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课题 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课型 新授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 了解安史之乱过程,背景、时间和影响。 第 1 课时 教学 2、 了解黄巢起义的相关知识 3、 掌握唐朝衰亡原因、灭亡的时间和标志 目标 4、 知道五代十国更替与分离的局面。 重难 教学重点 点 教学难点 教法学法 安史之乱爆发原因,唐朝的灭亡 唐朝的衰亡原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地图册 教 学 设 计 一、查学诊断 二次备课 1
教 学 过 程 复习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及相关知识 唐代诗人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典故 三、导学施教 讲授新课: 一、安史之乱 1、背景:(天宝危机) ①什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②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③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 2、人物:安禄山、史思明 3、时间:755-763年 4、结果:郭子仪、李光弼率军在北方少数民族回纥的援助下平定叛乱,收复长安和洛阳。 5、 影响: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①唐朝国势由盛转衰,②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拓展:想一想:这场战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 注: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遭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发动了大规模起义。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的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杨国忠、李林甫) 强调:藩镇割据概念:藩是保卫,镇指军镇。封建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发展结果往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其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 藩镇的割据性:①自行委派官吏,②不想中央赋税,③军队不听中央调动,④节度使支委传子或部将。 2、黄巢起义:时间:875年, 领导人:王仙芝(山东),黄巢(河南一带) 建立政权:进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 作用: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打击。 结果:882年,起义军大将朱温叛变。883年,义军退出长安。884年兵败被杀。 3、唐朝灭亡:时间:907年,人物:朱温,建立政权:后梁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五代: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_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2、十国: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3、五代十国的影响: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的发展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四、练测促学 1.下列各项,哪些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请在□内画√。 □皇帝荒废朝政 □发生严重灾荒 □杨贵妃得宠 □节度使势力膨胀 □农民负担过重 □军队战斗力薄弱 2.黄巢在青年时代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想一想,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愿望? 注:借咏叹菊花来形容势不可挡的义军力量,即将攻破长安的磅礴气势。建立“ 大齐农民政权”,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远大理想。 五、拓展延伸(含作业布置、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周世宗改革:后周的第二个皇帝周世宗,具有宏大志向,即位后大力扭转混乱局面,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修订法律;经济上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军事上整编中央禁军,削弱地方兵权。他率军南征北战,决心统一全国,但身患急病,39岁就去世了。周世宗的改革使后周强大起来,为
2
此后北宋的统一打下基础。 【课堂小结】 略 【布置作业】 1. 填充图册2。预习第二课。 2.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在练习的过程中学会知识的运用。 安史之乱 时间:天宝危机: 任务:人物: 地点:时间: 措施: 结果及影响 时间: 人物: 政权: 影响: 时间: 人物: 政权: 五代: 十国: 板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书 设 唐朝灭亡 黄巢起义 计 五代十国 教 学 反 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