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2024-05-20 来源:乌哈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林业调查规划2O06.Dee.31(6):120—124 CN 53—1172,S鲫1 1—3l醴 Form inventory and Pl峨 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杨文凤,张格杰,张永青,孙自保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林芝86ooo0) 摘要:就生态旅游资源的内涵进行了探讨。根据杨桂华的分类系统作了一些改动后,提出了新的生态旅游资源分 类系统,在此基础上对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对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作了综合评价,认为该区自然 景观丰富多彩、人文景观深邃独特、自然和人文景观相互辉映。指出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应为;保护 第一、参与性、适度开发与和谐,并作出了旅游开发项目设计。 关键词: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开泼利用 中图分类号:S78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3168(20o6)06—0120—05 Eco—tourism Resources and Development in Southeastern Tibet YANG Wen-feng, Ge-jie, {ANG Yong—qing,s【7N Zi bao ( bet CoRege of ̄ricuhure and Animal Husbandry,Linzhi 860000 Tibet,chh ̄) Abstract:1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and puts forward a new taxonomy sys- tem,based on the original YaI1g Gui—hua’S system.In accordance wiht this new system,the eco—tourism re— sources in southeastem Tibet are classiifed and evaluated.And developmental principles of htis area a1七identi- lfed as taking p ̄oteefion a8 first place,participation,moderate development and harmony,and tourism devel— opraent design is outlined. Key words:southeastern Tibet;ec tourism resource|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生态旅游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的一 体,又是生态旅游活动得以实施和生态旅游业形成 种以生态景观欣赏和体验为内容的自然旅游活动。 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目 藏东南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地质资源丰富多彩, 前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从资源个体的 并且生物多样性丰富,是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宝库, 角度,认为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活动的对象 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丰富的资 物。如杨桂华将其定义为以生态美吸引游客前来进 源与环境条件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 行生态旅游活动,为旅游业利用,在保护的前提 - . _l { lIl I¨ 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恢复困难,因此采取适度发展 下,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的客体; 生态旅游的策略,对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实现自 张建萍则认为生态旅游资源是指以生态美(自然生 然资源的持续利用租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使 态、人文生态)吸引游客前来进行生态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业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动力,为实现保 为旅游业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能实现环境的优 护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化组合、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协 1生态旅游资源的内涵 调发展,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具 有较高观光、欣赏价值的生态旅游活动对象l2 ;卢 生态旅游资源一词是随着生态旅游活动而出现 云亭、王建军认为生态旅游资源是在自然的场合或 的概念,它是吸引生态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的客 类似自然的场所中,可供生态旅游者感知、享受、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批准号:o5cjYO28。 收稿日期:2O06—09—04 作者简介:杨文凤(1972一 ),女,河南新野人,讲师,从事农林经济管理方面研究工作。 : 一 f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6期 杨文凤等: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 121 ・ 体验自然生态功能和价值的资源口】。李俊清等认 为,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能够吸引游客前来观光 并起到教育作用的各种生态因子(物质、能量、空 间、时间以及多样性)和生态现象(如大自然中的 事物链、生物多样性、季相的变化、各种生长型和 生活型等)的旅游吸引物都称为生态旅游资源…。 另一类是从资源组合形成区域的角度,认为生 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的目的地。