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新版 人教版

【人教版】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新版 人教版

2023-04-01 来源:乌哈旅游
※ -精 品 人教版 试 卷- ※

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华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战略文化。这一战略文化力斥强权与 霸道,以重道尚义为价值取向,提出“慎战”与“重战”交互为用的国防理念,主张在处 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讲求谋略,强调实力是制胜的基础。这构成了中国古代战略文 化的核心话语体系,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和平主义情怀与卓越的政治智慧。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道尚义、以德立国的处世之道,认为暴力、 强权绝非国与国之间的相处之道,各国在处理邦交关系上应遵循亲仁善邻的和平之道。在 中华文化中,穷兵黩武一向被斥为“霸道”。先秦诸子对于治国之道虽各持己见,但对于 “霸道”则同声谴责,其中儒、墨两家的“非战”思想就是反对“霸道”的典型代表。中 国古代王朝的邦交之道大多以道义德教为价值取向,倡导“怀远以德,不闻以兵”的和平 外交原则。

中国自古疆域辽阔,强邻代兴,周边扰攘从未曾停息。面对险恶的地缘环境,中华民 族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以强大的国防力量为后盾震慑强敌、维护和平。面对来自周边的 安全威胁,我国古代先哲提出了“慎战”“重战”交互为用的策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 的慎战观,即以高度理性、审慎的态度对待战争。慎战观强调“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 危不战”的原则,摈斥“怒而兴师”“愠而致战”的好战之举;慎战观倡导居安思危、有 备无患的积极国防理念,深刻阐释了慎战与重战、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将慎战观落实 到国家治理之中,就是要知战、备战。知战是指深入研究战争的内在规律、战与和的利害 得失;备战则是“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对战争常备不懈,以形成对己有利的战略态势。 中国古代兵家谈论战事,大都以禁暴止战为旨归,强调师以义动,其核心思想可以归 纳为“以谋取胜”。例如,《六韬》倡导“文伐”,《孙子》主张“谋攻”。总体来看,中 国古代谋略运用的精髓可以归纳为:道胜为上、政胜为本、柔胜为用。所谓“道胜为上”, 是指道义的优胜是谋略运作的最高目标。“道胜”要求体现军事行动的道义合法性,取得 以德服人、海内归心的效果。所谓“政胜为本”,是指政治

目标、政治谋略是战略谋划的

主体与核心。所谓“柔胜为用”,是指以间接、迂回、柔性的方式赢得胜利。用今天的话 来讲,就是通过运用国家软实力达到战略目标,实现不战而胜的战略效果。

※- 推- 荐 ※ 下- 载- ※.

※ -精 品 人教版 试 卷- ※

在中国古代战略理论中,实力是克敌制胜的物质基础。先秦诸子谈论国防之道时,大 多将国力放在重要位置。例如,《管子》的“为兵之数,存乎聚财”,《商君书》的“农战” 论等,都强调国家实力的重要性。实力是制胜之基,依托实力形成战略优势,进而转化为 胜势,是战略谋划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谋略就是善用力、巧用力,实现未战先胜的 “形胜”。实现“形胜”,首先要“聚力”,然后要“造势”与“任势”。“聚力”就是 厚植国力,“造势”,即依托自身强大的实力,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局势。“任势”,是 指将客观的物质力量与主观的谋略运作有机结合。历史证明,正义的力量并不能自动战胜 邪恶,惟有通过“任势”,依托强大的实力、发挥正义的力量,才能禁暴止乱、实现和平。

(摘编自周德钧《中国古代战略文化的几个核心话语》)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华民族的对外交流是建立在强大的国防

后盾基础上的,这要求我们知战、备战、慎 战。 B.中国古代兵家认为,战事的目的在于禁暴止战,屏弃“怒而兴师”,反对“霸道”。 C.中国古代的战略文化强调“慎战”,倡导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积极国防理念。 D.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和平主义情怀,倡导亲仁善邻的邦交相处之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用

大量篇幅详细阐述了中国古代的战略文化 的精髓。 B.文章首段总论中国古代战略文化的核心话语体系,具有提纲挈领的关键作用。 C.文章在阐述道理时使用了引证法和例证法,既有理论分析,又以事实为依据,增强了 文章的说服力。 D.文章最后一段以《管子》《商君书》为例,强调了实力为本的中国古代战略理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国与国在交往中出现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而这也正是中国古代战略文化产生的前 提。 B.先秦诸子中,儒、墨两家虽然对于治国之道的见解各有高下,但都反对穷兵黩武式的 “霸道”行为。 C.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禁暴止乱、实现和平的唯一途径就是以强大的实力来发挥正义的 力量。 D.当前,中国在面对周边扰攘时,宣称“我们不想打,但是也不怕打”,这正是对中国古 代战略文化的继承。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高一手 蒋世平

