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育 评 论・ 创新型国家体系中的中国大学学术自主问题 许 杰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摘 要】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提出呼唤中国大学要学术自主。面对中国大学缺乏学术自由传统,自 主创新乏力的历史与现状,当务之急是确立大学的学术主体地位,构建创新国家体系中的现代大学制度,提 升大学的学术自主性。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 中国大学 学术自主 一、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呼唤中国大学要学术自主 的传统。由于特定的历史、制度和文化方面原因,中国 2005年l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大学的学术价值观与西方大学不可同日而语。欧洲大学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最基本的学术价值观就是自治权和学术自由。而在悠久 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 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国呈现出的是一种与欧洲国家截 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 然不同的学术价值体系。加拿大学者许美德甚至认为, 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在中国的传统中既没有自治权之说,也不存在学术自 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 由的思想;同时,也没有一处可以称得上是大学的高等 再创新能力。2006年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 教育机构。” 技大会上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坚持走中国特色自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西方国家的大学自治在20世 主创新道路,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纪末日渐式微,但大学自治作为一种传统的学术价值在 2006年2月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 西方社会还是受到广泛的认同,作为法人团体的自主独 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 立性仍明确存在。具体体现在,在发达国家,不论高等 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属于哪一类型——集权、分权和复合 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 性,高等学校都是法定的自治机构,拥有教育活动的独 全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自主 立自主性。尽管大学不断地在适应社会变革中作出某种 创新不仅是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也不是生产企业的孤立 改变,特别是由于“经济力”的压制或驱动,政府对现 行为,而是科技界、企业界和文化界乃至全民族的共同 代大学的控制或干预呈强化趋势,大学自治和大学自由 使命,教育界特别是高校更是重任在肩。 的理念有时会受到某种威胁,但大学自治的基本信念并 大学是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生力军,建设创新型 没有动摇,它仍然是政府干预或控制大学不可逾越的边 国家必须有一批高水平研究大学作为支撑。与传统研究 界。无论在大学之内还是在大学之外的人都明白,大学 型大学相比,创新型国家体系中的研究性大学其主要特 如果失缺自身的本质和宗旨,那么大学就不能称其为大 征在于:第一,在办学理念上,更加强调创新是学校的 学,就无法产生大学的价值和功能,这不仅对大学本身 核心竞争力;第二,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增强学生 而言是个灾难,而且对于社会和国家来说也是无法补救 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三,在科学研究上,更加突 的损失。所以,本真的大学的衰亡或者衰落,是大学以 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以及自主创新 及曾经得到过大学惠及的国家及社会都不愿意看到或接 和集成创新;第四,在社会服务上,更加重视参与国家 受的结果。因此,尽管有些国家的政府及社会在帮助大 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活 学解决难题的同时,也对大学提出了许多“苛刻”的条 动;第五,在学校管理上,更加注重体制创新和机制创 件和要求,迫使大学的“围墙”逐步被打开, “象牙 新;第六,在校园文化上,更加崇尚百花齐放、百家争 塔”意识逐步被解构。但是起码在目前,大学的开放或 鸣、鼓励创新。质言之,创新理念应体现在大学的各个 “解构”,可以说都是在保持大学独特本质、品格、精 层面。