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振宇
来源:《乡村科技》 2017年第14期
[摘要] 近几年来,因为水资源紧缺的情况越来越严峻,为了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发展节水农业及旱作农业。而旱稻作为栽培稻的生态类型之一,其具有较强的耐旱性,较为适合现代机械化作业,对解决干旱地区的缺粮问题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分析旱稻生产现状,提出促进旱稻生产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旱稻;生产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1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14-68-2
为了满足稻米的供应要求,应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推广种植旱稻促进粮食产量增长。旱稻虽然生长在旱地,但其是一种优质粮食,旱稻米粒的外形、口干及食味与一般的水稻几乎没有差异。我国很多地区的旱稻品种品质比水稻还要优良,通常表现出耐贫瘠、对旱地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等特征。所以,有必要对旱稻的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进行探讨分析。1 旱稻生产现状我国旱稻栽培历史悠久,且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旱稻种质资源较为丰富,南方地区分布有较多的旱田和山坡地,所以不能较好地保存水层,不能种植水稻,但夏季和秋季的雨量较大,所以比较适宜种植旱稻;北方地区通常在低洼易涝地进行旱稻的种植,这与北方春旱夏涝的气候特点相符。根据我国的地理条件与生态条件特征,旱稻可以分为东北品种、华北品种及南方品种[1]。其中,东北品种主要有白大肚、金钱系列、米质系列等,属于粳型稻,有较高的产量,米质优良,但抗旱性不佳;华北品种和东北品种特性相似,也是粳型稻,主要包括紫皮旱稻和抚宁旱稻;南方旱稻主要有崖州粘、沭阳籼稻及黎川山禾等,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但是米质相较于东北品种较差。我国旱稻因为长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所以农家旱稻的品种需要进一步改良。近年来,我国旱稻研发队伍越来越壮大,不断深入对旱稻的研究。在传承传统农家品种抗旱与广泛适应性等特点的基础上,与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采用水旱稻杂交等技术培育了一批种质优良、高产且具有广泛适应性的旱稻品种,为我国旱稻生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促进旱稻生产发展的对策
2.1 加强改良研究旱稻遗传性状
旱稻是种质进化过程中出现的抗旱型,是栽培稻中的极端型,所以其携带抗旱基因。在对旱稻进行品种改良时,应将选育品种和引进品种相结合,在传承传统技术的同时进行生物技术的创新,将常规品种与杂交品种相结合;而旱稻品种的引进,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旱稻种植情况,引进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及尼日利亚等旱稻主产国的旱稻品种,然后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推广,最后完成旱稻品种的选种;在进行品种选良时,应以优质、高产为前提条件,将培养抗旱型水稻品种作为栽培重点,将旱稻当作亲本,然后采用分子育种和转基因等技术,充分利用旱稻中丰富的抗旱性种质资源。
2.2 改善旱稻栽培技术
对旱稻配套栽培技术的完善,应从水灌溉技术、水肥耦合技术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开发利用节水和保水剂、旱地除草剂,对旱稻病虫草害进行综合防治,实现旱稻高产栽培技术的集成。为了提高旱稻的结实率,还需要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具体策略如下:①施足基肥,加用种肥,分期施用追肥,这是旱稻增产的重要施肥经验。旱稻种植对氮肥较敏感,磷钾肥需要量多。基肥一般占全量的60%~70%,肥料种类以堆肥、厩肥等农家肥为主。②除草。旱稻由于在旱地或望天田种植,初期生长缓慢,往往出现草多欺苗现象,气温高、雨水充足,杂草更易生长。
并且旱稻田杂草种类多,旱生性杂草和湿生性杂草共同发生,严重影响早稻生长发育。旱稻的杂草防除策略是以化学除草为主,人工除草为辅[3]。③防倒伏。旱稻防倒伏有农艺和化学控制两种方法。农艺上主要是采取合适播种量和播种方法;化学方法主要应用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上使用较多的是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④合理灌溉。旱稻虽然抗旱力强,但在关键的生育时期灌适量的水,可以确保获得较高的产量。⑤病虫害防治。旱稻的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播种前消毒,加强栽培管理,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剂治疗。旱稻的虫害有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防治这些害虫,应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防治方法同育苗移栽的水稻。
2.3 充分利用旱稻种植自然条件
为了充分发挥旱稻的节水效果,应充分利用旱稻的种植条件。在我国适合种植旱稻的面积较为广泛,南方地区多雨的种植区域有1 400 万~2 100 万hm2,可以对荒山园林区及土壤贫瘠的地方进行开发使用,以此实现对土地的充分利用。另外,可以将易旱田地发展成为旱稻生产种植地,使旱地得到高效的开发利用。将易旱稻田中的水稻种植转变为旱稻种植,将水层管理改为旱田管理。易旱稻田能满足旱稻的生长条件,与水稻种植效果相比,旱稻具有较强的节水效果。所以,应根据具体的种植情况来调整种植业结构,采用梯田旱作种植技术,加快旱稻生产的发展速度。
3 结语
旱稻具有较强的耐干旱性、较广的适应性以及较强的耐贫瘠性。当前在人口资源不断增长,水资源短缺加重的全球新问题下,应对旱稻生产和发展引起重视,以此来提高经济效益,使国家粮食安全得到保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