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郑州市智能化配电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报告

郑州市智能化配电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报告

2021-03-28 来源:乌哈旅游
一、组建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目的和意义

1、本技术领域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此次申报组建郑州市智能化配电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的是为了加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中间环节,缩短成果转化的周期,面向市场需要,提高现有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发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行业中的辐射与扩散作用,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带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和科技进步,加快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进程,是索凌电气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具体行动,也是构筑我市高水平的现代化电气技术研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组建不但可以更好的促进郑州市智能化配电科技成果中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系统化、工程化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拓展,培养和造就大批复合型智能化配电产业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研究人员,而且对于提高我省智能化配电技术创新能力,优化相关行业科技资源配置,运用高新技术发展规模经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使我市配电装置行业尽快全面实现现代化生产,促进郑州市经济新的增长都具有深远意义。

配电开关设备是电力工业、工农业生产各领域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工业产品,在35KV以下的中低压电网中,配电柜是开关设备的主要工作形态之一,在供配电系统中起着控制和保护等重要作用。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要求配电柜等开关电器与电站配电自动化的发展相适应、相配套,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智能化与自动化已经成为所有电气设备发展的主流方向。

智能化配电装置的研究开发,就是将电气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控制理论、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有效融合,实现集成创新与应用创新,进一步提高配电设备的性能与可靠性,更好的满足市场需要。

电气设备的水平高低是国家工业基础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智能化配

11

电装置的工程技术研究有助于实现产品或体积减小、重量减轻,降低资源消耗;能够增强智能化和可靠性,使产品具备更加良好的性能价格比;能够降低成本,让更多的人有能力享用新产品;能够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电能利用效率;这些创新与变化,能够让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能力。新型智能化配电装置的进步,又会促进电气领域相关行业技术与产品的升级换代,使工业生产与人民生活产生质的变化,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装备的需要。

2、组建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郑州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快速增长,已完成的大批科研项目不仅获得了国家、部级奖励,而且有相当一批科研成果也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有力的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与全国先进城市相比,我市经济的发展水平仍有很大差距,总体科技实力不足,科研力量分散,技术开发水平相对偏低的问题仍相当突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然偏低。现有的科研开发水平与我们作为中部龙头城市的地位极其不相称。

目前我市从事智能化配电技术研究开发及其生产经营的单位有几十家,从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千人,智能化配电的科研、生产规模已初具规模,部分项目的研究开发水平已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但与国内同行相比,我市的智能化配电的研究与开发从整体水平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现有智能化配电技术研究开发单位之间,缺乏有组织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协同攻关意识较差,造成低水平重复,形不成整体合力。其次,智能化配电领域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造成纵向研究和横向应用的背离。个别生产企业把希望完全寄托在省外和国外技术上,自身缺乏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引进的技术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无法形成新的优势产业。再者,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不能有效地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海内外本专业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吸引力。其四,科研手段

12

老化落后,跟不上时代形势的需要。其五,知识产权制度不够完善,先进标准的制定工作跟不上先进技术的进步。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于我市对于智能化配电技术研究与开发方面没有形成和建立强有力的支撑平台,没有能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良性循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原有的产业经营模式已无法抗衡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冲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组建智能化配电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适应国民经济和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需要,中心的组建,也加强了技术的组装配套,使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缩短了产业化周期,为郑州市经济的腾飞插上了强健的翅膀。

因此,建立郑州市智能化配电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紧紧抓住国内智能化配电市场良好的发展机遇,瞄准当前国际国内智能化配电的发展趋势,高举自主创新的旗帜,借助智能化配电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辐射、扩散作用,联合将具有重要及长远市场价值的重大智能化配电领域研究成果进行完整的工程化和集成化开发、消化,基本完成产业化开发过程,为产业化规模生产提供成熟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全面提高我市智能化配电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培植我市强大的智能化配电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我市科技进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3、组建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可行性

(1).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是我市电气行业的支柱企业

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是郑州市电气设备行业的支柱企业,河南省级高新技术企业,郑州市重点支持发展的百强非公有制企业之一。索凌电气主要从事智能化配电设备、智能化高/低压配电柜等大型成套电气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索凌”牌高/低压配电柜在省内市场的占有率连续多年居行业前三名,保持在15%以上,“索凌”牌高/低压配电柜也被认定为

13

河南省名牌产品。

索凌电气多次为国家、省重点建设项目配套电气设备,如金川镍金属公司、上海石化总厂、首都钢铁公司、大亚湾核电站、京九铁路、黄河防汛指挥部、淮北矿区、洛阳石化集团、莲花味精集团、青海格尔木炼油厂、青海山川机械厂、青海长宁变电站、青海石油管理局等,拥有非常好的市场业绩,索凌电气06年实现销售收入2.83亿元,利税总额4900多万元,企业技术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5.2%,财务状况良好,拥有较强的技术资产和经济实力,有筹措资金的能力和信誉。

十一五期间的宏观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对索凌电气非常有利,索凌有望实现跨越式大发展,06年3月份国务院提出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明确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工业化、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河南省政府也在06年4月份召开了全省装备制造业会议,明确提出省里将重点支持四大优势产业(电力装备制造业、专用装备制造业、农业机械制造业、通用装备制造业)。从市场需求看,受十一五期间电网投资规模超过2.2万亿元的拉动,输配电保护、控制设备等电气产品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些都为包括索凌在内的我市电气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索凌电气的领导班子与科研队伍

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主体是索凌电气,索凌电气拥有员工260人,其中电气技术人员96人,在电气技术领域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设计基础,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在省内同行业中有较大影响力。索凌电气一贯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由博士、硕士、本科、大专组成的多层次的人才结构合理,工程师、经济师、律师、会计师等专业技术人员门类齐全。

以董事长焦大宏为首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创新意识强,公司组织管理机构高效精干。公司高管层平均年龄41岁,平均学历在大学本科以上,改革意识强、敢于创新、注重科研开发、高效精干,实行科学化管理。

14

索凌电气具有3名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较高和工程化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带头人,拥有15名工程技术研究和工程设计人员;有能够承担工程试验任务的熟练技术工人队伍。

索凌电气具有强大的科研开发能力,2005年初就成立了电气研发中心,研发中心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济济的组织机构,拥有一批平均年龄35岁的设计研发、工艺、试验工程技术人才队伍,由公司董事长亲自担任研发中心主任。

(3)、现有技术能力

索凌电气自2001年开始进行智能化配电装置产品的研制开发工作,通过与省内著名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培养了一批专业的工程技术队伍,储备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智能化配电装置研究开发项目。

索凌电气注重集成创新与应用创新,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把创新与引进有机结合起来,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自主创新体系。近两年,索凌电气围绕智能化配电装置、配电自动化、无功补偿与滤波、现场总线电气等领域,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开发。

(4)、现有生产及实验设施

索凌电气占地面积60多亩,建筑面积1万多平米,拥有6000多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在生产工艺、设备方面,工装设备齐全,测试手段完善。

索凌电气研发中心有较为完备的工程技术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中试基地面积在400平方米以上;有必要的检测、分析手段和工艺设备,总值达到300多万元,培训场地面积150平方米以上,中心内测试间、工艺室、研究室、学术报告厅等齐备。能够满足科研、开发、工程试验需要。

(5)、合作单位

智能化配电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由索凌电气和郑州轻工业学院、

15

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合作共建的,郑州轻工业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开发能力强,在同行业中影响大,是我省著名工科高校。轻院科研队伍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合理,研究人员相对固定,都长期工作在科研活动第一线,科研能力强,科研成果丰硕。重视科研的开发,在实现产业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现承担1项国家项目,数十项省级科研项目,河南省信息化电器实验室是省级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电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先进的设备和雄厚的科研实力,具有工程技术研究的设计基础。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无论从技术和人才以及科研开发成果储备方面,依托索凌电气组建郑州市智能化配电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仅必要,而且具有较强的优势和可行性。

4、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行业进步的带动作用;

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行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目标是成为行业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集成化和产业化的基地,成为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集散地、扩散源和转化的平台,积极对行业提供服务,发挥对行业的技术辐射、转移和扩散作用,发挥骨干带动和示范效应,形成行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平台,带动本行业和领域技术水平提升。

