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021-08-19 来源:乌哈旅游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结 题 报 告

新民市高台子学校 孙丽

(2013年3月26日)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结 题 报 告

新民市高台子学校 孙丽 (2013年3月26日)

各位专家、领导:

由我主持的济源市教育科学 ‚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经过两年的实践和研究,小有收获,今天我向各位汇报一下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 一、课题的提出:

跨入21世纪,未来社会对人的质量将会有更高的要求,特别需要的是每个人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新课程标准》适应时代的要求,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学习新课标后,使我们领悟到口语交际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汉语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小学汉语教学是启蒙教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学生今后学习的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在我们的教学中,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比较欠缺,学习汉语的氛围不浓,大部分学生在交流过程都扮演着被动交际的角色,即有问必答,没问则‚哑‛,主动和同伴交流

的意识和能力都比较欠缺。在学校,学生交际机会较小,缺乏校内外沟通。回到家里,家长重视笔试成绩而不在意口头表达能力,导致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薄弱。鉴于此,我们提出‚培养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尤为紧迫。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目前制约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原因。

(2)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更适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方法。

(3)通过课题研究,将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普及、推广。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听、说的训练是提高汉语交际能力的必要手段。在具体教学中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系统、综合的运用,这需要教师精心的组织。为了使课堂容量加大,节奏快,气氛活跃,每节课都设计学生同桌两人的对话和三、四个人的小组合作对练。在分组时应考虑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并及时更换角色。

(1)、学会倾听,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2)、培养良好的说的习惯。

口语交际能力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成功的汉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堂内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学习汉语就是为了学习和掌握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在说的训练中学生开始时紧张、怕羞,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我认为,首先教师应当关心、爱护每个孩子,用情感去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在课堂上,多用鼓励,赞赏的话语,避免带给学生心理伤害。适当的使用体态语言,尽量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达到师生感情的双向交流,学生在讲汉语时,教师尽量不要打断,待学生讲完后,再指出并纠正其语言错误,这样,不干扰学生说话的思路,不挫伤其积极性。

(3)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扩建交际平台。

要培养小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靠课堂上的时间与汉语老师的对话是远远不够的。课堂中要尽可能多的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设良好的交际氛围。校园内,可以尽可能地创设一些外语的氛围。如:利用校园广播,每天早上可适时播放汉语歌曲;中午休息时可放一些原版的汉语儿童剧、卡通片;开展汉语歌曲竞赛。这样在课余时间也能使学生充分接触汉语、使用汉语。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定位于行动研究,即把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从小学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开展协作式研究,解决问题寻找规律从而由浅入深地开展研究,本课题研究遵循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推广型原则。主要采用动作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辅之以观察法、测验法等研究方法。

六、研究步骤及过程:

本课题实施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09-2011。12)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学习有关理论。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12-2012.09)根据研究目标、内容实施研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2.09-2013.03)对材料进行分析、写出总结报告。 七、课题研究成果:

通过研究‚培养农村小学汉语口语交际能力‛课题,我认识到教学不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的,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 课堂教学的实践步骤: 1.创设语境

学习语言就要有语言环境,要在小学里说语言环境真是难之又难呀。每周上六课时汉语,中间又要间隔聊天时间上课,没等学下一课,上一课的内容又忘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我的教学关键。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我采用‚晨读‛教学法解决了上述难题。‚晨读‛:教师先在班级里选出二、三名对汉语感兴趣,有责任感的学生,教他们先学会。然后,每天早自习,领着全班学生朗读、练习上一课所学。对‚晨读‛教学方法的应用给学生创设了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培养他们良好的说话习惯和对汉语的感觉,复习了上一课所学的内容,而且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磨砺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全校营造出学习汉语的气氛。每天早自习,校园里飘扬着学生朗朗地读书声。

2.导学点拨

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方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在学生疑难出适时点拨指导,同时要讲究方法。可以运用指导观察、启发联想、归纳类比、一型多练,以及听、说、读、写相结合等形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独立发展和自我展示的机会。1、在教授字母时:我运用卡片,随机抽取读字母;唱歌学字母;画图学字母等方法。2、教授新词时开始我让学生分四步写新词:读;拼读;写;再读。例如:新词:阳光。首先,读两遍,升调一遍,降调一遍;然后拼读,再写,最后再用升调读一遍。这样写新词,学生们不但写会了新词还复习了拼音、熟悉了语音、语调。接下来,我指导学生运用读音写新词的方法,通过读音书写单词(必须是在学习了拼音的基础上)。3、学习句子的时候我借鉴了同行的汉语教学法,温故知新。并通过练习句子来学习一些简单的语法。4、教授对话时运用情景教学法,为学生创设语言情景的环境,当堂课内容及时表演。体会对话的语言、环境。切实掌握所学内容。 3.分层演练

这一过程也渗透着情感因素,强化了学生汉语学习的信心。教师把单调的课堂练习变得活泼多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让他们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巩固和运用新学的知识。在课堂上我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根据所学语言材料的难易程度,分层次组织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新知识的练习,其形式多种多样。如:做游戏、抽签问答、调查报告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激发他们的练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不同的学生有所学有所得。如:在教学一段对话后,让学生复述整个对话并模仿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求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重点掌握好该对话的知识

点,让不同的学生有各自的收获。我借用语文中扩句的方法,以及汉语教学法,让基础较差的学生能说基本句子,一部分学生能仿句子说一句话,较好的学生创造性发挥,以此来分层教学,分层指导,通过表演的形式,检验各个层次学生语言表达情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4.活学活用

在教完新课的基础上,我让课代表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已有的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使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转化,从而理解记忆有关学习内容。为使这种操练有实效,在操练过程中,我注意紧密围绕重点,形式和内容具有启发性、阶段性,有潜入深,有易到难。如:在讲在餐厅所用的句型时,我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对话。然后到讲台前运用本课语言,按照教师提供的教具,扮演服务员、顾客,在仿真的情境钟进行发挥表演,哪个小组的语言运用灵活流畅、表演真实到位,哪个小组就获得小红旗最多。这样,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进行对课文内容的复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了学生英语的浓厚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对共同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一系列积极的思维活动,总结出语言规则,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小组共同探索和创造还有利于集思广益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 八、反思及设想:

本次教学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由于是第一次这样的实验,参与教师和学生经验不足,且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

学中能动性发挥不足,准备不充分,学生也不能一下子适应这种新式教学,因此,本次教学实验存在如下问题或者说疑问:

①课题研究倡导‚课堂应给予学生自由的敢说的空间‛,如何在课堂上做到动静结合,收放适度,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孩子的天性自然是得到发挥了,可正常的教学秩序如何得到保障? ②本次教学实验强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我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根据所学语言材料的难易程度,分层次组织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新知识的练习,那么全班课的进程势必不一样了,怎么来进行统一测试呢?

③实验课堂最初一味地强调让学生‘动’起来,有时表面很热闹,但实质上学生不一定学到真正的东西。学生毕竟学生,他们的能动性毕竟是有限的,同时鉴于部分学生智力的不足,他们很难真正融合到教学实验当中去,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真正的参与其中呢? ④本次教学实验后,教师如何评价学生呢?参与老师们更大的困惑在于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按教学实验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考评一般实行等级制,即优良、达标或不及格。但这是学生真正想要的评价方式吗?又如何真正评价本次教学实验成果呢? 九、主要参考文献有:

1、《汉语课程标准》

2、《汉语课程标准解读》汉语课程标准研制组 编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汉语教师行动研究》王蔷编著 汉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建构主义理论

5、《中小学汉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0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