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反思
2023-07-29
来源:乌哈旅游
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反思 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反思 方仪力 摘 要:在当下多元文化语境中,作为异域读者认识和理解中国少数民族独特文化、族群特征和 语言结构的场域,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差异的彰显,在他文化中构建中华文化,扩大 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明确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的翻译目的,确立 和筛选最佳源语文本,采用合作翻译等多种翻译学策略,或能改变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边缘地位,实现 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文化“走出去”。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翻译;“走出去”;文化构建;差异 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学不仅肩 了预期受众和目的语文化语境的重要性。由是满足特定语 负着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使命,更是中华文化的特 征和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通过翻译推动中国少数民族 文学和文化走向世界,展现中国少数民族自身丰富的文化 内涵和族群特征,将有助于中国国家形象建立以及文化“走 境中读者的需求,使之为目的语文化所接受是中国少数民 族文学翻译重要的翻译目的之一。基于此,翻译就不再是 一种单纯的语言转换行为,而是一种文化翻译,其成功有赖 重构。在全球化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语境中,语言的 复杂性与文化的多元性确立了翻译的必要性。译者和目的 语读者同为中介者,借由对翻译行为和译作的理解来阐释 和构建文化。 于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在目的语文化中对自身文化的阐释和 出去”战略的务实推进。是故,在翻译学的视阈下,采取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反思并确立中国少数民族文 学对外译介的本质、翻译目的,探讨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 不仅具有一定的翻译学意义,更能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 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 事实上,文化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这一概念 模糊不清,我们究竟是尝试将文化作为一个人类学中的术 “走出去”与文化建构: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翻译目的 “走出去”文化战略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走 出去”的文化战略即着眼于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国家所依 语(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全部行为)呢,还是视作一个美学的 概念(人们如何进行创造性表达时的全部行为)呢?更复 杂的问题其实是不同的文化是如何来理解‘文化’这一概 念的。” 然而,不可否认,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普遍主 义观念。人类总是依照文化去行事和认识世界。伊格尔顿 赖的文化价值推送出去,在世界范围内发挥影响。这也说 明,在“走出去”的文化战略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 介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翻译在异域建构中华文化,扩大中 华文化价值观念在世界的影响力。继而,如何建构文化成 为了译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谈及后现代语境中人类的认知方式时提出:“当下文化已 经替代了上帝和自然成为了整个世界的基石。” 文化的建 构和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已经成为当下极其重要的事件。对 民族国家而言,一方面,“在民族身份的构建中常常包含大 量的、有意识的‘文化构建”~。文化所一直强调的并非普 世性的价值观念,而是特定民族和族群所创造的价值,注重 展现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和族群特征。另一方面,不同民 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念需要借助差异才能在新的语境中重 构。正如斯图亚特・霍尔看来,“一些深刻而重要的差异,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Skopostheorie)将翻译视作一种 有目的的行为(a purposeful activity),旨在强调目的之于人 类行为的重要性,也即,“行为会产生一种结果、一种新的情 景和事件,并且有可能产生一个新的文本” 。根据德国功 能派学者汉斯・弗米尔(Hans J.Vermeer)的理解,“任何翻 译都是面向预期受众的,因为翻译是在目的语语境中为实 现预期的翻译目的,并针对特定语境中的目标读者创制文 本的行为” 。将翻译视为面向受众的语言转换行为突出 它们构成了真正的现在的我们” 。没有差异,也就没有对 自我和“他者”的认识。文化价值的输送和文化的建构需 要借助差异来完成。 圈 文化与传媒・当代文坛・201 5.3 很明显,无论是翻译的过程还是翻译的行为都凸显了 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差异。作为展现差异和族群特征的 择预设了目标语文本的形态。然而,在实际的翻译实践中, 由于少数民族文学自身的特征,译者可能面临着源语文本 缺失或需要在多个文本中选择和确立源语文本。事实上, 虽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这一概念并未在当代学界持续不断 的讨论中得以廓清,但可以肯定的是,少数民族文学从文本 类型上至少包括民间口承文学和文人书面创造两大主题。 