如侯立军从微观 区域生态角度研究,认为生态旅游资源就是按照生 态学的目标和要求实现环境的优化组合、物质能量 的良性循环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并具有较 高观光、欣赏价值的生态旅游区;与之类似的观点 有刘继生等认为生态旅游资源主要是指可供游人开 展生态旅游活动的自然生态区和人工模拟生态区 等。对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区划系统,目前也有不少 研究方案,如杨福泉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生 态和人文环境。而王良健则从宏观的角度将我国生 态旅游资源划分为东部、西北、西南三大生态旅游 区,并根据生态环境和保护状况,将生态旅游区划 分为自然保护区和自然退化区l4]。综上所述,笔者 认为生态旅游资源的内涵应有以下几点: (1)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活动的客体,应 包括景观资源(自然生态景观、人文生态景观)、 具有生态功能和价值环境资源和生态现象(有形物 化产品下的无形产品、无形资源)。它能吸引生态 旅游者进行生态体验活动,并能起到生态教育的作用。 (2)生态旅游资源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旅游 综合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生 态环境效益。 (3)生态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生态文化。生态 文化是基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道德意识、价值观 念、政策、管理制度、知识、技术、风俗习惯和行 为方式的总称。其核心是建立人与自然的普遍的和 谐关系 。而生态旅游资源特有的生态美学吸引功 能能够慰藉人的心灵,促进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融 合,从而感受生命本质的体验与强化,实现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从而建立新型的生态文化观。 2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划分 2.1地理概况 藏东南是指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包括林芝地 区和昌都地区。 林芝在藏语里有“太阳的宝座”的含义,古称 “工布”。素有“西藏江南”之美誉。林芝地区地处 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东邻昌 都地区和云南省,北连那曲地区,西部和西南部与 拉萨市、山南地区接壤,南部与印度、缅甸两国交 界。地理位置92=。11 一98。40 ,27。48 E一30。53 N。 东西长646.7km,南北宽353.2km。辖林芝、工布 江达、朗县、米林、墨脱、波密、察隅7县、19 个镇、36个乡、705个行政村。全地区总面积l1.7 万krn2,总人口15.9万人,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90%以上,除藏族外,还有汉、门巴、珞巴、独 龙、纳西、傈僳、怒等10多个民族和位人,是一 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全地区平均 海拔3 lOOm,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地势南低北高, 海拔高低悬殊。顺雅江而上的印度暖流与北方寒流 在岗底斯山脉东段汇合驻留,形成了热带、亚热 带、温带及寒带气候并存的多种气候带。年降雨量 650ram左右,平均气温8.7 ,平均日照2 022h, 无霜期180d。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 气候温润,日照长,霜期较短。 昌都古时称“康”、“恰木多”、“察木多”,意 为江水汇合之处。它位于西藏东部,地处横断山脉 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是西藏自治区的东 大门。东西长约527km,南北宽约445km,东与四 illS1邻,南与云南交界,北同青海接壤、西与林 芝、那曲两地区相连,地理面积l0.86万k ,现 辖11个县、138个乡(镇),总人口6o余万。居住 着藏、汉、回、纳西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 98%。昌都位于横断山脉北端,是多山地区,山高 坡陡谷深,地形颇为复杂。全地区平均海拔在 3 500m以上,年平均气温7.6 ̄C,年降水量400— 600ram,无霜期80 127d,全年日照时数为2 319 .一2 776h。由于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属立体型气 候,干燥少雨、日照充足,区域小气候特点明显。 2.2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类型 通过对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初步确定 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单体有419个。参考杨桂华的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系统方法,经过课题组成员讨 论,对该方法稍作改动。具体采用三级分类,第一 级分为3大类,第二级分为8类,第三级分为37 小类,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系统。 详见表1: 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别属于3大类、 8类、 27小类。生态旅游资源类型情况见表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22・ 林业调查规划 第3l卷 衰1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系统 3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藏东南地形地貌独特,地理生态景观变化显 著,奔腾的江河、陡峭的高山峡谷;还有茂密的森 林和雪山草地各种自然生态景观;独特而浓郁的民 俗风情、宗教文化,为神奇秀丽的山川增添了耀眼 的光彩。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交 相辉映,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蕴藏着极大的 开发利用价值。 衰2弛东南生i窟i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 一 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 生态旅游资源所占百分比 单体数量 % 3.1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生态旅游资源 在藏东南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自然景观万 象纷呈,千姿百态,大自然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 止。