采用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对传统的电力配电设备及系统进行技术提升,提高设备的运行、维护及管理水平。是当前我市配电行业技术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技术难题,也是关键问题。围绕这些难题,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研发高效配电技术、终端负荷智能调节技术,开发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系统安全、优化控制生产流程、降低成本的自动化系统及产品,开发具有较高通用性、实用性、开放性和可靠性的新型多功能智能设备,如: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具有综合状态检测功能的智能化开关柜;具有控制、保护和监测功能的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和网络化的终端设备;电力设备在线数字化状态检测与监控装置;电能质量

16

检测、控制与综合治理设备。将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为拥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对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带动作用,具有自我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工程中心。

根据我市配电装置设计、生产、制造行业经济建设和市场需要,本中心对上述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在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基础上,持续不断地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开发,为行业内企业规模化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装备和新产品。

同时,运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优势,接受行业有关企业委托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和试验任务,积极开展国内外技术装备的引进与创新,成为我市行业内企业吸收先进技术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依托。为我市配电装置行业企业培养、聚集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行业内企业提供工程技术培训,积极参与本行业技术标准规程制订工作。

与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传所、西高所等国内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相关企业紧密联系,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全方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内外技术合作与交流,为我市配电装置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信息咨询服务。

本中心在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的同时,按照市场经济等价有偿的客观规律,中心自身也能够实现良性发展,科研成果经过中心工程化研究开发,并向相关企业辐射、转产,顺利实现转化后,本中心预计每年能够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实现利润200万元,在间接经济效益方面,中心所提供的技术服务能够使应用企业每年增加销售收入2亿元,每年增加利税约4000万元。

二、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国内、省内需求状况

1、国内外技术发展水平与差距

17

国外智能型配电装置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中低压成套装置的发展步入控制电子化、保护综合化时代,出现了电子式的各种运行电量控制器、电动机综合保护器、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等产品,其结构多为继电器型的小型装置。如电动机综合保护器,其功能有过电流、断相、过载等保护,起动时间可调整,过载时间可整定。而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可根据无功电流、功率因数等不同参量自动进行电容补偿的均衡控制。

进入90年代初期,此类装置发展已步入智能型时代,在中低压配电领域,采用了PLC技术,利用I/O方式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实现配电装置的控制与操作,后期出现了微机集中检测与控制,可对馈电保护断路器进行远距离操作,对各回路电压、电流、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功率因数、频率、变压器温度等进行监测,但它停留在遥测、遥控水平上,缺少通讯和遥调功能,更缺少智能化配电装置应具有的思维、分析、判断与选择的功能。

从90年代末开始至今,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抗干扰技术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自动化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在这个时期,各类全数字交、直流控制产品和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发展迅速,每3-4年就换代一次,功能越来越强大,可靠性也越来越高,微处理器从8位发展到16位机,又发展到应用32位机和多机运行,比如西门子公司的直流全数字产品,由6RA22系列发展到6RA23、6RA24系列,又发展到SIMADYN-D系列,时间还不足十年。联网方面功能也越来越强,由两机之间的通讯到一机与多机通讯发展到网络通讯,在通讯协议方面有个公司的内部协议发展到开放的标准的协议,如西门子公司的产品由原先的USS协议发展到现在开放的profibus协议和工业以太网协议。随着全数字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各大公司也把这些技术应用于配电系统和配电装置中,也就是所谓八强电控制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相结合,形成了第三代产品,出现了智能型断路器

18

和智能型配电柜。如ABB公司的F系列断路器和MSG系列智能配电柜;西门子公司的3WN系列断路器和SIVACON系列配电柜;GEC-ALSTHOM公司的GEM-START3智能马达中心;西屋公司的adrantage系列配电柜等。这些智能元器件都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v,具有测量、变换、保护、控制等功能,实际上就是一个现场控制计算机,同时都具有通讯接口可连接通讯网络于上位计算机通讯形成智能型配电柜。

在发展智能型元器件及配电柜的同时,功能越来越强大的监控系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如西屋公司的IMPACC系列;GEC-ALSTHOM公司的ICIS系统,ABB公司的INSUM系统以及西门子公司的SIMOCODE系统,KLOCKNER MOELLER公司的配电系统等,通过这些系统与低压配电装置等现场设备的配合,使成套供、配、用电系统能够在本机、上位机环境、负载等对象中交换各种信息,通过网络实现状态检测、信息回馈、综合判断、发出指令及操作等,提高了整个配电系统的可靠性。

可以说,国外著名电力系统设备的制造厂家都涉足了智能化配电领域,如德国西门子公司、法国施耐德公司、美国Cooper公司、摩托罗拉公司、英国ABB公司、日本东芝公司等,也都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智能化配电装置产品,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在国际智能化配电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与这些国际跨国巨头相比,我市在智能化配电装置的研发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方面,差距是比较大的,落后十年以上。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电力系统35kV变电所才逐步实现了四遥功能,但规模覆盖变电所自动化、馈线的故障定位与隔离和自动恢复供电、负荷控制、远程自动读表、最低网损、电压、无功优化、配电投资系统、变电配电和用电管理信息系统的配电网综合管理系统,则是近年来才起步的。上海市供电局在浦东金桥金藤开发区实施了配电自动化工程,第一期工程采用法国施耐德集团生产的PR环网开关柜9台,基本达到了遥控、遥信和遥测的目的,但规模较小,且设备依赖进口,造价高,不便于推广普

19

及。另外,北京供电局、沈阳电业局等采用进口设备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尝试。银川城区配电自动化系统全部采用自行研制的国产设备实现了配电网中30余条进线、几十条馈线和7个开闭所及小区变的全面监控,取得了大量经验,该系统于1998年8月20日通过国家电力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是我国第一套通过技术鉴定的配电自动化系统。

前几年由于全国大面积的“电荒”,不仅促使了国内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各地电力投资的大幅增加,更是直接刺激了电力设备、智能化配电装置的市场需求。在未来2-3年内,中国电力投资将处于持续高速增长阶段,大量的电力项目启动将会直接促使电力设备行业的蓬勃发展。南瑞集团、许继集团、ABB、施耐德、泰科电子、LG、TCL、长城电器集团等也在智能化配电技术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人们也逐渐意识到智能化配电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一批电气企业在我国已经建立,以智能化配电技术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正在兴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支数十万名从事智能化配电研究和开发的科技队伍;各类电气公司数千家,现代化的智能化配电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已在各地建立;数千家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已具备了进行智能化配电技术研究、开发以及商品化、产业化的基本条件。

但是由于我国现有的众多科研机构规模小、综合实力比较薄弱、研究方向雷同、资金投入不足,尤其是在先进技术成果熟化的中试放大阶段研究开发投入很少,目前我国在科研、中试转化、产业化推广三方面资金投入比例为1:0.4:100,而发达国家一般的比例为1:10:100,所以一些关键技术与工艺装备还没有形成行业内成熟的、通用的产品,致使智能化配电行业整体技术进步受到影响。目前,这些先进的技术成果主要分布在沿海及一些电气工业发展较快的省份,成果分布极不均衡,同时由于智能化配电工程技术研究涉及行业范围比较广泛,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需要

20

更多科研机构、更多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其研究开发。

2、国内需求状况

电力工业既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又是公用事业。电气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家和各有关方面对电力工业的投资逐年稳步增长。虽然我国的电力工业近二十年发展速度较快,电力弹性系数始终保持高于1的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拥有发电装机容量和电力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还很低,“十五”末期我国人均拥有发电装机只有0.25千瓦,人均发电量只有1078千瓦时,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为发达国家的1/6至1/10,电能消费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为11%左右,远低于17%的世界平均水平。根据预测,2020年我国装机容量将达7.5亿至8亿千瓦,比“十五”末期增长将超过50%。

