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3-2024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2-09-19 来源:乌哈旅游
2024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水处理在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意义重大,处理方法很多,其中离子交换法最为简单快捷,如图是净化过程原理。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未发生变化 B.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时,H+则被交换到水中 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不变 D.阳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OH-=H2O

2、W、X、Y、Z、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元素的一种核素可用于鉴定文物年代,X元素的一种单质可作为饮用水消毒剂,Y元素的简单离子是同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Z元素和W元素同主族,R元素被称为“成盐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Y简单离子半径:X>Y

B.W、Z元素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Z

C.X元素和R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

D.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Y元素和R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方法来制取单质Y

3、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Al3+、Cu2+、Fe3+和K+中的若干种。为检验其中含有的离子,进行如下实验:取该溶液10mL,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同时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上述滤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产生白色沉淀。下列关于原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至少存在4种离子

C.SO42﹣、CO32﹣至少含有一种

B.Al3+、NH4+一定存在,Cl- 可能不存在 D.Al3+、Cu2+、Fe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

4、根据如表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 常温下,将FeCl3溶液加入Mg(OH)2悬浊液中,沉淀由白色变A 为红褐色 B C D A.A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Ksp[Mg(OH)2]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结论 常温下,Ksp[Fe(OH)3]> 将稀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 氧化性:H2O2>Fe3+ 向含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 B.B

C.C

D.D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5、某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IIIA族 C.最外层电子占据3个轨道

B.核外有3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D.最外层上有3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6、可溶性钡盐有毒,医院中常用硫酸钡这种钡盐(俗称钡餐)作为内服造影剂。医院抢救钡离子中毒患者时除催吐外,10-9;Ksp(BaSO4)=1.1×10-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还需要向中毒者胃中灌入硫酸钠溶液。已知:Ksp(BaCO3)=5.1×A.BaCO3的溶度积常数表达式为 Ksp(BaCO3)= n(Ba2+)·n(CO32-) B.可用2%~5%的Na2SO4溶液给钡离子中毒患者洗胃

C.若误服含c(Ba2+)=1.0×10-5 mol·L-1的溶液时,会引起钡离子中毒 D.不用碳酸钡作为内服造影剂,是因为Ksp(BaCO3)>Ksp(BaSO4)

7、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A.A B.B C.C D.D

8、700℃时,H2(g)+CO2(g) H2O(g)+CO(g)。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和CO2,起

min),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始浓度如下表所示。其中甲经2min达平衡时,v (H2O)为0.025 mol/(L·起始浓度 C(H2)/mol/L 甲 乙 丙 0.1 0.2 0.2 C(CO2)/mol/L 0.1 0.1 0.2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50% B.当反应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

C.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25/16,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乙中充入0.10mol/L H2和0.20 mol/L CO2,到达平衡时c (CO)与乙不同 “烧酒”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9、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巨大。《本草纲目》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则这种方法是 A.分液

B.升华

C.萃取

D.蒸馏

10、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B.多肽、油脂、淀粉均为酯类

D.福尔马林、漂粉精、氨水均为混合物

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11、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其分子直径比氯离子小 B.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D.“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

5H2O)12、下表记录了t℃时的4份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以及析出的硫酸 铜晶体(CuSO4·的质量(温度保持不变)的实验数椐:

硫酸铜溶液 加入的无水硫酸铜(g) 析出的硫酸铜晶体(g) ① 3.00 1.00 ② 5.50 5.50 ③ 8.50 10.90 ④ 10.00 13.60 当加入6.20g无水硫酸铜时,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g)为 A.7.70

B.6.76

C.5.85

D.9.00

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SO3中含有原子数为2NA

B.用浓盐酸分别与MnO2、KClO3反应制备1molCl2,均转移电子2NA

C.将0.1molNH4NO3溶于适量的稀氨水,溶液恰好呈中性,溶液中NH4+数目小于0.1NA D.2molNO和1molO2充分反应后,所得混合气体的分子数小于2NA

