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临洮县关于做好扶贫开发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的调研报告

临洮县关于做好扶贫开发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的调研报告

2023-10-17 来源:乌哈旅游
临洮县关于做好扶贫开发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发展情况和问题

临洮县地处甘肃中部,定西市西部、洮河下游,是全国最早进行“三西”建设、扶贫开发的县份之一,也是新世纪确定的甘肃省4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全县总面积2851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09万亩, 人均2.23亩。全县辖6个乡、12个镇,有6个社区居委会、326个村委会, 26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4.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万人,农村劳动力25万个。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全局,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按照“产业富民、工业强县”的总体战略,突出项目、环境、城镇三大建设,做强洋芋、畜牧、蔬菜、花卉四大支柱产业,积极推进信息化进程,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协调、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截止2006年底,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4.8亿元,较上年增长12.1%;完成固定资产7.88亿元,增长11.6%;大口径财政收入连续四年超过亿元,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抓发展、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面临的新形势

在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要看到,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从县外大环境和县内小环比照分析,我县经济发展总体上又处于一个突破难点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准确把握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适时改变我们发展的主攻方向,努力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和发展问题,使贫困地区的面貌得到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生产得到明显改善。

从外部环境看,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这表明扶贫开发已经进入新了历史发展阶段。首先,科学发展观为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新的新理念。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贫困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不断满足群众的多

方面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新的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在扶贫开发实践中,必须紧紧瞄准贫困人口,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必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劳动力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加快生产力发展,增强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必须实行综合治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必须实施参与式扶贫,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把扶贫开发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计划生育相结合,实现贫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其次,构建和谐社会为我们指出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方向。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反映了十几亿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目前,我县农村还有贫困人口8000多人,同时,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差别继续攀升,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相差较大。贫困现象不消除,贫富差距不缩小,难以构建和谐社会。因此,继续缓解农村贫困,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促进贫困地区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三,新农村建设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新要求。贫困地区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消除贫困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目标任务、实现形式必然与发达地区有差异,必须从实际出发,找准工作重点和着力点,在不同的阶段达到不同的要求。实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集中力量,多管齐下,综合扶持,全面推进一个村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其形式、内容和要求既与新农村建设相一致,也切合贫困地区的实际。贫困地区在现阶段发展条件下,扶贫开发就是建设新农村,因此,扶贫开发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做到解决温饱与巩固提高并重,加强贫困人口能力建设,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这些有利形势,为我县解决发展基础薄弱问题,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快经济社会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 (二)发展情况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有临洮特色的发展之路,那就是“齐心协力抓项目、夯基础;持之以恒抓产业、上水平;集中精力抓工业、扩总量;坚持不懈抓城镇、增活力;竭心尽力抓民生、促和谐”。在2006年争取到国家投资项目28个,签订千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10个,各类在建项目112个,总投资18.84亿元;洋芋、畜牧、蔬菜、花卉等特色支柱产业的产值比重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70%;建成了兴达、腾胜、三江洋芋淀粉加工骨干龙头企业,海巅峡电站建成投产,临铝公司电解铝扩产项目完成,同时一批大型招商引资项目顺利进展,民营经济总户数达到6184户,对当年财政的税收贡献率达到90%。 目前制约我县发展因素:一是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有率低,综合实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化程度低,企业竞争力较弱,重大产业开发项目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二是农村基础条件还没有根本改变,发展基础依然薄弱,农业产业琏条短,农民增收渠道窄,收入增长缓慢。三是财政赤字和债务较大,包袱沉重。四是城市建步伐慢,综合服务功能不完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五是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六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发展的潜力和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县经济社会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尤其是特色产业已经具备了优化升级、做精做强的良好条件,广大干部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项目建设意识进一步增强,盼发展、求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兰临高速公路通车后,临洮正在融入兰州一小时经济圈,“卫生城”、“后花园”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必将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农村贫困人口情况

临洮县是全省4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到2006年底,全县尚有未稳定解决温饱的扶贫重点村136个,占全县总村数326个的41.7%,人均纯收入低于675元的绝对贫困人口有0.85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1.7%;纯收入675—942元的低收入人口有6.4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12.9%,这两部分人口加起来有7.25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14.66%。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南部山区乡村。

到2006年底,全县绝对贫困人口下降为0.85万人,比2000年底减少0.57万人,绝对贫困面由2000年底的2.9%下降为1.72%,低收入人口下降为7.12万人,比2000年底减少2.79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比例由20.4%下降到14.3%,实现了新世纪新阶段扶贫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 贫困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为:

1、政策扶持。自2001年以来,在国家“三西”建设、扶贫开发决策的指引下,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中央国家机关的大力扶持帮助下,通过各方支持,合力攻坚,我县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产业带动。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县已形成了洋芋、蔬菜、畜牧、花卉、中药材等主导产业。新兴、兴达、腾胜、三江大型洋芋淀粉加工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康家崖土特产批发市场,新添崖湾蔬菜批发市场、漫洼洋芋批发市场、窑店中药材市场等专业市场,花卉市场也准备建设,兴达乳业公司、澳牛公司目前养殖奶牛均超过千头,同时新添镇王魏家、师家湾、潘家庄蛋鸡、瘦肉猪养殖已形成规模,产生了一批养殖大户。这些龙头企业、专业市场的建成和养殖大户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支柱产业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和贫困群众的增收。

3、项目支持。近年来,我县实施的扶贫开发项目主要有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产业化基地建设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等。目前全县538户2460多人贫困群众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有32个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占全县扶贫重点村166个的18%,共覆盖了232个村民小组,农户7861户34762人,其中覆盖绝对贫困人口828户3635人,低收入人口1397户6310人。 二、扶贫工作中的情况和问题 (一)扶贫工作中情况和问题

