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研究
作者:韦震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4期
摘 要:最后一公里是电子商务配送的最后一环,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通过分析高校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模式,从技术层、市场层和回报层三个方面深入比较三种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在高校的适应性。基于层次分析法对现行三种高校配送模式进行评价,为校园配送提供进一步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高校快递 最后一公里 配送模式 层次分析法 一、引言
2016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5.16万亿元,同比增长26.2%,是同期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两倍有余。在庞大的网购大军中,大学生占据非常大的比重,很多大学生既是发货人,又是收货人。以浙江湖州师范学院圆通网点为例,平均每天收发量超过200件,而这样类似的网点多达8家。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时候,配送不及时、快件丢失等问题频繁发生,校园最后一公里配送越来越受重视。因此,需要认真研究校园配送问题。 二、校园快递配送特征介绍 1.高校学生的网购特征。
1.1网购普及度高。大学生是个年轻的群体,他们知识文化水平高,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要高于一般人。当代的在校大学生大都是90后,他们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成長起来的一代,接触和使用互联网的时间都相对较早,因此对于网购这种购物模式的体验和理解也要更为深刻,调查显示95%的学生经常网上购物。
1.2网购频次高。随着网购越来普及,大学生购物的频次也越来越高。根据对湖州师范学院经管系大二学生的调研发现:40%的大学生每月网购的频率少于两次,48%的大学生网购频率三到五次,12%的大学生网购的频率大于五次。可以看出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总体频率很高,而且这种趋势将会更加明显。
1.3小件货物比重高。大学生应用网络购买的商品非常广泛,但由于群体的消费购买力有限,小件类的商品占据大部分,一般属于低价值的商品。主要包括服装类、食品类、日用品类以及书籍影像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4.节日促销消费量大。网络商城的促销活动非常多,主要包括打折、清仓、包邮、套餐搭配、优惠券、返利、赠送礼品等形式。大学生群体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索取欲,对于商家所搞的促销活动,对他们而言是有极大的诱惑力的,他们的消费观念相对不成熟,感性消费大于理性消费,自控能力也较差,因此微小的利益诱惑便会促使他们产生购买行为,这就导致了节假日的疯狂抢购现象。
2.高校快递的配送服务特征。
2.1物流的时效性要求高。当代大学生对于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一般网购的大学生平时空闲时间多,上网时间较长,十分关注商品的物流速度。对于大学生来说,只要收到服务商的到货通知后,会选择第一时间去领取货物。如果货物到达目的地,学生却迟迟不能拿到商品,往往会给予店家差评,甚至选择退换。
2.2退货比率较高。由于大学生维权意识较强,且经济能力较弱,对购买商品的满意度要求较高。如果商品品质难以令他们满意,他们会热衷于退、换货物,而工作后的普通消费者,常会因为嫌麻烦不会退换货物。
2.3高校的人力资源成本较低,学生兼职物流配给占据很大比例。 3.校园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种类。
3.1快递员送货上门。快递员将顾客的快件送至顾客家门口,或者顾客指定的地方,直到顾客签收为止。这种模式服务质量好,但成本较高,以京东物流配送为典型代表。
3.2网点自提货。配送人员通知顾客在固定的时间到固定的地点取走货物,到顾客签收为止。这种模式服务质量一般,遇到重大节日促销,往往滞留时间较长,其配送成本较低,是目前高校主要的最后一公里收件方式,以“三通一达”为典型代表。
3.3智能快递箱取货。在固定的地点放置智能提货柜,配送人员将货物放入柜中并发给顾客柜号和密码,顾客凭密码取货,或者用微信扫一扫。这种模式,前期成本比较大,方便灵活,学生的满意度较好,以邮政为典型代表。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快递配送模式选择
1.配送模式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高校最后一公里配送评价指标体系模型,需要构建模型的三个层次。(1)第一层目标层:在这一层中是我们针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想要得到的结果,目标是校园快递配送模式的选择。(2)第二层准则层:在准则层中包含了为实现总目标所牵涉的细分准则层。在这里着重取出三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这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市场层、技术层、回报层。这三个准则层下分别设置细分准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层。影响市场的因素有很多,我们选择客户量、满意度两个最直接的指标来作为市场层评价依据;技术层面通过交付时间的灵活性和货物的安全性来体现;回报层通过投入资金和利润来体现。
图1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指标体系。
(3)第三层方案层:在这一层中主要是为了实现最终目标可采取的措施、方法。选择三种配送模式作为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即智能快递箱取货模式、提货点自提模式、送货上门模式。
2.实证分析。湖州师范学院是一所地方院校,学生近2万余人,学生网购量巨大。由于配送包裹量,多数快递选择让学生自己上门提取货物;部分快递选择电话联系,送到指定地方;部分快递配送选择通过智能快递箱投送。以湖州师范学院的快递配送为例,进行三种不同的配送模式对比。数据源于实际调查。(1)权重的计算。指标体系建立后,进行指标体系中各要素两两比较,计算出各准则对于目标层的权重,构建判断矩阵。
计算出B1、B2、B3的权重比率为(0.44,0.12,0.44)。类似计算出C1、C2的相对权重为(0.7,0.3)。C3、C4的相对权重为(0.3,0.7)。C5、C6权重为(0.5,0.5)。(2)综合得分计算。通过调查,得到校园快递三种配送模式下六个维度的原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出三种配送模式的总得分。
同理计算出网点自提货的综合得分为0.41,送货上门的模式的综合得分为0.27。(3)评价结果。经过以上的计算,得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结构模型下,高校园区的三种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最终结构:(智能快递箱取货,网点自提,送货上门)=(0.32,0.41,0.27),网点自提模式得分最高,智能快递箱取货模式分数稍高于送货上门模式,这说明当前条件下高校园区使用网点自提模式是最佳的配送选择,同时也符合当前高校园区多采用公共约定提货点提货模式的现状,而其他两种模式在高校的配送活动中并不占优势。 四、结语
文章分析了校园配送的三种主要模式,总结了三种配送模式的特点,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现行三种高校配送模式进行评价,得出网点自提货是目前高校物流配送的最佳选择。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对于配送服务的要求将会更高,配送模式的适用性也将会进一步发生变化,传统的上门自提货并不能永远适应大学生日渐变高的配送服务需求。因此,快递企业需要积极布局智能快递箱等配送方式,有效地保障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杨晨.我国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3(5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杜荣雪,阮国祥.智能自提柜在城市社区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物流科技,2015,01:133-137.
[3]庞彪.天猫刷新“最后一公里”[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2(22):40-42. [4]张高峻.基于大学生网购行为的营销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