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高中数学课堂上情境的创设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上情境的创设

2020-07-05 来源:乌哈旅游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上情境的创设

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如何在课堂导课环节创设情境作一简单论述。

一、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的原因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思维碰撞的场所。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是数学课堂的重要任务。用建构主义的观点看,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取决学生学得如何。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教师必须加强教学的有效性。而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因此,设计课堂教学情境是十分必要的。设计的关键在于科学、艺术地处理教材内容,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艺术水平高的教师往往不是把感知教材作为出发点,而是根据教材特点,选择内容,编成问题,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自己精神的需要。教师要运用数学方法论对教材内容进行解剖,使其与某些数学思想联系起来,并把这些数学思想引入情境之中,但是要注意突出问题,并要把问题放在“需要和认知结构”矛盾的风口浪尖。

二、课堂教学创设情境常见方法

1.创设游戏情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明了学生只有对所学东西产生兴趣,才有强大的内驱力,才能进行积极探索。将游戏引进课堂,就可以使学生在游戏氛围中学习,达到这样的效果。如“反函数”:教师手拿一副扑克(除去王牌),让几个学生每人摸出一张牌,并嘱咐他们记准自己的牌号数,然后这样计算:将牌号数乘2加3再乘以5,再减去25,把计算结果告诉老师,老师马上猜出是什么牌。

2.创设故事情境。一堂课,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研究者。教师必须将课本上的东西转化为具有探索性的数学问题,问题既要立足于教师所强调的内容上,也要设立在一个更开放的目的上,旨在鼓励创造性思维。如“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有一位商人和一位数学家谈生意,数学家对商人说:“我准备在一个月内每天给你10万,但在这个月内每一天,你都要给我回扣,第一天给我1元,第二天给我2元,以后每天的回扣是前一天的2倍。”商人不假思索满口答应。请大家计算一下,谁得利?学生和商人想法一样。这时教师可点明数学家大约能拿到10多亿回扣,学生肯定大吃一惊,这样就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为新课讲授创造了心理准备。

3.创设探究情境。所谓数学活动,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其本质特征是学生经历数学化和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即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能从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和认知经验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有关的数学结论,并形成新的数学知识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不断建构适度的问题情境,引导和启发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研究并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数学教学情境。如 “三垂线定理”:老师用多媒体打出这样的画面:雄伟的斜拉长江大桥,桥的同侧的斜拉索在同一平面内,一根斜拉索和索塔、桥面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老师告诉学生,所有的斜拉索都和桥面内一组平行直线垂直,他接着问:如何安置斜拉索才能使它和桥面内这组平行直线垂直?老师要求学生分组演示,研究讨论,发现这样的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经过师生共同探索,弄清了平面的斜线、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和平面内的直线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由一个学生规范地板书出三垂线定理证明过程。

4.创设诗词情境。以诗词为背景的课堂教学设计,使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可拉近数学和学生的距离,使教与学达到了一种不谋而合的默契。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教材,让学生感悟数学文化,提升数学课堂的亲和力。同时我们的教学可以用数学文化来创设问题情境。能比较好地营造起师生共同学习的氛围。如 “数列”:“玉兔子孙世代传,棋盘麦塔上摩天,坛坛罐罐求堆垛,步步为营算连环”。这首短短的诗介绍了历史上四个与数列有关的故事:“玉兔子孙”讲的是斐波那契数列;“棋盘麦塔”讲古印度国际象棋发明者向国王要奖赏的故事;堆垛连环都是中国古代数列问题。

5.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探索去学习,就必须要创设有效问题情境。问题情境要能够激起学生的想象,要有挑战性。只有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原有认知结构无法解决,即过去的手段和方式已不够用的情景中才需要思维。如 “球的体积”:为测一个乒乓球的体积可将其放入量杯中观察,测一个篮球的体积也能用类似的方法解决,那么,怎样测地球的体积呢?

三、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情境创设要追求一个“近”字: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接“近”学生学习起点,走“近”数学学习主题。 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用学生的眼光去寻找那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与学生生活背景密切相关的素材,创设一个个使他们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上。所谓学习起点是指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活动时,原有的知识水平、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度。“情境设计要紧扣数学知识或技能,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数学课”。要使学生尽快进入数学学习主题,展开数学思维。

2.情境创设要注重一个“实”字:内容要“真实”,形式要“朴实”,运用要“务实”。教学情境应该是社会生活中真实发生和可能发生的,而不是教师为情境而情境的

人为编造。教学就如平常生活,简单有效才是真。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充分考虑情境的可操作性和简洁性,力争朴实无华。教学情境要有很强的目的性,做到务实高效。我们要看所创设的情境是否为教学目标服务,如果一个情境不能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那么该情境是没有内涵的,就成了课堂的装饰或摆设。

3.情境创设要突出一个“活”字:激“活”思维,诱“活”气氛,用“活”情境。有价值的数学情境应该是在生动的情景中蕴涵着一些有思考力度的数学问题,即能让学生“触景生思”,这是评价数学教学情境是否有效的核心要素。在确保能激活思维和操作简便的前提下,所创设的情境要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应该创设一些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氛围,促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问里被吸引到学习中来。同时,一堂数学课情境不宜过多,而要将一个中心情境用足、用活,将它巧妙地贯穿于多个教学环节中,让情境的设置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