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监测设备标准
(征求意见稿)
1 总则
1.0.1 为统一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监测设备配备,规范设备应用与管理,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可作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的设备选型、配置、应用、维护和检测等工作的标准依据。
1.0.3 水土保持监测设备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靠性、耐用性。
1.0.4 水土保持监测设备技术条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5 水土保持监测设备使用年限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
1.0.6 水土保持监测设备出现故障、损毁的,应及时维修更新。
1
2 水力侵蚀监测设备
2.1 一般规定
2.1.1 水力侵蚀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径流、泥沙、气象、植被、土壤等,也可根据需要监测作物产量、养分流失等内容。
2.1.2 水力侵蚀监测设备主要用于径流场、控制站、气象观测场的相关指标监测。
2.1.3 用于径流小区的监测设备,配置种类和数量应根据径流小区的观测内容确定。用于控制站的监测设备,配置种类和数量应根据控制站的观测内容确定。
2.2径流监测设备
2.2.1 径流小区径流量的观测包括人工观测设备和自动观测设备。
2.2.2 人工观测设备主要包括集流桶(池)。对于产流量大、集流桶容积有限时,或安置区狭小不能增多集流桶等情况下采用分流箱。
1 集流桶由厚度不小于0.75mm的镀锌铁皮或钢板制作。设计规格应根据当地的降雨及产流情况而定,以一次降雨产流过程中不溢流为准。集流池用砖(石)或混凝土砌成,底部装有排泄阀门(或孔口),顶部加设盖板。当集流桶(池)容积有限时,可以多个联用。
2 分流箱可一级或多级分流。分流箱布置在集流桶前或两个(或多个)集流桶之间。分流箱规格容积较小,可由镀锌铁皮或薄钢板制成圆柱体或长方体(也可用砖(石)或混
2
凝土砌成),并设若干分流孔,顶部加设盖板。分流孔必须大小一致,排列均匀,并在同一水平面上。使用分流箱前,必须进行校验求得分流系数。
3 集流桶(池)和分流箱基座应稳定,且变形小,水平误差±2mm,容积误差±1%。集流桶(池)内径流、泥沙测量误差±2mm。
4 集流桶(池)、分流箱等设施设备基础坚固,工作期不沉降,无破裂,集流桶口一般用6mm或8mm钢筋箍筋保证其稳定性。
2.2.3 水位人工监测设备主要是水尺。
1 水尺面宽不宜小于5cm,最小刻度应为1cm,水尺刻度应清晰。数字应清楚且大小适宜,数字的下边缘应靠近相应的刻度处。刻度、数字、底板的色彩对比应鲜明,且不易褪色和剥落。
2 测量精度不低于1cm。
3 水尺设置的位置应便于观测人员接近和直接观读水位,水尺应与水平面垂直,安装时应吊垂线校正。
2.2.4 水位自动监测设备主要包括雷达式、超声波式、压力式、浮子式自记水位计。
1 选用的自记水位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使用的自记水位计应选择合格产品。
2 技术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3
1)分辨力应为0.1cm、1.0cm。
2)测量范围宜为0~50m。
3)数据采集终端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不应小于25000h。
4)具有人工置数功能,通过人工置数装置可在现场进行读取数据、设置参数等操作。支持远程下载数据、远程参数设置。
5)数据采集应具备定时采集、事件采集等多种采集模式。