菜市场后街来了一个流浪老人。他整天醉意昏沉,一醒来,就向路人和店家讨钱买酒 喝。问他情况,老人说不清楚,大家就都叫他“醉酒爷爷”。

这天,郑晓亮买菜经过,醉酒爷爷伸出黑糊糊的手说:“哥,有钱没有,给点买酒喝。” 郑晓亮说:“大爷,您跟我走,我请您喝酒。”郑晓亮在建筑工地做钢筋工,几个工友看见 脏兮兮的醉酒爷爷,都指责郑晓亮。

郑晓亮说:“他是我离家出走多年的爷爷。”郑晓亮带他洗了澡,换了干净衣服。吃饭 时,醉酒爷爷问:“酒呢?”郑晓亮拿出半瓶酒,喝时问大爷情况,醉酒爷爷只说姓高。 第二天,老板林勇问包工头,喝酒的老人是谁。包工

头说是郑晓亮的爷爷。郑晓亮笑

※- 推- 荐 ※ 下- 载- ※.

※ -精 品 人教版 试 卷- ※

着说:“那个不是我爷爷。我看他在外流浪遭罪,就带他来照顾几天。”林勇对包工头说: “留下管理工具吧,工资每月 2000 元。”又对郑晓亮说,“老人的生活,你就多关照了。”

郑晓亮对高大爷照顾很周到。高大爷虽不多说话,但没有醉过酒了,不过,高大爷对 自己的身世还是守口如瓶。

那一天,郑晓亮被钢筋架砸断了腿。高大爷飞一样跑来,手指疾点血海、髀关、足三 里、解溪等几个穴位,郑晓亮疼痛马上缓解。接着,高大爷一手轻按断骨处,一手握着小 腿,往后一拉,然后迅雷不及掩耳地往前一送。

一旁民工和包工头都看得目瞪口呆。高大爷笑道:放心吧,我包他一个月就好。30 天后,郑晓亮真的就好了。郑晓亮对高大爷又钦佩又感激,待高大爷如同亲爷爷一般。可 是,高大爷酒后总唉声叹气。郑晓亮想问,但又怕问到高大爷伤心处。

有一天,林老板出车祸了,右腿粉碎性骨折,医院要进行截肢。高大爷听说了,马上 来到医院,说:“林老板这么好,那条腿无论如何我也要给他保下来。”高大爷让林老板躺 好,然后推、摁、掰、揉,林老板只觉有一股柔力渗入体内,可清晰地听到骨头对接时轻 轻的“嚓嚓”声。林勇大惊:这高大爷果然是江湖异人。足足忙了一个多小时,高大爷道: “好了。”

林勇瞧着高大爷问:“高大爷,您是否认识高一手?”高大爷淡淡地说:“我就是。” 林勇大喜,说:“高大爷,我就是您资助读书的林勇呀!” 原来,高一手年轻时就是名震一方的骨科郎中。看见邻居林家贫困,便出资让林家小

孩读书。后来,医院各种设备更新,来找高一手推拿接骨的人越来越少。高一手心灰意冷, 快 70 岁时,便不再开诊所了。老伴去世后,他伤心过度,便离家出走了。

从医院回来后,郑晓亮见人就称赞高大爷,照顾他尽心尽力,高大爷反而不高兴了, 总是唉声叹气。那天,高大爷生气地把酒杯重重一磕,叹息道:“晓亮,你说我这正骨医 术怎么样?”郑晓亮说:“好,好啊!”高大爷“哼”了一声,说:“有什么好?你也不喊 一声师父!”郑晓亮一听,慌忙双膝着地磕头,恭恭敬敬地喊:“师父!”高大爷“哈哈” 大笑,端起酒杯,一口干了说:“我这绝技,终于有了传人!”

