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佛山市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佛山市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2024-01-08 来源:乌哈旅游
第28卷第6期 2 0 l 0年l 1月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Fosh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NO.6 Vo1.28 NOV.2 0 1 0 佛山市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聂呈荣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佛山528231) 摘 要:实行生态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以及和谐的社会民生,是佛山社会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本文分析了佛山生态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佛山市发 展生态经济研究的战略选择。目前,限制佛山生态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建设生态经济的意识不强,观念上 存在偏差;生态经济建设规划缺乏科学性;未能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生态经济建设运行机制缺乏活力;生态经 济建设科技含量及现代化程度低;生态经济建设环境差等。为了确保佛山市生态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明 确指导思想。克服传统经济模式惯性,把握生态经济真谛,正确处理生态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多种关系。 关键词:生态经济;发展战略;佛山市 中图分类号:F127.6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18X(2010)06—0023—07 随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 境、发达的农业使佛山的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出,生态经济逐渐成为学界的热点话题。目前我国 倡导的和谐社会要求人与人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 并从唐宋时起逐步发展成为岭南的大都会。改革 开放以来,佛山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绩,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快速增长,2009年佛山 GDP达4814.5亿元,增幅为13.5 ;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已突破8O 579元人民币。佛山当今的经济 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的时期。尽 谐发展;生态经济主张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 互动,就是要求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和谐共生,是 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的。 一、佛山市生态经济的发展现状及面临 的问题 1.佛山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 必然要求 管第三产业比重从2008年的32.2 增长至35. 1 ,但第二产业比重仍占65 之多,佛山经济仍 然以工业经济、传统制造业和民营企业为主。 “得名于唐,肇迹于晋”,佛山有着悠久辉煌的 历史,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百越人在此渔耕和制 目前,佛山经济正面临进一步转型和升级的问 题;在这一过程中,实行生态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 的生产方式、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以及和谐的社 陶;唐宋时期,佛山已经成为我国南方的商贸重镇; 至明清时更是鼎盛一时,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为 “四大聚”,又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 镇齐名,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名镇”。自古以来,佛 山就有广纱中心、南国陶都之美誉。良好的自然环 收稿日期:2010—09—08 会民生,是佛山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 佛山市实施生态经济,可以充分发挥佛山地处 广佛都市圈、广佛同城化的地缘优势,民营企业、传 统制造业和园区经济的产业优势,推进科学发展观 基金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O08GA78OO36),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J一8,2009J一23) 作者简介:聂呈荣(1966一),男,广西贺州人,生态学博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 24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8卷 的贯彻落实,把佛山建设成为产业基石jf;雄厚、文化 底蕴深厚、具有浓郁岭南文化特色、生态环境和谐 的时尚创意之都、现代化产业建没基地、岭南文化 名城、国际化大都市与生态和谐佛山。 2.佛山生态经济的发展现状 化等战略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建设“不开发区”;围 绕“两转型一再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于能耗 高、污染重、产值小的企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重 点整治,坚决关闭淘汰,实现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的 持续保护。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我国,生态经济目前都仍 处于研究和探索的阶段,尚未形成大范围的普遍经 济模式,因而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生态经济模式可供 南庄镇就是佛山积极推进生态经济发展的一 个典型。