但与电力发展极不相适应的是我国输电网设备老化情况严重,如运行在30年以上的陈旧设备约占10%-30%。电力需求持续增长,电力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问题,促使国家和电力部门进一步加大电源和电网投资建设力度,并由此对输变电设备进行了大量的设备改造。“十一五”期间,我国输配电行业增长趋势明显的结论早已在业内达成共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电网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报告,“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新增33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6万千米、变电容量3亿千伏安;到2010年,跨区输电能力将达到4000多万千瓦、输送电量1800多亿千瓦时,投资额9600亿元左右。南方电网公司规划建成投产500千伏交流线路15651千米,变电容量6175万千伏安;建成投产500千伏直流线路1225千米,输电规模300万千瓦;建成投产800千伏直流线路1438千米,输电规模500万千瓦,预计投资额在3000亿元。根据两网规划,“十一五”期间总投资额将在12600亿元左右,年均投资额将达到2500亿元。“十一五”期间电网投资复合增长率达15%以上。据国家电网公司最新统计数据,2006年上半年电网投资和开工规模均创历史新高,累计完成

21

固定资产投资656亿元,同比增长40.80%。电网投资的一般规律是约有40%的投资额用于输变电设备的购置。配电柜是电网配电的重要设备,主要包括运行在主干电网的输电配电柜和运行在终端的配电柜两部分。根据全球范围内的一般输配电设备配置来看,配电设备一般占输配电设备市场容量20%左右,2005年国内配电行业的销售规模约为700亿元,其中特变电工、长征电器、长城电工、平高电气、旭光股份、宝光股份、置信电气、中天科技、天威保变、精达股份、上电股份、东北电、天宇电气等13家以一次设备为主的公司共销售85亿元,华立科技、国电南自、国电南瑞、泰豪科技、许继电器、河南思达、东方电子、银河科技、阿继电器等9家以二次设备行为主的公司共销售52亿元。

就国内输变电产业的发展方向而言,输电是往高压、超高压方向发展,城市配电领域则向智能化、自动化、节能化方向发展。配电领域内,以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电子等信息技术在配电领域的应用为基础,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和传统高低压电器技术相结合的新型配电装置,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

3、省内需求状况

我省从事中低压配电装置研发制造的企业有很多,围绕配电装置的科研、生产与经营领域已初具规模,从事配电装置的单位上百家,专业技术人员数千名,涉及配电的各个领域,门类较为齐全,部分项目的研究开发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根据河南省电工行业协会的统计,我省每年配电装置市场容量为25-30亿元,且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对配电设备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但我省从事配电装置设计、生产的企业都存在技术水平不强、低水平竞争严重的情况,这严重影响了我省配电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实现我省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而且,我省智能化配电技术领域的整体水平与国内其他各先进省份相比有明显的差距。大多数从事配

22

电设备设计、制造的行业内企业,仿制过滥,创新不足,技术落后,知识产权不明确;企业规模过小、人员素质低;在产业化方面缺乏协调,经济效益低。

我省从事配电设备研发的科研机构同样也存在着规模小、实验条件落后、技术项目与生产脱节、资金投入贫乏等问题,特别是在智能化配电装置新工艺、新设备的工程化、配套化的研究方面主要是各企业自力更生进行研究,科研创新力量薄弱,专业工程技术研究机构基本处于空白,严重制约着我省智能化配电装置的质量与产业化发展规模,影响着我省智能化配电产业整体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郑州市智能化配电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组建,将有力地促进新技术、新设备在配电行业中推广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我省配电行业科研机构的资源调整和强化,使我市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提高我市智能化配电产业工程化技术研究开发实力,促进河南配电装置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4、本技术领域的成果及分布状况

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和河南省信息化电器实验室,拥有电器信息化技术、电器模糊控制技术等成果,其模糊控制技术与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对配电装置自身状态和工作特性的模糊控制,实现对配电装置所构成的供用电系统及控制设备(通过开关电器进行)的模糊控制。

索凌电气研发的“采用现场总线技术GCKZ智能化开关柜”,是由索凌电气自主研发,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技开发的智能化开关柜。索凌电气正在进行的10千伏无功补偿与滤波装置的研究开发,关键技术已经解决,正在进行采用磁控电抗器(MCR)+固定电容器(FC)的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试制与中试,下一步拟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谐波电流分流+谐波磁通补偿技术的并联混合型电力滤波方案,开发新型高压电力滤波装置,

索凌电气与天津电气传动研究所退休教授级高工张世义以及其他几位

23

老专家一起,依据双馈四象限电气控制理论,研发新型矿山提升机电气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电流和转速组成的双闭环回路作为系统的主回路,以便快速控制电机输出的转矩和转速,实现四象限运行(包括转速可逆、转矩可逆),转子采用串级调速技术,克服转子回路串金属电阻方案的调速有级、耗能大的缺点,达到了无切换死区,调速平滑的状态,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的同时,在调速过程中将转差能量通过逆变器反馈给电网,可以有效减少电能的浪费和消耗,并提高了提升机的运行效率。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了提升机存在的技术落后问题,克服了传统电控系统的缺陷,节能效果可达到30%。

5、国内从事本技术领域研究、开发和设计等的优势单位及水平比较 智能化配电装置是新一代机电一体化产品,它集多项当前迅速发展的新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国内的电器设计、制造和应用单位都对其给予极大关注。国内低压成套装置自1985自耦减压起动柜JJ1全国联合设计起,首先采用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式时间一电流转换器代替原来的充气式时间继电器和电流继电器。在成套装置方面,智能型配电系统也已经起步,厦门电气控制设备厂已开了能进行数据采集的马达控制中心,天津夏利汽车工程的所有国产低压配电柜、动力柜全部实现了上位计算控制,做到了运行、故障集中监视,集中判断、处理,大大提高了设备运行安全性、可靠性。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组织百余家企业成立全国智能型箱式变电站联合设计组,共同开发了新型智能型箱式变电站,即高、低压侧实现智能化,能实现遥控、遥测、遥讯、遥调及快速切除故障、恢复送电等配电自动化功能。结构设计既有金属型又有高强度耐腐蚀能与环境协调配套的非金属型,立足于紧凑型、小型化、造型美观、免维护等特点。

国内主要研究机构有陕西省智能电器及CAD工程研究中心、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电力工业部南京自动化研究所等。

24

陕西省智能电器及CAD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开关电器智能化与CAD的理论与技术;电力设备在线监测与诊断技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新型智能传感器及其系统集成;智能化电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在电器智能化系统中的应用等内容。该中心成立于1999年11月,曾承担国家“十五”攻关项目(“超高压变电站关键设备在线检测与诊断”)、国家计委重大产业化示范项目(“智能化电器技术及设备”)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6项,并在智能化电器领域进行了开创性工作,研究开发了基于SOC的可重构智能化电器硬件平台,开发了大量基于此平台的监测、诊断、控制、保护模块,并开发了一系列用于电气开关柜、母线槽等产品的设计软件,在国内配电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该实验室已经成为国家面向电力能源建设的科学技术研究、学术交流、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电气设备及其智能化电力设备绝缘系统优化设计理论与技术不同介质中电弧调控技术与应用,新型大功率开关装备,电力设备智能化理论与技术,电力系统控制技术与装备;电力设备及其绝缘系统的寿命管理电力设备劣化及破坏规律,电力设备性能评价技术及表征,大型电力设备绝缘监测与诊断新技术,大型电力设备寿命评估理论及寿命管理技术;电工电能新技术及应用高功率脉冲中的关键电工技术,电力电子设备及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电工技术在生物、环保、国防等领域中的应用等内容。

南京自动化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电网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和能量管理系统,电力系统分析与计算,水、火电站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梯级水电站和水电站群集中控制和经济运行,水利枢纽综合自动化,电力系统远动,通信,超高压输电线路和大型发电变电设备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安全自动化,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大坝观测技术及资料分析、数据处理,数字仿真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研究等内容。

25

三、依托单位已具备的基本条件

1、依托单位基本概况

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是河南省电气设备行业的支柱企业,是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是郑州市重点支持发展的百强非公有制企业之一。索凌电气主要从事智能化配电设备、智能化高/低压配电柜等大型成套电气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索凌\"牌高/低压配电柜在省内市场的占有率连续多年居行业前三名,保持在15%以上,\"索凌\"牌高/低压配电柜也被认定为河南省名牌产品。索凌电气占地面积60多亩,建筑面积1万多平米,拥有5000多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在生产工艺、设备方面,工装设备齐全,测试手段完善。