一个月后,林勇痊愈。他的腿行动如初,高一手的名声也传遍了城乡。 林勇给高大爷一笔丰厚的酬金,但高大爷却分文不取。半年后,林勇带高大爷参观一

栋两层小白楼:“这栋小楼是专为您和晓亮行医设计建造的,楼上生活起居,楼下行医煎 药,你们搬进来吧。”

郑晓亮中途学艺,却技压四方。接骨、正骨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高大爷还叫郑晓亮在 门头挂了一块牌子:郑一手。

(选自 2017 年 8 期《小小说月刊》,原载《故事林》)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开头先从高大爷是一个流

浪汉,并且整天醉醺醺的,连自己的情况也说不清楚写起, 目的是设置悬念,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B.高大爷先是因为可怜得到郑晓亮照顾,后来治疗晓亮和林勇之后,更是得到晓亮的悉心 照顾,但他还是唉声叹气,是因

※- 推- 荐 ※ 下- 载- ※.

※ -精 品 人教版 试 卷- ※

为晓亮不明白他的心意。 C.小说写了郑晓亮帮助高大爷和林勇留高大爷管理工具这些事情,都能反映他们的善良, 接着写他们都得到了高大爷的救助,反映了好人有好报的主旨。 D.小说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方法,最后又用插叙的手法,介绍高大爷的身世,既使故事情节 曲折离奇,又有着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喟。 5.文中的郑晓亮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对写高大爷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5 分)

6.从“高一手”到“郑一手”,中间有许多曲折。请找出有哪些曲折,并说说作者这样写 的匠心。(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7)》旨在记录全国各族人民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 贫方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报告指出,到 2017 年我国脱贫攻 坚战取得巨大成效。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 入保持快速增长,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持续 提高,质量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农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教育文化医疗水平明显提高。同 时,我国的扶贫开发也为全球减贫作出重大贡献。

报告指出,今后要进一步拓展贫困人口就业创业空间,实现贫困人口增收。一方面, 要加大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力度,通过产业扶贫和就近就业相结合,来拓宽贫困人口灵活 就业和增收的途径。西部地区还要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劳务对接工作,依托当地产业发展, 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支持贫困人口在省内就地就近就业。另一方面,西部地区贫困省份 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强化与东部帮扶省市 的劳务对接关系,完善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

材料二

※- 推- 荐 ※ 下- 载- ※.

※ -精 品 人教版 试 卷- ※

(2017-12-14《中国劳动保障报》)

中国创新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以每年减贫 1300 万人以上的成就,书写了人类反贫 困斗争史上“最伟大的故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安格斯·迪顿认为,没有国家与积极活跃的公民的有效互动,就很 难形成战胜全球贫困所需要的增长。精准扶贫不是强行脱贫,而是要拔除贫根。用科学的 态度营造起扶贫扶志扶智的制度环境,转变一些地区“等靠要”观念,才能解决“人的素 质性脱贫”问题,引导民众主动参与乡村建设。说到底,扶起贫穷的人们,最终是要让他 们自己站立。精准扶贫摆脱了以往社会保障制度中被动盲目投入的趋势,政府着力于建设 一个环境,培育脱贫的能力。

“贫困是收入不平等的主要表现形式,古今中外的众多事实证明,市场无法解决不平 等问题,所以政府干预是必须的。”亚洲开发银行主任经济学家万广华对本报记者表示, 中国减贫脱贫成就举世瞩目,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各级政府全方位积极参与。脱真贫、 真脱贫。这个提法包含两方面涵义:一是彻底摆脱贫困,不会返贫;二是不仅仅指收入上 升,而且要保证群众生活质量,包括教育、医疗、环境等方面都得到根本性改善,从而真 正过上美好生活。他说:“这一要求是对扶贫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对全球减贫、实现联合 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和中国方案。

材料三

※- 推- 荐 ※ 下- 载- ※.

※ -精 品 人教版 试 卷- ※

(2017-10-23《人民日报》)

精准扶贫,关键词聚焦在“精准”二字。精准扶贫让大数据导航,提供了一些具体的 解决方案。可以用得上的大数据类别包括气候数据、地理数据、人口数据、价格数据、文 本数据、图像数据、音频数据、交通数据、互联网搜索数据、生命科学数据等。

通过合理运用好大数据,精准扶贫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通过科学分析气候 和地理数据,我们能精准判断在特定地区、特定地貌、特定环境下的农村适合种植什么作 物。采集当地和全国性报章杂志等文本数据和广播电视农技节目的音视频数据,能归纳出 近几年公众媒体对于某些经济作物的推广报道偏好,帮助避开种植过度热门的农作物。对 于互联网关键词搜索数据进行舆情分析,能精准判断未来市场对于某些农产品的需求走势、 市场分布、价格区间、品类标准、包装喜好等市场因素,从而按照市场需求精准生产。将 大数据结合传统社会经济统计学分析模型,能给农业生产绘出一幅更具慧眼的智能地图, 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和脱贫的质量。我们支持互联网企业在扶贫领域的投入和参与,鼓励 地方政府在“互联网+脱贫”领域的尝试和创新。

材料四

※- 推- 荐 ※ 下- 载- ※.

