学革命,也不是始于17世纪的工业革命,而是始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因为启蒙思想集中表现了现代文化的基本特征,于是,就得出了这样两个基本命题和结论:第一个命题就是:中国文化对欧洲启蒙思想发生过重要影响;第二个命题就是,“启蒙思想是西方社会现代化

进程中的必要条件”。结论就是:西方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则是伏尔泰。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后来的人曾这样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伏尔泰对中国的孔子有着特殊的情感,曾作诗称颂孔子:

他只用健全的理性在解说,

他不炫惑世界而是开启心灵,

他的讲话只是一个圣人,从不是一个先知, 然而人们相信他,就像他自己的国土一样。

伏尔泰在他的〖哲学辞典〗说,“我全神贯注地

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他还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

伏尔泰还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遵守的座右铭。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在起草《人权宣言》时,还将《论语》

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自由道德的标志,而写入其中。在李约瑟教授所写的《中国科技与文明》一书的第一卷中,明确地指出儒家的《周易》与朱熹的哲学,对莱布尼茨的“单子系列论”和“宇宙预定和谐论”的影响。可见,儒学作为人类的一种共同文化,它不仅在东方,而且对欧洲的一些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也发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官僚制度方面,欧洲当时实行的是贵族世袭制,这难免会带来许多弊端。到18世纪,当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渴望打破政治垄断,进入国家权力体系时,中国以科举为特色的文官制度恰好为他们提供了理想的蓝本。

早在17世纪之初,被派往中国的传教士们就发现了科举制度的优越之处。经过他们的介绍,欧洲的知识界开始对中国“学而优则仕”的文官制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认为,在中国,即便是农夫的儿子,都有希望当上总督甚至宰相。在他们的影响下,法国在大革命后参考中国科举制度,引进了竞争性考试制度,以满足资产阶级和平民登上政治舞台的要求。

鸦片战争前后,随着中国的日渐衰落,“中国热”

也在欧洲逐渐降温,但它的影响仍持续了很长时间,如马克思就曾给他的两个女儿取了“中国皇帝”和“中国皇太子古古”的绰号。

五、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自公元前140年至1911年的两千多年,儒教的四书五经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儒教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并非占有专制地位,儒教对道教和佛教基本是包容态度,所以中国在唐朝就有三教同源、三教合一的说法。中国文化呈现以儒教为主的多元性,所以中国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唯一延续2000年的农业文明大国。但中国从元明以后,政治上的专制不断加剧,使中国的文明发展速度减慢,直至停滞。

公元四世纪年到十四世纪的一千年,基督教的圣经成为中世纪西方文化中的核心部分。而基督教的一千年统治是专制的,它对其他宗教基本上持排斥态度。文艺复兴最早源于意大利,罗马教皇就在这里。当时的资产阶级还是刚刚登上历史舞台、正在成长的新生力量,为抗衡并最终战胜其时顽固、保守、愚昧而残暴的天主教会,必须找到一种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武装自己。它必须能唤起大众的觉醒意识,同时应以

非暴力、非革命的面目出现。于是,资产阶级将目光投向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他们认为,那是欧洲人都引以为自豪的光辉时代,是欧洲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那时盛极一时的古典自然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和罗马法将可用以同天主教会作斗争的实用的、有效的武器。于是,资产阶级积极倡导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掀起了从文化到社会各领域的变革活动。文艺复兴即由此得名。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其核心是“人乃万物之本”,主张以个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人文主义者重视人的价值,提倡个性与人权,主张个性自由,反对天主教的神权;主张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科学文化,反对封建迷信。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文化和思想发展的一个历史时期,是欧洲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群星争艳、人才济济的光辉时代。

启蒙运动是 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文艺复兴之后近代人类的第二次思想解放。启蒙运动的矛头直接指向“黑暗的中世纪”。当代人即用“启蒙时代”这个概念,表明那是以光明驱逐黑暗的历史时代。17~18世纪的欧

洲,处于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随着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同腐朽的封建制度的矛盾日益尖锐,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斗争此起彼伏。在这种形势下,一批先进的思想家勇敢地高举理性的旗帜,批判封建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抨击中世纪的神学教条,清扫封建社会的传统和愚昧,幻想建立一个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同时,随着近代科学技术和理论的发展,特别是英国科学家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到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中来。启蒙运动涉及宗教、哲学、政治、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术等各个方面。启蒙运动思想家们,最初用自然神论最后用无神论来反对上帝和宗教迷信,在哲学上以机械唯物论批判中世纪的经院哲学,经济上主张以自由放任对抗封建官僚机构的束缚,政治上以社会契约论否定王权神授,用理性的原则、自由平等的原则批驳中世纪的等级特权,用知识、科学启迪人们的愚昧无知、传统偏见,打破旧的风俗习惯,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各种障碍,为建立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在思想上、理论上铺平道路。

现代科学证明,物质、能量、信息是从低

级到高级的三种物质形态。人类文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又从工业文明走向信息文明,也符合这三种形态。农业是粮食生产,对应物质层面。工业是能源应用,对应能量层面。未来的文明肯定是信息文明。 我们知道,中国的儒家、道家、佛家都对物质层面不感兴趣,在能量层面,唯有道家比较注重外,儒家和佛家对能量层面也不关注。中国的三教都热衷于人的精神层面。周易讲:“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三教都是心学。从三教在社会的实践看,佛教已经深入人心,佛教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他两个。佛教的实践者也义不容辞的担当起弘扬儒道的使命。但他们毕竟以佛教为旨归。儒教在佛教里属于人乘佛法,儒道完全可以融于佛法。

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挽救21世纪的社会问题惟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

随着生命科学、精神分析学、催眠科学的发展,轮回转世得到证明。未来信息文明也将发生一次革命、佛教复兴、新启蒙运动。东西方文化实现融合的时代于是到来了。这种融合决不是各大宗教走向一元化,

而是多元化。美丽的花园里决不会只有一种花独自开放,而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佛教越复兴,文化就越走向多元。因为佛教的本质是觉悟真理,佛法的八万四千法门就是一切觉悟真理的方法。佛教经典《华严经》上说,佛菩萨有各种身份,他可以是国家元首,可以是宗教家,儒士,道士,神父,牧师,阿訇,高僧,居士,也可以是学者,科学家,工程师,教师,工人等等。《华严经》中的莲池海会就是信息文明的最高级境界。

标签: 佛教 道家 儒家 民主 科学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