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们学会乘加、乘减的简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2.提高学生灵活思维的能力.
3.渗透在解决一个问题时,要从多种角度去考虑的观点. 教学重点
把握乘加、乘减的实际意义和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
把握乘加、乘减的实际意义和运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2+2+2+2+3=(2)24+3= 3+3+3+1=33+1=
2.问:这两组口算题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 二、新授
1.引入新知(教学例5) 出示实物
教师依次摆出下面物体(也能够用磁贴代替)
摆一个盘子,然后在那个盘子里摆上3个桃子.如此重复3次.再摆一个盘子,在那个盘子里摆上2个桃子.
问:谁来说说,老师都摆了些什么,是如何摆的? 问:谁能依照老师摆的这些物体,提出一个问题? (能够提出一个如此的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问:那个问题能够如何解答?(讨论) (3+3+3+2=33+2=)
分别说说这两个算式的意思,请你与周围的同学一起评判一下,这两个算式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33+2=那个算式里,先算的33表示什么意思?
(生:先算的33表示前三个盘子里共有多少个桃子.) 2.进展提高(教学例6) (1)出示例6 43-2= (2)提问
那个算式应该先算哪一步? (那个算式应该先算4乘3这一步.) 那个算式该如何读?
(那个算式读作:4乘3的积,再减去2,差是多少?) (3)讨论:那个算式你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解答? (方法一:先算4乘3得12,再用12减去2得10.
方法二:还能够先算4乘4得16,再用16减去2,再减去4 ,也确实是用16减去6得10.
方法三:还能够先算4乘2得8,再加4减2,也确实是用8加2得10.)
3.初步归纳
问:我们刚才所学习的这两个例题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每一道题都有两步; 每一道题差不多上先做乘法.
不同点:例5是乘加的两步题,例6是乘减的两步题. 三、巩固练习 1.32+3= 43+4= 32-3= 44-9=
2.(1)3和2相乘是(),再加17得(). (2)4个3想8加是(),再减5得().
(3)一个因数是4,一个因数是2,积是(),再加25得(). “教书先生”可能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如何说也确实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显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
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事实上《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差不多一致。四、归纳质疑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差不多相去甚远。而对那些专门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要紧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要,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不管是“博士”“讲师”,依旧“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差不多概念都具有了。通过今天的学习,大伙儿有什么收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布置作业(略)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奇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存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如此,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锤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看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成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