※ -精 品 人教版 试 卷- ※

(2018-01-03 《新民日报》)

在一些地方,“通过‘巧算’收入账”“,以拔高收入的方式实现假脱贫”“;有的发展 产业不进行调查研究,靠拍脑袋决策”“扶贫项目和贫困户产业需求严重脱节”,。

如何防止“巧算账”式的数字脱贫?要摸清贫困群众生活状况,做扎实调查,讲明白 政策。做实入户调查,不能让故意少报收入者占便宜。“脱贫攻坚过程中,纪检部门一定 要强化执纪监督,对‘数字脱贫’等问题紧盯不放、绝不手软,以严监督严查处,严防脱 贫走形式。”如何避免“拍脑袋”式的产业规划,从而实现稳定脱贫?同意愿相符,和需 求对接。

“必须尊重群众意愿”成了发展扶贫项目的硬杠杠,更是精准扶贫取得真正胜利的根

本出发点,是一切扶贫工作的应该遵循的原则。 “去年让养鸡、今年让养羊、明年让种 药材”这种“拍脑袋决策”越来越少。尊重群众意见,充分调动贫困户自身的积极性尤为 重要。“一个人打工,基本上全家人平均收入就过了贫困线,只要有打工意愿,政府免费 提供培训,同时帮助联系打工机会。”

(2018-05-16《人民日报》)

7.下列对材料中中国扶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报告指出到 2017 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水平保持快速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农 村平均水平。 B.中国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以每年减贫 1300 万人以上的成就,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 赞誉。 C.精准扶贫不是强行脱贫,而是要拔除贫根。用科学的态度营造起扶贫扶志扶智的制度 环境,转变一些地区“等靠要”观念,才能解决“人的素质性脱贫”问题。 D.在“互联网+”时代,精准扶贫需要我们用好大数据,需要地方政府在“互联网+脱贫” 领域的尝试和创新。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十八大以来,六千多万人口稳定脱贫,贫

困发生率越来越小,已经下降到了 4%。 B.由材料一可以看到,十八大以来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了,住房 得到了改善,通电接近全覆盖,通电话率也达到 98.2%。 C.合理运用好大数据,能精准判断农村适合种植的作物,帮助避开种植过度热门的作物, 精准判断市场需求从而进行精准生产。 D.中国减贫脱贫的速度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用数据和事实证明了是“脱真 贫、真脱贫”,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E.中国减贫脱贫的巨大成就主要归功于各级政府全方位积极参与,贫困户接受政府的扶 助后就能减贫脱贫,不会返贫,真正过上美好生活。

9.请结合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精准扶贫取得成就的原因。(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屈突通仕隋为虎贲郎将。(隋)文帝命覆陇西牧簿,得隐马二万匹,帝怒,收太仆卿慕 容悉达、监牧官吏千五

※- 推- 荐 ※ 下- 载- ※.

※ -精 品 人教版 试 卷- ※

百人,将悉殊死。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生。陛下以至仁育四 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进..顿首曰:“臣愿身就戮,以挺众死。” 帝寤,曰:“朕不明,乃至是。今当免悉达等,旌尔善言。”遂皆以减论。擢左武卫将军。 莅官劲正,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其弟盖为长安令,亦以方严显。时为语曰:“宁食 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秦、陇盗起,授关内讨捕大使。安定人刘迦论反,众十余万据雕阴。通发关中兵击之, ..

