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总9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青山不老公开课的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两篇青山不老公开课的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体会“青山不老”,激发环保意识。 二、 预设过程: (一) 导题——平凡老人
1、华夏大地,人才辈出,我们在本册课文中读到许多可歌可泣的名人故事。然而今天,老师给大家引荐的却是一位极其普通的晋西北老人——板书:晋西北 老人
2、简单地理知识补充——晋西北,解决第二自然段的“县志载”(晋西北气候恶劣,植被稀少,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 3、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读题 (二) 读文——解读奇迹
2
1、默读导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a、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b、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c、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老的)
2、小声读文,扫清文字障碍,了解课文大意。交流课文讲了什么人,什么事。
3、默读,在文中划出老人创造的“奇迹”。 4、交流重点语句: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用词语来概括景色:绿意() 翠色( ) 郁郁()( )葱茏 ——体会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指导读句子
“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人生苦短能有几个15年,而在老人这15年中却干了多少事啊!(聚焦数字:8条沟,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
——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15年的枯燥岁月;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是满山遍野的绿,体会老人形象的伟岸高大。 ——指导读句子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3
——这些树的作用是什么树与土在老人心里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小结:土地是庄稼人的命根,农民有了沃土才会有希望,而树恰恰是保证水土流失的关键,所以,老人把他的精力都用在了植树造林上,这树是他的命根,这树是他的希望,这树就是诠释他生命价值的最好体现。 5、有感情地朗读关于“奇迹”的语段。 (三) 交流——环境衬托
1、——绿色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可对于生活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晋西北人们来说却是难得一见的,在这里植树为什么就这么难呢?我们在上课开始就有了了解。
——板书:大环境 小环境
请学生读第二段,找关键词描述大环境。(大风肆虐 干旱、霜冻、沙尘暴 险恶 ) 齐读第三自然段,了解老人坚强背后的艰辛。(早出晚归、七位同伴五位过世、风雨同舟的老伴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绿色披满青山,青丝却变白发,死亡向他逼近,他,却不走,因为——(读)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读着这句话,你有什么想说?
2、体会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衬托作用。 (四) 体会——青山不老
1、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出示)——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4
——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什么意思 ——你如何理解青山不老(
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的意义却在茫茫青山之中得到了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五)拓展——小小练笔 这,是怎样的青山!,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怎样的老人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在村口道别,望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心中默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总结——保护环境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让我们像晋西北的老农一样,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三、 板书设计 四、 教学反思 五、 简单说课 篇二:青山不老公开课 一、朗读诗歌,初知实况
1、出示诗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
5
2、齐读诗歌,你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儿? 3、出示晋西北的图片
过渡语: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一位81岁的老人,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想知道课
文写了什么事吗?请打开课本68页。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流利,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事?
2、检查读书情况。
1)读生字词:肆虐 盘踞 淤泥 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PPT展示)
2)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什么事吗?
教师提示:(谁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课文讲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
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的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造福于后代。) 三、读懂提示,明确要求
过渡语:作者笔下的山野老农到底是怎样的人?请大家齐读阅读提示,再把要解决的
6
问题划出来。 指名回答。
(屏幕出示:⑴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
下创造的?⑵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四、研读课文,感悟奇迹
(一)理解奇迹。奇迹是什么意思文中的奇迹指的是什么 (二)从环境的改变感悟奇迹
1、出示表格:小组合作学习。默读课文1-5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山沟过去的句子,用 2、小组汇报。 晋西北的过去:
1)、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
2)、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3)、“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引导学生抓住“肆虐、盘踞”等重点词,通过朗读体会晋西北沙化的恶劣环境。) 师生合作读 晋西北的现在:
1)、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
7
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2)、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 生齐读,看重点字词,齐读第一句,生齐读2、3句。 师提问:从这三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请女生美美的读一读第一句 请男生读一读第二句 全班齐读第三句
3、小结:把这贫瘠的山区变成绿洲真是个了不起奇迹!这是谁的功劳 (三)从老人的`“老”感悟奇迹
1、他是一个怎样的老人15年里过着怎样的生活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2、学生汇报,出示大屏幕引读: 1)、他是一个瘦小的老头。 2)、他65岁开始治理这条沟。 3)、他已经81岁。
4)、他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 觉。
5)、与他风雨同舟一生的老伴去世了。
8
6)、曾经与他一起治理这条沟的七位老汉已经去世五位。 7)、三间房,就剩下他一人。 请全班齐读
读了这些句子,请你们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老人在这15年里过着怎样的生活?
请男女生各读一句
5、小结:老人15年如一日地种树,面对一切困难与痛苦,他不改初衷。当五位志同道合
的老人相继离世时,他继续种树;当风雨同舟一生的老伴过世时,他仍在种树;当唯一的女
儿三番五次地要接他去享清福时,81岁高龄的他还是选择种树;这难道不是奇迹吗?
五、突破难点,深化理解
老人已经81岁高龄了,可是他为什么还要坚持植树造林呢?从课文中找出句子。
1、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2、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3、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
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请四大组轮流读句子
9
谁能告诉我,老人把自己的生命转化为什么东西谁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老
人的什么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小结: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全班齐读一遍。 这位老人让作者领会到——青山是不会老的(学生齐说),你理解了吗
是的,青山不老,这几个字饱含了作者对老人深深的敬意,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读课题。
六、拓展延伸,升华内化
1、真情表达:老人执着的植树造林、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精神令我们感动。同学们,拿
出小练笔本,以“是啊,敬爱的老人,青山是不会老的” 为开头,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七.作业
1.读课文,摘抄或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
2.你会用什么样的行动去保护环境?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