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比在指导初等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2021-06-05
来源:乌哈旅游
第33卷第4期 宜春学院学报 V0L 33.No.4 2011年4月 Joumat of Yichun College Apr.2011 调和比在指导初等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周明旺 ,李立斌 (1.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系,江苏连云港222006; 2.扬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摘要:采取例证分析、探讨交比尤其是调和比在初等几何中的应用,彰显了高等几何在论证方法、思考问 题等方面具有的独特性、巧妙性和灵活性特点。旨在群论观点下进一步认识初等几何的内涵与外延,深刻理解高 等几何对初等几何教学与研究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调和比;初等几何;指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018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380X(2011)04—0003—04 The Application of Harmonic Rate in Teaching Elementary Geometry ZHOU Ming—wang ,LI Li—bin (1.Department ofMathematics,Lianyungang Teachers College,Lianyungang,222006 China; 2.Sch ofMath Sci,Yangzhou Univ,Yangzhou,225002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cross rate(espically harmonic rate)in teaching elementary geometry.It illustrates the uniqueness,subtlety and flexibility of higher geometry in the method of proving and way of thinking.Under the theory of groups, the paper tires to discuss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rior extent of elementary geometry,SO that we can have 8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igh・ er geometry’S direct effect upon elementary geometyr. Key words:Harmonic rate;Elementary geometry;Guiding role 高等几何是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 定理1[21设线束s(p)的四条直线P 被不过点S的直 对于几何理论体系的完善、思想观念的更新、思维方法的 线s截于四点P (i=1,2,3,4),则(PlP2,P3P4)=(PIP2, 训练、探求知识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就 P3 P4)。 其与学生熟悉的初等几何、解析几何相比而言,一方面内 证明:用P 分别表示线段.s (i=1,2,3,4)的长度,h 容抽象、推证繁琐,学生不易接受;另一方面,学生大多 表示从点S向直线s所作的垂线SH的长度,△P。P S的面积 认为将来中学教学中用不上,学习劲头不大。事实上,只 有通过几何群论观点的熏陶,才能够在更高层面上认识几 可表示为 何空间的基本特征、研究方法 其内在联系,确认几何学 2S P1s=Pl P2・h=Pl P2sin(plP2) 的本质,进而居高临下地认识初等几何的内涵与外延,更 因此利用这个公式可得: 深入地掌握并指导初等几何的教学与研究。 下面将通过实例就交比尤其是调和比在指导初等几何 (P1 ,P3P.)=簪 = 教学中的应用加以分析、阐述。 Pl P3sin(plP3)・P2 P4sin(p2P4) 1预备知识 P2 P3sin(p2P3)・Pl P4sin(plP4) 定义1…设欧氏平面上共线四点P (i=l,2,3,4), sin(plP3)・sin(p2P4) 称 为四点依此次序的交比。记为(尸。P2,P3P4) sin(p2P3)・sin(plP4) =(PlP2,P3P4)。 = -_ ,式中的右边均为有向线段。 定义3 若(P P2,P3P4)=一1,则称点偶P3, 调 和分离点偶P。,P ,或称尸4为P。,P2,P,的第四调和点,交 定义2 设欧氏平面上共点四线P (i=1,2,3,4), 比一1为调和比。 称 为四线依此次序的交比。