索凌电气多次为国家、省重点建设项目配套电气设备,如金川镍金属公司、上海石化总厂、首都钢铁公司、大亚湾核电站、京九铁路、黄河防汛指挥部、淮北矿区、洛阳石化集团、莲花味精集团、青海格尔木炼油厂、青海山川机械厂、青海长宁变电站、青海石油管理局等,拥有非常好的市场业绩,索凌电气06年销售收入2.83亿元,财务状况良好,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十一五期间,索凌有望实现跨越式大发展,从宏观政策环境看,06年3月份国务院提出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明确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工业化、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河南省政府也在06年4月份召开了全省装备制造业会议,明确提出省里将重点支持四大优势产业(电力装备制造业、专用装备制造业、农业机械制造业、通用装备制造业);从市场需求看,受十一五期间电网投资规模超过2.2万亿元的拉动,输配电保护、控制设备等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2、科研成果

已取得的科研成果 序号 获奖项目名称 成果名称及等级 取得时间 26

1 现场总线技术GCKZ智能化开关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2006年柜 9412006y0973 6月 2 GZDW微机控制高频开关直流电源柜 ……

在研项目情况

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2006年9412006y0972 5月 序号 1 项目名称 项目级别 研究起止时间 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具有综企业 合状态检测功能的智能化开关柜系统 2007.01-2008.07 2 10千伏无功补偿与滤波器企业 的研究开发 2006.10-2008.06 3 双馈电气控制系统 …… 企业 2006.01—2007.12 3、科研队伍情况

索凌电气拥有员工260人,其中电气技术人员96人,在电气技术领域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设计基础,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在省内同行业中有较大影响力。索凌电气具有强大的科研开发能力,2005年初就成立了电气研发中心,研发中心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济济的组织机构,拥有一批平均年龄35岁的设计研发、工艺、试验工程技术条件,由公司董事长亲自担任研发中心主任。公司一贯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由博士、硕士、本科、大专组成的多层次的人才结构非常合理,工程师、经济师、律师、会计师等专业技术人员门类齐全。拥有改革意识强、敢于创新、注重科研开发、高效精干、科学化管理的领导班子,具有3名研发

27

能力强、技术水平较高和工程化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带头人,拥有15名工程技术研究和工程设计人员;有能够承担工程试验任务的熟练技术工人队伍。

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技术人员有40人,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高级职称以上人员12人,曾成功开发多项项目,为工程中心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开发基础。

为了广纳高科技人才,索凌电气和省内以及全国十几所重点院校签订了引进人才的协议,并在省内一些院校设立了联合研发机构,以促进高技术基础研究。为了把握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实现科研开发的高起点,索凌电气聘请了多名省内著名电气领域专家、学者为常年技术顾问,在研究方向、研发技术、研发组织等方面进行指导,有力地保证了促进了公司科研开发工作的先进行、高效性。

4、科研条件平台建设(科研基地面积、中试基地面积、仪器总值、中试生产线等)

索凌电气现有科研场地1500多名方米,具有良好的软硬件开发环境。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工程开发环境,用于工程研发的各种研发、检测、实验设备近200台(套)。检测设备齐备,具备了较为完备的工程技术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中试基地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培训场地面积150平方米以上,研发中心内测试间、工艺室、研究室、学术报告厅等非常齐备。 序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单价 总价 号 1 双踪记忆示波器 SR8S 4 4000 16000 2 3 4 5 6 7 8

取样示波器 数字存储示波器 虚拟示波器 机组式加载系统 实时信号分析仪 台式万用表 数字万用表 SQ4 1台 3000 3000 TDS2024B 1台 28500 28500 DS02902 1套 19800 19800 22KW级 SA2400 A34401 F15B 28

1套 68000 68000 1台 4000 4000 3 20 19800 59400 650 13000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电路板测试仪 三相数字功率计 电机型数字功率计 低压试验台 波峰焊机 工控机 彩色打印机 液晶显示屏 电力系统试验装置 高压机械特性测试仪 提升机试验台 交流调压调速实验系统 谐波分析仪 常用电工电子仪器 DCS分布式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 高级过程控制系统 恒温老化系统 波形记录仪 数据采集器 电阻电容电感测试仪 函数发生器 低频信号发生器 电机及电气技术试验系统装置 自动控制试验仪 频谱分析仪 回路电阻测试仪 接地电阻测试仪 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 综合特性测试仪 综合参数测试仪 力矩转速测试系统 BJ3197 JK3401 JK1030 SYT-01 SD-250 STD80C HP 8225 DSZ-1A GKTJ-8 75KW级 2KW 3195 THJ-2 自制 1台 86000 86000 1台 4500 4500 4台 3000 12000 1台 21000 21000 1台 120000 120000 3台 28000 84000 3台 2800 5600 2台 28000 56000 4套 37000 148000 1台 16500 16500 1套 96000 96000 1套 50000 50000 1台 88000 88000 20套 950 19000 1套 85000 85000 1套 137000 137000 1套 150000 150000 DL716 1台 99000 99000 DAS4202 1台 28000 28000 PM6304 1台 36000 36000 GFG-3015 1台 6800 6800 AS1631 1台 5700 5700 DDSZ-1 2套 140000 280000 XMN1 3台 38000 114000 GSP-827 1台 51400 51400 WOJ-II 3台 3000 9000 MI2088 1台 26000 26000 ETCR2000 1台 30000 30000 EKC-VI 1台 58000 58000 SCRC 29

1台 43000 43000 2套 62000 124000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交直交变频实验系统 交交变频实验系统 交交变频实验系统 直流测功机 自动元件分析仪 直流多值电阻器 4KW级 55KW 2.5KW ZC-20 TH2818 ZX25A 1套 22000 22000 3套 45000 135000 3套 20000 60000 4台 7200 3台 3650 10台 1320 28800 10950 13200 电力电子技术试验装DTDK 置 电机控制系统试验装DKSZ-1 置 通用电学实验装置 ZH-12 稳压电源 DF1721 4套 45700 182800 1套 69000 69000 1套 45000 45000 8台 900 7200 S7-300PLC过程控制系TH-2 2套 78000 156000 统实验装置 仿真器 THS-302A 5套 1900 9500 3040650元 5、科研投入和经济实力(总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等) 索凌电气注册资本2500万元,06年末总资产1.7亿元,负债率38%,实现销售收入2.83亿元,信用等级为AA级;索凌电气重视科研投入,企业技术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5.2%;总体而言,索凌电气财务状况良好,拥有较强的技术资产和经济实力,具有筹措资金的能力和信誉。

6、主要合作单位情况

智能化配电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由索凌电气和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合作共建的,郑州轻工业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开发能力强,在同行业中影响大,是我省著名工科高校。轻院科研队伍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合理,研究人员相对固定,都长期工作在科研活动第一线,科研能力强,科研成果丰硕。重视科研的开发,在实现产业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现承担1项国家项目,数十项省级科研项目。河南省信息化电器实验室是省级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电器数字化、信息化、网

30

络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先进的设备和雄厚的科研实力,具有工程技术研究的设计基础。

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1、总体目标

根据郑州市智能化配电装置产业工程的发展需要,郑州市智能化配电装置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围绕智能化配电技术的中存在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同性技术问题,发挥核心研究作用,融汇国内外各学科先进技术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缩小与世界智能化配电产业的发展差距,推动自身的技术进步,广泛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国内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成为企业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依托平台。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和国际化前景的新产品,加强行业急需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郑州市智能化电器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加速河南电气工业经济的发展。

2、近期目标 科研开发目标

电气行业面临的是国际性的竞争,因此工程中心的项目规划本着高起点,有战略性,又要紧贴市场需求的原则,建立一流的研发平台,引入一流的技术路线,根据智能化配电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将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与我省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开展智能化配电装置的相关研究开发工作,同时加强国际国内、省内省外智能化配电技术领域的广泛交流和协作,集中企业和高校的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建成一个“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研发基地。中

31

心围绕配电自动化的研究、开发、应用;电气智能化的研究、开发、应用;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电气控制系统研究、开发、应用;配电网无功补偿与滤波的研究、开发、应用;提升机双馈电气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应用;电气故障诊断领域的研究、开发、应用六个领域进行科研开发。