最佳场域,翻译能够帮助目的语文化与“他者”展开持续的 对话。尤其是对目的语读者而言,译作提供了一个极其特 殊的场域,用以捕捉“他者”(otherness)。在《文学文化理论 关键词》一书中,作者特别指出:“鉴于差异问题既是政治 性的也是本体性的,这也说明差异问题从某一方面来讲,其 根本也是与语义有关的。”④因而,所谓的差异是多重的,包 含语言和文化两个不同层面。就少数民族文学翻译而言, 因而,当译者在翻译少数民族文学时,他所面临的并不都是 书写下来的文学作品,还可能面对民间的口承文学。 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译者无法与口承文学的 创作和流传保持一致,也很难通过翻译呈现和表达出口承 文学“即时性”的特点,因而“原生态”的少数民族口承文学 译作所要展现的正是少数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双重“他异 性”(alterity)。由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在本质上是一 种特殊的文学翻译。在美国翻译理论家安德鲁・勒菲弗尔 (Andre Lefevere)看来,文学翻译是要传播“文化资本”(cu1. tural capita1)。众所周知,“文化资本”这一概念是法国社会 学家布迪厄反思社会权利运作时提出的,强调的是资本、场 域和惯习之间的紧密关系。由于“文化资本”必须通过继 承和积累,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关键不在于如何表征文学 作品的文学性和审美特性,而在于如何通过文本让异域读 者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认识中国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独 很难成为翻译的源语文本。正如国内翻译研究学者所认识 到的,迄今为止“对活形态的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的对外翻译 及翻译研究几乎还是一个空白” 。也正因为如此,现已出 版发行的少数民族文学典籍基本以现当代经过整理的典籍 “定本”为源语文本。所谓的“整理”是指精通民族语言的 学者考证、收集民间传唱的不同版本的民族史诗,并用文字 将考证后的史诗记录下来,作为该史诗的“定本”。也即是 说,民族史诗在成为翻译的源语文本之前已经经过“改变” 特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族群特征。从这一层面上而言,少数 民族文学的对外译介既是以目标语语言、文化和读者为导 向的(target—culture and reader oriented),同时也是以源语 语言和文化为导向的(Source—culture and lnguage ofaten— 和“再创造”,并非通常意义下的“原作”,其口传文学的性 质在经过书写后也无疑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在索绪尔 看来,用文字固定言语的行为包含“人为痕迹”的需求。 以彝族撒尼经典《阿诗玛》的英译为例。原诗是流传 于云南圭山彝族撒尼聚居区的民间口传文学,在文本类型 上颇为丰富,既有代代相传的民族歌谣形式,也有口口相传 的民间传说,这也造就了各个不同版本的《阿诗玛》,并使 得人物、情节、主旨等各个不同的方面因作品版本的不同而 存在较大的差异。1953年云南人民文工团圭山工作组前 ted)。对源语文本、目标语文化语境以及目标语读者的观 照应该是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对外译介须重点关注的问题。 但考察现有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作品却发现,上述三个层面 恰恰是目前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走出去”:现状与问题 迄今为止,已有部分少数民族典籍被翻译介绍到国外, 如维吾尔族典籍《福乐智慧》、达斡尔族典籍《少年与岱 夫》、蒙古族典籍《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典籍《玛纳斯》以及 藏族格言诗《萨迦格言》等等。从总体上来看,上述已翻译 出版的少数民族文学大都属于史诗类长篇叙事诗,在文本 类型选择上较为单一。众所周知,这些叙事诗本身属于活 往石林圭山整理《阿诗玛》,根据当地搜集到的20个民间传 说,380多首民歌以及多个民间故事“改写”和“编译”了《阿 诗玛》的汉语全本。1957年翻译家戴乃迭(Gladys Yang)将 圭山工作组整理的文本作为源语文本,用英文译出,并由人 民出版社出版。戴乃迭的译文全部选择了英国民谣(Bal— lad)的形式,旨在尽可能地反映出原诗“五行一组”的诗歌 体风格,且译作流畅、准确,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表现出了 原诗的文体特征。然而,正如前文所述,少数民族文学翻译 形态的口头文学,通过各民族人民口口相传至今。在流传 过程中,每一个讲述者通常根据自己的理解、情感和愿望对 故事进行加工和修正。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民族史诗是 各民族人民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充分反映了中国少数民族 有特殊的非文本目的。因而若回溯《阿诗玛》从民间传说 到“定本”的过程,似乎可以说,由于戴氏所选择的源语文 本只是《阿诗玛》众多版本中的一种,不管戴氏的译作如何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不同的思维方式。然而,从翻译 学的视角来审视,少数民族文学的上述特点和流传方式恰 恰为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检视现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 精当,都很难展现出这部动人史诗的全貌。根据当代学者 的考察,圭山工作组所参考的原始资料在篇幅、故事情节和 人物形象上都与老彝文抄本有相当大的差别,“口头流传的 作品篇幅都比较短,情节或者简单,或者不完整;彝文记载 的作品,篇幅较长,人物形象、情节都比较丰满、完整”∞。 由此可见,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现当代“整理本”或 学的对外译介不难发现,译者在源语文本(Source Text)的 选择上面临着诸多问题。 作为翻译行为的出发点(departure),源语文本是“译者 从事翻译的依据和依归”⑧。若翻译是以原作为主导的 (Source—text oriented),那么翻译的基本目的是要尽可能 “忠实地”再现原作的全部特征。也即是说,源语文本的选 “定本”或许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失真”的问题。