20世纪9O年代中期,南庄已拥有大中型 陶瓷企业7O多家,陶瓷年产量6亿平方米,占全国 借鉴;但我国已经开始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环境和 经济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初步建立起了适合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大 力推广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与绿色消费等概念,建 立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生态农业,制定节能减排约 束性指标并初步落实。这些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 都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2O世纪8O~9O年代,鉴于经济快速发展形成 的强大市场需求,佛山市的陶瓷业、水泥业和中小 型窑炉开始迅猛发展。这些“喘着粗气”的产业群 既拉动着佛山在经济发展道路上一路狂奔,但是也 熏黑了佛山的青山绿水。由于缺乏长期有效的规 划和约束机制,过度的开发透支了佛山的环境容 量;进入21世纪后,佛山已成为珠江j角洲污染最 严重的地区之一,不仅灰霾天气的平均天数最多, 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指标也名列前茅。重度污染 的环境使一批批优质项目的投资者对佛山望而却 步,资源、环境和产业的约束严重制约了佛山经济 的发展,已成为佛山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桎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收人水平的增加,佛山 市实施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具备了一 定的物质实力,优势产业优势更显。佛山工业初步 形成了家用电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陶瓷建材、 纺织服装、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品、食品饮料、塑料制 品、精细化工及医药、家居用品制造等十大优势行 业,陶瓷、纺织、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取得 突破,汽配、液晶显示器件、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光 电子、新能源与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政策 方面,生态经济也被提升到日家战略的高度,得到 各级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广泛}人同,发展生态经济 已经具备了一定政策条件和社会基础。近年来,佛 山积极推进生态经济发展,加强对生态林地、基本 农田保护区、水资源、自然遗产、历史古迹和民俗文 的1/4,拿球的1/s,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建陶第 一镇”。陶瓷产业的快速聚集发展,在带来财富的 同吲‘,也为南庄带来了污染,该镇也因此成为当时 佛山污染较为严重的一个镇。近年来,南庄镇通过 对区域发展的重新定位,以“产业转型、环境再造” 为抓手,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在大力整治陶瓷产 业污染、全力推动陶瓷产业优化提升的同时,及时 启动生态休闲区的建设,不断改善发展环境,成功 摘掉污染重镇的帽子,正在向生态休闲度假基地和 宜居生态新城变身,转型成为佛山中心区域的一个 重要商居板块。 3.面临的问题 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单纯依靠治理的方式很 难彻底解决资源和生态问题。佛山市生态经济建 设仍面临诸多问题。 首先是观念问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 现阶段以追求物质财富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 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转变。部分政府官员对发展 生态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建设生态经济的意识 不强,观念上存在偏差,不能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 生态化的关系、城市建设与生态经济建设的关系、 各生态经济区之间的关系、政府支持与生态经济自 我发展的关系、人才与提升生态产业核心竞争力的 关系、生态产业园区与生态经济建设的关系。重开 发、轻节约,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的现象仍然十 分普遍。一些企业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对环境关 注度不高,污染物偷排现象仍十分严重。 其次,技术制约也是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 忽视的问题。目前,虽然佛山市在低碳经济和资源 节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整体上看能够提供 的成熟的生态技术还远远不够。这主要是由于基 础性研究欠缺,缺乏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系统研究, 基础数据积累不足,生态经济建设科技含量低,缺 第6期 聂呈荣:佛山市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25 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技术与设备。 第三,佛山市生态经济制度的不完善也是造成 生态经济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尽管出台了一系 列生态保护方面的制度安排,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 投入了大量资金,但这种措施却无助于整体问题的 解决。由于生态经济建设运行机制缺乏活力,修补 三个基本方面。在政绩考核中要统筹兼顾,合理安 排三个方面的权重比例,尤其是要加强对绿色 GDP、资源、环境、人才和社会总资本等指标的考 核,使政绩考核真正成为生态经济建设的助推器。 利用市场机制推进生态产业及相关技术的开 发,大力发展减耗、减污、节能的高新技术产业,创 建新型的生态城市和生态工业园区。建立和完善 式的“末端治理”方式很难使经济与生态的矛盾得 到根本有效的解决。 第四,生态经济建设环境差。由于缺乏城乡建 设的统筹规划,城市加速扩张,工业区和居民点布 局不合理,小企业遍地开花,既导致土地使用的严 重浪费,也使得污染下乡现象严重,难以有效推行 生态经济建设。 二、佛山市生态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1.建立和完善生态经济市场体系、政策和制度 必须牢固树立佛山的生态经济建设是历史必 然、现实选择的信念。在当今时代,要使经济快速、 高效、健康发展,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生态经济。 