14、工业上用Na2SO3溶液吸收硫酸工业尾气中的SO2,并通过电解方法实现吸收液的循环再生。其中阴、阳离子交换膜组合循环再生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X应为直流电源的正极 B.电解过程中阴极区pH升高 C.图中的b%<a%

D.SO32-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SO32-+2OH--2e-=SO42-+2H2O

15、为制取含HClO浓度较高的溶液,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均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氯气 B.制取氯水

C.提高HClO浓度 D.过滤

16、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锅炉水垢中的CaSO4用饱和A Na3CO3溶液浸泡 B 用铁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 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 NH3·H2O KCl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D 制取K2FeO4 A.A

B.B

C.C

D.D

2Cl﹣+2H2O=Cl2↑+H2↑+2OH﹣ CO32﹣+CaSO4=CaCO3+SO42﹣ Al3 ++4NH3·H2O=AlO2—+4NH4++2H2O 3ClO﹣+2Fe(OH)3=2FeO42﹣+3Cl﹣+4H++H2O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比鲁卡胺(分子结构见合成线路)是有抗癌活性,其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 (2)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

(3)反应④所需试剂、条件分别为__、__。 (4)写出⑤的反应方程式__。

(5)F的分子式为__。

(6)写出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且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 ①所含官能团类别与E相同;②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1:1:6 (7)参考比鲁卡胺合成的相关信息,完成如图合成线路(其他试剂任选)___。

18、H是一种氨基酸,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②RMgBrRCH2CH2OH+

③R-CHONH4Cl完成下列填空:

NaCHH+

(1)A的分子式为C3H4O,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E→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苯丙氨酸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含有苯环;II.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4)结合题中相关信息,设计一条由CH2Cl2和环氧乙烷(

反应试剂)制备1,4-戊二烯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反应试剂B……目标产物) ___________。(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反应条件反应条件

19、为了检验在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是否混入了一氧化碳,用如下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1)写出标有番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用的试剂是 _______________,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观察到E装置中出现____________现象时,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

(4)如果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为了保护环境,应在E装置右边的排气管口采取的措施是_____。 (5)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假设混合气体中的CO与CuO完全反应,当通入的气体为mg, D增重ng,E瓶增重pg。则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百分数为:_________%;如果去掉D装置,这里计算的CO的质量百分数准确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香豆素存在于黑香豆、香蛇鞭菊、野香荚兰、兰花中,具有新鲜干草香和香豆香,是一种口服抗凝药物。实验室合成香豆素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可能用到的有关性质如下:

合成反应:

向三颈烧瓶中加入95%的水杨醛38.5g、新蒸过的乙酸酐73g和1g无水乙酸 钾,然后加热升温,三颈烧瓶内温度控制

在145~150℃,控制好蒸汽温度。此时,乙酸开始蒸出。当蒸出量约15g时,开始滴加15g乙酸酐,其滴加速度应与乙酸蒸出的速度相当。乙酸酐滴加完毕后,隔一定时间,发现气温不易控制在120℃时,可继续提高内温至208℃左右,并维持15min至半小时,然后自然冷却。 分离提纯:

当温度冷却至80℃左右时,在搅拌下用热水洗涤,静置分出水层,油层用10%的 碳酸钠溶液进行中和,呈微碱性,再用热水洗涤至中性,除去水层,将油层进行减压蒸馏,收集150~160℃/1866Pa馏分为粗产物。将粗产物用95%乙醇(乙醇与粗产物的质量比为1:1)进行重结晶,得到香豆素纯品35.0g。 (1)装置a的名称是_________。 (2)乙酸酐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分水器的作用是________。 (4)使用油浴加热的优点是________。

(5)合成反应中,蒸汽温度的最佳范围是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100~110℃ b.117.9~127.9℃ c.139~149℃ (6)判断反应基本完全的现象是___________。

(7)油层用10%的碳酸钠溶液进行中和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8)减压蒸馏时,应该选用下图中的冷凝管是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直形冷凝管 b.球形冷凝管 c.蛇形冷凝管