次安定。初不与战,军中意其怯。通阳言旋师,而潜入上郡。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 十里舍,分兵徇地。通候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后隋政益乱,盗贼多,士无斗志,诸

将多覆。通每向必持重,虽不大克,亦不败负。 高祖(唐高祖李渊)起,代王遗通守河东,战久不下,高祖留兵

围之,遂济河,破其将

桑显和于饮马泉。通势蹙,或说之降,曰:“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死报 尔。”每自摩其颈曰:“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俄闻京师平,家尽没,乃留显和保潼关, 率兵将如洛。既行,而显和来降。刘文静遗窦琮、段志玄精骑追及于稠桑,通结阵拒之。 琮纵其子寿往谕使降,通大呼曰:“昔与汝父子,今则仇也!”命左右射之。显和呼其众曰: “京师陷,诸君皆家关西,何为复东?”众皆舍兵。通知不免,遂下马东南向,再拜号哭 曰:“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遂被禽,送长安。帝劳曰:“何相见晚邪?”泣曰:“通不 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帝曰:“忠臣也!”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为 秦王行军元帅长史。

从平薛仁杲,时贼珍用山积,诸将争得之,通独无所取。帝闻,曰:“清以奉国,名 定不虚。”判陕东道行台左仆射。从讨王世充。时通二子在洛,帝曰:“今以东略属公,如 .

二子何?”通曰:“臣老矣,不足当重任。然畴昔陛下释俘累加恩礼以蒙更生是时口与心誓 以死许国今日之行正当先驱二儿死自其分终不以私害义。”帝太息曰:“烈士徇节,吾今见 之。”

赞曰:屈突通尽节于隋,而为唐忠臣。 .

(《新唐书·列传第十四》)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然畴昔陛下释俘累/加恩礼/以蒙更生/是时口与心/誓以死许国/今日之行/正当先驱/二 儿死自其分/终不以私害义 B.然畴昔陛下释俘累/加恩礼/以蒙更生/是时口与心誓/以死许国/今日之行/正当先驱/二 儿死自其分/终不以私害义 C.然畴昔陛下释俘累/加恩礼/以蒙更生/是时口与心/誓以死许国/今日之行/正当先驱二 儿/死自其分/终不以私害义 D.然畴昔陛下释俘累/加恩礼/以蒙更生/是时口与心誓/以死许国/今日之行/正当先驱二 儿/死自其分/终不以私害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殊死,即拼死,决死。与《史记·井陉之战》中“赵果空壁争汉鼓旗……军皆殊死战” 中的“殊死”一样。 B.关内,古代在今陕西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叫关内,含义与后 文中的“关西”“关中”基本相同。 C.判,以高官兼任较低

※- 推- 荐 ※ 下- 载- ※.

※ -精 品 人教版 试 卷- ※

职位的官。古文中表示官职兼任代理的还有领、署、权、假等。 D.赞,史书的一种体裁,用以阐发作者或注家对人物、事件的评论,相当于《史记》每 篇末的“太史公曰”《后汉书》的“论”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屈突通直言敢谏,为人正直。屈突

通巡查直属朝廷的牧群记录时,查出两万多匹隐藏 的马。隋文帝震怒之下,要将相关官员全部严加处理,屈突通再三劝阻文帝,终使文帝醒

悟。 B.屈突通晓习兵事,攻守自如。隋末政治日益腐败,各地纷纷起兵反抗朝廷,隋军全无 斗志,将领皆降,屈突通凭自己一己谋略与胆识仍能取得大捷。 C.屈突通舍家为国,生死哀荣。窦琮派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前去劝降他,屈突通骂道:“往 昔与你是父子,现在就是仇敌了。”并命令身边的人用弓箭射屈突寿。 D.屈突通奉国守节,求仁得仁。屈突通对抗李渊失败,大势已去,他下马向指扬州再三 跪拜哭诉忠心;被擒送归降后,他又受到李渊的厚待与激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莅官劲正,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其弟盖为长安令,亦以方严显。(5 分) (2) 通阳言旋师,而潜入上郡。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 分)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岑 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②

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

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注】①封大夫即封常清,诗中“亚相”“吾君”都是对他的尊称。②中军:此处指代主 帅。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 首联二句概言边塞无事,佳节重阳,众人按照传统的庆祝方式,喝酒登高,一派和熙 欢乐之景。

B. 颔联描绘了重阳节边地的严酷环境,“霜威”指天寒霜重;战争不断,疆场杀气腾腾。 C. 颈联也是场面描写,横笛凄凉的声音令南飞的大雁悚然惊动,娇美的歌声令边塞的云 彩陶醉而坠落。一“惊”一“落”,运用了比拟的手法,使画面充满了动态感。

D. 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如黄花酒、横笛、征雁、 塞云等都寄寓了戍边将士深深的思乡之情。

E. 节日的边庭,欣喜于没有战事,边境安宁,尾联直接抒情,展现了将士们醉舞军中, 豪迈粗犷的性格。 15.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将军形象相比,本诗中的封大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 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推- 荐 ※ 下- 载- ※.