记为(p p , sinLP2P3 sinLp1p4 …… 对偶地, P3P4) = —sin( pz—P3)s堕坐 定义4若(P,P ,P3P )=一1,则称线偶P ,P 调和分 i—n(p ̄—p4)’具甲(P ̄,其中( P.i)表示自Pi)表不目P到 的 到 的离线偶P。,P ,或称P 为P。,P ,P3的第四调和直线,交比 角。 一1为调和比。 收稿日期:2011—01—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771182)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周明旺(1969一),男,江苏赣榆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量子群研究与几何类课程的教育教学。 ・3・ 第4期 宜春学院学报 合定理3与定理2即得。 例2求作过圆外一点P的圆0的切线。 第33卷 定理2一线段中点就该线段两端点所定的第四调和点 为无穷远点;反之,成调和共轭的四点,如果有一点为无 穷远点,则该点就其余两点所定的第四调和点是其余两点 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 证明:设线段P。P2及其中点P, 若(P ,PPd)=一1, 即 PIP・作法:(如图2) (1)过点P任作两直线与圆0分别交于A.B,C,D; R 学.-1, 而P。P=一P2P,则P2P4=P,P4。所以P4为无穷远 点。 反之, 若(PlP2,PP )=一1, 即 PtP・簪--1,而 -Pl 则PlP:一P2P。 故P为线段P。P2的中点。 引理1 完全四点形的一对对边被过此二边交点的对边 三点形的两边调和分离。 证明:参见[3]1'55,略。 定理3在完全四点形的对边三点形的每条边上有一个 调和点组,其中一对为对边点,另一对为该边与过第三个 对边点的一组对边的交点。 证明:由引理1结合定理1易证。 定理4在完全四点形的每条边上有一个调和点组,其 中一对为对顶点,另一对中一个为对边点,一个是该边与 对边三点形的边的交点。 证明:由引理1结合定理1易证。 2应用举例 2.1直尺作图 尺规作图,一直是初等几何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 是在学习了高等几何之后,可以利用调和比的有关知识就 能仅以直尺完成几何作图,彰显高等几何对初等几何教学 在尺规作图方面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 例1已知线段AB及其中点C,求作过已知直线外一 点P且平行于该线段的直线。 作法:(如图1) S A C B 图1 (1)连接AP,在其上任取一点S; (2)分别连接.sB,SC; (3)连接PB交SC于点0; (4)连接AO交船于点Q; (5)连接PQ。则PQ所在直线即为所求作直线。 证明:考察完全四点形sPOQ对边三点形边A曰上,结 ・4・ // C t 、 \、 .图2 (2)连接BC,DA交于点R;连接BD,AC交于点Q; (3)连接QR交圆0于点 ,N; (4)连接PM,PN。 则PM,PN即为所求作过点P的圆0的切线。 证明:考察圆的内接完全四点形ABCD结合极点、极 线的知识易证。 2.2几何命题的证明 高等几何的学习不仅是几何体系完整性的要求,而且 对于在群观点下几何观念的树立具有独特作用,尤其是高 等几何所提供的丰富的数学思想对指导初等几何教学研究 意义深远。以下例证交比特别是调和比在论证初等几何命 题所体现出来的独特性、巧妙性和灵活性。 2.2.1证明线段中点 例1 (如图3)设 , 为圆0的两条切线,PR为 圆0的直径,QN上 P。 求证:QN被豫平分。 证明:(如同3) T ∥ P 图3 设X=TR×QN,只需证明X为QⅣ的中点。由初等几 何知识,易知QR,QP为QN与Q 所成角的内外平分线。 因此, 设S= ×PR, 则Q(SN,RP)=一1。 所以(SN,RP)=一1,T(SN, )=一1 o 以直线QN截T(S,N,R,P), 设QN×TP=P 。 则(QN, )=T(SN,Re)=一1 o 所以 为QN的中点。 例2 (蝴蝶定理)(如图4) 第4期 周明旺,李立斌:调和比在指导初等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第33卷 设0是△A曰C的边BC上高AD上一点,E=BO× AC,F=CO×AB, 则AD是/_EDF的平分线。 证明:(如图5)设P=EF×BC,U=AD xEF则依 四调和点的作法,知 (BC,DP)=(FE,UP)=一1 过A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DF,DE于G,H。 记GIt上无穷远点为P ,则DF,DE,DA,DP是调和线 图4 束。 过一圆的弦AB的lIl点0任作其他二弦cE,DF,连 因此G,H,A,P 是调和点列,且A是Gft的中点。 EF,CD交AB于G,H,则GO=OH。 证明:(如图4)因为 ,F,C,曰为圆上四定点,所以 E(AF,CB)=D(AF,CB)。 以直线AB截这两个线束,得 (AG,OB)=(AO,HB) AO GB AH OB GO AB—OH AB’ 又D为A日中点,所以 GB= IJU … 即 GO+OB——一 ±Q丝 GO — OH ’ 所以 OB一 一GO—OH。 故 GO=OH。 