(9)本实验所得到的香豆素产率是______。

21、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是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测评项目之一。 (1)已知反应 2NO(g)+2CO(g)

c2(NO)·c2(CO)c(N2)·c2N2(g)+2CO2(g) v 正=k 正·,v 逆=k 逆·

(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一定条件下进行该反应,测得 CO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起始投料比m=

n(NO) 的关系如图 1 所示。

n(CO)

①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k正增大的倍数________填“>”“<”或“=”)k逆增大的倍数。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投料比:m1B 汽车排气管中的催化剂可提高 NO 的平衡转化率 C 当投料比 m=2 时,NO 转化率比 CO 转化率小

D 当体系中 CO2 和 CO 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③若在 1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CO 和 1 mol NO,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 的转化率为 40%, 则 k 正︰k

=_______(填写分数即可,不用化简)

N2+4CO2 ΔH<0,(g)(g)

+2NO2(2)在 2L 密闭容器中充入 2mol CO 和 1mol NO2,发生反应 4CO(g)(g)如图 2 为平衡时 CO2 的体积分数与温度、 压强的关系。

①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为在提高反应速率同时提高 NO 的转化率,可采 取的措施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增加 CO 的浓度 b 缩小容器的体积 c 改用高效催化剂 d 升高温度

②若在 D 点对反应容器降温的同时缩小体积至体系压强增大,达到的平衡状态可能是图中 A G 点中的______点。 (3)近年来,地下水中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在金属Pt、Cu和铱(Ir)的催化作用下,密闭容器中的 H2 可高效转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态氮(NO3-),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若导电基体上的 Pt 颗粒增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阳离子交换柱段,自来水中的Ca2+、Na+、Mg2+与阳离子交换树脂中的H+发生交换,Ca2+、Na+、Mg2+进入阳离子交换树脂中,树脂中的H+进入水中;在阴离子交换柱段,NO3-、Cl-、SO42-进入阴离子交换树脂中,树脂中的OH-进入水中,与水中的H+反应生成H2O。 【详解】

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依据电荷守恒,水中阳离子的总数增多,A不正确;

B.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时,水中的Ca2+、Na+、Mg2+与阳离子交换树脂中的H+发生交换,H+则被交换到水中,B正确;

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减弱,C不正确; D.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OH-=H2O,D不正确; 故选B。 2、D 【解析】

W、X、Y、Z、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元素的一种核素可用于鉴定文物年代,W为C元素;X元素的一种单质可作为饮用水消毒剂,X为O元素;Y元素的简单离子是同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Y为Al元素;Z元素和W元素同主族,Z为Si元素;R元素被称为“成盐元素”,R为Cl元素,以此来解答。 【详解】

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C、X为O、Y为Al、Z为Si、R为Cl元素。

A.O2-和Al3+核外电子排布都是2、8,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就越小,因此简单离子半径:X>Y,A正确; B.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C>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因此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Z,B正确;

C.元素X和R形成的ClO2,该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C正确;

D.Y和R化合物为AlCl3,AlCl3为共价化合物,熔融氯化铝不能导电。在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制金属Al,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点睛】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把握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元素的性质和位置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D选项为易错点,注意冶炼金属Al原料的选择。 3、B 【解析】

向溶液中加过量的Ba(OH)2并加热,由于产生了能够使湿润的红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所以原溶液中一定有NH4;

又因为同时产生了白色的沉淀,所以原溶液中一定不含Cu2+和Fe3+,而SO4和CO3则至少含有一种;至于Al3+,若含有的话,则在加入过量Ba(OH)2后转化为了AlO2;由于向滤液中通入的是过量的CO2,仍能产生白色沉淀,所以

22断定原来的溶液中一定有Al3+,那么这样的话SO4和CO3就只能存在SO4了;综上所述,溶液中一定存在NH4,Al3+和SO4,一定不存在CO3,Cu2+和Fe3+,不一定存在Cl-,K+。 【详解】

A.溶液中至少存在3种离子,Al3+,NH4以及SO4,A项错误; B.Al3+,NH4一定存在,Cl-不一定存在,B项正确;