※ -精 品 人教版 试 卷- ※

(1)《爱莲说》中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 ” 。

;”而

(2)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月出之后江面的景色是 “ ,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作者用比喻手法描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一句,

①部分地方的纪检监察机关在对责任的追究上,因为种种原因,依然存在着裁量畸轻畸重.... 的问题。

②端午节是中国人纪念才华横溢、绝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的传统节日,节日里大家吃粽 子、赛龙舟,追怀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

③近年来,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在强国复兴发展道路上坚定前行,此次普京众望所归,再 次当选总统,表明俄罗斯民....众对他高度信任。

④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赵忠贤时常谈及从前的科研工作,条件异常艰辛,以致冬日 里席不暇暖。 ....⑤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如履薄冰,越要居安 ....思危,绝不能犯战略性、原则错误。

⑥记者发现老百姓最关心的仍然是上学、就业、养老、看病等具体而微的问题,对有些家 庭来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不容拖延。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中国日前正在研制一种用于天地往返运输并可重复使用的

“空天飞机”,既能够载人, 也能把卫星等航天器送到太空。 B.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 身上真正体现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C.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认为,坚持自主研发不仅仅是民族情感的问题,更是商业和技术上的 选择。因为“拿来主义”看似是一条捷径,却盖不出高楼大厦。

D.今年 5 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 2025》,确定了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由大转强”的发 展目标,将以纯电驱动作为中心,研发新能源汽车。

19. 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几处不妥当,请任意找出四处并改正。(4 分) 山东省实验中学 70 周

年校庆公告

南依历山,东临趵泉,弦歌不辍,薪火相传。2018 年 10 月 18 日,山东省实验中学将 迎来建校七十周年华诞。作为齐鲁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坚持实验性、示范性,在齐 鲁文化的深厚滋养中,广育英才,名盛华夏。为

※- 推- 荐 ※ 下- 载- ※.

※ -精 品 人教版 试 卷- ※

办好此次校庆活动,特面向各届校友,征 集在校期间惠存的校徽、校服、奖章、笔记和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并藉此向您们发出诚 挚邀请:欢迎拨冗光临此次盛会,共商实验发展大计。

特此公告,敬祈传达。

山东省实验中学 2018 年 6 月 1 日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甚至,到现在还以为科举只考八股文。其实,

,即使是 明清时期的科举,八股

文也仅为多种考试内容的一部分或者一科,只是其重要性有点像当 代高考或研究生考试中的英语,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罢了。但明清两代科举也要考三场, 除头场考八股文以外,第二场考论、判、诏、表等当时政府的应用文,第三场考经史时务 策。

,也是无法考上的。

21.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文学形式,其中有些楹联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如山 西灵石县静升镇文庙左联的悬联,下面几个短语已经打乱顺序,请组合成一副对联。并且 从“四端”“三省”“三鉴”“四勿”四个词语中任意选取其中一个做解释。(4 分)

孟子四端 君子修身树德参本 义敦行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①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药铺) ②三间火燎烟熏屋:一个千锤百炼人。(铁匠) ③春秋有情,上善若水;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学校) ④也需规矩从绳墨,还待春风试剪刀。(裁缝铺) ⑤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竹器店) ⑥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行业的对联含意深刻,哲思隽永。读了上面六副对联, 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副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 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山东省实验中学 2015 级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18、6)

1.D(A.第三段说的是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是建立在强大的国防后盾基础上的,而不是“对 外交流”,且“知战、备战、慎战”三个概念不能并列。B.以偏概全,“大都以禁暴止战为 旨归”。C.曲解文意,中国古代的战略文化提出

※- 推- 荐 ※ 下- 载- ※.

圣人三省 贤人三鉴 庶人向善从

颜子四勿

※ -精 品 人教版 试 卷- ※

“慎战”与“重战”交互为用的国防理念, 而不仅仅是“慎战”) 2.A(文章的结构形式不是“总—分—总”,而是“总—分”)

3.B(“儒、墨两家虽然对于治国之道的见解各有高下”错误,文章说的是“各持己见”)

4.D(“既使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又有着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喟”,错误。故事情节没有 到离奇的程度,也没有“物是人非”的感喟)

5.【答案示例】形象:①心地善良,照顾流浪的高大爷。② 为人正直,勇于担当,收留流 浪的高大爷。③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愿意学习高大爷的正骨技术。④医术高超,成为 “郑一手”。 作用:对高大爷起衬托作用,高大爷是善良的,他选中了郑晓亮,说明高大爷 有眼光。(每点 1 分,共 5 分)