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制订灵活的用人政策和激励机制,吸引一流技术人才,以优越的研究环境、充足的科研经费、丰富的学术资源、充足的后勤保障,并通过多学科、跨部门技术互补,组织高水平的智能化配电装置工程技术学术交流,使研究中心成为现代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培训基地。培养一批智能化配电装置行业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工程管理人才和知名学科带头人。

交流与合作目标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行开放、流动的运行机制,面向全市电气行业、企业承接工程化研究开发任务,实行有偿服务,逐步实现科研——开发——产品——市场的良性循环。接受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企业、高校和科研委托的工程技术研究、试验项目和科技服务项目,并为其成果推广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利用我们工程中心技术依托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建立智能化电气研究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的对外服务平台,为电气企业与高等研发机构的合作和交流提供联络渠道,对企业承担的课题及研究项目进行合作和指导,解决电气企业在产品研发中遇到的具体难题,增强我市电气企业的科技实力与研发水平。

科研条件平台建设目标

郑州市智能化配电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科研条件平台建设上,将

32

以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立两条智能化配电装置中试生产线,对科研成果进行生产放大,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建成2000平方米的中试基地,根据中心工程技术研究需要,建设1000平方米的科研综合楼,建成各类标准化实验室、大型学术报告厅、信息情报室,配备大型工程化实验设备及现代化检测分析实验仪器,同时完善相关的生活辅助设施建设,充分满足“工程中心”基本需要,保障“工程中心”顺利开展工作。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

经济效益目标:郑州市智能化配电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按现代化公司制运行,立足于先进适用的以及影响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的关键技术等科研成果的转化,面向全国各省相关行业积极推进研究成果的生产力转化,通过承接工程化研究开发任务,进行技术交流、成果转让,实现有偿服务,逐步实现科研—开发—产品—市场的良性循环。其业务模式是智能配电产品的研发和工程化,智能配电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大,形成产品后在市场处于优势地位,该项目的实施将会对我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道路有着积极的影响,会对行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预计五年内中心可实现产值1亿元,利税25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社会效益目标:郑州市智能化配电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产品属于电力电子产品,技术含量高,成本低,对环境没有污染,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能源如水、电、气等较少,与传统工业相比几乎不浪费资源,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同时该中心就是针对智能化配电产品研发而组建成立的,能够提高我市配电行业的整体水平,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与技术支撑,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3、远期目标

郑州市智能化配电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远期目标是通过对配电网安全技术、用电监控技术,终端负荷智能调节技术、电力设备在线数字化状态检测与监控技术、电能质量检测、控制与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通过

33

对配电站及电力网优化控制技术、新型输配电在线安全监控及决策系统、电力设备管理及状态检修等软件技术的研究,把工程中心研发的产品进行产业化,成立以中心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企业,带动行业经济的增长和配套产业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产业链形成,带动产业链发展,为我市电气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契机,推动行业经济向高新技术型经济发展。

4、主要任务

计划要开展的研发项目

智能化配电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开发方向是以下几个方面:智能化配电柜的研究、开发、应用;配电自动化的研究、开发、应用;现场总线技术及在电器智能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开发;配电网无功补偿与滤波的研究、开发、应用;提升机双馈电气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应用;电气故障诊断领域的研究、开发、应用。

(1)智能化配电柜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随着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组成电力系统基础设备的配电柜的智能化程度也相应提高,对配电柜控制系统的组成方式及其不同控制单元之间的数据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高低压配电装置已经不能满足电力系统要求,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开发符合国际标准和具备开放性、具有较高通用性和实用性、高精度和快速可靠的新型系统检测和监控设备、多功能智能设备的研制与开发成为电力设备发展的主要方向。智能化配电柜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将大大提高大中型高低压配电柜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对加速我国开关电器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了国产开关电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巨大的意义。

智能化配电柜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变化的概念,它与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控制理论、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的发展密切相关。配电柜的“智能化”是用上述技术实现配电柜本身、

34

配电柜控制对象和配电柜组成的电力网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就发展趋势而言,智能型开关柜将向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1)功能更强、可靠性更高、系统更完善;2)应用更灵活、控制更简便、编程更容易;3)通讯协议的开放性更强。近几年来国内的智能型开关柜也有较快的发展,但大多都停留在使用陈旧的手段和控制技术,比如使用基于PLC的集中式控制系统,使用基于普通串行通信协议或非主流通信协议的通信技术等等。

本中心拟研发的智能化配电柜,采取技术集成,使之具有监控、信号采集、设备状态检测和故障自诊断功能,是一种新型全集成智能化开关柜系统,具有功能集成化、数字化,控制、保护智能化,可靠性强,通讯网络化,系统简单成本低、扩充性好、维护方便等创新点。能够大大提高大中型开关柜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为电网管理自动化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更有利于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用电设备的保护。并能够在以下方面实现创新:

监控系统:实现自身工作状态包括各项保护参数、工作参数和故障参数的监测与控制,如对继电保护状态、电量计量仪表状态、开关运行情况和回路故障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控,对用配电系统图、站内布置图及站内系统各配电柜主接线图实时状态的显示、打印。

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对电量变送器中的电流、电压、功率和电度值得实时监测并进行集中分析实现计量管理、综合保护、负荷管理等智能化管理。

控制系统:实现实时进行远程调度,实时进行事故判断处理等信息处理功能,实现远程自动保护、分断断路器中智能型脱扣器,提高安全可靠性并实现自动电能分配和调度。

报警系统:实现对电源异常、电量、电压超限、断路器、接触器等元器件跳闸远程报警,显示报警的时间、异常状态、故障位置等各类信息,并能自动记录,储存供随时查询。

35

历史查询:能够对各开关、仪表运行状况和在故障情况可进行历史数据查询并打印。

(2)配电自动化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配电自动化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是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计量和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对多项管理过程提供信息支持,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切实提高电能质量,确保向用户不间断优质供电,与用户建立更密切更负责的关系,以合理的价格满足用户要求的多样性,力求供电经济性最好,企业管理更为有效。

配电自动化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性很高的系统性工程,包含电力企业中与配电系统有关的全部功能数据流和控制。从保证对用户的供电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减少运行费用的观点来看,配电自动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配电自动化的研究、开发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1)、馈线自动化的研究开发。馈线自动化完成馈电线路的监测、控制、故障诊断、故障隔离和网络重构。其主要研究开发内容:运行状态监测、远方控制和就地自主控制、故障区隔离、负荷转移及恢复供电、无功补偿和调压等。

2)、变电站自动化的研究开发。变电站自动化应用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通过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或自动装置代替人工对变电站进行监控、测量和运行操作的一种自动化系统。主要研究开发内容:数据采集、数据计算和处理、越限和状态监视、开关操作控制和闭锁、与继电保护交换信息、自动控制的协调和配合、与变电站其他自动化装置交换信息和与调度控制中心或集控中心通信等项功能。

3)、配电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配电管理系统(DMS)是用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及通信等技术和相关设备对配电网的运行进行监视、管理和

36

控制。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神经中枢,也是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监视、控制和管理中心。主要研究开发内容:数据采集和监控(SCADA)、配电网运行管理、用户管理和控制、自动绘图/设备管理/地理信息系统(AM/FM/GIS)等。

4)、需求侧管理的研究开发。研究开发内容是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实现由供需双方共同参与的供用电管理,包含负荷管理、用电管理及需方发电管理等。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需求侧管理必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配电自动化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有助于实现配电网经济运行,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服务质量,减少运行维护费用和各种损耗。配电自动化的系统实施是整个配电网络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提高,在我国目前经济和供电条件下,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优化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到实现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的作用。

(3)现场总线技术及在电器智能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开发

现场总线是过程控制技术、仪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给工业自动控制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现场总线技术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信号的数字化和设备的高度智能化。把现场总线应用于开关柜,使其具有综合状态检测功能,实现智能化、信息化,是未来电气开关柜的发展方向。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特点:

1)、系统的开放性。开放系统是指通信协议公开,各不同厂家的设备之间可进行互连并实现信息交换,现场总线开发者就是要致力于建立统一的工厂底层网络的开放系统。这里的开放是指对相关标准的一致、公开性,强调对标准的共识与遵从。一个开放系统,它可以与任何遵守相同标准的其它设备或系统相连。一个具有总线功能的现场总线网络系统必须是开放