C.SO4一定存在于溶液中,而CO3由于与Al3+不能共存,所以一定不存在于溶液中,C项错误; D.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CO3,Cu2+和Fe3+,不一定存在的离子有Cl-,K+,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某离子时,一方面依据检验过程中的现象进行判断,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其是否与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共存进行判断,最后还可以利用溶液中已经存在的离子是否满足电荷守恒进行判断;此外,在进行检验时,也要注意检验过程中,前面所加的试剂是否会对后续的检验产生干扰。

2222222224、D 【解析】

A、将FeCl3溶液加入Mg(OH)2悬浊液中,振荡,可观察到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说明氢氧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则氢氧化镁溶解度大于氢氧化铁,但不能直接判断二者的溶度积常数大小关系,故A错误; B、可能生成AgCl等沉淀,应先加入盐酸,如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检验,故B错误; C、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亚铁离子,故C错误;

D、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因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溶液变红,加入少量BaCl2固体,水解平衡逆向移动,则溶液颜色变浅,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要熟悉教材上常见实验的原理、操作、现象、注意事项等,比如沉淀的转化实验要注意试剂用量的控制;硫酸根的检验要注意排除干扰离子等。 5、B 【解析】

由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可知原子结构中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共7个电子,有7个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但同一能级上电子的能量相同,以此来解答。 【详解】

A.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则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VA族,故A错误; B.核外有3种能量不同的电子,分别为1s、2s、3p上电子,故B正确; C.最外层电子数为5,占据1个2s、3个2p轨道,共4个轨道,故C错误; D.最外层电子数为5,则最外层上有5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6、B 【解析】

因胃酸可与CO32−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使CO32−浓度降低,从而使平衡BaCO3(s)⇌Ba2+(aq)+CO32−(aq) 向溶解方向移动,则BaCO3溶于胃酸,而硫酸钡不溶于酸,结合溶度积解答该题。 【详解】

c(CO32-),故A错误; A.溶度积常数为离子浓度幂之积,BaCO3的溶度积常数表达式为Ksp(BaCO3)=c(Ba2+)·B.根据公式c=

1000得,2%~5%的Na2SO4溶液中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3mol/L~0.33mol/L,用M2+

1.110101.110100.13mol/L~0.33mol/L的Na2SO4溶液给钡离子中毒患者洗胃,反应后c(Ba)=mol/L~mol/L,

0.130.33浓度很小,可起到解毒的作用,故B正确;

C.c(Ba2+)=1.0×10−5 mol•L−1的溶液钡离子浓度很小,不会引起钡离子中毒,故C错误;

D.因胃酸可与CO32−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使CO32−浓度降低,从而使平衡BaCO3(s)⇌Ba2+(aq)+CO32−(aq) 向溶解方向移动,使Ba2浓度增大,Ba2有毒,与Ksp大小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点睛】

10−5 mol•L−1时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不会造成实际影响。 注意若溶液中某离子浓度c1.0×7、B 【解析】

A.氢氧化铝不能一步反应生成铝,不符合转化关系,A不符合题意;

B.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符合转化关系, 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不符合转化关系,C不符合题意;

D.Cu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不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不能直接变为铜单质,不符合转化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8、D 【解析】

A.根据水蒸气的反应速率,生成水蒸气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5×2mol·L-1=0.05mol·L-1,则消耗CO2的物质的量浓L-1,推出CO2的转化率为度为0.05mol·

0.05×100%=50%,乙可以看作是在甲的基础上再通入H2,增加反应物的浓0.1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2的转化率增大,即大于50%,故A正确;

B.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因此甲和丙互为等效平衡,即丙中c(CO2)是甲中c(CO2)的2倍,故B正确; C.700℃时,

H2(g)+CO2(g)

H2O(g)+CO(g)

起始: 0.1 0.1 0 0 变化: 0.05 0.05 0.05 0.05 平衡: 0.05 0.05 0.05 0.05

0.050.0525=1,温度升高至800℃,此时平衡常数是>1,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K=

0.050.0516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正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故C正确;