6)各类自记水位计的环境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工作环境温度应为-20℃~+50℃。
工作环境相对湿度应为95%。
7)各类自记水位计安装要求
安装应牢固,不易受水流冲击或风力冲击的影响。
压力式水位传感器的探头感应面应与流向平行。
以水面作为观测对象的传感器的安装,其发射方向宜垂直于水面。
电源采用直流供电或太阳能供电,仪器应正常工作。
4
传感器及输出信号应有防雷电、抗干扰措施,传感器的输出应稳定。
8)水位的观测设备使用及具体要求应符合《水位观测标准》(GB/T 50138—2010)的规定。
2.2.5 控制站流量观测设备主要包括传统转子式流速仪、定点雷达、侧扫雷达、走航式ADCP、二线能波法测流系统等。
1 传统转子式流速仪
1)主要分为旋杯式流速仪和旋浆式流速仪,旋杯式流速仪主要用于中、低流速测量,旋浆式流速仪用于高流速、高含沙流量测量。
2)设备主要参数
流速范围:0.015~15 米/秒;起转速:0.015~0.08 米/秒;转子直径:60~128 毫米;最小水深:0.05~0.2米。
3)经验公式:V=a+bn,a为常数,b为水力螺距,n为转率。
4)雷达频率:Ka 波段(34.7GHz)
2 定点雷达波测流
1)适用于表面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能够建立相关关系的控制站,尤其适合山区性河流中高水位的断面流量监测。要求监测河段相对顺直,断面流态情况相对稳定、无回流或者
5
派涡、不受潮主夕影响,表面流速不宜小于0.5m/s。
2)设备主要参数
流速范围:0.2~18 米/秒;流速精度:±0.03 米/秒;平均时长:0-99.9 米/秒;俯角范围:0°~70°可设置;雨中测流:可在强降雨环境中正常测流;波束宽度:12º(锥度角);雷达频率:Ka 波段(34.7GHz)。
3 侧扫雷达测流
1)适用于能够根据河流断面及水流特性建立流量计算模型的测站,河流宽度大于30米,小于1000米;表面流速不宜小于0.lm/s,且要求有一定的水波纹。
2)设备主要参数
最大探测河面宽度:≥100m;距离分辨率:10m;测速范围:0.1 ~ 20m/s;速度分辨力:≤ 0.01 m/s;时间分辨率:最小5分钟;采用4G无线GPRS通讯。
4 走航式ADCP测流系统
1)适用于河床及流态相对稳定的天然河道、渠道等流量在线监测。测验河段相对顺直,一般要求顺直河段是河宽的3-5倍;断面河床及断面流态相对稳定;水体含沙量及水位变幅不宜过大;水平式ADCP部分流速与断面流速具有相关性;断面具有一定水深,宽深比一般要求小于40:l。
2)设备主要参数
6
流速测量的水深范围最小≤0.1m, 最大超过40m。流速测量范围:±20m/s,精度好于±0.3%(或±0.002m/s),分辨率:0.001m/s,剖面最大可达128层;水深传感器测量范围:最浅不超过0.2m,最深不低于80m;流量测量水深范围:最浅不超过0.3m,最深不浅于80m。温度传感器:精度:±0.1 ℃分辨率:0.01℃;罗盘、倾斜度传感器:测量范围:±360˚;准确度:航向好于±2˚;纵倾/横摇好于±1˚。
5 二线能波法测流系统
1)适用于河床及流态相对稳定的天然河道、渠道等流量在线监测。通过断面两条垂线流速的在线监测,就实现全断面流量的实施在线监测。
2)设备主要参数
测量范围22.5m,最大单元长度:1m,最小单元长度:0.25m;测量频率≥20HZ;流速精度0.5%±2.0mm/s;流速量程±3.75m/s(最大流速±15m/s);最大发呼速率10个/s 。
2.2.6 控制站径流流速监测设备可根据需要,自主选择转子式流速仪、声学流速仪、电波式流速仪、微转子式流速仪、电磁式流速仪、流速流向仪、剖面流速仪、光学流速仪等。
2.2.7 流速监测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工作温度 -30~70℃。可在雨中正常测量流速。
2 主要参数
7
测速范围:0.2~18米/秒;测速精度:±0.03米/秒;测速计时:精度1秒,分辨率0.1秒;测速历时:1~99.9秒;最大测程:100米;角度补偿:内置俯仰角传感器自动补偿,水平角手动输入;防水性能:全防水设计,可浸入水下1米。
