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损伤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故又名距骨小腿关节。胫骨的下关节面及内、外踝关节面共同作成的“冂”形的关节窝,容纳距骨滑车(关节头),由于滑车关节面前宽后窄,当足背屈时,较宽的前部进入窝内,关节稳定;但在跖屈时,如走下坡
路时滑车较窄的后部进入窝内,踝关节松动且能作侧方运动,此时踝关节
容易发生扭伤,其中以内翻损伤最多见,因为外踝比内踝长而低,可阻止距骨过度外翻。
关节囊前后较薄,两侧较厚,并有韧带加强。胫侧副韧带为一强韧的三角形韧带,又名三角韧带,位于关节的内侧。起自内踝,呈扇形向下止于距、跟、舟三骨。由于附着部不同,由后向前可分为四部:距胫后韧带、跟胫韧带、胫舟韧带和位于其内侧的距胫前韧带。三角韧带主要限制足的背屈,前部纤维则限制足的跖屈。腓侧副韧带位于关节的外侧,由从前往后排列有距腓前、跟腓、距腓后三条独立的韧带组成,连结于外踝与距、跟骨之间。距腓后韧带可防止小腿骨向前脱位。当足过度跖屈内翻时,易损伤距腓前韧带及跟腓
韧带。
踝关节属滑车关节,可沿通过横贯距骨体的冠状轴做背屈及跖屈运动。足尖向上,足与小腿间的角度小于90°叫背屈,反之,足尖向下,足与小腿间的角度大于直角叫做跖屈。
在跖屈时,足可做一定
范围的侧方运动。
踝关节韧带扭伤是运动中最容易发生的关节部损伤,它是指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内侧
副韧带和胫腓韧带联合的损伤。通常,胫腓韧带联合坚韧而富有弹性,不容易受伤;内侧副韧带面积大,韧带纤维较细密而坚韧,单纯内侧副韧带损伤也较少见;外侧副韧带为最容易受伤的踝关节韧带,外踝扭伤占踝关节扭伤的80%。
(一)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1.发生原因 在跑、跳练习中,运动员处于腾空状态时,足就自然有绷脚尖、足内翻的倾向。如果落地重心不稳,向一侧倾斜或踩在他人的脚上或踩球,陷入坑内等情况下,就会以足的前外侧着地、内翻,而导致外侧副韧带的损伤。
2.征象 踝外侧副韧带扭伤者有踝外侧疼痛,疼痛轻重与伤势有密切关系。
踝外侧韧带扭伤患足可以持重,跛行;足踝外侧轻度肿胀;踝关节强迫内翻试验(检查者一手握住踝关节上方固定小腿,另一手握住足外缘将踝关节内翻)使疼痛加重,但踝关节稳定,无异常活动。若踝外侧韧带完全断裂,则患足不能持重,跳跃式跛行;外踝剧痛;肿胀严重而范围大,外踝和足背出现皮下淤斑;踝关节强迫内翻试验时伤处剧痛,同时有踝关节不稳和异常活动。
3.处理
(1)现场急救
伤后应当立即用冷疗法,如用冷水浸泡、冰块按摩。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尽量使踝关节不活动,抬高患肢运送医院。这样处理可以使局部的肿胀、出血、疼痛减轻,为以后的治疗和恢复创造好的条件。(2)外侧副韧带轻度扭伤
用绷带将踝关节包扎于轻度外翻背屈位,制动4~7天,亦可同时配合外敷活血散淤消肿止痛中药。一旦肿胀、疼痛开始缓解时,要积极进行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练习及屈伸活动。一般4天以后可保持原固定下地走路,并配合按摩、理疗和踝背伸抬腿练习。按摩方法,可采取踝关节外侧用推摩手法,足背和小腿前外侧,用捏和揉捏手法。1~2周可基本痊愈。
(3)外侧副韧带较重的扭伤(韧带部分断裂或完全断裂)
压迫包扎止血,并用托板将足固定于轻度外翻背屈位,抬高患肢休息,宜配合活血止痛中药内服治疗。3天以后,去除加压包扎材料,继续托板固定约3周,并配合按摩、外敷与内服舒筋活络中药、针灸、理疗等治疗方法。解除固定以后,可继续治疗,在弹力绷带的保护下,逐渐参加一般锻炼。要积极从事功能锻炼,如走路、踝关节屈伸运动、提踵等,直至完全愈合为止。重压患处无疼痛,踝关节强迫内翻试验亦无疼痛时,可完全去除支持带恢复正常运动。
4.预防 平时重视踝周围肌肉力量和关节协调性训练,如负重提踵,跳绳,足尖走路等练习。选择平坦的运动场地运动,准备活动要充分。
(二)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由于某种原因使身体失去重心,足外翻外展,即可造成踝内侧副韧带损伤。诊断明确后,处理原则与踝外侧副韧带损伤基本相同,而固定方向相反。
(三)胫腓骨下端韧带损伤
突然的外力使足固定,小腿内旋,有时可能发生胫腓骨下端韧带损伤。其症状很像踝外侧副韧带扭伤,但是仔细检查,该损伤之疼痛和压痛以及肿胀主要发生在踝关节之前方而不是在踝的外侧,再握住足跟向两侧摆动,如出现距骨异常活动,则多为胫腓骨下端韧带完全断裂。疑为该损伤者,需及时转送医院诊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