6.【答案示例】曲折之处:①高大爷由“高一手”变成流浪汉。②流浪汉得到郑晓亮和林勇 的照顾。③郑晓亮和林勇不幸受伤得到高大爷的救助。④高大爷由“流浪汉”重新成为“高 一手”。⑤“高一手”把自己的技能传授给郑晓亮,使他成为“郑一手”(每点。 1 分,共 4 分) 匠心之处:①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传承的精神,传统绝技不能失传,高大爷找到了合 适的传人,把接骨绝技传承下去。②揭示了善良必将得到善良人的帮助的主旨,有教育意义。 郑晓亮照顾流浪汉高大爷,高大爷把自己的绝技传给郑晓亮,反映了好人有好报的思想。 (每点 1 分,共 2 分)

7.A(速度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不对。)

8.CD (A 从材料下降到 4%以下;B 通电没做到全覆盖 E“贫困户接受政府的扶助后就能减 贫脱贫,不会返贫”错) 9.①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略,并不断完善与创新。②各级政府全方位积极参与,各方 力量加入,脱真贫、真脱贫。③合理运用大数据。④从“尊重群众意愿”出发,不断解决新 出现的问题。(意思对即可,每点 1 分) 10.B

11.A(本文中指古时斩首的死刑,韦昭注:“殊死,斩刑也。”其死刑执行方式主要有三种: 枭首,斩首后悬竿示众;腰斩,拦腰斩决;弃市,在闹市处死,暴尸三日)

12.B(“将领皆降,屈突通凭自己一己谋略与胆识仍能取得大捷”不对)

13.(1)为官刚劲正直,有犯法的,即使是自己的亲属也不包庇纵容。他的兄弟屈突盖担长 安令,也因方正严厉而显名。

(2)屈突通佯言要撤兵,却又派兵偷偷潜入上郡。敌人并未察觉这个情况,率兵南进,距 屈突通军七十里扎营,分散兵力占领阵地。

14.BC(B 颔联不是边地严酷环境的描写,重在烘托封大夫特有的“霜威”“杀气” C“比拟” 错。)

②将士们的纵情醉舞、感荷“吾君”,表现了他治军有方、深受爱戴的特点;③而登高饮酒、 聆赏笛歌,也暗示了他高雅的情趣和苦中作乐的洒脱境界。(6 分,每点 2 分。另外,从《渔 家傲》角度对比阐述,也酌情赋分。《渔家傲》()中的老将军霜雪满头,仍以戍边军务为重。 他尽忠职守,矢志报国;虽有时思乡心切,也是要满怀建功立业的心志的。) 16.(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推- 荐 ※ 下- 载- ※.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卷起千堆雪

※ -精 品 人教版 试 卷- ※

17.D(绝世独立:当世无双,卓然而立。多用来形容不同凡俗的美貌女子。此处应用“遗 世独立”。席不暇暖:形容事务繁忙。此处望文生义。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 模较小。)

18.C(A.成分残缺,“既能够载人,也能把卫星等航天器送到太空”这句缺少主语,可把“一 种”去掉,在“正在研制”后加“的”;B.两面对一面 D. 句式杂糅。把“以”改为“把”)

19.①“示范性”后加“办学特色”;② “惠存”改为“珍藏”;③“和”改为“等”;④“您 们”改为“你们”;⑤“敬祈传达”改为“敬祈周知”。

20.①过去人们对科举的认识以偏概全(或“过去人们对科举有片面认识)②科举考试内容 繁多③只通八股文而不懂其他知识

21.答案:颜子四勿,孟子四端,君子修身树德参本 圣人三省,贤人三鉴,

庶人向善从义敦行

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 端也。

三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三鉴:君子有三鉴,鉴乎古,鉴乎人,鉴乎镜。(唐太宗进一步阐释:以铜为鉴,可以正衣 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22.写作提示: 写作本题,关键是要准确理解几副对联的含意:体现了仁者之心,强调善良、无私;体

现了逆境对人才的磨炼作用;侣导向善,彰显美德魅力;强调遵守规则,把握时机;强调人 要虚心,有气节,方能成才;强调重视细节,追求极致。写作时可任选其中两三副立意作文, 注意形成关联。