佛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特别适合生态经 济的发展。要协调好二、三产业关系和短、中、长期 发展关系,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高度 有机地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个符合生态经济要求的社会系统必然是可 持续发展的。如果缺乏市场机制的正确导向,就会 造成产业的不协调发展,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推行生态经济发展模 式,必须克服传统的粗放式经营生产过程对环境和 资源的损害,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实现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因此,我们只能从转 变发展模式出发,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 化发展之路。要建立和完善生态经济的市场体系, 通过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共同投人,不断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满足日益 增多的市场需求,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完善生态经济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以下两个 方面:一是要改革不利于生态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 和相关政策,二是要根据生态经济的具体要求,设 计有利于生态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这既包括 专项经济法规、许可证转让制度,也包括道德准则、 行业规范、价值观等。 生态经济包含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 考核制度,建立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和自然资源利用 评估制度。建立生态经济国际合作制度,加强和国 际生态经济部门的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利 用外资发展环保型产业。推动相关部门对技术标 准、环境法律规范的系统研究。另外,还应建立现 代企业制度,成立民间绿色组织和公众媒体的舆论 监督制度。 2.积极营造全民知晓、从我做起的浓厚生态文 化氛围,形成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绿色消费观念 尽管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生态文明意识的教 育体系,公民的环境意识也正在逐步提高,但与世 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加 强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提高公民的生态意 识,注重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沟通,建立健全政务信 息公开制度与听证制度。同时,要改变教育方式, 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由“要我 做”向“我要做”转变,真正实现全社会生态认识的 提高。 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不断增强公民的 生态环保意识,从细微之处做起,培养科学的生活 和工作方式,转变传统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理念,提 倡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绿色消费。 3.提升科技水平,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要走节约资源、适度消费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科技。一方面,要针对佛山市科 技不够发达的现状,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 理论,进行科学研发。另一方面,要围绕人与自然 协调发展的核心要求,抛弃技术成果应用的功利 性,进行基础性科研,使现代科技更好地为生态经 济建设服务。目前佛山市正处在高速发展的过程 中,生产方式、价值观等都在发生不断的调整和变 化。这种可塑性为佛山市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一 个难得的机会,充分把握这一机遇,发展生态经济, 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必要条件。 26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8卷 根据佛山市实际情况,优先安排生物工程技 术、新材料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等方面的绿色技术 攻关。生物工程技术方面,重点开发基因工程技 的定位设计,佛山要全力打造世界级的“绿色家电 之都”、液晶平板显示清洁产业基地、“绿色陶瓷之 都”的三大产业基地,实现生态产业链由加工、制造 等低端向设计、研发、营销、装备、展示、文化等高端 扩张,成为全球行业中心,建设机械装备、金属材料 加工与制品、家具、新材料、汽车及零配件、食品及 饮料、轻纺、节能环保等八大国家级特色绿色产业 术、细胞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生化工程技术,生 物医药技术,应用生物工程技术装备农业、医学、食 品、能源及环保等领域。新材料技术方面,积极开 发超细粉体材料技术、纳米新材料技术与纳米器件 制造技术,进一步拓展纳米新材料在农业、微电子、能源、环保、医疗、化工、建材、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应 用。同时要积极发展新型金属结构材料、新型非金 属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和新型复合材料技术。重 点开发多功能、机敏、智能、仿生等复合材料。环境 保护技术方面,重点研究环境治理工程技术、污染 源控制技术和洁净煤处理技术等。 4.确立佛山市生态经济建设内涵 根据佛山城市发展“现代制造基地、产业服务 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富裕家园”的定位,按照 “发展科学、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总体 要求,佛山的产业发展要实现“四个转变”和“四大 跨越”。“四个转变”即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 的转变、由扩大产业规模向提升产业结构的转变、 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由低端引进向高端引 进和创造的转变、单一发展向全面协调发展的转变 等,最终实现产业的绿色转型。