D.若起始时,通入0.1mol·L-1H2和0.2mol·L-1CO2,转化率相等,因此达到平衡时c(CO)相等,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9、D 【解析】

根据“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表明该方法是利用各组分沸点不同实现混合液体的分离,此方法为蒸馏。 故选D。 10、D 【解析】

A. SO2、SiO2均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为酸性氧化物,CO不与酸或水反应,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A错误; B.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多肽是由氨基酸形成的,淀粉属于多糖,故B错误; C.四氯化碳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

D.福尔马林是甲醛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漂粉精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属于混合物;氨水是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 答案选D。 11、C 【解析】

A. 氯离子半径小于1nm,因此其分子直径比氯离子大,故A错误; B. 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故B错误;

C. 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 D. “钴酞菁”分子直径小于滤纸中空隙的直径,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点睛】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利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要注意胶体是混合物。 12、B 【解析】

根据图表可看出无水硫酸铜的质量每增加0.5g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就增加0.9g,可求出增加0.7g无水硫酸铜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设0.7g无水硫酸铜可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x,6.2g无水硫酸铜时,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5.5g+1.26g=6.76g; 答案选B。 13、D 【解析】

A.在标准状况下SO3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A错误;

0.50.7 ,解得x=1.26; =

0.9xB.用KClO3法制取氯气发生的是归中反应,反应方程式为:KClO3+6HCl=KCl+3Cl2↑+3H2O,Cl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产生3molCl2,反应转移5mol电子,若产生1molCl2,需转移电子

5mol,B错误; 3C.溶液的电荷守恒式为:n(NH4+)+n(H+)= n(NO3-)+n(OH-),溶液显中性时,n(NH4+)=n(NO3-)=0.1mol,C错误; D.发生反应:2NO+O2=2NO2,2NO2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4、B 【解析】

A. 因为电解池左室H+→H2,Pt(I)是阴极,X为直流电源的负极,A项错误; B. 阴极区消耗H+生成氢气,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pH增大,B项正确;

C. 电解池右室阳极区的发生反应HSO3--2e-+H2O=SO42-+3H+ 和SO32--2e-+2H2O=SO42-+4H+,图中的b%>a%,C项错误;

D. 解池右室阳极区的发生反应HSO3--2e-+H2O=SO42-+3H+ 和SO32--2e-+2H2O=SO42-+4H+,D项错误; 答案选B。 15、C 【解析】

A、MnO2与浓HCl制Cl2要加热,B、C、CaCO3+Cl2+H2O=CaCl2+2HClO ,故A错误;洗气就长进短出,故B错误;故C正确;D、过滤是把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漏斗要紧贴烧杯内壁,故D错误;故选C。 16、A 【解析】

A、锅炉水垢中的CaSO4用饱和Na3CO3溶液浸泡:CO32﹣+CaSO4=CaCO3+SO42﹣,A正确;

B、用铁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铁失去电子,转化为亚铁离子,阴极氢离子得到电子转化为氢气,得不到氯气,B错误;

C、氨水不能溶解氢氧化铝,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Al3++3NH3·H2O=Al(OH)3↓+3NH4+,C错误;

D、KCl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制取K2FeO4:4OH-+3ClO﹣+2Fe(OH)3=2FeO42溶液显碱性,产物不能出现氢离子,

N2O4,故2molNO和1molO2充分反应后,所得混合气体的分子数小于2NA,

+3Cl﹣+5H2O,D错误;

答案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丙酮 碳碳双键、羧基 甲醇 浓硫酸、加热

+CH3OH C12H9N2OF3

【解析】

A和HCN加成得到B,-H加在O原子上,-CN加C原子上,B发生消去反应得到C,C水解得到D,E和甲醇酯化反应得到E,E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F发生加成、氧化反应生成G,G氧化成比鲁卡胺。 【详解】

(1)由A的结构简式可知,A的分子式为:C3H6O,故答案为:C3H6O;

(2)由D的结构简式可知,D中含碳碳双键、羧基,故答案为:碳碳双键、羧基;

