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歌曲《铁蹄下的歌女》的演唱与分析

歌曲《铁蹄下的歌女》的演唱与分析

2021-02-22 来源:乌哈旅游


歌曲《铁蹄下的歌女》的演唱与分析

协和学院 音乐表演

124212011070 吴艳 指导教师 黄晓涛

【摘要】文章从作品创作背景分析入手,把握《铁蹄下的歌女》这首歌的整体情感走向,进而从曲调、歌词、演唱技巧与情感把握等方面具体分析歌曲演唱的要点。

【关键词】聂耳;铁蹄下的歌女;演唱分析

引言

我国著名音乐家聂耳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为了表现当时中国底层来百姓的苦难生活,特地创作了《铁蹄下的歌女》,这首歌曲不仅是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而且内容所表现的是在旧中国遭受压迫的坚强歌女的伟大形象。本次研究中对《铁蹄下的歌女》的演唱与作品内涵做分析,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这首歌曲,也便于在演唱过程中更好的阐述与表达。

一、《铁蹄下的歌女》作品的创作背景

歌曲《铁蹄下的歌女》之所以在当时被创作,主要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深刻关系的, 这首歌曲是在1935年聂耳和许幸之共同创作的一首抒情歌曲。在经历了九一八事变之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得到迅速发展,我国的民族危机也不断加深,在这种大背景下,许多爱国作曲家都把自己的创作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纷纷创作出了众多呼吁团结抗敌、奋起

自救的歌曲作品。虽然,其中也不乏表现爱国情怀的好歌曲,但这还无法满足当时人民群众试图借助音乐来传达抗日救亡决心的要求,在这种的背景下,左翼音乐呗众多的音乐家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他们也创作出大量的反映当时普通民众生活的音乐作品,在音乐中表达了劳苦大众的心声,且有着一定战斗性与群众性特点的歌曲作品,并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兴起,而歌曲《铁蹄下的歌女》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中产生的[1]。

这首歌曲的第一段,所表现的情感是歌女们不愿亡国与受压迫的痛苦情绪,其中将歌女们心中对黑暗社会的怨恨和质问淋漓唱出;歌曲的第二段转入声声血泪的叙述,重点表现出的是饱尝了人生百态,歌女舞女总是伤的漂泊无助之感;第三段是心中不忿的呐喊,突出表现的是歌女被残忍的社会现实鞭挞的遍体鳞伤之后爆发出的愤怒情怀和对社会的血泪控诉[2]。

二、《铁蹄下的歌女》的音乐分析

(一)曲调分析

《铁蹄下的歌曲》这首歌曲采用的是单三部曲结构方式,它在社会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歌曲中,A段4句的旋律悠长,不仅有因节奏宽放+波浪式旋律线起伏表现出的哀叹伤感情绪,而且还有因节奏紧收+环绕式旋律线缠绕而表现出的愤愤不平的质问;一共有三句歌词组成了B段,这样就更加有利于来抒发整首歌曲的感情,另外,歌曲的编曲者通过对音区和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在调式调性的转换方面,突出的表现了创作的对音乐创作的深刻理解;C段则就综合运用了A、B两段的节奏与音调,同样由3个乐句构成,通过急迫节奏对比,不仅将音乐推向了高潮,而且还将歌女内心深处的酸楚与愤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3]。整首歌曲三部分联系非常紧密,每一部分之间的衔接都非常合理,结构非

常清晰,并且整首歌曲的宽放和紧收节奏都是在A段中,A段和C段前后照应,另外再加上F宫、C徵、F宫式的结构,使得整首曲子节奏更为紧凑,形成一个统一整体,更好的表现歌女的感情。

图1

(二)歌词分析

歌曲《铁蹄下的歌女》歌词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说的是歌女们当时的处境与不甘心做亡国奴的心声。在最初的时候要用弱拍演唱,“我们到处流浪,我们到处歌唱、献舞,国家将要灭亡,我们为什么还被当做商女……”,前两句在演唱时要表现抒情的特点,重点突出“到处”这两字来表现出歌女们遭受的各种苦难,表现出了歌女对当时社会的愤恨与无奈,而后两句不仅节奏紧凑,更是一字一句的唱出了歌女心中的愤恨与对黑暗世道的质询;第二部分主要描述了歌女对自身悲惨命运的告白,在这里,连续4句都用了弱起拍的后半拍开头,不仅是前一段的回答,同时也是歌女对黑暗生活的控诉;第三部分描写的是歌女对现实的愤怒之情,“谁愿意去做奴隶?谁愿意丧失家园?”前两句如说唱般有力的表现出了歌女对社会不平的呐喊,后两句突出“铁”、“鳞”两字,突出歌女对日本的满腔愤懑之情[4]。

三、《铁蹄下的歌女》的歌曲演唱分析

(一)情感把握

首先,理解作品创作背景,了解人物形象。这首歌曲创作的背景是在国家命运遭遇重大危机时刻创作的,塑造的是在旧社会遭受压迫但是仍然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的歌女形象,所以在演唱时要抓住这一特点,并用声音来表现;其次,把握作品风格,诠释歌曲感情。在演唱之前,演唱者还需详细了解作曲家聂耳音乐的创作风格与特点,进而对仔细分析曲谱,把握歌曲风格,最终完美演绎出歌曲蕴含的深厚感情;最后,了解歌词语音特点,实现音乐与语音的有机融合。在演唱时,需通过语调的控制和表达来表现出主人公“歌女”悲伤、愤怒、凄凉、控诉等不同的情绪,以此来强化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同时把握歌曲中钢琴伴奏的作用,把不同乐段之间的主人公情绪进行互换,特别还要注意钢琴在伴奏过程中要把不同的部分紧密的联系起来,能够在音乐眼馋过程中更好的抒发演唱者的感情,也能够使演唱更加自然,从整体上强化作品艺术感染力[6]。

