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文脉传承的乡村道路景观规划研究

基于文脉传承的乡村道路景观规划研究

2023-01-29 来源:乌哈旅游
足记

基于文脉传承

的乡村道路景观规划研究

——以江西德兴畲族兰村为例

李媛 唐正义 黄新志

针对乡村道路景观系统存在的问题, 如道路景观规划滞后,整体性不强以及道路景观系统缺乏组织,无人文底蕴等,提出融入文脉传承方案的构思。形成乡村道路景观系统组织的系统性建构,对景观结点、廊道空间、引导区进行文脉的融入提出了策略:以文脉传承构建系统性道路景观系统;注重景观结点空间与核心乡村文化结合;道路景观线性空间与乡村特色文化的串联;建立导引准则,融合地域文化主题,打造景观分段引导区。以此为乡村道路景观系统规划提供参考。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发展。传承,则解释为更替继承,他有着传递,承接,的意见》中指出:要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沿袭创新,承上启下的意思。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曾道路是进入乡村的必经通道,也是村民交往活动的重说过,“中国的文化之根在农村”。只有乡村的文脉得要场所。近年来,乡村道路建设如火如荼,但道路景以传承和壮大,中国文化的根基才能牢固。乡村道路观发展滞后,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试从文脉传承角是乡村人居环境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最具有公度,在乡村道路景观空间规划中融入乡土文化来展现共性的空间场所,村民和游客在道路景观空间穿行或和提升乡村的特色风貌。

停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体验乡村文化。

乡村道路景观系统建构

乡村道路景观的现状

在乡村文化传承的理念下,如图1所示,构建道近年来,乡村道路进行了扩大、调整、改建及新路景观系统,以景观廊道为骨架、采用串珠式结构,建活动,道路建设所带来的拆迁房屋,挖山砍树,硬景观引导区为分段基底。

化土地,使得道路景观空间逐渐被挤压和蚕食,乡村景观结点

原有的风貌遭到破坏。道路景观空间中各类空间,缺景观结点是道路景观的重点。在景观序列中,景乏系统考虑,导致道路景观不连贯,空间类型不丰富,观结点起到承上启下,转折停顿,突出重点,画龙点整体性不强。另外,一些乡村的道路景观照搬城市模睛的作用,往往是道路中标志性景观,并随着线性景

式,丧失乡土特色,且不可持续。

乡村道路景观特征及文化传承理论解析乡村道路景观的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乡村道路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本文中的乡村道路是乡村交通联系活动,也包含了乡村内部联系的村内道路和入户道路。因此乡村道路景观的概念,是指各区、市、县域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镇规划区范围以外的乡村地区的道路及道路两侧景观环境。乡村道路景观是道路与其周围环境组合而成的综合景观系统,它是由景观垂直界面和水平界面围合而成。

文脉传承与乡村道路景观的联系

文脉,从本文来讲指一种乡村文化的脉络的传承

图1 乡村道路景观系统

297

298

足 记

JIAN SHE JI YUAN图2 文脉传承下的乡村道路景观体系

观的贯穿逐次递进。

景观廊道

线性景观是道路景观空间的主体,主要由三部分构成:道路空间,主要包括道路本体(路面)和附属物(路缘石、防护栏、路灯、标志牌等);道路两侧的带状绿化空间,包括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道路两侧的视域空间,包括农田、山体、水系、建筑及各种动植物。道路空间、绿化空间以及视域空间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一个富有层次的线性景观廊道。线性道路景观链接起整个道路景观系统,具有连续性的特点。

景观分段引导区

景观分段引导是从宏观的角度考虑,对道路景观整体结构进行归纳和划分,依据地形地势,植被绿化,河流湖泊,文化元素等特色,制定不同段落的主题,重点研究和提出各区域的景观构建策略。