“四大跨越”是指由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由传统制造业基地向现 代制造业基地跨越、由传统产业向现代高新技术产 业跨越、由“黑色产业”(重污染产业)向绿色新兴产 业(绿色服务业)迅速发展跨越等的四大产业跨越。 通过“建设绿色产业型经济强市、南粤大地上的美 丽家园”的产业战略目标,推动第一产业精细发展, 第二产业优化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促进工业 化与信息化相结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相配套,实现 佛山产业的绿色转型。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制造业基地 向先进的绿色制造业基地转变,实现传统产业生态 化,现代制造业绿色化的高端发展,新兴的生态产 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化发展,建立现代生态产业 体系,生态产业规模和生态产业水平位居全国前 列,跻身中国绿色制造业重要城市行列,在某些行 业和产品领域形成佛山绿色标准。 佛山生态产业战略的定位设计,一是产业升级 基地。二是产业集聚的特色设计,五区产业按照新 的发展定位合理布局。禅城区成为现代服务业、高 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核心区;南海区成为现代制造 业基地、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新型核心消费区;顺 德区成为总部经济园区、绿色家电之都、现代物流 基地、生态环保之城;高明区成为新兴产业之城、岭 南山林水都,三水区成为现代工业之区、生态时尚 之城、幸福长寿之乡。三是产业引擎的创新设计, 从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人手提升园区产业发展水 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佛山国家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实行“一区六园’’管理体制的机遇,打造 一流的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园区。积极培育一园多 中心的孵化体系,加快推进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 核心的园区经济“二次创业”,带动专业镇、工业园 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换代,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 间,把佛山高新区建设成为培育、集聚主导产业、优 势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龙头企业的高地。 要以有效的配置资源,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上的负面影响,在社会上要实 现产品的公平分配,解决失地农业人口的就业问 题,以求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最佳效率。要从经济、 社会与生态环境的三维视野进行综合考察绿色产 业战略目标。与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导致“污染治理 与经济增长、社会就业之间的尖锐冲突”不同,生态 经济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就业统一起来,变 “三维分裂”的传统发展模式为“三维融合”的新型 发展模式。佛山发展生态经济的每一方面的单项 目标,都意味着发展内涵的根本性变革,确立的生 态环境维度的目标,实现从开环的末端治理到闭环 的全过程控制;确立的经济维度的目标,实现从数 量型的物质增长到质量型的服务增长的变革;确立 的社会就业维度的目标,实现从减量型的社会就业 模式转移到增量型的社会就业模式。  第6期 聂呈荣:佛山市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27 5.建立农业生态园区,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经济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不可能一挥而 都市农业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过程 中提出的一种高度规范化、产业化、科技化和现代 化的农业发展形式,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 业体系。它依托于城市的结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 境,按着城市人的多种要求,建构培育融生产、生 活、生态、科学、教育、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系 就,必须采取分层次推进的梯度发展战略。第一层 面是佛山生态工业园区企业内部的循环系统。生 态企业要以清洁生产为导向,根据循环经济思想设 计生产过程,促进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实现经 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第二层面是佛山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链或生态产业园区。在企业实 统。现代都市农业既包括大都市里(城区里)的农 业,即利用大都市建设间隙、城市庭院、房顶阳台、 城区内建设的工厂化现代农业;也包括近郊(城乡 结合部)的现代农业和远郊以及环大都市经济圈在 内的适宜大都市市场需求的现代农业和国际市场 需求的农业。佛山市人多地少,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突出,农产品大部分依赖外调,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既不影响正常的农产品生产消费,又能给佛山市的 居民提供休闲度假的场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 然之路。 佛山市现代都市农业总体功能应定位为生产 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并重,但不同的区域应 有不同的侧重点,要区别对待。佛山市应从现有农 业基础出发,突出“绿色蔬菜、岭南瓜果、花卉世界、 优质活鲜、生态乐园”五大特色,重点发展花卉、苗 木、元公害蔬菜等种植类农业、水产养殖类农业和 休闲旅游观光类农业。依据佛山市现有的城市化 格局和农业经济特征,可分为三大功能区。第一功 能区是城区内部的零碎地块,以生态及文化娱乐功 能为主,重点发展景观农业,包括公园、绿化景观、 家居庭院农业、屋顶农业及园艺化的绿岛农业。