这里不仅有山岳景观和水域风光、珍稀的动植 物资源,而且还有奇峰异洞、神山圣湖,具有丰富 而生动的美学特征,可以将藏东南概括为:雄浑、 珍稀、神秘。 3.2具有深邃文化的人文景观生态旅游资源 千百年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藏东南独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6期 杨文凤等: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23・ 特的康巴文化和贡布文化底蕴;古老而神秘的的茶 态旅游资源,是实现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资 马古道以及富有传奇色彩的古墓如列山古幕、古战 源保障。 场如秀巴千年古堡,古遗址如太昭古城、嘎朗王朝 4.2参与性原则 遗址、小恩达遗址、卡若遗址、中林卡若巴古文化 参与式发展思想的核心在于:强调了发展的焦 遗址、烟多遗址、学龙遗址等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情 点应是人的发展,人并不是一个被动和消极的客 等赋予了藏东南人文景观具有鲜明、深邃的文化内涵。 体,而是发展过程的主体。只有人的发展在项目中 3.3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映衬 得以强化,这种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刘金龙, 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丰度大、品位高、民风民 1999)。因此,在发展藏东南生态旅游的过程中, 俗优势突出、生态旅游资源组合度好。在巳查明的 坚持参与性原则,包括社区参与、旅游管理者参 419个生态旅游资源单体中,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 与、游客的参与、当地农牧民参与等。 类型囊括了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系统3大类、8类的 4.3适度开发原则 27小类,生态旅游资源丰度大,拥有世界级品牌 生态旅游业属于生态经济产业的第四产业,在 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生态旅游景区。在《中国国家地 开发生态旅游时应遵循生态经济产业的原理。坚持 理》推出的“选美特辑”中,藏东南的11处景点 适度开发原则,才能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其中雅鲁藏布大峡谷名 4.4和谐性原则 列最美十大峡谷之首,怒江峡谷名列第四;南加巴 以本教为基础,藏传佛教为核心的藏族文化, 瓦峰名列最美十大名山榜首;波密岗乡林芝云杉林 蕴涵“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髓,由此而形成的 名列最美十大森林第五名。康巴文化和贡布文化为 藏区所特有的生活习惯、道德标准、环境保护意 藏东南的自然景观锦上添花,自然与人文交相辉 识,为保护性地开发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提供了一 映,组合成一副美丽的画卷。 定的保障。在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时,应该坚持和谐 4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性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发与保护的和 谐,现在与未来的和谐,贯彻这种多元和谐的思想 4.1保护第一原则 和理念,将对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到 生态旅游资源中多数属不可再生资源。生态旅 巨大的促进作用。 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满足生态旅游者的需求提供了 可能,是生态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凭借和依据[6J。 5藏东南生态旅游开发项目设计 如果盲目开发及过度消耗,会破坏或毁坏生态旅游 藏东南应以生态景观与民俗乡村旅游、藏族文 资源。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提供的调 化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为主题,生态旅游项目应 查资料显示,中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 定位在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保护生态旅游资源的开 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的自然保 发上,强力推出生态景观观光游、宗教文化旅游、 护区出现旅游资源退化。坚持保护第一原则开发生 民俗风情旅游等生态旅游项目,详见表3。 表3藏东南生态旅游项目设计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24。 林业调查规划 第3l卷 参考文献: 业调查规划,2005,30(4):48—5O, [1]李俊清,石金莲,刘金福.生态旅游学[M].北京:中国林 [6]甄芳洁 ,陈建成,陈新云,等.西乌珠穆沁旗草原生态旅 业出版社。20O4. 游发展思路[J].林业调查规划,2OO4。29(3):54—56. [2]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 [7]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 社。2001.114. 社。2001,182. [3]钟林生,赵士洞,向宝.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 [8]程道品,刘宏盈,桂林市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90. [J].林业调查规划,2005,30(2):37~柏 [4]杨文凤,孙自保,张格杰,等.西藏昌都地区生态旅游开 [9]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 发条件与开发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O6,31(5):77~ 出版社,2001,159. 8o. [1O]管仲连,涂方祥.守望家园——生态文化漫谈文集[M]. f5]万承永,杨家林.南昌市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对策[J].林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