而创新是以自主发展为必要条件的,这意味着以 神、尊严的情况下进行的,也是大学依据自身利益与时 学术为本基的研究性大学应该提升自己的研究自主性, 俱进地调整自己的策略,并且进行自主选择的结果,从 扩大学术自由空间,以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 而使大学在增强为社会服务的能力的同时也相应地提升 二、中国大学学术自主的历史与现状:缺乏学术自 了自己的地位和价值。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共识影响下, 由传统.自主创新乏力 大学的传统和精神才能被保护和传承下来,作为世界大 (一)以历史为研究维度,中国大学缺乏学术自由 学通例的“三A原则” (即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r,乡l 盎 毒,l ・ ●2006年第8期上半月刊●—— 一 治校)才能普遍得到维护和尊重。政府即便要控制大 学,也只能是将“行政力”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对大学的 “柔性控制”。 而在悠久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国呈现出的是一种 与欧洲国家截然不同的学术文化体系,在中国的传统中 既没有自治权之说,也不存在学术思想的自由。但由于 19世纪欧洲大学的模式逐渐随着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 扩张,遍布世界的大部分地方,作为欧洲大学最根本的 学术价值观——自治权和学术自由也被“移植”到中 国。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是以欧洲为蓝本。它与中 国传统的以皇权依附为主要特征的学术价值观存在内在 的冲突,但这并没影响这样的一种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冲突的结果是大学自治被修正、大学更多地受到政府的 控制。从我国大学产生之日起,政府就开始运用他们最 为熟悉和成熟的“大一统”管理思路,将大学完全纳入 “大一统”的系统中进行管理,因而从最初创办大学的 满清政府,到后来的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几乎都没 有想过或者准备同意按照“世界大学通例”而允许或支 持大学实行能够体现大学活动规律和逻辑的“自治”模 式,让大学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和独立权利,而基本上都 是采用对大学加强控制和打击的方式,压制和阻止大学 要求独立和自治的期望。对此,尽管包括蔡元培在内的 许多教育家和学者为了确立“教授治校、大学自治”的 制度而进行过艰苦的努力。但由于这些努力一直没有影 响到国家制度设计和制定的层次,只是停留在大学对教 育部消极对抗或抵制的层次,因而没有改变中国大学的 基本地位和定性。中国大学早期生存环境的“不足”, 使大学失去了及时建立“三A制度”的契机,没有使中 国的大学在创办之初就及时地建立起能够使后世必须尊 重、不能轻易改变的自治传统和制度。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大学自治”制度仍然得 到保持,而随着“学习苏联”的全面展开,“大学自 治”为政府对大学直接的集权管理所取代,大学完全变 成了政府的附属机构,国家权力全面进入大学,大学则 迷失于政治运动中。“我国大学在整个社会中失去了自 我,高等教育自身的逻辑犹如大学的灵魂,失去灵魂, 失去自我的大学,又谈何自主权?” 显然,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自治是大学传统合乎历 史的逻辑产物,是中世纪大学所具有的自治精神的发扬 光大,由此决定了在近代化的历程中,欧美国家高等教 育的改革和发展基本上走的是自下而上的路线。而我国 近代大学的产生, “是在外部的强大压力下被迫做出的 变革反应,而非中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自然结果”。 由此决定了中国高等教育基本上走的是自上而下的路 线。简言之,我国大学从产生之日起就与政府交织在一 起,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政府是她的“助产妇”、“催生 婆”。“大学是政府出钱创办的,政府自然是大学的所 有者或者说主人。政府成为大学的主人,对大学各方面 进行支配和控制是天经地义和理所当然的事。”再加上 新中国建立后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 的确立,行政权力在社会生活中占有绝对优势,进而使 中国的社会改革呈现出主要由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推动 的路径依赖。政府与大学之间则形成了一种隶属依附性 关系,即大学的机构设置与政府是同一个模式,结构也 几乎类同,由此决定了我国大学在建国以后不同历史时 期的办学自主权状况完全消解于政府管理体制中,更毋 谈学术自主。 (二)以现实为思考维度,中国大学学术自主乏 力。从宏观层面看,客观地说,2O世纪8O年代中期以 来,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国大学获得了一 定的自主权。从法理上讲,大学自主权存在的基础应该 是大学——作为学术性组织自身所拥有的一种权利, “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核心是学术自主权,离开学术谈大 学办学自主权没有任何意义”。 但在我国,政府始终是从大学的外部——政治和经 济方面来考虑对大学放权。