(参考 2017 年全国新课标 I 卷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屈突通担任隋的虎贲郎将。隋丈帝杨坚命他审察陇西牧

群记录,查出两万多匹隐藏的

马。文帝大怒,收押了太仆卿慕容悉迭和监牧官一千五百人,将要全部处斩。屈突通对文 帝说:“人的生命最重要,死了就不能再生。陛下凭一颗最仁慈的心来治理天下,又怎会 因牲畜一天所生殖的数量来杀死一千五百人呢?”文帝呵叱他,屈突通走上前磕头说:“臣 愿意自己接受死罪,来抵众人的死罪。”文帝醒悟,说:“朕不明事理,竞到了这一地步。 现在就全都赦免慕荣悉达等人,来表彰你的善言。”于是就减轻了对他们的处罚。后屈突 通被提拨为左武卫将军。他为官刚劲正直,有犯法者,即使是自己的亲属也不会包庇纵 容。他的兄弟屈突盖担长安令,也因方正严厉而显名。当时有这样的一首民谣:“宁食三 斗艾,不见屈突盖;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占据雕阴。屈突通调集关内兵攻打,驻扎在安定,一开始并不与敌交战,军中都以为屈突 通胆怯。屈突通佯言要撤兵,却又派兵偷偷潜入上郡。敌人并未察觉这个情况,率兵南 进,距屈突通军 70 里扎营,分散兵力占领阵地。屈突通等他们毫无防备,便连夜挑选精 兵突袭打败了他们。后来隋的政治更加混乱,各地叛乱纷纷,朝廷的军队丧失斗志,将领 多被杀死。屈突通每战都非常慎重,所以虽然没有大捷,但是从没战败过。

高祖(唐高祖李渊)起兵,代王派屈突通守河东,唐兵久战不能攻下,高祖便留兵围 攻,渡过了黄河,在饮马

※- 推- 荐 ※ 下- 载- ※.

※ -精 品 人教版 试 卷- ※

泉打破了屈突通的部将桑显和。这时,屈突通的情势十分窘迫, 有人劝他投降,他说:“吾蒙受国家厚遇之恩,曾侍奉两个君主,怎能在此危难之际逃走? 只有以死相报罢了。”他常常自己摸着脖子说:“应当为了国家来挨别人一刀!”不久,屈 突通听说长安已被攻破,家属也都被李渊所俘,便命桑显和镇守潼关,自率主力要去洛 阳。屈突通刚走,桑显和便投降了唐军。刘文静派副将窦琮、段志玄等率精锐骑兵追赶屈 突通到了稠桑(今河南灵宝北黄河南岸)。屈突通就按阵抵御。窦琮派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 去劝降,屈突通大喊道:“过去咱们是父子,现在就是仇人了。”命令手下士卒射杀他。桑 显和对屈突通的部众说:“京城已被攻陷,各位的家都在关西,为什么又要到东边去呢?” 众人皆扔掉兵器(投降)。屈突通知失败已不能避免了,就下马向东南方向(指扬州)跪拜了 两次,号哭道:“臣力尽兵败,没有对不起陛下。”于是被擒,押送长安。(与高祖李渊见 面后)皇帝安慰道:“咱们两个怎会相见如此之晚呢?”屈突通哭道:“屈突通不能竭尽臣子 的节义,因此到了这一地步,成为本朝的羞辱呵。”皇帝说:“你是个忠臣呵。”释放了 他,并授他兵部尚书,封蒋国公,让他担任秦王李世民行军元帅长史。

后来随军出战平定薛仁杲,当时薛仁杲的珍宝堆积如山,诸将皆争相抢夺,唯独屈突 通一点也不掠取。唐高祖闻知此事后,说:“屈突通对朝廷如此清正,他的名声一定不是 虚传的呵。”后来屈突通兼任陵东道行台仆射,跟从李世民讨伐王世充。当时屈突通的两 个儿子们都在洛阳,皇帝说:“现在把向东征讨的重任交给你,你的两个儿子该如何安排 呢?”屈突通说:“臣老了,不足以担当如此之重任了。但是过去陛下您释放了我这个俘 虏,给我恩惠与礼遇,来使我获得了新生,这个时候,我就应当发誓以死报效国家。现在 出征,我正应该担当先导,而我两个儿子的生死自有他们自已的命运,我终不会因一己之 私来损害公义的。”皇帝叹息道:“忠烈之人以死殉节(的情况),我今天见到了。

※- 推- 荐 ※ 下- 载-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