2.2.8 流速监测设备应符合《流速流量仪器》(GB/T 11826)的有关规定。
2.3泥沙监测设备
2.2.3 泥沙监测主要是通过试验或自动观测设备获取径流小区及小流域的土壤流失量。
2.2.4 试验方法获取土壤流失量,设备主要包括取样桶、量杯(筒)、滤沙架、烘箱、电子天平等。
1 取样桶
1)主要用于集流池泥沙取样。
2)不锈钢圆柱体,规格为2-5L,带盖,密封性良好。
2 量杯(筒)
1)主要用于测量取样体积
2)量杯(筒)的规格根据试验需要合理选择。
8
3)量杯(筒)的质量应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
3 滤沙架
1)用于取样泥沙的过滤。
2)型式为桌台式,材质为不锈钢,桌面面积1800×1000mm,桌面高度750mm。
3)滤沙孔为圆形,在桌面上规则分布,圆孔直径为120mm,共5排,每排8个。滤沙孔固定有304不锈钢锥形过滤器,易于拆卸和清洗,孔径为0.7~0.8mm。
4)水收集装置设置在桌面及过滤器下,采用304不锈钢板材质,钢板厚度不低于0.4mm,内壁光滑,过滤器滴下的水通过该装置应能够自流汇集,并通过排水管排出。
4 电子天平
1)用于试验过程中样品称重。
2)根据试验需要选择电子天平的量程及精确程度。
3)电子天平的计量性能、准确度等应满足《电子天平》(GBT26497-2011)的有关规定。
5 烘箱
1)用于泥沙、土样烘干。
9
2)宜选择台式恒温电热烘箱,主要包括热风循环烘箱、电热干燥箱及电热鼓风干燥箱。
3)输入功率:1500~3000W;控制范围:RT+10~250℃;工作环境温度:5~40℃;控制面板:数字显示;供电电源:220V/50Hz;其他:2个载物托架。
4)烘箱质量应满足《热风循环烘箱》(JB/T20033-2011)《电热干燥箱及电热鼓风干燥箱》(GBT30435-2013)的有关规定。
2.2.4 径流泥沙自动设备
1)用于自动监测径流小区(或小流域)产生径流量、泥沙含量。
2)根据取样方式,自动观测仪器设备分为取样测量式、全量测量式,测量精度不低于95%。
取样式自动观测仪器设备:泥沙含量测量范围:0~500kg/m3;泥沙含量测量误差:≤5%。流量测量范围:0~4800L/h;数据采集(无雨及无径流量):数据采集有雨时5分钟发送一次数据,无雨时每1个小时发一次数据;太阳能供电;数据浏览及下载:本地及GPRS数据远程传输及下载。
全量称重式自动观测仪器设备:测量方式为监测径流量≤2.5L/s,泥沙颗粒直径≤20mm,泥沙含量不限;数据存储形式:SD卡Nand-flash原始过程数据备份及数据云端存储两种形式;数据传输形式:GPRS GTU无线传输;数据存储格式为.CSV;单次径流装置容量:100L,数据发送间隔20~99s可调。
2.4土壤因子监测
10
2.4.1 土壤因子监测包括土壤含水量、粒径、比重/容重、密实度、抗蚀性、抗冲性等理化信息。
2.4.2 土壤含水量数据主要是通过试验或自动观测设备监测方式获取。
2.4.3 试验方法获取土壤含水量,设备主要包括铝盒、电子天平、烘箱等
1 铝盒
1)用于土壤取样。
2)直径40mm-50mm,高25-30mm,带盖。
2 电子天平
1)用于试验过程中样品称重。
2)根据试验需要选择电子天平的量程及精确程度。
3)电子天平的计量性能、准确度等应满足《电子天平》(GBT26497-2011)的有关规定。
3 烘箱
1)用于泥沙、土样烘干。
11
2)宜选择台式恒温电热烘箱,主要包括热风循环烘箱、电热干燥箱及电热鼓风干燥箱。
3)输入功率:1500~3000W;控制范围:RT+10~250℃;工作环境温度:5~40℃;控制面板:数字显示;供电电源:220V/50Hz;其他:2个载物托架。
4)烘箱质量应满足《热风循环烘箱》(JB/T20033-2011)《电热干燥箱及电热鼓风干燥箱》(GBT30435-2013)的有关规定。
2.4.4 土壤含水量自动监测分为中子仪法、时域反射仪法(TDR法)和频域反射仪法(FDR法),采用的监测设备包括介电类自动监测仪器及人工便携式自动监测仪器。
2.4.5 介电类自动监测仪器主要性能应满足下列规定:
1 传感器的探针和外壳应坚固、耐用,具有耐腐蚀性和密封性。
2 介电法类与中子法类监测仪器的量程不小于0~60%(m3/m3)。