这样的一种思维定势,才会 使在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苏步青、李国豪等大学 校长就开始呼吁给大学一点自主权,却丝毫没有引起政 府的任何反映和重视。直到1985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 的推进和政府改革的深化,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财政 压力的逼迫,“因中央财政的困难,部位属院校在8O 年代期间的财政优势已慢慢失去,高等学校内部也被要 求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政府才开始对高等教育的部分 管理权力实行让渡,将其下放到地方政府和高校。 显然,政府放权的筹码是,赋予地方政府和高校部 分管理自主权的同时,责令其分担相应的财政责任。至 此,政府对大学自主定位的市场取向趋势日益凸现,大 学的使命已经从强调计划经济下的阶级斗争中转移出 来,在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形成了大学的新使命:在 承认革命目标的同时,信奉的是市场力量,大学被迫对 人们日渐增加的高等教育需求作出反应。 可见,在我国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从一开始就不是 一个“学术自由”、“学术自治”范畴的概念,某种程 度上它不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对高等教育事业性质 认识的一种延续,即高等教育不是社会公共事业的存 在,而是阶级统治和意识形态的工具,始终为专政国家 所垄断和控制。正是由于政府对大学自主权性质认识的 局限,致使实践层面政府下放给大学的权力从属性看, 更多的是赋予院校在财政资源分配和人力资源决策上的 自主权,至于大学自主权的核心——学术权力主要是政 府对大学的授权仍然很有限。在我国大学自主权始终彰 显的是其外在的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其作为本体相 对独立性的学术价值和育人价值被忽略了。一句话,政 府仍是从“工具论”而不是从“本体论”,来探索高等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来扩大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权,高 校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仍处在“缺位”或“缺失”状态, 至使中国大学陷入了深度的“本体危机”中。所谓大学 本体危机,实乃大学自我认同的危机,即指大学丧失了 自身赖以生存的普适性的价值观——学术自由和大学自 治。基于本体论的学术性组织的学术自由权力丝毫没有 得到任何彰显,大学只是被动地置于市场“自由”的背 景下,通过自主办学来解决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从中观层面看,大学组织中行政权力“左右”学术 权力。大学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既有学术属性, 又有科层属性。大学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决定了其必须以 学术为主。但大学又不是一般的学术团体,而是一个正 式的社会组织,亦具备社会组织的基本特性——科层 制。学术属性和科层属性共同构成了大学整体组织结构 的两维,反映了大学组织活动过程中两种不同的价值取 向,也决定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在大学组织层面的客 观存在。 如果说1985前大学的行政权力更多地被政府所垄 断,大学只是充当一个上传下达的执行者。而随着近年 来在新公共管理理念指导下政府对大学的分权,则形成 了权力在大学组织层面的再集中。政府通过绩效评估、 质量监控等手段来对大学问责,进而实现政策的价值偏 好。大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为了大学的生存和发展以及 自身的利益需求,强化大学内部的层级和量化指标,以 完成既定的绩效指标。所以,尽管政府与院校之间呈现 权力下放的趋势,但院校之内则呈现权力向管理层集中 的趋势,与之相对应的大学组织的科层化程度大大地加 深了。因而,与大学自主权范围扩大背道而驰的是,学 术权力再度沦入“边缘”地带,行政权力“左右”着学 术权力的传统格局依然维系且愈演愈烈。 从微观层面看,教师和管理人员不同利益主体权力 关系的失衡。随着新管理主义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推进, 公立大学在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同时,大学校长及其他主 要管理者的权力得到了集中(《高等教育法》对大学校 长权力的规定就是见证),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教师的处境则每况愈下。教师们所经历的不是自主权的 增多和专业精神的提升,而是紧张心理的增强。在专业 自主性方面,教师被市场所左右。由于市场的强力介 入,使大学过多地受到市场外力的牵引和支配,衍生出 学术目标之外的多重目标,功利性的效率和效益目标与 学术工作本质的冲突,导致教师在学术活动中偏离了学 术研究的本义,过分注重以“学术为生”,而失落了 “以学术为业”的精神。“无功利的活动和成熟期缓慢 的长期计划,在要求短期效益的制度压力下化为泡影。” 绝大多数科研根本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可 以被称为“三无论文”,即:无问题、无方法、无结果。 与此同时,管理人员的权力得到了提升。