37

的,开放系统把系统集成的权利交给了用户。用户可按自己的需要和对象把来自不同供应商的产品组成大小随意的系统。

2)、互可操作性与互用性,这里的互可操作性,是指实现互连设备间、系统间的信息传送与沟通,可实行点对点,一点对多点的数字通信。而互用性则意味着不同生产厂家的性能类似的设备可进行互换而实现互用。

3)、现场设备的智能化与功能自治性。它将传感测量、补偿计算、工程量处理与控制等功能分散到现场设备中完成,仅靠现场设备即可完成自动控制的基本功能,并可随时诊断设备的运行状态。

4)、系统结构的高度分散性。由于现场设备本身已可完成自动控制的基本功能,使得现场总线已构成一种新的全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从根本上改变了现有DCS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集散控制系统体系,简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可靠性。

5)、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工作在现场设备前端,作为工厂网络底层的现场总线,是专为在现场环境工作而设计的,它可支持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射频、红外线、电力线等,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采用两线制实现送电与通信,并可满足本质安全防爆要求等。

本中心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研发是:研究开发的主要内容包:PROFIBUS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通信技术研究、智能仪表的PROFIBUS总线接口的研究与开发、现场总线安全和可靠性研究、现场总线技术(PROFIBUS、S-interface等)的开发与应用系统研究、OPEN PLC IEC61131-3高端功能的开发和应用等。

(4)配电网无功补偿与滤波装置的研究、开发、应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供电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电压质量是衡量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电压质量的好坏是由电网的功率因数与谐波含量来决定的,通过对电气设备(感性设备)进行无功补偿与滤波可以显

38

著改善电网的电压质量。无功补偿在电网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提高供用电系统及负载的功率因数, 减小功率损耗。2)稳定受电端及电网的电压,提高供电质量。3)在三相负载不平衡的场合,通过适当的无功补偿可以平衡三相的有功及无功负载。

随着电力电子装置广泛应用,电网中谐波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并影响到供电质量,目前电网中谐波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电气化铁道、大型冶炼企业(铝、钢厂)、高压直流输电、变频器、中频加热炉及分布广泛的家用电器谐波源。谐波对电能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影响电力系统动态稳定;2)使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误动作,使电气测量仪表计量不准确;3)造成通信系统信息丢失,影响通信质量。为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制定了限制谐波的国家标准,我国也先后于1984年和1993年分别制定了限制谐波的规定及国家标准,以减小谐波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目前常用的无功补偿装置有:电力开关(断路器或真空接触器)投切固定电容器,晶闸管投切固定电容器,自耦调压器+固定电容器,晶闸管控制电抗器+固定电容器(TCR+FC),静态无功发生器(SVG、ASVG)等;这些无功补偿装置各有其特点,前三种装置因其价位便宜应用得较多(但不能平滑调节),第四种装置价位适中(可平滑调节), 但需配备滤波装置,第五中装置不需配备滤波器,但价位很高且很难市场化。

目前,在谐波处理上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即采取措施减少电力电子设备自身产生的谐波,增设滤波装置滤除电网中谐波。减少电力电子设备自身产生的谐波的方法有:通过增加触发脉冲个数来减小谐波,采用移相多重化整流技术来减小谐波,采用单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来减小谐波,采用星形/三角形连接变压器阻止三次及其整数倍次谐波流入共用电网,这些方法虽然能够消除低次谐波、减小谐波畸变,但增加了设备投资。电力部门为了减小电网谐波,通常采用增设无源滤波器(调谐滤波器与高通滤波器配合)来滤波,采用无源滤波措施可以保证电网谐波在国家标准限定范围

39

内,但调谐滤波器自身存在着偏谐,且高通滤波器由于发热损耗较大在很多变电站并未装设,因此仅靠无源滤波器不能完全滤除电网谐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大功率全控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一种新型滤波技术—有源电力滤波器因其具有较高的跟踪速度、不受系统阻抗特性影响、不会与系统发生谐振的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成为目前电网滤波技术的研究焦点,但目前的有源电力滤波器产品还仅限于低压领域,在高压领域由于所需的有源滤波器的容量较大、成本很高,目前还未得到广泛应用。

鉴于目前国内外无功补偿与滤波装置的基本状况,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据市场需求,提出了开发采用磁控电抗器(MCR)+固定电容器(FC)的无功补偿方案,该产品可以平滑地调节装置的无功功率,且价位始终(稍低于TCR+FC补偿方法),该产品有着比较大的市场空间;同时根据目前的配电网(6KV、10KV、35KV)的电力滤波产品必定为混合型电力滤波器的趋势,提出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谐波电流分流+谐波磁通补偿技术的并联混合型电力滤波方案,开发该新型高压电力滤波装置,通过小试、中试,最终实现产业化。

(5)提升机双馈电气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提升机是矿山的重要设备之一,是往返于不同水平高度的运输工具。担负着对有用物资、设备、材料和人员的升降任务。它的电力传动特性复杂,电动机频繁正反向,经常处于过负荷运转和电动、制动不断转换的状态中。提升机的安全运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提升机的生产工艺要求比较高,所以它的电气传动及控制装置一直是各国电气传动界的一个重要研究领。

提升机双馈电气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内容,是针对传统的转子串电阻提升机控制方式,研发一种更先进、更节能、更安全的控制方式。拟采用先进的电流和速度组成的双闭环回路作为控制系统的主回路,以便快速控

40

制电机输出的转矩和速度,从而实现四象限运行(包括速度可逆、转矩可逆),主回路在结构上采用反串联结构,由两个可控晶闸管和一个平波电抗器组成,形成一条回路,然后串入到主回路,将转子整流器由不可控改为可控,因而转达差功率的传递方式成为可逆。

提升机双馈电气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能够克服传统转子回路串金属电阻控制系统的调速有级、耗能大的缺点,实现在调速过程中将转差能量通过逆变器反馈给电网的研究目标,能够大大减少电能的浪费和消耗,提高提升机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该控制系统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提升机控制系统存在的技术落后问题,克服传统电控系统的缺陷,节能效果明显,具有节能、安全性好、减少对电网污染等优点。

(6)电气故障诊断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电气故障是客观存在的、随机发生的,并且也是复杂的。故障之所以复杂,除了故障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新技术不断地应用以及人们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等原因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故障诊断的方法与之不相适应或其诊断方法不够完善所致。

电气故障检测有一定的困难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设备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个微小的电气故障导致整台设备甚至整条生产线停产的例子不胜枚举。而且往往许多故障,又很难捕捉、查找。使我们在面对目前在用的大量国内外各种先进电气设备和过程控制装置的故障时,往往只能凭经验处理,并经常束手无策。这是电气故障检测的困难性之所在。

绝大多数的故障必须在带电运行状态下检测,同时电气故障受环境因素干扰也太大。因此,无论是从满足现代设备维修的内在需求上看,还是从电气设备诊断技术本身的完整性上讲,都有必要大力推进开发、应用各种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检测技术。

41

电气故障诊断研究、开发的内容,是指对诊断对象的故障模式进行分类和识别,或者根据现有的知识和一定推理机制推断出其故障的所在部位和严重程度。故障诊断的研究开发包括诊和断两个方面,诊的任务就是查找故障征兆,断的任务是根据诊的结果做出相应的决策,并最终给出故障成因。

科研成果转化及转让取得的效益

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推广需要科研和生产共同参与完成,而目前我国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致使有技术无市场,有市场无成熟技术的现象很普遍,制约了产品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和提高。为了使科研与生产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工程中心”将通过共建联合产业实验基地把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组织成一体共同进行技术、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即科研单位在实验基地对技术进行生产放大,企业在转化过程开始阶段就直接参与,有效地保证项目开发的实用性和先进性,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和产业化成功率。

利用工程中心的技术平台优势,与其他科研院所及企业进行广泛的技术合作,工程中心自主开发或面向相关行业、企业承接智能化产品研究的开发任务,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开放,灵活,高效,规范为基本原则组成不同合作模式的课题组,目的就是更好的加快研制成果的熟化,缩短成果转化周期,使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效益。

