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的生物性,决定了人是要生老病死的,每个人都是有生有死的,但一个社会是可能不死的,是可能长久存在下去的(当然,并不是所有社会都必然永远存在,也有整个消亡的)。这种“死”和“不死”是我们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社会”为什么能长久存在?因为有“文化”。而文化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基于人的群体性即社会性。每个个体的人有生有死,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时生同时死。在共处的这段时间里,每个人的人生经验、知识、感受、发明等等,可以互相交流、学习。一个人的生命可能会逝去,但是他一生的知识积累,不一定随他的生命结束而消失,它们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比如石刻、竹简、书本、光盘等信息载体)传递给别人,传递给继续活着的人,这种不断传递,就成为社会很多人共同的知识即文化,保存在一代代人的头脑中,形成一个不断增加的、动态的、更新的“信息库”,这个信息库又反过来不断塑造着新的社会成员的态度和行为,这就是文化的传承。
社会和文化可以使人“不朽”。像唐朝的诗人李白,他作为一个人,生物性决定了他必然会逝去,但他的诗作,连同他的诗的风格,都保存在各种文献中,成为“文化”。社会长存,文化不死,创造文化的人也就“不朽”了。一个人创造的文化不仅能保留,还能影响别人,能激发别人的灵感,实现“再创造”,所以传统可以成为新文化生长的土壤。李白的诗作,经过几百年、一千年后,还能重新影响、塑造出别的诗人,他们可能接近李白,可能超越李白……文化把不同时间、空间的人“接通”了,可以共享生活的经历和生命的体验。 从“个人和群体”的角度说,“文化”就是在“社会”这种群体形式下,把历史上众多个体生命的经验积累起来,变成一种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知识财富,又以各种方式保存在今天一个个活着的个体的生活、思想、行为中,成为一种超越个体的东西。当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时,这套文化传统已经存在了,这个新的生命体就直接生活在其中,接受这种由很多人在很长时间里逐步创造、积累的文化,所以文化具有历史性,它是跨越时间、空间和生命的东西,也是先于个体而存在,不随个体的消失而消失的东西。所以我们看文化,必须历史地看,只有在历史中,文化才显示出其真实的意义。
文化的历史性是广义的,不仅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是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传承的,更深层、更抽象的很多东西,比如认识问题的方法、思维方式、人生态度等,也同样是随文化传承的。进一步说,文化的传承也同样包含了“社会”的传承,如社会的运行机制、社会结构等。像我们今天的“中国”,虽然是在一场摧枯拉朽的革命之后建成,但今天的社会结构并非建国时一下子凭空创造出来的。谁也不可能把一个社会中旧的东西突然“删除”“清洗”,变成空白,再装进去一个什么全新的东西。我们中国的革命,形式上是“天翻地覆”“开天辟地”,实际上它是建立在中国社会自身演化的内在逻辑之上的,是几千年中国文明演进中的一个连续过程的一个阶段。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研究社会也好,改革社会也好,绝不能抛开历史的缘
故,没有一个社会结构是完全凭空构建的,它总要基于前一个社会结构,继承其中的某些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东西。
(选自费孝通《文化与“不朽”》,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有生老病死,而社会却可以长治久安,这就为文化世代传承提供了可能性。 B.不同个体在共处时间里相互交流学习,其知识和经验会形成共同的动态信息库。 C.文化的历史性包括知识技能和思维等的传承,还包括社会运行机制等“社会”的传承。 D.研究和改革社会,必须遵循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逻辑,继承前人所有的研究成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围绕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立论,层层递进,论述文化使人不朽的道理。 B.第二段通过连续设问推进论证,既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又衔接自然逻辑严密。 C.文章通过写李白,论证了生物性特点的人会逝去,社会性特点的人却会不朽。 D.文章运用对比、例证等方法,多层次展开论证,有力支撑观点,富有辩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社会才有文化,文化因此能够跨越时空、超越个体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B.当今文学家能有新的文学成就,很大程度得益于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C.家风家训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它让一代代生命体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家族教化。 D.苏轼“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说法,和文中观点有相通处。
参考答案:
1.(3分)C 2.(3分)C 3.(3分)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