近年来中 国大学改革因受到公共部门管理主义改革浪潮的影响, 院校的管理阶层,不论是在大学、学院或者是学系层 面。皆能享有更大的权力。这种权力就其性质而言属于 管理权力,源于他们的管理人员的身份和职位。因此, 政府权力的下放引起了大学内部权力结构的变化,突出 表现为大学管理人员权力的上升。这些管理人员分别对 其上级管理人员负责,并执行上级管理人员作出的指 令,进而形成了一种与学术人员的晋升轨道相平行的另 一种晋升轨道,行使其职位带来的权力,制定本系统内 的游戏规则,决策和执行模式是“自上而下”的,通过 等级的管理机构逐级下达执行,中心管理机构通过报 表、绩效报告、考核控制等方法对学院和学术人员的绩 ・教 育 评 论・ 效进行考核,与质量评价相关的规则正被制度化,迫使 所有教职人员对其本身的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成果 与质量承担全部责任。确保大学教职人员能够完成配合 所属院校的长远发展而工作,保证大学教育的质量,向 政府和大众对高等教育投资作出交代,实践问责或责任 交代的公共政策的基本原则。 学术研究需要自由,但现有的高校管理体制下却不 能保障充分的学术自由;学术管理需要自主性,但现有 的体制不能支持充分的学术自主性;学术研究需要学者 之间的有效合作,但现有的体制未能促成有效的合作; 学术研究需要良性竞争,但在现有体制下。教授之间的 竞争多半在学术之外。 以上是以本土化为思考语境,而从全球化的语境看 是中国大学学术身份的进一步“边缘化”。近年来中国 大学正以开放的姿态与世界接轨,自觉地融入了全球化 的高等教育改革浪潮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大学国 际地位的提升,相反伴随着市场取向大学自主的全面推 进,中国大学的学术地位愈加“边缘化”了,这并非耸 人听闻。 根据世界知名的比较教育专家阿尔特巴赫提出的 “中心”——“边缘”观点,处于“中心”地位的无疑几 乎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第三世界大学在全球范围 内无一例外的都是“边缘”大学。所以,发展中国家的 大学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趋同和靠近的过程中。必须保持 个性和特色。否则,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过程,很容易 在全球化趋同背景下演化成西方化的过程。中国大学在 实现从“边缘”向“中心”的跨越发展过程中,如何处 理中西方大学的关系就成为“瓶颈”所在。2003年5月 北京大学推出的 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 革方案》,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轰动了整个中国学 界尤其是高等教育界,也由此引发了对中国建设“世界 一流大学”的思考。其中对北大改革方案持保留和反对 意见的主要观点之一,就是认为北大的改革是典型的 “西化”,进一步说是“美国化”。实际上这是中国高等 教育发展传统对外来影响“路径依赖”的再现。 客观地说,中国大学是在没有自我、缺少自我和基 本属性不明的情况下遵循着政治论哲学的发展轨迹,因 而一方面欠缺高品质成就(就大学地位与世界先进大学 相比较而言),另一方面又不能很好地与社会紧密结合、 自立自强于时代之前沿。其病灶既不在于追随了洪堡创 立的“柏林大学”模式,也不在于效仿了积极为社区服 务的“威斯康辛模式”,更不在于把我们的大学办成了 与世隔绝的学术“圣殿”。显而易见,作为“主体”的 中国大学从资格到能力都不能与发达国家同日而语,明 显属于处于“弱势”。 总而言之,中国当代大学所关注的只是自己生存状 态中极为表层的部分,如政府和社会支持自己的程度以 及自己眼前的现实需要。而对于自己深层的生存状态, 如目标定位、使命的指向、应该扮演的角色以及理想的 生存状态,要么根本没有意识,要么无暇顾及。在这种 状况下,中国当代大学已经开始失去大学的本真意义, I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哆‘ 血 啪・ 并正在远离其本真精神,大学正在失去自我, “边缘” 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确立大学的学术主体地位。构建创新国家体系 中的现代大学制度。提升大学的学术自主性 要焕发中国大学的精神活力,增强其自主创新能 力,提升中国大学的学术自主性,首先是在理念层面应 赋予大学组织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及合法性,确保其学术 主体地位,提升其学术自主性,以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中 的多主体——大学与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角色互动 和权力博弈,这是在形而上的理念层面(或精神层面)。 同时,在操作层面必须以与之相匹配的制度为依托。因 为,任何理念必须落实在制度的层面上才具有现实性, 否则学术理念就成为空中楼阁。鉴于“中国大学中的制 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比照政府系统和行政原则 的设计。”政校关系中大学一极的力量过弱的现实。因 此,在提升大学学术自主创新能力的制度设计上,应从 大学的外部调控模式和内部管理机制同时入手,重理政 府与大学之间的权力结构和运作模式,以对政府超强的 权力予以匡正,这是政府与大学实现平等“合作”的基 点。在此基础上,健全大学作为学术主体的内部管理机 制,使学院模式成为大学组织的主导机制。此外,还要 保障大学法人的公共投入和独立产权,为大学学术自主 奠定物质基础,进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共治”,形成权 ■ 力的“平衡”格局。 (一)树立正确的大学观,确立中国大学的学术主 体地位。大学学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主要是一种制度 文明的产物,不是急功近利的政策能够速成地催化出来 的。而大学制度在一定意义上是大学观的反映,有什么 样的大学观,就有什么样的大学制度借以维系。现代大 学制度是建立在新的大学之上的一种物化了的观念,树 立正确的大学观是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的基础。当 然,大学制度包括许多具体制度。但大学的核心制度、 大学制度创新的根本要义,就是确立“学术本位”的价 值,在大学实行学术内行的民主管理,教授真正拥有学 术权力。一个没有奠定学术自由的价值观,教育不拥有 学术权力的大学,不可能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更遑论 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即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是 大学功能构成的基础。 根据世界大学发展和进步的规律,中国大学要由 “政府的”转化为“自己的”,这个过程无法在大学内部 完成,也无法由大学自己主持完成,而必须在国家层面 才能完成。为此,大学定位的这种转换需要政府所提供 的制度保障,进而使大学由政府的“下级”及“工具”, 成为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的教育及活动方式的办学实体, 成为能够自己承担市场风险的独立法人。独立性是现代 大学的重要特征。当然,大学的这种独立性并不是不需 要依靠政府与社会的支持,因而只能说是相对的。大学 作为主体的相对独立性的另一层含义是大学批判精神的 重建。重建大学的社会批判精神,就是要张扬时代的主 流价值观,批判不适应时代的陈腐落后观念。当然,大 学要做到此,首先是独立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拥有真 ●2006年第8期上半月刊● 正的学术组织的“主体”地位。 (二)构建创新国家体系中的现代大学制度,提升 大学的学术自主性。第一,改善大学学术自主的外部环 境——变革政府对大学的宏观调控模式,由统治下的集 权为治理下的分权。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 大学要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人 才和智力支持,政府对大学的宏观调控模式必须由集权 走向分权。首先,这是对大学组织属性的观照。大学组 织是“松散结合的系统”,松散结合是形成大学组织内 部动力和活力的缘由所在,为大学的学术自主提供了制 度性的保证,也说明了大学组织中的权力主要不是来自 科层制。 “与我们传统上所期待的相反,在学院和大学 中,管理与绩效间不存在密切的联系。”此言一语揭破 了人们不能完全用工商业的管理和经营理念来理解大学 组织的管理。要恢复大学本真的松散组织属性,只有变 集权为分权。其次,大学组织的觉醒、成熟、发展客观 上要求政府宏观调控的分权模式。如果说政府对大学的 集权管制是出于对中国大学“能力却失”的关照,具有 天然的合法性。但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大学的放松管制 和市场经济所提供的自由发展空间的增大,大学作为利 益主体的自我意识在不断觉醒和强化。适应大学作为独 立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 应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 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确保大学——作为独立的法人实 体和办学主体的权利和责任。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客观 上要求政府向大学分权,切断大学作为政府附属物的关 系“脐带”。“为了实现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就必 须使高校成为真正独立的利益主体和法人实体,摆脱对 行政组织的从属和依赖,从集权决策走向分权决策。” 为此,应根据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将政府对大学的管理 职能进行分解:一部分下放给地方政府,一部分转移给 市场主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一部分下放给大学。在这一 过程中,还应当防止地方政府“截留”中央政府下放给 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使改革一步到位。 第二,健全大学学术主体的内部管理机制——使学 院模式成为主导机制。在大学中,学术取向、研究自由 是灵魂,是科学和研究的源泉。随着高等教育治理中政 府分权模式的确立和大学学术属性的彰显,大学组织管 理的单一官僚型运行机制或市场机制将丧失其赖以存在 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理,学院模式将成为大学内部管理 的主导模式。 学院模式(collegial models)是近年来西方教育管理 的一种主流模式。在教育管理理论中,它正在成为一种 重要的模式而得以发展。所以,20世纪的90年代,许 多学校正在建立学院模式结构。明显的倾向是,许多学 校都在朝着学院模式的方向发展。