工程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按现代化公司制运行,立足于先进适用的以及影响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的关键技术等科研成果的熟化,面向全国各省相关行业积极推进研究成果的生产力转化,通过承接工程化研究开发任务,进行技术交流、成果转让,实现有偿服务,逐步实现科研-开发-产品-市场的良性循环。

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工程,培养一批智能化配电装置行业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工程管理人才和知名学科带头人,形成重视人才的科学有效激励机制。

42

任务是联合河南索凌电气和郑州轻工业学院共同培养高技术水平科学带头人3-5名,20-30名科研开发技术骨干,促进河南智能化配电产业健康稳步向前发展;工程中心自身科技人员要达到60多人,博士4人、硕士25人、本科25人、大专5人,并引进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与工程中心研究人员一起成立专家委员会,建立适应中心未来发展的高素质技术精英队伍;建立一整套人才聘任、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积极构筑我市智能化配电装置工程技术的人才高地。

交流与合作

运用其工程化研究开发和设计优势,积极开展国内、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成为企业吸收国内、外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依托。

五、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总体设计和结构布局

1、中心的运行机制

工程中心实行管委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在学术委员会的技术指导下,开展项目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成果产业化等工作,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工程中心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根据我市电气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重点领域优先发展,以需求为导向,面向生产、着眼应用,立足解决行业内重大实际问题,通过优化重组、系统集成,促进产、学、研多种形式结合,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研究开发和人才培养机制,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郑州市智能化配电装置技术研发重要基地。

组织建设(工程技术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等) 中心管理委员会:管委会由省科技主管部门、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相关负责人组成,负责计划审议、方案评价、工程项目研究开发咨询等工作。

43

工程中心学术委员会:由相关学科知名工程技术专家组成,为工程中心的技术论证咨询机构,负责对科研课题进行论证咨询,并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以保证科研课题的市场前景好、适用性强、技术先进、生产可行、研究高效。“中心”下设工程技术部、研究开发部、技术管理部、行政管理部、试制部等核心部门,下设各类专业化实验室以及中试研究基地;通过密切的科技、经济合作,同国内外科研院所、研究机构等技术优势单位组成科研开发大网络。

研发机制

工程中心的项目运作实施采取以下研发方式:中心自主研究开发;特邀首席项目专家主持开发;联合研制;项目以入股形式进入中心开发;项目招标;承接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上各种组织及个人专利技术、科研成果的中试、产业化;其它任何形式进入中心的项目联合开发。

工程中心将打破以行业划分为界限的研究体系,以规范化的科研工作程序、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先进的实验设施、科学的奖励机制建立汇集各行专业技术人员与各学科先进技术的智能化电器工程技术研究体系。在工作方式上,根据项目的来源、性质、规模、科研水平及目标结果可以分为组建专项课题组、设立专家工作室、成立联合实验室、共建实验基地、成立博士后工作站等形式;在选题立项上,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原则,分别采取国家指导、自主开发与接受企业或个人委托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来开拓工程中心的业务范围;在项目管理上,可以分别采用课题承包、课题招标、课题分解等方法来降低科研风险、提高科研工作效率、以加快科研成果工程化、系列化研究。

财务运作机制(中心与依托单位实行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 工程中心单独开设帐户,按照企业会计计制度实行独立结算,但需接

44

受公司的措导和监督,按月报送报表,中心成立后对中心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需拟订财度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实现岗位、贡献、效益为主导的多种工资奖金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具体分配制度待中心成立后拟订并经批准后实施。将原公司用于研发的资产设备等使用权规范分离,用协议的方法将资产设备委托工程中心使用,做到清产核资、明晰产权。公司要建立起完善的监控机制,对工程中心的监督由公司研发中心牵头,会同财务中心等部门,对工程中心的有关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协调。

管理制度(人才、奖励、财务等)

工程中心全面实行聘任制,享有用人自主权。在管理上实行主任负责制。设立主任一人,副主任若干人,组成一个高效、精干、团结的领导班子,主持工程中心日常业务管理工作。

在人员选聘上,将采用专职和兼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的动态人事管理机制,结合“工程中心”的科研目标与任务,在项目的基础及关键环节设立固定岗位,聘请长期专职人员;在辅助项目上按需设岗,人员流动;在人才选拔上全面实行岗位聘用制,以优越的实验环境与科研条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与岗位聘用统一,明确责、权、利,确保项目质量与效率。

工程中心在人才激励机制上,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科技奖励政策,按照岗位定酬、业绩定酬的精神,采用专项岗位津贴、技术成果分红、技术入股、收益提成等奖励政策,对做出重大贡献、创造明显效益者,给予重奖。总之,工程中心将在符合国家规定前提下,尝试适合本单位特点、体现技术价值的科学合理的多种分配形式和方法,以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创新工程技术人才。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人员情况: 序号 1 姓名 年龄 学历 本科 职称/职务 主任委员 工作单位 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 焦大宏 52 45

2 崔光照 49 博士 副主任委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员 实验室 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 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 3 4 薛 冰 49 杨存祥 40 本科 博士 委 员 委 员 5

尚慧萍 37 本科 委 员 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人员情况: 序号 1 姓名 年龄 学历 博士 职称/职务 教 授 工作单位 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 2 张世义 70 本科 教授级高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 工 3 4 5 魏云冰 37 薛 冰 49 杨存祥 40 博士后 副教授 本科 博士 总工程师 副教授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 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 ……

2、机构设置(机构框图)

崔光照 49 46

中心管理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 智能化配电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技术管理部 研究开发部 行政管理部 工程技术部 试 制 部 中试基地

3、人员配备情况

“工程中心”将充分应用科技奖励政策,以一流的软硬设施,多种用人机制汇聚全国优秀的专家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通过优化人员结构,使中心管理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的比例为1:10,其中研究人员的学历结构标准为:研究生及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博士后及硕士、本科生为1:2:3,并根据需要合理配备充足的能够完成各项工程实验任务的技术人员与技术工人等。

组建后的智能化配电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领导下,实行主任负责制。设主任一名,领导中心全面工作;副主任三名,分别负责项目规划、组织开发和管理工作。中心由五部门组成:行政管理部、技术管理部、研究开发部、工程技术部、试制试验部。其中日常管理及财务人员4人,技术管理人员6人,研发人员30人,工程技术人员25人,产品试制、试验人员20人,共计85人。

工程中心人员配置情况:

47

姓名 崔光照 年龄 49 学历 博士 职称/职务 教授 工作单位 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 魏云冰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人员配置情况 张征 罗书克 李建伟 贺振东 周江永 王永华 薛 冰 杨存祥 张世义 37 70 博士后 本科 副教授 教授级高工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 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 40 博士 副教授 49 本科 总 工 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 42 博士 教授 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 28 41 硕士 本科 讲师 工程师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 35 硕士 工程师 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 31 硕士 工程师 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 27 硕士 工程师 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 范昆仑 27 本科 助工 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 48

陶亚南 27 本科 助工 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

学术技术带头人情况:(2—3人) 姓名 学历 年龄 崔光照 博士 49 职称/职教授 务 工作单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 位 中心职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务 崔光照,1957年出生,教授,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智能电器控制技术、系统工程和测试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与工程设计。是中国电工学会高级会员,河南省电子学会理事,中南九市电工理论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电工理论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电机与电器\"学科学术带头人,部级重点建设实验室\"电器实验室\"负责人,河南省信息个人业绩 发,在工程化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主要有电器信息化技术应用研究、电器模糊控制技术应用、研究神经模糊控制洗衣机的研制等,主持和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主要有电子信息及能源技术、新产品研制开发、家用电器模糊控制器系列产品产业化研究遗传算法与模糊控制技术融合的研究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测定仪的研制等15项。目前在研的科研项目主要有网络化信息电器产品研制、电磁兼容性理论及应用研究等。 姓名 张世义

化电器重点实验室主任。 崔光照教授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开职称/职教授级高工 49

务 学历 年龄 博士 70 工作单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 位 中心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务 张世义,教授级高工,1952年天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半个世纪来一直从事矿山提升机自动控制研究与工程设计,先后在天津电气传动研究所、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工作。60-70年代从事矿山提升机直流电动机的\"磁场换向的晶闸管直流可拟个人业调速系统\"的引进、研究与工程设计工作;80-90年代从事矿山绩 提升机直流电动机的\"磁场换向的晶闸管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PLC电控系统,多次主持了国内大型矿井主井、副井的提升系统。张教授对双馈电气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以及工程化试验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 姓名 学历 年龄 魏云冰 博士 37 职称/职教授 务 工作单郑州市轻工业学院 位 中心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务 50