3 介电法类与中子法类监测仪器分辨力为0.1%(m3/m3)。
4 监测仪器应能在空气温度为-10~50℃环境下正常工作。
5 电源电压宜为12V。
6 监测仪器应采用模拟或数字通用接口标准。模拟量输出宜为0~2.5V或4~20mA;数字量输出可选用RS-485/422、RS-232C、SD1-12等通用接口标准。
12
7 工作电流不应大于50mA
8 电源输入端与外壳之间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MΩ。
9 具有固态存储功能的监测仪器,存储容量应能存储3000组以上数据。
10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不应小于16000h。
2.4.6 人工便携式自动监测仪器主要性能应满足下列规定:
1 人工便携式土壤水分采集仪传感器主要性能指标要求同2.4.4的要求。
2 挖土设备应携带方便,可配置专用取土钻、洛阳铲、铁锹等。
2.4.7 介电类自动监测仪器及人工便携式自动监测仪器的配置、安装等其他要求,应符合《土壤墒情监测规范》(SL364-2015)和《土壤水分观测 频域反射法》(GBT33705-2017)的有关规定。
2.4.8 土壤粒径监测设备主要包括取土钻、土壤筛、土壤振筛仪等。
1 取土钻
取样管内径35mm,外径40mm,长20cm。
2 土壤筛
13
1)应同时准备方孔筛和圆孔筛。
2)筛孔直径0.075mm—40mm。
3 土壤振筛仪
匹配筛子直径:200毫米 (可选配)
筛孔尺寸:20目-200目
振动频率:每分钟不低于221次
振击频率:每分钟不低于147次
2.4.9 土壤比重/容重监测设备主要包括主要包括比重瓶、环刀、天平、烘箱等。
2.4.10 土壤密实度监测设备可采用土壤紧实度仪,应满足以下性能指标:
1 性能测量深度:0-450mm.
2 测量范围:0-100kg;0-7000kpa(0-1000psi)。
3 测量精度:以公斤为单位:0.05kg。
4 压强为单位:5k。
14
5 环境温度:-10℃-60℃。
2.4.11 土壤抗蚀性监测设备可采用崩解仪。
2.4.12 土壤抗冲性监测设备可采用室内冲刷仪。
2.5 植被监测
2.5.1 植被监测主要包括植被盖度、郁闭度、株高、生长状况等信息。
2.5.2 植被监测设备主要包括激光测距仪、电子测高仪、罗盘仪、样方框、围尺、钢卷尺、照相机等。
1 激光测距仪
1)用于测量植被高度。
2)具备精度自助校准、连续测量功能。最大测量距离150m;距离测量精度±1.5mm。
2 电子测高仪
1)用于测量植被高度。
2)测量范围1500m;自动存储不少于30笔;液晶显示屏;望远镜倍率:(6.0±5%)x;视场:6.0°±10%;测角范围:±90°;电池750mAh锂电池。
15
3 罗盘仪
1)用于测量距离、高差、水平、坡角等,满足样方框的布设需要。
2)放大倍率:8倍及以上;最短视距:2m;度盘格值:1°;鉴别率:10″。
4 样方框
1)用于测定林下盖度
2)尺寸1m*1m,不锈钢材质,红色喷漆,可折叠,方便携带。
5 围尺
1)用于测定植被胸径、地径。
2)尺寸10M*25mm。
6 钢卷尺
1)用于测定灌木冠幅。
2)尺寸:10m*25mm
7 照相机
16
1)用于照相法计算植被盖度。
2)对照相机性能不做特殊要求。
2.6气象观测场
2.6.1 气象观测场观测内容主要包括降水、温湿度、风速、风向、蒸发量等信息。
2.6.2 降水、温湿度、风速、风向的监测,可采用多要素自动气象站一体化监测。自动气象站应满足以下性能要求:
1 自动气象站监测要素应至少包含降水、温湿度、风速、风向。
2 各项要素测量范围应满足以下要求:
空气温度范围:-40~60℃,误差:≤±0.3℃;
空气湿度范围:0~100%,误差:≤±3%;
风速测量范围:0~30m/s,误差:≤±0.3m/s;
风向测量范围:0~360°,误差:≤±10°;
雨量测量范围:0.1mm~4mm/min,误差:≤0.2mm;
2.6.3 降水量观测仪器分为人工雨量器和自记雨量计,自记雨量计有翻斗式、称重式、
17
轮盘斗式和虹吸式等类型。降水量观测仪器适用范围如下:
1 人工雨量器适用于观测液态和固态降水量。