学院模式已经被管理 界信奉为学校和学院管理最合适的模式,被认为与学校 的管理效率和质量改进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日益被官 方认为是“好的管理模式”。 “在任何以高水平的专业 技能为基础的组织里,如果实施的是真正的学院模式管 理,那么组织的运转就会最为有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教 育 评 论・ 博士后自我管理组织的特色 以清华大学博士后联谊会为例 傅林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博士后、副教授)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建立博士后制度, 清华大学于1985年11月建立了首批7个流动站, 在博士后制度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博士后自我管理 1986年开始招收博士后,两年后在站博士后有15人左 组织——博士后联谊会。清华大学是全国首批设立博士 右,虽然人数很少,但博士后作为我校教工队伍中的 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也是全国最早成立博士后联谊会 一个特殊群体,有自己的群体文化。他们来自不同的 的单位之一。清华大学博士后联谊会作为一个博士后的 地方、不同的高校,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学术背景, 自我管理组织,长期以来,在加强广大博士后之间的联 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作和生活的适应问题,这使博 系、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协助解决博士 士后们产生了相互交流、彼此了解、增进友谊的愿望。 后各种实际问题、丰富博士后业余生活等方面发挥着独 同时,由于当时流动站正处于初创时期,各项管理制 特的作用。清华大学博士后联谊会是中国博士后自我管 度正在建立过程中,博士后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 理组织的一个缩影,本文拟对它的组织性质、组织结 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清华大学于1987年成立了 构、开展活动等方面的特色作一初步探讨。 “清华大学博士后联谊会”。 一、形成与发展 博士后联谊会得到了校领导、研究生院主管博士 从内涵看,学院模式是指那些强调组织中所有或部 到普遍的适用。市场取向的大学自主使大学的办学活动 分成员共同分享领导权的理论流派。从外延看,学院模 主要受制于外部因素——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的支 式包括“有限的”和“纯粹的”学院模式两种。 “有限 配,大学自身的学术自主性仍处在缺失状态。而市场和 的”学院模式要求领导者与部分有资历的同事共享权 社会对大学的牵制,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政府对高等教育 利,而“纯粹的”学院模式要求所有的组织成员在决策 投入的下降, “政府财政拨款的有限性则使大学不得不 过程中享有同样的发言权和决策权。学院模式认为,组 将注意力转向社会,直接向社会寻求支持,大学与社会 织通过讨论的方式达到意见一致,并通过这样的过程进 就这样历史地结合在一起了。”显然,要真正提升中国 行决策,权力是由组织中的所有或部分成员共同分享 大学的学术自主性, 的,他们对组织的目标都有共同的认识。学院模式反映 政府应履行其对高等教育的职责,确保大学的公共投 了大学学术管理的新需要,适应了大学学术发展的新要 入,为大学的学术自主性提供物质保证。 求,它能够突破目前所流行的管理主义的校级集权管理 但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投资者并不意味着政府 模式,从改革校级集权管理人手,以扩大大学中下层学 应该垄断大学办学。布坎南曾说过: “市场的缺陷并不 术自主权来凸现大学组织“底部厚重”的组织属性。学 是把问题转交给政府去处理的充分条件。”这一说法在 院模式更有利于大学的学术管理、学术性的彰显以及学 逻辑上没有错。在矫正高等教育市场失灵上,应以政府 术权力的复归。“虽说现行大学组织中运行着官、学、 调节为主,社会力量调节为辅。高等教育中诸多难题的 商三种逻辑和规则,但起主要作用的应是学术的逻辑。” 解决有待于政府意愿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 如此,大学治理主体的内部管理模式应该变单一的官僚 自主权不被用作解决资金来源的“绿色通道”,进而提 型运行机制为学院模式为主,市场和官僚机制为辅的复 升大学的学术自主性。 “如果希望大学或任何其他的高 合性运行机制。 等教育机构对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作出显著的贡献,则国 (三)奠定大学学术“主体”的物质基础,保障其 家和整个社会不应将高等教育只看作是公共预算的负 公共投入。随着大学改革潮流的两个中心的出现:一是 担,而更应是增强竞争力、促进文化发展和增强社会凝 政府资源配置途径的变化;一是通过市场化以解决资源 聚力的一项长期投资。……结论是,为了确保高等教育 配置的效率化,市场成为大学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而 的教育、社会和制度之使命的完成,对高等教育的公共 资金筹措类型的变化成为大学治权变化的动力, “谁出 资助仍然是必要的。” 资谁定音”的消费者主权经济学原理在高等教育领域得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