(3)D和甲醇酯化反应生成E,酯化反应的条件为浓硫酸、加热,故答案为:甲醇;浓硫酸、加热; (4)由图可知,E中的烷氧基被取代生成F,烷氧基和H原子生成了甲醇,所以发生的反应为:

+CH3OH,故答案为:

+CH3OH;

(5)数就行了,F的分子式为:C12H9N2OF3,故答案为:C12H9N2OF3;

(6)所含官能团类别与E相同,则一定含碳碳双键、酯基,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1:1:6,则必有2个甲基,所以先确定局部结构含C-C=C,在此基础上,酯基中的羰基只可能出现在3号碳上,那么甲基只可能连在一号碳上,所以符合条件的只有一种

,故答案为:

(7)结合本题进行逆合成分析:参照第⑤步可知,可由和合成,

由和甲醇合成,由水解而来,由消去而来,由

和HCN加成而来,综上所述,故答案为:

【点睛】

复杂流程题,要抓住目标产物、原料和流程中物质的相似性,本题中的目标产物明显有个酰胺基,这就和F对上了,问题自然应迎刃而解。 18、CH2=CHCHO 2

2+O2加热 ClMgCH2MgCl CH2Cl2 干醚MgCu+2H2O

HOCH2CH2CH2CH2CH2OHH2C=CHCH2CH=CH2 加热【解析】

A的分子式为C3H4O,而1,3丁二烯与A反应生成B,且B与氢气反应得到

,结合信息①可知A为

D,,H为

浓硫酸CH2CHCHO,B为

,E为

【详解】

。结合转化关系与信息②可知

,由信息③可知F为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为

,G为

(1)A的分子式为C3H4O,其结构简式为:CH2CHCHO,故答案为:CH2CHCHO; (2)E→F羟基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H的结构简式为

,满足下列条件的苯丙氨酸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Ⅰ、含有苯环;Ⅱ、

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故答案为:

;、;

(4)由CH2Cl2与Mg/干醚得到ClMgCH2MgCl,再与环氧乙烷得到由HOCH2CH2CH2CH2CH2OH,然后再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得到CH2CH2CH2CHCH2,合成路线流程图为:

, 故答案为:

19、集气瓶 铁架台 酒精灯 澄清石灰水 检验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 白色浑浊(或 验纯后点燃 除去空气中的CO2 CO2+2NaOH=Na2CO3+H2O 白色沉淀)(或套接气球或塑料袋)不准确,因为E瓶增重的pg包含了水蒸汽的质量 【解析】

(1)结合装置图书写装置名称;

(2)根据检验一氧化碳是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检验,从排除干扰方面分析; (3)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4)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无毒分析; (5)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分析;

(6) 根据E中质量的增加量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再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一氧化碳的质量,再用一氧化碳的质量除以气体的总质量即可。 【详解】

(1)根据图示:①为集气瓶,②为铁架台,③为酒精灯;

(2)因为实验室检验一氧化碳通常是让它先转化为二氧化碳,然后再用澄清石灰水去检验二氧化碳.但该混合气体中原来就有二氧化碳,为了避免引起干扰,所以应该先把二氧化碳吸收完,A装置目的就是吸收二氧化碳,B装置用来检验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是否吸收完全,所以应该用澄清石灰水;

(3) 氢气和一氧化碳都会与氧化铜反应,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水,而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E中出现混浊现象。即只要E中变浑浊就证明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

(4) E中出来的气体中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无毒,为了保护环境,应在E装置右边的排气管口点燃气体;

(5)因为实验室检验一氧化碳通常是让它先转化为二氧化碳,然后再用澄清石灰水去检验二氧化碳,但该混合气体中原来就有二氧化碳,为了避免引起干扰,所以应该先把二氧化碳吸收完全,A装置目的就是吸收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700p 11m(6)E瓶增重pg.说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pg,设生成pg二氧化碳需要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

COCuO28xCuCO244 pg7pg7p28x700p=g,所以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百分数为:11×100%=%,如果去掉D装置,根据:,解得x=

1111m44pgmg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水也进入E装置内,误认为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计算出的一氧化碳质量偏大。 【点睛】