2 翻斗式、称重式、轮盘斗式和虹吸式两量计适用于观测液态降水量。
2.6.4 人工雨量器的性能应满足如下要求:
1 承雨器口内径为Φ2000+0.60 mm;承雨口材料坚实,其口缘呈内直外斜的刃口状,内壁光滑,刃口角度40°~45°;极限条件下,进入承雨器口的降水不溅出承雨器口外。
2 承雨器口面与器身中心轴线垂直,与储水筒外壳底面平行。
3 量雨杯总刻度为10.5mm,最小刻度为O.lmm。
2.6.5 自记雨量计的性能应满足如下要求:
1 翻斗式雨量计
1)承雨器口内径为Φ2000+0.60 mm。
2)分辨力为0.lmm、O.2mm、O.5mm、1.Omm四种。
3)降水强度测量范围为0~4mm/min。
4)当降雨强度在0.1~4.0mm/min范围内变化时,测量误差不大于±4%。
18
2 称重式雨量计
1)承雨器口面积为200cm2 和400cm2两种,分别简称为200型、400型。
2)鉴别灵敏度(分辨力):200型为O.2mm/min,400型为0.lmm/min。
3)降水强度测量范围为0~30mm/min。
4)测量量程:200型为1500mm,400型为750mm。
5)当降雨强度在0.1~30.0mm/min范围内变化时,测量误差不大于±4%。
3 轮盘斗式雨量计
1)承雨器口内径为Φ2000+0.60 mm。
2)分辨力为0.lmm。
3)降水强度测量范围为0~9mm/min。
4)当降商强度在0.1~9.0mm/min范围内变化时,测量误差不大于±4% 。
4 虹吸式雨量计
1)承雨器口内径为Φ2000+0.60 mm。
19
2)分辨力为0.1mm。
3)传感器降水强度测量范围为0~4mm/min。
4)当降水量累计达lOmm时,雨量计虹吸排水l次,虹吸时间不大于14s。
5)仪器计时误差,机械钟计时为5min/d,石英钟计时为lmin/d。
6)自记笔尖在自记纸上划线流利、不刮纸,其划线宽度不超过0.3mm,记录图形完整、清晰;记录笔的调零微调机构应方便、可靠,复零位误差不超过仪器分辨力的1/2。
2.6.6 降水量观测仪器的可靠性、重复性等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降水量观测仪器》(GB/T 21978)的规定,安装要求应符合《降雨量观测规范》(SL 21—2015)的规定。
2.6.7 风向、风速监测设备分为人工观测设备和自动观测设备。
1 人工观测设备可采用轻便风速风向表,其构成包括风向部分(风标、方位盘、风向指针、制动套等)、风速部分(护架、风杯、风速表)和手柄三部分。
2 自动观测设备可采用风速风向传感器。
2.6.8 水面蒸发器可分为蒸发皿、标准水面蒸发器和自记/遥测蒸发器三种类型。蒸发仪器的结构组成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蒸发皿:为口径20cm,壁厚0.5mm的铜质桶状器皿。其内径为20cm、高约10cm。口缘镶有8mm厚内直外斜的刀刃形铜圈,器口要求正圆。口缘下设一倒水小嘴。为防止
20
鸟兽饮水,器口附有一个上端向外张开成喇叭状的金属丝网圈。
2 标准水面蒸发器:器口面积为3000cm2,,直径约为618mm,高687mm。由蒸发桶、水圈、量测装置、溢流桶组成。其中蒸发桶和水圈为玻璃钢材质。
3 自记遥测蒸发器:使用标准水面蒸发器的蒸发桶,增设自动化的量测装置或传感装置。
2.6.9 水面蒸发器的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按照《水面蒸发器》(GB/T 21327—2007)的规定执行。蒸发观测场的设置及蒸发器的安装,按照《水面蒸发观测规范》(SL 630—2013)的规定执行。
21
3 风力侵蚀监测设备
3.1 监测设备主要用于风沙流运动和沙丘移动监测,可采用风沙流监测设备和沙丘移动监测设备。
3.2 风沙流监测设备可采用蠕移收集器、集沙仪和风沙观测通量塔,应根据监测对象选择相应的监测设备。监测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蠕移收集器可用于蠕移质监测,仪器高度与地面持平,中心进沙孔直径5mm。