在对这首歌曲进行演唱过程中,在第一乐段演唱者要通过悲伤的声调来进行,主要是为了表现主人翁悲惨的现实生活经历,在高音部分要通过采用抒情的演唱手法来表达歌女的内心渴望,后两句则需要唱出歌女内心的不平与对社会的质询;第二乐段为血泪诉说,故要用感人、真挚的声音演唱,突出表现歌女到处飘零的凄凉身世,要唱得辛酸、凄楚、催人泪下;第三乐段为全曲的高潮,需要唱出无法遏制的悲愤之情,唱出义正言辞的质询,在经过前两句句呐喊后,旋律逐渐被拉长,后转为高音,以表现出歌女的激愤之情。

(二)技巧分析

歌曲《铁蹄下的歌女》在演唱过程中曲调比较流畅,旋律也比较缓慢,具有朗诵性的特点,这首歌曲一共有三部分组成,不同的部分所表达的感情也不一样,所以在演唱过程中也有很大区别。

首先,对于第一乐段,主要通过两个小节来抒发音乐的感情,演唱者在进行演唱时要注意把握音乐的旋律,所有小节都是根据旋律的变化来进行的,并将任意演唱音停在“主”音上,从而将听众带入一个沉痛但不甘屈服的气氛中,描绘了一个旧社会卖唱歌女的形象。整个乐段不仅速度缓慢,且曲调有着叙述性质与呻吟感情,故演唱者需做到抑扬顿挫,且声音与咬字都必要连贯,始终处于一条线上,呼吸也要均匀。另外,这一乐段在演唱过程中要采用装饰音来进行演唱,所以这就要求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要把握演唱速度,并且在这一乐段最高音和最低音都要出现,最高音“到”要不冲不急,将力度控制在“mf”,而“亡”则不能唱得太短,这一拍必须唱满唱足,而“女”因为用了反问,故演唱时不可将其拖得过慢;

其次,对于第二乐段,连续四句都是弱起拍的后半拍开始,故第一句起音因做到“mp”力度起音,速度上稍微放缓,不能急,而第3句中“尝尽”的“尽”演唱时则需轻轻进入,逐渐放大声音,并做到声音的到位,对“滋味”两字,则需从力度较强的“滋”字慢慢过渡到力度较弱的“味”字,而且“味”字声音虽变小了,但一定不可掉,需确保声音的通畅,进而感情延续到第5句,以充分表现出“弱者”歌女形象[5]。

最后,对于第三乐段,其节奏同第二乐段相似,但演唱时需特别注意“铁”字,可采用“<>”力度来控制这个字,后缓慢进入到“ppp”,同时将同一声音位置的“蹄”轻轻带出,以此来获得更好的演唱效果,而最后一句“被鞭挞得遍体鳞伤”作为全曲总结,演唱时需在原有速度上慢慢减弱、减慢,让声音逐渐消失。

另外,在对这首歌曲演唱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西方歌剧咏叹调式的演唱手法和美声唱法,这样更加有利于抒发歌曲所包含的感情,同时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可以通过气息来对歌词进行调整,这样就能够在腔体稳定的基础上,实现声音位置靠后,这样能够实现气息、腔体与位置的完美统一。

结语

聂耳是我国近代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他的很多作品都取材于生活在底层社会的劳苦大众,内容都是表现他们的艰苦生活,《铁蹄下的歌女》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为此,在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演唱者对作品所抱有的态度,将直接影响了对这首歌曲演唱的艺术表达与情感感染,所以在对待一首声乐作品的时候,不但需要掌握作品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等各项歌曲的基本要素,而且需要了解清楚歌曲的创作背景、音乐表现风格、艺术感染魅力和音乐特点等多方面的因素,在作品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以呈现出最好的艺术作品,本次研究中对《铁蹄下的歌女》的演唱与作品内涵做分析,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这首歌曲,也便于在演唱过程中更好的阐述与表达。

参考文献

[1]王硕,彭黄. 聂耳女性艺术歌曲的特色和演唱研究——以《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为例[J]. 民族音乐,2013,05:18-19.

[2]陈玉琳. 声发于胸臆 情留于唇齿——歌曲《铁蹄下的歌女》演唱中的“声”与“情”[J]. 学园,2013,16:154-155.

[3]李菡,李新. 歌曲《铁蹄下的歌女》中的情感探析[J]. 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2:322-323.

[4]曾凡广. 歌曲《铁蹄下的歌女》的二度创作[J]. 黄河之声,2010,21:35-37.

[5]彭黄. 聂耳艺术歌曲的特色和演唱研究——以《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飞花

歌》为例[J]. 民族艺术研究,2012,03:102-105.

[6]卢朗. 坚贞不屈的呐喊——再听《铁蹄下的歌女》有感[J]. 中学教学参考,2011,18:92-9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