本题易错点为(2)中对B装置作用的判断,会误认为B中盛装浓硫酸来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该实验的目的在于检验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水蒸气对检验一氧化碳基本无影响,二氧化碳的存在是干扰一氧化碳检验的重点。 20、恒压滴液漏斗 增大水杨醛的转化率 及时分离出乙酸和水,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受热均匀且便于控制温度 b 一段时间内分水器中液体不再增多 2CH3COOH+CO32-=2CH3COO-+H2O+CO2↑ a 80% 【解析】

(1)根据仪器的构造作答;

(2)根据浓度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效果作答; (3)分水器可分离产物;

(4)三颈烧瓶需要控制好温度,据此分析;

(5)结合表格中相关物质沸点的数据,需要将乙酸蒸出,乙酸酐保留; (6)通过观察分水器中液体变化的现象作答; (7)依据强酸制备弱酸的原理作答;

(8)减压蒸馏的冷凝管与普通蒸馏所用冷凝管相同;

(9)根据反应的质量,得出转化生成的香豆素理论产量,再根据产率=【详解】

(1)装置a的名称是恒压滴液漏斗;

(2)乙酸酐过量,可使反应充分进行,提高反应物的浓度,可增大水杨醛的转化率; (3)装置中分水器可及时分离出乙酸和水,从而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4)油浴加热可使受热均匀且便于控制温度;

(5)控制好蒸汽温度使乙酸蒸出,再滴加乙酸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控制温度范围大于117.9℃小于139℃,b项正确,故答案为b;

(6)分水器可及时分离乙酸和水,一段时间内若观察到分水器中液体不再增多,则可以判断反应基本完全;

实际产量100%作答。

理论产量2CH3COOH+CO32-=2CH3COO-+H2O+CO2↑;(7)碳酸钠会和乙酸反应生成乙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为: (8)减压蒸馏时,选择直形冷凝管即可,故a项正确; (9)水杨醛的物质的量=

95%38.5g73g=0.2998mol,乙酸酐的物质的量==0.7157mol,则可知乙酸酐过量,理

102g/mol122g/mol146g/mol=43.77g,则产量论上可生成香豆素的物质的量=0.2998mol,其理论产量=0.2998mol×

35g实际产量100%80%。 100%==

43.77g理论产量

21、< C D 【解析】

(1)①据图1所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k正增大的倍数<k逆增大的倍数;

②A. 由图象可知,温度一定时,增大NO浓度,CO转化率增大,即起始投料比m越大时,CO转化率越大,所以投料比:m1>m2>m3,故A错误;

B. 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转化率,故B错误;

C. 由反应计量关系可知,反应中NO、CO的变化量相同,平衡转化率α=起始量×100%,所以平衡转化率与起始量成反比,即投料比m=2时CO转化率是NO转化率的2倍,故C正确;

D. 反应正向移动时CO2浓度增大,CO浓度减小,即平衡移动过程中二者浓度比值会发生变化,所以当二者比值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③若在 1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CO 和 1 mol NO,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 的转化率为 40%,列三段式有:

变化量20 ab C 若Pt颗粒增多,NO3-更多转化为NH4+存在溶液中,不利于降低溶液中含氮量 812NOg+2COg起始(molL-1)11转化(molL-1)0.40.4平衡(molL-1)0.60.6N2g+2CO2g00

0.20.40.20.4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k 正•c2(NO)•c2(CO)=k 逆•c(N2)•c2(CO2),

2k正cN2cCO20.20.4220===则; k逆c2NOc2CO0.620.6281(2)①a. 增加CO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NO转化率提高,故a正确;

b. 缩小容器的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NO转化率提高,故b正确;

c. 改用高效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NO转化率不变,故c错误; d. 该反应焓变小于零,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O转化率降低,故d错误; 故选ab;

②相同压强下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O2体积分数增大,同一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2体积分数增大,所以符合条件的为C;

(3)由原理的示意图可知,若导电基体上的Pt颗粒增多,则NO3-会更多的转化成铵根,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