2.2.2证明线线垂直 例3平面内任何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是这两条直线 与无穷远直线的交点调和分离虚圆点(1, ,0),(1,一i,0)。 证明:充分性:设Z。,z 是平面内任意两条直线,它们 与无穷远直线分别交于P,Q两点,则有D=(PQ,IJ)= 一1。设Ot是Zl,Z2的夹角,则由Laguerre定理,得 =寺lnD=寺ln(一1)=寺lne- =寺(丌一 )=号 即Zl上f2。 必要性:若Z。上f。,设0=Z。×Z 。则以0为心的任 意圆必通过两虚圆点,,,,且OI,oJ为此圆的渐近线。由Z。 上Z 知Z。, 是圆0的共轭直径。由于二次曲线的两条渐近 线调和分割任意一对共轭直径是真,所以Z。,Z 和无穷远直 线的交点P,Q调和分割,,_,两点。 2.2.3证明角平分线 例4 (如网5) G A H B D C P 图5 又由于AD上GH,从而AGAD与AHAD是全等三角形。 故AD是AEDF的平分线。 2.2.4证明线共点、点共线 例5一直线顺次交三点形P。P2P3的三边P2P3,P3P , P P2于Q。,Q ,Q,。在此三边上再顺次取点 ,Q;,Q;,使 ( P3,Q Q )=k-, (P3Pl,Q;Q2)= 2, (P。P2,Q; )=k3。 求证: (1)Q ,Q;,Q;共线铮.j} k k,=1。 (2)P。 ,P2Q ,P3 共点骨 。k2k3=一1。 证明:先陈述以下事实:设P ,P2, 的坐标分别为a 6,c。因Q,,Q ,Q。为在三点形P 尸3各边上且共线三点, 故其坐标可以写成: Ql:qb—re;Q2:re—pa; Q3:pa—qb (p,g,r为常数)。因为P , 各不相同,故应有pqr≠0 因为 (P:P,,Q Q )=k ,若设Q 的坐标为 b+A。c,则Ql的坐标为 b+ 2c。 显然有 。= ,而 A,=一 ,所以 q A-=一 -寺。从而,Q 的坐标可以写成 Q :qb—k。re(|i}。≠0,否则Q P2)。 同理 Q;:re一 2pa; Q;:pa一也 , 而且 2≠0, ≠0, 即 lk2k3≠0。 以下分别证明两命题: (1)(如图6)Q , ,Q:共线甘存在不全为零的数z, m,n使得 Z(g 6l—klre )+m(re —k2pa )+n(pa 一|j}3g6f)=0 (i=1,2,3) 即 (n—k2m)pal+(Z—k3 )qb 十(HI,一kl Z)re :0 ・5・ 第4期 宜春学院学报 代数余子式,则上述坐标可以简写成 第33卷 PIQ :[口c1+J}l培l,口c + 1rB2,qC3+ lrB3]。 即P1q 的线坐标为qCi+kt ,i=1,2,3。 因此有{l—k3n=0, 【 一居z+m:0. —同理可得 P2 : +k2pC‘,i=1,2,3; P3Q;:pBi+|l}3 i,i=1,2,3。 因此P 口 , l , 共点甘存在f,m,n(1mn≠0)使 I 从而I 100 — l=,一 k3 得 l_。k 1 0 1 P 图6 田, Q (qbl—klrcl,qb2一kl rc2,qb3一klrc3) 所以,P。Q 的坐标为 c l g :二 rc g ,二 l, Il口63 一J}。 rc3口6。一 rc。 I,’ l} qb。l 一 lkl qb k一 :l rC:{ l b3 C2:l, I, b2 耄l 若令A ,B ,C 表示 ,b ,c 在行列式labcI中的 2(口C + l i)+m( +k2pC ) +n(pB + gAi)=0,i=1,2,3 骨(k3qn+mr)A +(kl +, )B +(k2rap+fp)ci=0,i=1,2,3 由于 rP 尸 :[A1,A2,A3] {P3P :[B,,B2,B3] LP1尸2:[Cl,Cz,C3] 而P2P3,P3Pl,P1P2不共点甘lABCl≠0苗(A ,B ,Cj)i :1,2,3 线性无关,所以上述方程组成立 r肌+|l}3qn=0 铮{k1rl+pn=0 Lql+k2pm=0 但是lmn≠0,故上述方程组成立 {0 r k3q I 甘I klr 0 P l Iq k2p 0 l =O ̄pqr(klk2k3+1) =O车 七1k2k3=一1 证毕。 事实上,如果令Q。.Q:,q 所在直线为无穷远直线,分 别利用结论(1)、(2)即可得出为初等几何中的如下结 论: Menelans定理 在三角形P1 P2 P3的三边P2P3,P3Pl, P。P2上依次取三点Q:,Q:,Q , 则Q ,Q;,Q;共线 尸2Q P| P。Q; . 铮丽‘ 。 。 Ceva定理在三角形PI P2P3的三边P2 ,P3Pl,PlP2 上依次取三点Q , ,Q;, 贝0 P。Q ,P2Q;,p,Q 共点甘 哭点甘丽。・ ・。 一 。 由此可见,初等几何中的lVlenel ̄s定理、Ceva定理仅 仅是本例的特殊情形。 参考文献: [1]梅向明,刘增贤,林向岩.高等几何[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1983 [2]周建伟.高等几何[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 [3]周兴和.高等几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钟集.高等几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