塑造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道路景观的策略——以江西畲族兰村为例

以文脉传承构建系统性道路景观系统

文脉传承理念下,乡村道路景观空间可以以道路景观结点空间为乡村文脉凝聚点,以道路景观功能分段引导空间为乡村文脉聚集区,以线性道路景观廊空间为文脉通道,与乡村文化相融合,以此形成完整的具有文化底蕴的乡村道路景观系统,如图2所示。

注重道路景观结点与乡土核心文化的结合

乡村的入口结点是人们对村庄的第一印象。兰村进村道路上设置畲族村寨门楼,以日月等畲族传统图案抽象为造型。通过门楼后的入口广场是村民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广场上的地标建筑为竹文化展览馆。玻璃外用竹竿形成装饰栅格,建筑周边用种植了竹子的花池与广场进行过渡连接。这些都契合了畲族“竹缘”(畲族人喜竹的文化)文化,成为入口视觉的焦点。村庄内部道路结点应以递进的公共空间序列,逐步营造展现兰村地域文化特色。

道路景观线性空间与乡村特色文化的串联道路视域空间的梳理和利用:

乡道上的视域空间通过道路上动态视点的行进而变化,人们观察周边景观时视觉都是快速浏览,能注意到较大尺度的景观,无法关注细节。由于注意焦点

距离和视野水平角随着车辆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乡村道路视域发生改变处留出视线通廊,形成多样的视觉体验;进村路则体现在自然田园景观和建筑的大尺度格局的协调上,调整视域范围内不和谐的要素,使其风貌统一;村内主路是村庄的主要交通线路,道路两侧建筑往往较为密集,应体现形象和序列感,可以通过绿带等柔性界面过渡到硬质的建筑界面,使得街道空间层次更为丰富和宜人;支路和入户路尺度小,景观界面不规整,充分利用这种灵活自由的空间,形成框景和点景,例如兰村的有些巷道的尽头种植景观树及景墙形成对景。视域空间的梳理设计就是要把美的景观都协调到人的视野内,同时也应该把一些影响景观的设施进行适当的遮挡。

乡村道路绿化空间的特色营造:

乡村道路绿化不仅能美化环境、防治污染、改善景观,还可稳固路基、保护路面、诱导交通,有助于舒适生活氛围的营造和人居环境的提高。绿化空间景观塑造应选用乡土植物,修复生态;根据不同的乡村地域、路段的具体情况,创建统一而富有变化的绿化空间。如兰村村域道路两旁,植物景观整治采取乔、灌、地被三层植物景观群落模式,行道树主要采用香樟、苦楝、银杏、枣树等树种,灌木选取竹子、石楠等灌木,并结合狗牙根草、白茅、野菊等乡土草本;种植方式为自然式、组团式种植,尽量保留原有植被,对路边裸土及边坡进行生态覆盖。配合道路两边的水田、油菜花、荷花、菜地等,形成连续的、具有乡土气息的道路绿化景观。

建立导引准则,融合地域文化主题,打造景观分段引导区

通过对乡村地区自然景观元素和人文景观元素的整理和总结,兰村道路景观最终形成“五段六节点”的总体结构。

第一段是“田园水岸”段,以乐安河为纽带,串联大片乡村田园景观,展现了优美舒缓的水岸线景观。第二段是“竹径高地”段,在村庄最高处设置观景平台,鸟瞰山下全貌。第三段是“畲寨新村”段,以兰村三个村民小组为核心,形成乡村观光和畲族民俗体验区,展现美丽畲乡生活的主题。第四段是“绿心林湾”段,在原有红豆杉林的基础上,打造绿心公园。第五段是穿插观景栈道,游船码头和造型独特的廊桥,结合湿地生态文化,打造以湿地景观为主题的区域。结语

基于文脉传承乡村道路景观空间研究,意义在于潜移默化增强人们对乡土家园的归属感和文化的认同感。以传承文脉的乡村道路景观为切入点,引导影响乡村风貌的回归继承和发展方向。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JC18207);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180179)(作者单位:李媛、黄新志,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唐正义,江西德兴市文广新旅局)

“廊桥湿地”段,以沿着河岸的湿地为景观视线廊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