魏云冰,1970年出生,博士后,教授,IEE会员,硕士生导师,河南省电机与电器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电机故障检测、智能决策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工程设计,主持了国家自然个人业科学基金1项:瞬时频率理论在异步电动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绩 研究。参与了\"高精高稳无刷直流电动机\"、\"可拓学理论及其在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研究\"、\"光学并行细胞图像分析系统算法体系与系统结构研究\"等多项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4、已有仪器设备清单及总值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双踪记忆示波器 SR8S 4 主要用途 取样示波器 SQ4 1台 数字存储示波器 TDS2024B 1台 试虚拟示波器 DS02902 1套 开发、验 机组式加载系统 22KW级 1套 实时信号分析仪 SA2400 1台 台式万用表 数字万用表 电路板测试仪 三相数字功率计 A34401 F15B BJ3197 JK3401 3 20 1台 1台 4台 1台 1台 3台 3台 2台 4套 51

添置方总价 式 16000 3000 28500 国内购19800 置 68000 4000 59400 13000 86000 4500 12000 21000 120000 84000 5600 56000 148000 电机型数字功率JK1030 计 低压试验台 SYT-01 波峰焊机 工控机 彩色打印机 液晶显示屏 SD-250 STD80C HP 8225 电力系统试验装DSZ-1A

置 高压机械特性测GKTJ-8 试仪 提升机试验台 75KW级 交流调压调速实2KW 验系统 谐波分析仪 3195 常用电工电子仪器 DCS分布式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 高级过程控制系统 恒温老化系统 波形记录仪 数据采集器 电阻电容电感测试仪 函数发生器 低频信号发生器 THJ-2 1台 1套 1套 1台 20套 1套 16500 96000 50000 88000 19000 85000 自制 1套 1套 137000 150000 99000 28000 36000 6800 5700 280000 114000 51400 9000 26000 30000 58000 43000 124000 22000 DL716 1台 DAS4202 1台 PM6304 1台 GFG-3015 1台 AS1631 1台 2套 3台 电机及电气技术DDSZ-1 试验系统装置 自动控制试验仪 XMN1 频谱分析仪 GSP-827 1台 回路电阻测试仪 WOJ-II 3台 接地电阻测试仪 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 综合特性测试仪 综合参数测试仪 MI2088 1台 ETCR2000 1台 EKC-VI SCRC 1台 1台 2套 1套 力矩转速测试系 统 交直交变频实验4KW级 系统 52

交交变频实验系55KW 统 交交变频实验系2.5KW 统 直流测功机 ZC-20 自动元件分析仪 TH2818 直流多值电阻器 ZX25A 电力电子技术试DTDK 验装置 电机控制系统试DKSZ-1 验装置 通用电学实验装ZH-12 置 稳压电源 DF1721 3套 3套 4台 3台 10台 4套 135000 60000 28800 10950 13200 182800 1套 1套 8台 69000 45000 7200 156000 S7-300PLC过程TH-2 2套 控制系统实验装置 仿真器 THS-302A 5套 经费合计 添置方式为:国内引进、国内购置、自行研制

六、组建项目的实施方案

1、实施方案概述

9500 3040650 郑州市智能化配电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组建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行政办公机构,建立五个二级部门、一个中试基地,遵循“边建设、边运行、边开放”的原则,采取边组建、边运行的工作方式,在两年组建期内做到中心建设与项目开展两不误。以公司制进行市场化操作,在中心的统一协调组织下,根据攻关项目课题不同,以开放型的课题研究组的形式,充分发挥各技术单位人才、

53

技术、设备等科研资源优势,组成科研集群以达到资源共享、优劣互补、提高项目的研究效率与效能、实现科研管理的集成化与资源集群化。

2、规划和计划

在中心成立初期,推进索凌电气原有产品的产业化工作,完善产品体系。在壮大原有科研和产业的基础上,围绕六大研究开发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需求为前提,不断优化产业机构。

中心采取滚动发展的战略,形成“产业保研发,研发促发展”的良性循环,在两年内使中心成为智能化配电装置研发基地,5年内逐步完善并形成智能化配电装置自主开发体系,把中心建设成为郑州市智能化配电装置技术产业发展的发动机和成果转化基地。并使中心面向全市的同行业开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承接国内技术开发项目。

工程中心的项目运作实施采取以下研发方式:中心自主研究开发;特邀首席项目专家主持开发;联合研制;项目以入股形式进入中心开发;项目招标;承接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上各种组织及个人专利技术、科研成果的中试、产业化;其它任何形式进入中心的项目联合开发。

工程中心实行管委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在学术委员会的技术指导下,开展项目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成果产业化等工作,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根据我省电气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重点领域优先发展,以需求为导向,面向生产、着眼应用,立足解决行业内重大实际问题,通过优化重组、系统集成,促进产、学、研多种形式结合,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研究开发和人才培养机制,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郑州市智能化配电装置技术研发重要基地。

3、分年度工程进度(申请组建的单位填写) 年 度

主 要 工 作 内 容 54

2007年 1、 完成工程中心的组建工作; 2、 完成双馈电气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完成配电网高压无功补偿与滤波的研究、开发; 3、 完成仪器设备采购和安装调试。 1、 完成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电气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完成智能化配电柜的研究;进行配电自动化的研究;进行电气故障诊断的研究 2、 扩大中试基地面积,增加中试生产线。 2008年

4、工作班子及实施方案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姓名及职务(职称) 姓 名 焦大宏 职 称 / 职 务 责 任 范 围 筹建委员会负责人,负责郑州市智能筹委会主任委员 化配电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整体建设工作。 学术委员会主任,负责市智能化配电筹委会副主任委装置工程中心的技术队伍的组建及科员 研项目的立项工作。 负责郑州市智能化配电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研发设筹委会委员 备的完善工作。 财务负责人,负责中心整体财务运作筹委会委员 和资金落实。 崔光照 薛 冰 尚慧萍

5、新增仪器设备清单及经费概算

型号数仪器、设备名称 主要用途 添置方式 量 1、电力系统综合自PS-5G 动化试验装置 数量3开发、测试 国内购置 台 2、基于SOC重构智 能化电器硬件平台 数量1开发、测试 国内购置 台

55

经费概算 45万元 30万元 3、现场总线网络开发平台 数量1台 开发、测试 国内购置 4、提升机电控系统数量1试制 国内购置 测试平台 台 FLUKE435、电能质量分析仪 4数量2开发、测试 国内购置 台 TDS30646、数字荧光示波器 B数量2开发、测试 国内购置 台 LDJ550H 7、磁滞回路测试仪 数量2开发、测试 国内购置 台 经费合计 添置方式为:国内引进、国内购置、自行研制

24万元 62万元 18万元 24万元 9万元 212万元 七、组建项目的资金计划 1、投资总额 (万元) 预 算 金 额 比 例 来 源 (万元) (%) 国家、省拨款 银行贷款 部 门 自 地 方 筹 依托单位 其 它 合 计

56

100 20 480 600 16.7 3.3 80.0 100.0

2、分年度拨款计划(万元): 年度 2007 2008

3、分年度贷款计划(申请组建的单位填写) (万元) 年度 贷款额 来源(银行类) 投资总额 350 250 部门(匹地方(匹省拨款 配) 配) 50 20 50 单位自筹 280 200 备注

57

八、依托单位意见

(由中心和依托单位负责人填写)

郑州市智能化配电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组建,对于加快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构筑我市高水平的现代化电气技术研究创新体系,培养和造就大批复合型智能化配电产业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研究人员,提高我市智能化配电技术创新能力,优化相关行业科技资源配置,加快我市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步伐,都具有重要意义,申请市科技局予以立项。

中心(筹)负责人:____________ 依托单位负责人:_______________

依托单位盖章:

____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九、推荐部门意见

58

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____ 单位盖章:__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59

十、市科技局审批意见

1、归口专业处意见

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月 日

2、发展计划处意见

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0

单位盖章:年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