2 多梯度旋转集沙仪、全方位多层集沙仪和全方位定点集沙仪可用于跃移质监测,宜符合下列要求:
1)多梯度旋转集沙仪高30~100cm、宽30~50cm,在垂直高度上每2cm设置一个集沙盒,进沙口截面面积为2cm×2cm。
2)全方位多层集沙仪高度为150~200cm,仪器分层不少于4层,在20cm、50cm、100cm、150cm四个高度及根据需求确定的其他高度设置集沙盒,进沙口截面面积为2cm×5cm。
3)全方位定点集沙仪高度为50~100cm,可区分16个不同风向的风沙流,进沙口截面面积为2cm×50cm或2cm×100cm。
3 风沙观测通量塔可用于悬移质监测,塔高应不低于10m,在塔身不同高度设置监测仪器。
22
3.3 沙丘移动监测设备可采用测钎、测桩、水准仪、全站仪、RTK(实时动态)测量仪器、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设备,设备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测钎宜为光滑细长的圆柱形硬质金属杆,直径宜为2~10mm,长宜为100cm。
2 测桩可采用一端为矩形、另一端为三角形的木质桩,长宜为2~3m,矩形端长宜为7~10cm,宽宜为5~7cm。
3 水准仪、全站仪、RTK测量仪器、三维激光扫描仪等测量设备,可采用商用标准产品,精度应满足地形测量要求。
3.4 自动气象站可用于监测风沙区的气象特征,其主要参数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工作温度宜为:-40~+60℃。
2 数据记录时间:1~10min。
3 数据采集频率宜小于1min。
4 最大承受风速宜大于35m/s。
5 风速测量启动风速宜为1m/s,分辨率宜为0.1m/s。
6 风向测量范围宜为0°~355°,精度宜为±5°,分辨率宜为1.4°。
3.5 降尘监测设施主要包括集尘缸及其辅助设施。
23
1 集尘缸为收集沙尘沉降量的设备,由收集缸、筛板和围环构成。集尘缸内径(150±5)mm,高 300mm,缸底平整的圆柱体。每一观测场,应设 2 个以上采样点,间距不小于 50m;每个采样点应设 3 个集尘缸,距离 50cm。
2 支架为集尘缸的承载设备,由顶板和支架构成。顶板为 100cm×160cm 的长方形平板,供放量集尘缸用。支架为支持顶板的四脚架,垂直高2~12m,要求顶板保持水平并稳定牢靠。
3 附属设施设备有防止集尘缸倾倒的固定设备,一般用一个卡箍固定;支架的稳定设备,一般用3~4根锚索拉紧固定;爬梯及护栏设施供观测人员上下工作用,可与支架连体,也可独立设置。
3.6 风蚀强度监测设施一般包括集沙仪、测钎和风蚀桥等设施。
1 集沙仪为高 0.5m、宽0.3~0.5m、厚2.0~3.0cm 的扁平金属盒。集沙仪应根据监测目的选择:
1)观测单一风向的风蚀强度,宜采用单向集沙仪。
2)观测各个风向的风蚀强度,宜采用旋转式集沙仪。
3)若需要观测风蚀物随高度的变化,应采用多路集沙仪,分格间隔1~2cm,进沙口隔板厚应小于 0.2mm。
2 测钎为光滑细长的金属杆,直径2~5mm,长约50~100cm,顶端有一小环,且有一定钢度,不易弯曲。测钎上一般有测片和彩条。测片为一中心开孔(孔径略大于测钎
24
直径)的圆形片。彩条为标识设备,系在每一测钎顶圆环上。
3 风蚀桥为宽 2cm,长 100cm,厚2~3mm 的金属条,并标有 10cm 测控距的刻度,两端与直径5~8mm、长约 50cm 钢筋支柱焊接成直角相连。布设与主风向相垂直的单排或多排状,排距大于 50m,桥距 10m。
4 测钎与风蚀桥一般插入地面(15~30)cm。插入时,既要防止对地面的破坏,又要防止风蚀桥对气流的影响。
在地面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也可采用“风蚀圈”观测风蚀强度。“风蚀圈”直径 100 m,在“风蚀圈”内沿主风向布设 8 对野外定位观测集沙仪,“风蚀圈”外围8 个方位分别设置一对集沙仪。每对集沙仪并列安置、开口方向相反。
5 降尘监测设备技术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