当译 者选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特定的“抄本”或“定本”作为源 语文本时,这些文本自身已经经过改写,如此一来,译作所 叠 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反思 表现的中国少数民族风貌或许有所变形。是故,如何保证 “走出去“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作品尽可能地表现出 原作的风貌,是目前译者和翻译研究者亟待思考和解读的 问题。 结了当下少数民族文学翻译源语言文本来源。第一种是利 用既有的汉文译本来进行基本的外文翻译;第二种是从口 头的原始语言直接翻译为目标语的文字,比如从达翰尔语 翻译到英文;第三种是利用书面(或经过编辑的)双语译本 来翻译。 在本德尔看来第三种方式虽是最为理想的方式, 但要求颇高,实际很难实现或难以达到既定目标。采用第 一除了源语文本的确立和甄别,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译 作未能更好地迎合目标语尤其是英语世界读者的1阅读期 待。这或许与目前少数民族文学译作较少有关。而当前翻 或第二种方式,深入到源语文化的核心,能在“不太理想 译出版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文学典籍 上,以长篇叙事诗的翻译为主,少见或未见民族歌谣和说唱 文学的翻译,译介的文学类型较为单一。与此同时,未经整 理和译介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仍然为数众多。且现已出版 的情况下做到有效地处理问题” 。因而在实际的翻译过 程中,控制源语文本的质量,保留作品的原生态性是保证译 作完整表达民族文化的前提。 是故,整理和确立源语文本是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出 的翻译作品的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西方读者对中国 文化的1阅读兴趣大部分集中在中国传统典籍上,对现当代 新近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的兴趣和关注度有限,即便是诺 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销量也不大。美国的著名中 国文学翻译家葛浩文曾在《东方早报》的个人专访中谈到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美国市场的销售情况时说,“目前美国出 发点。参考传统佛经翻译中的策略,西晋译经僧人曾在《合 维摩诘经序》中探讨了译经僧在面对不同译经时的处理方 法,提出了编纂“合本”或“会译”的策略:“同本人殊出异, 或辞句出入,先后不同。或有无离合,多少各异。或方言训 诂,字乖趣同。或其文胡越,其趣亦乖。或文义混杂,在疑 似之间。若此之比,其涂非一。若其偏执一经,则失兼通之 版的中国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每年大概出版三五本的样 子。可是呢,现在卖得如何我不大知道的,但是一定不会很 功。广披其三,则文烦难究。余以是合,两令相附。以明所 出为本,以兰所出为子,分章断句,是事类想从。” 所谓“合 本”是两晋佛学中研读译经经文的策略,以同经异译中的某 个译本为“本”,以其他译本为“子”,相互比较考寻,会通研 究。在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中同样可以遵循“合本”的方法 畅销,绝对不会的” 。从翻译的接受和影响而言,如果译 作的文本类型单一,可选择译作较少,读者很难通过翻译深 入理解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 认识也自然存在偏差。 分析目前翻译出版的少数民族文学的翻译作品,可以 发现绝大多数译本是根据该作品的汉语译本转译成外语, 确立源语文本。应在尽可能地收集到口传文学不同版本和 用少数民族语言书写的作品基础上,确立“母本”,采用注 疏的形式将“母本”和“子本”的差异标注出来,以尽可能地 保证少数民族文学内在的历史性,还原少数民族文学特别 是少数民族文学典籍的风貌,注重源语文本的完整性。 因而这些译作在实质上已经不是“直接翻译”(direct trans— lation),而是一种“间接翻译”(indirect translation)。作为特 殊的“间接翻译”,现阶段的少数民族文学的对外译介基本 是由两个阶段构成,首先由懂民族语言的译者和学者整理 为汉语文本,再由精通外语的译者将汉语整理本翻译为外 语。这也说明,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在很多时候包含着“民族 语一汉语”和“汉语一外语”等两个不同阶段,至少三种不 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转换过程。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尽可能 由于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作品是一种“混杂”(hybrid)文 本,关涉到了多种语言和文化,有学者提出采用“合作翻 译”的方式以确保译文文本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尽可能 地忠实于源语文本。 事实上,如前文所述,少数民族文学翻 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以目标语文化和读者为导向的。迎合 目标语读者的阅读期待,使译作被目标语文化所接受,译者 常常需要用目标语重新创造出源语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 的典故,借以帮助目标语读者在阅读这些文学作品时产生 与源语读者相同的意象。这就要求译者同时精通中国少数 民族语言、汉语和目的语及其文化。例如拉祜族文化和拉 地保留少数民族文学的语言结构,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同样 是译者亟须反思的问题。事实上,如果少数民族文学翻译 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差异的彰显在异域构建中华文化,继 而在世界范围发生影响,那么源语文本的筛选和确立、翻译 策略的考量和制定、目标语读者阅读期待及目标语文化规 范的反思都是影响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走出去”的重要 问题 祜方言专家,美国学者安东尼・沃克(Anthony Walker)与中 国民俗学者史昆合作翻译拉祜族史诗《牡帕密帕》。作为 译者之一的沃克认为该史诗的汉语译本是最完整的版本, 三源语文本确立与合作翻译: 但他本人并不精通汉语,无法独立翻译。另一位译者史昆 精通汉语、英语和拉祜文化,但并不精通拉祜方言。两位译 者采用合作的方式,先由史昆将汉语译本译作英语,再由沃 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策略探讨 由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既有代代相传的口头文学,也 有用各民族语言书写的书面文本,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可能 克在译本中添加注释。