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我说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能为后面有关含杂质等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2、教案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的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我确定本课的教案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2)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3)通过对具体例题的计算,培养学生进行化学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习题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规范计算格式的教案与训练,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3)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
1 / 4
学风。
重点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难点
1、解题格式的规范化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二、说教法
好的教案方法,能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能有效地提高教案质量,可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因此选择好的教法,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本节课本我所采用的教法是:归纳讨论、讲解和训练相结合的方法。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例题讲解→归纳总结→练习提高。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和书写格式。 三、说学法
教案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本节课应充分地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去讨论、比较、分析、表达、交流、反思等,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同时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说教案过程 1、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复习化学方程式的有关知识,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以及简单举例,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数量关系,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一个定值。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因此,可以利用
2 / 4
这个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出生成物(反应物)。
2、新课讲授
我通过前面讲解的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引出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书写格式是怎样的?
分析例题1,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师生共同阅读、讨论,让学生思考根据刚才对例题1的阅读和讲解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并板书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质量; (4)标出已知量、未知量; (5)列出比例式
(6)解比例式,求出结果 (7)简单作答
通过归纳强调今后我们在做计算题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解题格式书写。再利用例题2练习。练习后归纳出:根据上述两例可知,利用化学方程式不但可以由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求生成物的质量,还可以由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求出反应物的质量。
对于解题步骤与书写格式掌握的情况如何?我在此处用一个有多处错误的习题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从比较、评价中熟悉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让学生找出所解答案中的错误,并当堂修改,加深印象,在此基础上再用103页的练一练来检测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
3、课堂小结
总结主要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白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在于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里包括正确书写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
3 / 4
配平。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解题思路和步骤,书写格式要规范,计算数据要准确。
五、教案反思
讲完这节课,我认为基本上达到了我要求的预期目标,学生掌握了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的依据,以及计算时的解题步骤和书写格式。但是,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在整个教案过程中,课堂节奏有点快,学生在课堂上的主题地位体现的不明显,教师讲的多,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学,对于教案环节中设计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以至于学生解答不出问题。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