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说课稿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第二中学 汪海琴
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是来自湟中县第二中学的汪海琴,很荣幸能在这里接受课改培训,在呈现自己在课改当中的思考、感悟与实践的过程中,希望能得到各位领导、同仁的帮助与指导。我说课的课题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我准备从下面四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课标
1、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伟大的祖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2、掌握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
3、理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关系 二、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内容,本课内容由三目构成,第一目: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第二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第三目: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本课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通过对三项政治制度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程度,本课时内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是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学好本课时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并在实践中能够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中。
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已有接触过,但缺少系统地理论学习,本课时内容将在学生已有基础上加强理论探究,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做为当代青年必须自觉贯彻执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为巩固和发展新型的民族关系而努力。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本课时内容做了如下规定:基本要求: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项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懂得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发展要求:联系国内外的具体事例,加深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重要性。本框题有如下内容不作拓展: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我国能够真正建立新型民族的原因。
2、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理解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2)、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比较、鉴别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新旧西藏民族关系的变化感悟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课前预习基础上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使命。
3、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这部分内容,才能理解和掌握后面将要学习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目前社会上还有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教学难点:处理民族关系三个原则之间的关系
难点的依据:谈起关系是较抽象的,学生没有学习过哲学,对这种关系的理解感到有一些抽象。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二、教法、学法 1、教法
在本课题的处理上,我主要采用了“六环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学案引导下指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内通过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初步掌握。
(2)、创设情境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小组合作探究法:针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4)、讲授法: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间的关系,采用教师讲
授。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在教材的处理上可以让学生思考、理解,然后再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2、学法
这届高一学生在初中已接受新课程理念的洗礼,他们有强烈的自主学习探究的欲望,有很好的合作意识,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对社会中发生的重大问题比较敏感并且比较感兴趣,。但是政治生活模块部分知识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点远,高一的学生政治生活的知识还比较欠缺,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有待提高。在学习过程中有些理论问题较难解释他们所接触的实践问题,很多学生往往产生困惑。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尽可能做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家乡民族文化和当前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来设计和展开课堂教学,将生活主题和学科知识较好地结合。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学生学情不了解,所以对课堂中的重点知识采用以教师讲授辅之以学生活动,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探究,采用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在讲讲议议中自主解惑。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三、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阶段: (1)、搜集一些国家因为民族问题而导致的流血事件,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调查、搜集我省的主要少数民族,并以一个民族为例,查找有关该民族的风俗习惯、饮食文化、服饰、居住等特点。
(3)、查找资料和历史知识,证明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族人民缔造的。
(4)、搜集有关体现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实例,在课内交流展示。
2、课堂教学实施阶段
(1)情景导入:利用《爱我中华》歌曲导入,播放歌曲同时利用幻灯展示少数民族图片,改善政治课枯燥乏味的理论讲授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我国民族问题的关注,感悟民族大团结,使学生内心产生共鸣,激发爱国情怀。
(2)展示目标
(3)预习检查:利用简单的几道抢答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并检查学生对家乡民族的了解程度,感受身边的民族团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发言,营造热闹、愉快的课堂气氛。
(4)自主学习:
对本课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首先让学生按提示内容自主树立知识,教师一一展示讲解。
(5)合作探究:
探究一、有人说:“汉族人口占了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所以我们的祖国是汉族人的祖国。”
以此活动证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探究二、新旧西藏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通过对比,使学生直观的感悟到我国民族关系的变化及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
探究三、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原则?又体现了哪些方面?
为突破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的这个重点 ,在民族平等原则学习中,教师展示了三个镜头,启发学生找共同反映的原则,并从政治、经济、文化不同侧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探究四、水磨镇在短短三年中为什么创造了奇迹?
展示水磨镇地震前后的对比图,引导学生完成探究,从身边实际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然后从反面证明(其他国家因民族问题导致的流血事件)并出示江泽民的名言。启发学生将民族团结落实到行动上,自觉履行义务。以玉树灾后重建进行情感教育。
探究五、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能做什么,该做什么 (6)展示讲解:
学生展示课前合作探究成果。以西部大开发为例,启发学生举例说明各民族共同繁荣。
学生动手表示三原则间的关系,到黑板展演,教师补充讲解。 (7)达标检测 (8)课堂小结 (9)布置作业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