这种“深度翻译”(thick translation) 的翻译策略“将翻译文本放置在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 将被文字遮蔽的意义与译者的意图相融合”@,有助于目的 面临多个源语文本的选择。根据不同源语文本译出的文学 作品在审美情趣、语言结构和族群特征上都存在差别。美 语读者更好地理解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 无论如何,不管是源语文本的筛选和确立,还是“合作 国学者马克・本德尔(Mark Bender)用“三种基本惯例”总 文化与传媒・当代文坛・201 5.3 翻译”模式,抑或是“深度翻译”的翻译策略,都旨在彰显差 异,表现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所具有的文化和语言上的双 重“特异性”,借以在目的语文化中构建起中华文化认同。 在现当代译学中,彰显差异的“异化翻译”曾备受关注。然 ledge,2006,ra6,p120. ( ̄)Terry Eagleton.After Theory.London:Penguin,2004,p58. ( ̄)John Tomlinson.Cultural Imperilaism.The Johns Hopkins Univer- sity Press.069. 而,在“走出去”的文化战略背景下,翻译中国少数民族文 —@Stuart Hal1.Cuhurla Identity and Diaspora[Z/OL].(1994)[2014 12—25].http://www.rlwclarke.net/Theory/PrimarySources/HallCu1. ( ̄)Julian Wolfrey.Critical Key Words in Literary nd aCulturla Theory. New York:Palgrave Maccmilln,2004,p58.a turalldentityandDiasorpa.Pdf,p222. 学作品是要推动民族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 如此一来,译者似乎应力求语言上的流畅和美巧,达到所谓 的“文意畅然”,让译本为目的语文化所接受。正如爱尔兰 翻译理论家克罗宁所言:“在大语种里提倡不流畅、折射式 的、异化式的翻译策略是勇敢的,可视作一种文化反叛和包 容,但对小语种而言,流畅的翻译策略才是保证其生存的 关键。”@ ⑧方梦之:《译学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 74页。 ⑨段峰:《作为表演的翻译——表演理论视阚下的我国少数民族 口头文学的对外翻译》,《当代文坛}2012年第4期。 ④李攒绪:《阿诗玛原始资料集・前言》,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结语 1986年版,第3页。 ⑥葛浩文:《葛浩文谈中国当代文学在西方》,《东方早报》,2009 年4月5日。 “翻译作为一座桥,连接了不同的个人经历、信仰系统 和文化实践,开启了重新体验与阐释世界的大门。”凹在当 下多元文化语境中,少数民族文学翻译既不是单纯的语言 ⑩⑩【美】马克・本德尔:《略论中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的翻译》, 吴珊译,巴莫曲比馍审校,《民族文学研究)2oo5年第2期。 转换过程,也不是所谓的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挪用和改 写,而是异域读者认识和理解中国少数民族独特审美特性、 ⑩释僧祜:《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10— 311页。 族群特征和语言结构的场域。在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中彰显 少数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差异,构建中国少数民族丰富的文 化和悠久的历史,确保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展开持续性的 对话无疑是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影响力的最佳途径, 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最终目的。从翻译学的视角来 ⑤罗选民:《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翻译现状与前瞻——访安德 雷・利夫威尔教授》,《中国比较文学 ̄Ig07年第1期。 ⑩Kwame Anthony Appiah.Thick Translation.Lawrence Venuti ed. he TraTnslation Studies Reader.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0, p427. ⑥Michael Cronin.Translation and Globalization.New York:Rout— ledge,2003,p151. 看,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不仅需要体察目的语文化的需求,迎 合目的语读者的期待,更需要明确翻译的目的,确立和筛选 最佳源语文本,选择合作翻译、深度翻译等合适的翻译策 略。惟有如此,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文化“走出去”。 注释: ①②christiane Nord.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 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 tion Press,2001,p12.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南民族大学 外国语学院。本文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 基金项目“翻译、语言及历史语境:直译意译问题的元 理论研究”资助,项目编号:13YJC740019;四川外国 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课题“清末民初译名问题研究”阶 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CWY14—24) 责任编辑玉兰 ③⑩Michael Cronin.Trnsalation and Identity.New York:Rout一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