第 二功能区是近郊区,以生产性功能为主,以观光、科 教、娱乐功能为辅,建立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优先发 展设施农业和工厂化特种蔬菜、畜禽、水产养殖,为 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卫生、充裕的绿色食品,同时辅 助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第三功能区是远郊区,生产 功能和生态防护功能并重,发展高效大田农业和生 态林业,保护饮用水源区。 6。建立工业生态园区,发展现代制造业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将产业结构的生态化 改造与结构性污染治理相结合、生态产业的优化布 局与区域性污染治理相结合,在大力推动园区经济 发展的同时,建立佛山市生态产业体系,促进低碳、 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对于佛山市而言,发展生态 行清洁生产、内部循环的基础上,在更大的范围内 实施循环经济的法则,把园区不同的工厂连接起来 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得 上游产业的废气、废热、废水和废物成为下游产业 的原料和能源。这种循环产业的生态链条甚至可 以从工业延长到农业和畜牧业。第三个层面是佛 山社会整体的循环发展。这是指发展绿色经济、提 倡绿色消费和资源回收产业。绿色消费和资源回 收是必须与上述绿色生产衔接的两个环节,只有这 样才能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形成“自然资源——产 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环路。通过三 个层面的梯度发展,使生态经济逐步成为佛山工业 园区乃至整个城市发展的主要模式。结合产业的 梯度转移,构建生态工业园区。加大现有镇级工业 园区的集中式发展,控制村一级工业用地的出让。 将现有村级工业园区逐步整合到镇级工业园区,各 镇形成自己的品牌并逐渐向市、区级产业园区内聚 集,通过工业园区的改造和整合,改变过去工业发 展沿江、沿路分散布点的产业布局模式。 以工业园区化带动城镇化,实现工厂进园区, 农民进城镇,应该是佛山市许多城镇在新形势下推 进城镇化探索出的有益模式。一方面,通过工业园 区建设,整合镇里分散在各地的工厂,实现对工业 污染的集中治理;另一方面,通过对村镇的功能区 的调整,重新划分商业区、居住区、休闲区、行政区 和工业区,使村镇居民的生活、工作环境质量得到 改善和提高,增强农民进城镇居住和工作的吸引 力,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加速工业企业向园区集 中,促进园区经济的发展,通过增强各大工业园区 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以佛山国家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以各地工业园区为基地的集 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簇群化发展的现代工业智 能布局。 对于南海、顺德等工业基础好、门类多但大部 28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8卷 分园区资源的相互交换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处理不 充分的工业园区,突出工业园区的整合,加强人园 项日的规划管理,建立企业间的物质流动和循环利 用的渠道和机制。对于三水、高明等园区经济正在 发展的地区,抓好园区的整体规划工作,制定入园 上,将重点围绕汽车、石化、造船、电子信息、金属材 料、机械装备、家电、家具和金融、物流、会展、旅游 等产业加强合作,联手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和 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要依托广佛都市圈,加快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汽车及零配件、太 项目指南。对于跨园区界限的虚拟型生态工业园 阳能产业、新光源、生物医药产业高地,打造产值超 千亿的新兴产业群。 的建设,重点是依靠资源和废物流动关系建立起稳 定的经济关系。 7.延伸生态产业链 要加速佛山产业生态化和环保产业化进程,通 过延伸生态产业链,推进生态产业园区建设,建立 有利于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组织结构关系。由“先 污染后治理”的被动环保,到“边污染边治理”的次 优环保,再到把清洁生产贯穿于整个产业链的生态 经济,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它消除了环境与发展的 冲突,把两者统一起来。佛山经济发展的根本思路 就是发展生态经济,按照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对产 业进行调整和改造。一是产业结构的生态化。佛 山的产业结构调整,要抓住广佛一体化的历史性机 遇,全力承接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转移浪潮,实现佛 山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必须按照清洁 生产和循环经济的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 业,使佛山的产业成为名符其实的生态绎济。二是 环保行业的产业化。被称之为“朝阳产业”的环保 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佛 山的环保产业技术含量低、资金严重缺乏、产业结 构松散、运行机制不畅,其根本原因在于尚未真正 实现产业化。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按照市场导向, 建立多元投、融资体制,完善服务体系,尽快建立与 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环保产业化运作机制。 《佛山市现代产业(2009 2020年)》给佛山产业 的定位是:“世界级的现代制造基地,辐射泛珠三角 地区的产业服务中心,与广州共同形成广东重要的 经济增长极”。按照这一规划,市域各区域必须实 行差异化发展:禅城区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高端 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核心区;南海区建设成为现代制 造业基地、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和新型核心消费 区;顺德区建设成为总部经济园区、白色家电之都、 现代物流基地、生态环保之城;高明区建没成为新 兴产业之城、岭南休闲旅游胜地;三水区建设成为 现代工业之区、生态时尚之城。在加强与广州合作 8。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制度 佛山市在整个地理环境上呈现出以山体(以高 明、三水为多)江河(顺德、南海为多)主导绿色走 廊,区域性交通干线骨架主导发达城镇走廊的空间 结构特征。其东部(顺德、南海)城镇发达、城镇与 乡村发展相对均衡,西部生态环境较佳、中心城镇 与一般地区发展差异较大。