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教师的学科知识,它由学科内容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技术两类知识与技能组成。其次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它主要由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而形成的经验性知识与技能组成,包括对一些解决实践性问题的参考办法,及由此形成的广泛综合的其他学科知识。最后是教师的学科信息素养,包括基于学科知识在传播和发展中教师能便利、高效地采集、选择、分类和应用的信息技能,自我更新学科知识结构的能力,基于学科知识的特有信息传播技能和构建学科知识传播的数字化环境的能力,在数字化环境中与人交流和交际的知识与技能。
教师的学科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和核心,它是教师职业直接区别其它职业要求的显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保障,它直接形成于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不断地创造、反思与总结,它的多少是教师专业化程度的反映。教师的学科信息素养是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特别要求,也是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学科信
息素养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否适应信息社会对新型师资要求的变化。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知识决定教师专业发展必须走出传统发展模式。目前,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职前教育,即教师的培养,采用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主要是在学科知识系统教学之外,通过开设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来实现学科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使学生关注的是教育类课程模块和信息技术课程模块的本身,很少关心教育类课程模块和信息技术课程模块里蕴涵的技术可能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产生的作用。学生也不能获得将技术应用在有意义的学科知识教学实践中的体验。这种发展模式各种课程模块之间是孤立的、松散的。它比较难让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中始终获得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体验和学科信息素养的培养。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知能,主要强调的是课程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而不是单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这种对课程的强调更符合教师的职业需要,只有当信息技术能够用来支持课程实施的时候,教师才会自发地、自如地在课堂上应用技术。另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不简单地就是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现有的课堂活动中去,而是需要对课程进行重新设计,需要在适应技术条件下对课程以新的方式进行重组。
因此,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研究,还必须回到学科课程的重点建设上来,而不是仅仅把眼光始终放在加强教育类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模块的建设和培训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