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政治新增考点解析:外汇和汇率(一)
“外汇与汇率”是2004年高考政治新增加的知识考点。复习把握时,首先要明确基本知识(外汇和汇率的含义与作用)及相关的外汇储备等知识、与扩大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的关系;并注意把两者区分开来: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是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其次特别要关注汇率变化对币值稳定、对国际贸易进出口和对国内
外经济发展的影响等。能运用汇率相关知识并联系时政知识,说明面对国际社会个别国
家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我国的态度(坚持人民币币值与汇率稳定)及对策。下面本文就这些问题逐一进行分析。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义的“外汇”具体是指:货币行政当局机构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债务等形式所保存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使用的债券。其最基本作用是实现支付手段的职能,用于国际债权债务清算。当前,在国际市场上用于国际间结算的货币主要是:美元、英镑、日元、欧元等。我国人民币在周边地区各国也享有崇高的声誉。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它是在使用外汇时必须与本国货币折算而产生的。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当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人民币时,则说明外汇升值(与此对应是人民币贬值),即外汇汇率升高。汇率是联结国内外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一条重要纽带。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外汇的供给与需求(即供求关系);通货膨胀(或紧缩)率的差异;经济增长率;利率水平;国家货币当局的干预与管制;市场预期;外汇投机活动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本国货币(注意:这里指市场上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纸币)发生贬值和升值两方面的变动。汇率同税收、财政、利率等一样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调节杠杆。它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升高或降低来调节进出口贸易;可以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动方向和数量;可以影响非贸易(旅游、侨汇)的外汇;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影响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
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是一国提高国际支付能力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外汇储备,包括拥有外国货币、外国政府公债、公司债券、股票等等。它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国调控经济的能力以及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
这三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国家之间的贸易或非贸易结算应用外汇外汇兼有货币的支付手段和国际货币两种职能外汇储备是指一个国家占有外汇的数量和品种.汇率又称汇价是外汇之间交换的比例关系,是一个变数,经常处于升降变化之中,反映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情况的对比和供求等关系。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意味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对货币升值的具体分析: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上浮)后,同量的这种货币能比以前换取更多的他国货币,买到更多他国的商品。同时,这种货币的信誉及这个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也将随之提高。尽管有这些好处,但一般讲,不到迫不得已,任何国家都不会将其货币升值,因为这会给一个国家带来一些严重后果。如:
1.货币升值后,出口商品价格随之提高,进口商品价格相应降低,这会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对国际收支产生不利影响。
2.货币升值,使一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恶化,造成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国内矛盾加剧。
3.本国货币的升值,使这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或从外国调回的资金,折成本国的货币计算,也相应减少。
因此,总体上看,货币升值,对一个国家来说弊大于利。西方发达国家,一般轻易不选择将本国货币升值。我国也不例外。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我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做法有得有失,但利大于弊,它提高了人民币的信誉,吸引了外商投资,有利于保持正常贸易和香港稳定,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