1)集尘缸口圆环内径误差±1mm。根据观测要求及时更换集尘缸,更换时必须替换两个集尘缸,并将缸口封(盖)严密,避免异物进入。
2)集沙仪的集沙效率必须在标定后使用;集沙仪进沙口面积误差±0.1%,高度误差±0.5cm;沙物质收集器应透气、不漏沙;每次观测后,应仔细清理出收集袋中的沙土,称重精度为±0.01g。
3)测钎和风蚀桥法测量精度为±1mm。
4 冻融侵蚀监测设备
25
4.1 冻融侵蚀监测设备包括寒冻剥蚀监测设备和热融滑塌监测设备。
4.2 冻融侵蚀监测点仪器设备主要包括测量设备、处理分析设备等。
4.2.1 测量设备包括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测尺、钢尺、卷尺、气象站、罗盘等,可采用商用标准产品,精度应满足地形测量要求。
4.2.2 处理分析设备包括烘箱、量筒、量杯、天平、土壤颗粒分析设备等。烘箱、量筒、量杯、天平的精度要求与相应标准规范相一致,土壤颗粒分析设备的精度要求与2.4的要求一致。
5 水土保持措施监测设备
5.1 一般规定
5.1.1 水土保持措施监测设备包括水土保持措施数量监测设备和水土保持措施质量监测设备。
5.1.2 水土保持措施数量监测设备是指获取水土保持措施个数、面积、长度等指标的设备总称。
5.1.3 水土保持措施质量监测设备是指获取水土保持措施的规格尺寸、方位、坡度、高程、材料性质等指标的设备总称。
5.2 水土保持措施数量监测设备
26
5.2.1 水土保持措施数量监测设备包括常规设备和选择性设备两类。
1 常规设备有皮尺、木尺、钢卷尺、测绳、求积仪、测距仪、经纬仪、全球定位系统接收仪等。
2 选择性设备有全站仪、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接收仪等。
5.2.2 水土保持措施数量监测设备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 水土保持措施数量监测可采用遥感监测和地面监测。
2 用地面监测方法监测水土保持措施数量,量测误差应小于±3%。
3 当量测相同的水土保持措施数量指标时,可选择一种或几种测量仪器,但选择的测量仪器精度应尽可能高。
5.2.3 水土保持措施数量监测设备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1 皮尺、木尺、钢卷尺主要用于最大边长在5m以下的水土保持措施面积、长度的量测。最小刻度应达到厘米级,量测误差应小于±1%。
2 测绳主要用于最大边长在5m以上、100m以下水土保持措施面积、长度的量测。量测刻度应不低于厘米级,量测误差应小于±3%。
3 测距仪主要用于测量距离。测量距离应在100m以上,测量精度应达到分米级。
27
4 求积仪主要用于地形图、专题图等的面积量测。求积仪应能方便地进行面积量测,相对误差应为±0.5%。
5 经纬仪的测量精度应达到5\",最小读数应达到1\",倍率应达到30倍。
6 全球定位系统接收仪包括手持型和测量型,主要用于遥感监测定位和大面积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的测量。
1)用手持型进行单点定位时,其水平定位误差应不大于10m,进行面积量测时,应配置1个基准站和1个流动站。
2)用测量型量测时,静态测量精度应达到厘米级,动态测量精度应达到米级。
5.3 水土保持措施质量监测设备
5.3.1 水土保持措施质量监测设备包括常规设备和选择性设备两类。
1 常规设备有皮尺、木尺、钢卷尺、测绳、罗盘仪、测斜仪、天平、测距仪、经纬仪、全站仪、全球定位系统接收仪、建设材料、分析仪器等。
2 选择性设备有电子数字水准仪、自动水准仪、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接收仪等。
5.3.2 水土保持措施质量监测设备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 水土保持措施质量监测主要通过人工量测和测验的方法进行。
28
2 量测误差为±3%。
3 当量测相同措施的质量指标时,可选择一种或几种测量仪器,但选择的测量仪器精度应尽可能高。