为了最有效地利用资 源,发挥各地已有的经济活力,必须打破行政区划, 整合产业的空间布局,统筹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 建立新型的城乡空问系统,集约发展,提高佛山的 区域竞争力,共同参与国际竞争与分工,为此,必须 实行生态补偿,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突出岭南 水乡特色,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要在全市范 围内,建立上下游地区、自然生态保护地区和建设 开发地区之问的生态补偿机制,采取财政转移支付 的形式保障高明、 水森林生态系统以及水源保护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实行生态补偿的战略目标,是以提高人民群众 生活水平为目的,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 发展”,在建设产业强市、现代化大城市、历史文化 名城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城市整合和建设步 伐,形成组团式大城市新格局,努力把佛山市建设 成为城市功能完善、产业重点突出、生态环境良好、 组团联系密切、水乡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城市。具 体目标包括: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完善,自然 景观生态系统完整,建成区域性自然生态屏障和城 市生态调控地带;以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理念为指 引,促进产业的生态化提升,构建规模适度,空间布 局合理,产业链条符合生态原则的工业园区体系; 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分区和定位明确的城镇体系以 及各类用地比例合理的混合型土地利用结构;城市 开发强度与区域生态系统承载力平衡,人工环境与 自然环境相互融洽,环境质量优于国家环境保护模 范城市的要求,逐步达到生态城市要求;人与自然 第6期 聂呈荣:佛山市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29 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深入人心,人居环境优美,历 识。德国经济合作部部长曾提出,“保护自然环境 史文化遗产及生物多样性等人文、环境资源得到有 效保护。 是德国发展政策的重点”。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 态系统,德国专门颁布法令规定,凡是被破坏的土 近期,佛山市决定加快制定“不开发区”规划, 加强“不开发区”内的生态环境建设,建立生态补偿 机制,促进“不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佛山市 地必须还原再造,以恢复原来的自然景观,并且根 据需要进行重新全面规划。德国人民多年来致力 于争取关闭核电厂的运动,宁肯多花钱也要用环保 生态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所谓“不开发 电力,以保护环境。第二,建立一套涵盖范围广、制 区”,是指涉及全市生态安全且具有比较优势的重 要自然资源,是城市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佛 山的“不开发区”大部分位于三水与高明两区,主要 由生态林地、湿地、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基本 农田保护区构成,总面积占佛山面积的三分之一左 右。作为对过度开发的纠偏,“不开发区”内严格限 制工业和房地产开发,但鼓励在某些区域发展精品 农业、旅游观光业等。设立不开发区,重点在于保 护环境、保护生态,使生产、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 发展。对于不开发区,以农业和观光旅游业为主导 的区域经济,可能在发展速度上比较缓慢,因此,应 重点抓好科学规划定位,分类指导,落实好补偿机 制,让保护者得到实惠。为保障“不开发区”的可持 续性,政府必须通过财政补偿机制,作为必要的利 益协调手段。目前,市政府已出台政策,每年对“不 开发区”的土地给予每年5OO~800元的农田补偿。 开发区将通过财政支付转移等方式,实现生态补 偿、产业转移补偿和人口转移补偿,借以回馈“不开 发区”,分享发展带来的好处。为进一步将生态资 源变成资本,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还 应对“不开放区”进行“绿色加工”,促进当地经济健 康持续发展。例如,在三水区云东海大湖建设中融 人时尚文化元素后,将主要发展旅游、高档酒店、会 展等具有先进时尚元素的高端现代服务业。 9.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作为现代制造业发展基地的佛山,要实施生态 经济,可学习德国的经验。德国作为发达国家,经 历了单纯发展工业,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阶 段。但通过提出“变黑色工业为绿色工业”的目标, 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已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自然环 境得到了恢复。德国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加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的意 定完善的法律体系。1972年德国通过了第一部环 境保护法,其完备程度到目前为止在全世界仍名列 前茅。其法律法规不仅完备具体,而且要求严格、 执行有力。对生态的保护、废物的处理等都有非常 严格的立法目标和标准。2O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莱 茵河水污染严重,鱼已濒临绝迹,而今河水已达到 饮用标准,充分说明德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力度之 强和成效之大。德国不仅有环保的基本法,而且有 非常具体的单行环保法规,如《DDT法》、《洗涤剂 法》、《飞机噪声法》等,形成了一整套健全的法律体 系。法律规范深入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先后 颁布了《循环经济和废物清除法》、《联邦侵扰防护 法》、《环境监测法》、《环境信息法》等,使环境保护 法律规范渗透的范围更广。第三,加大高科技投 入。目前全世界所开发的生态技术中,英美日等发 达国家占了25%左右,而德国一国就占到l8 ,足 可见其对生态技术的重视程度。环保工业在德国 正日渐成为朝阳产业,已占其GNP的2 左右。 德国人认为,应通过技术和立法促进环境质量的提 高,而环境技术产业则应成为整个工业的一部分, 由市场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万山.生态经济理论与生态经济发展走势探讨[J]. 生态经济.2001(5). [2]李莉鸿.建立和谐的生态经济系统[J].学术交流, 2007(4). [3]耿莉萍.生存与消费——消费、增长与可持续发展问 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338—344. (下转第3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