5.3.3 水土保持措施质量监测设备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1 皮尺、木尺、钢卷尺要求同5.2.3。
2 测绳要求同5.2.3。
3 罗盘仪用于水土保持措施方位的测量。罗盘仪应轻巧便于携带,刻度盘分格值应达到1°。
4 测斜仪主要用于水土保持措施的坡度测量,测量精度应在30′以内。
5 天平称重精度应达到±0.01g。
6 测距仪测量距离应不小于100m,测量精度应达到厘米级。
7 经纬仪要求同5.2.3。
8 全站仪用于距离和角度的测量。角度精度应达到10″,距离精度应达到厘米级。
9 全球定位系统接收仪要求同5.2.3。
29
6 自动监测辅助设备
6.1 自动监测辅助设备是指可以通过远程拍摄、记录、传输等方式协助开展既定监测任务和内容的设备。
6.2 根据水土保持监测特点和监测内容,自动监测辅助设备主要包括无人机、视频监控系统、手持GPS、对讲机等。
6.3 无人机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1 四轴飞行器,配备云台、相机、电池及远程控制移动设备;飞行载重4000g以上;悬停精度垂直:0.5m,水平:1.5m;升降速度最大上升速度可达:5m/s最大下降速度可达:4m/s;最大水平飞行速度不小于100km/h;飞行高度不低于500m;单航次飞行时间不低于20分钟;抗风等级5级;角度控制精度±0.02°;可控转动范围俯仰:-90°至 +30°,水平:±320°;控制转速最大俯仰:120°/s;最大水平:180°/s。
2 配备兼容平台的移动平板设备,最低配置要求:iOS8.0或Android4.1.2,屏幕尺寸7.9英寸,内存2GB及以上,存储容量32GB及以上。
3 电源性能2块标配电池型号,容量在5500mAh以上;
4 相机参数:镜头镜头可更换:M4/3 卡口,支持自动对焦,支持可控光圈,传感器Type 4/3 CMOS 传感器,有效像素1600万以上,支持单张拍摄和视频拍摄,支持1080p分辨率录像,存储卡类型Micro SD卡,最大支持64GB容量,传输速度为Class 10及以上;
30
6.4 视频监控系统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1 包括镜头、监控计算机、图像显示器、立杆等。
2 主要技术参数:图像不低于200万像素,红外高清网络摄像机;20倍光学,不低于180米红外照射距离;分辨率及帧率1920*1080,25fps。镜头焦距不窄于5.2-98mm,光学变倍不低于20倍,最大光圈不低于F1.6;支持自动对焦及自动光圈。支持开启红外灯可识别距离不低于450米的人体轮廓;开启白光灯可识别距离不低于200米的人体轮廓。
3 支持智能分析行为如区域入侵等,可以对支持行为分析触发后联动聚焦、联动目标跟踪、报警上传,上传ETP、发动邮件、联动录像等多种报警触发方式。
4 监控计算机:CPU不低于酷睿i7,独立显卡,内存不低于8GB,硬盘不低于1TB,不小于21.5英寸LED宽屏液晶显示器。
6.5 手持GPS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1 内存2 GB SDRAM ;处理器四核;尺寸5.3\"电容性多触控。
2 内置天线。
3 72信道.GPS L1 C/A、GLONASS、北斗、SBAS。
4 精度指标(水平RMS)4:实时SBAS5.< 2-5 m。
6.6 对讲机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31
1 支持数字和模拟两种方式,支持双向通讯。
2 信道数量:不低于32个;频率范围:136-174MHz,403-470MHz,450-512MHz;输出功率:1-5W。
3 连续工作时间≥10小时。
7 设备检测规定
7.1 水土保持监测设备应定期进行运行状况和设备性能检测。
7.2 每年监测任务实施前和年度监测任务结束后,都应检测设备的运行状况,并进行维护保养。
7.3 根据水土保持监测设备的运行状况及使用频率,合理开展设备性能检测。
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