新农村建设方面: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我县的主要作法为:一是及早动手,超前谋划。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县上组织农业、水利、畜牧、交通等部门开展了集中调研活动,组建成立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

了办公室,组织写作班子及早着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积极与省、市有关部门衔接争取将我县洮阳镇阳洼村、新添镇潘家庄村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二是强化领导,周密部署。县上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由县委书记亲自任组长,并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从各相关部门抽调人员,负责办理日常工作。各乡镇和县农业局、水利局、畜牧局、交通局等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抽调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报刊、简报、广播电视,召开会议等形式大力宣传全县新农村建设。并邀请省农牧厅武文斌厅长做了专题报告,进一步推动了各级领导干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促进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深入发展。四是多方配合,共同努力。针对农业大县和全县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支农资金相对短缺的实际,从农业产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等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出发,千方百计拓宽新农村建设资金筹措渠道,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狠抓工作落实,促进了全县新农村建设进程。

培育主导产业方面,我县紧紧围绕把临洮建成全国最大的马铃薯集散地和马铃薯淀粉加工基地、全国最有影响和西北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及种球繁育基地、全省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省肉蛋奶鲜活食品生产基地的奋斗目标和农业发展思路。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把发展马铃薯、畜牧、蔬菜、花卉等四大支柱产业和中药材、食用菌等区域特色产业作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扶贫措施,认真规划,大力扶持,通过强化科技扶贫,培育产业链条,建成了一批科技含量较高、效益较好,示范带动作用较强的产业开发项目,使全县贫困乡村的特色优势产业得到了培育壮大,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2001年以来,全县进行了马铃薯、蔬菜、花卉、药材等新品种引进推广和规范化种植,小尾寒羊、良种肉羊、肉牛、奶牛等优良品种引进繁育和品种改良,使优势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日益显著。2006年,全县马铃薯、蔬菜、花卉、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57.6万亩、11万亩、3万亩和6万亩,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75%以上;猪、牛、羊、鸡存栏量分别达到23.8万头、3.67万头、26.5万只和138.4万只,全县农民人均从四大支柱产业中获得收入16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5%以上。同时,通过信贷扶贫等扶持手段,建成和培育壮大了

兴达、三江、腾胜等马铃薯淀粉加工及运销龙头企业,新兴、美兰、三易等花卉产业龙头企业,兴达、澳牛、华加等畜牧产业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基地带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使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合理调整。

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面对新阶段农民增收趋缓,扶贫开发难度增大,“三农”问题突出的形势,县委、县政府把劳务输转作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的重要途径,狠抓了劳务输转工作。一方面针对全县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技能单一、不适应务工市场需求的现状,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劳务工作的突破口,切实加大了拾花技能、电动缝纫、民用建筑、保安服务、家政服务等劳动力技能的培训力度,有效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县劳务办和18个乡镇劳务工作站的协调组织作用,主动走出去建立劳务基地190多个,并依托我县建筑企业多的优势,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到兰州、天水、西宁等省内外建筑工地务工,初步形成了以建筑业为主,电焊、餐饮服务、家政保安、服装缝纫等20多个工种为补充的劳务输转就业机制。近几年,全县每年向外输出劳动力7万多人,平均每户输出0.7人,挣回劳务收入8000多万元,农民人均从劳务输出中获得收入300多元。

支农投资整合方面,临洮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由于县、乡两级财政困难,在解决贫困群众脱贫方面投入明显不足。虽然全县上下牢固树立了“抓项目就是求发展”的意识,各部门、各乡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项目争取力度和项目建设力度日益增强,但国家投资对于解决贫困群众脱贫和发展方面还是不足。为了使有限的国家投资发挥最大的扶贫效益,县上逐步加大了支农资金整合力度,集中财力解决最需解决的问题。如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方面,县上组织各相关部门,召开专门会议,将安全饮水、通乡、通过道路、农业综合开发、灾民建房、基层政权建设、排危建校、农业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畜牧世行贷款等项目资金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保证“资金使用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乱”的前题下,由县政府统筹部署,及早安排,有力地促进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步伐,为移民脱贫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扶贫工作中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新世纪“三西”建设和扶贫开发纲要实施以来的六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也是县域经济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和农村贫困面貌改善最显著的一个时期。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全县总体上还是一个欠发达县份,特别是全县农村基础条件差,发展水平低,贫困问题突出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大多数乡镇特别是东北部干旱山区乡村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仍很严酷,生态环境恶劣,人口素质不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加之自然条件严酷,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因灾返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与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相比,与省内、国内其它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到2006年底,全县没有稳定解决温饱的扶贫重点村还有136个,占全县总村数326个的41.7%,人均纯收入低于675元的绝对贫困人口尚有0.85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1.7%;纯收入675—942元的低收入人口尚有6.4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12.9%,这两部分人口加起来有7.25万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14.66%。同时,由于目前这些没有解决温饱和刚刚跨越温饱线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生存的自然条件相对更差,科技文化素质更低,所以每年解决温饱的速度明显趋缓,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返贫现象比较严重,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仍十分艰巨,还需要国家给予倾斜扶持。

分析当前全县扶贫开发和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主要有:

一是财政困难,投入不足。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源不足,县乡级财政十分困难,基本无力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扶贫资金。“十五”期间,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刚刚超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仅5000-6000万元,而财政支出2006年已达4亿多元,各项支出特别是扶贫开发等支农专项支出主要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上级下达的专项资金。根据近几年国家和省、市下达的“三西”专项和其它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每年约1000万元左右,与全县扶贫开发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投入不足是制约全县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是基础薄弱,社会发育程度低。由于境内大部分地方山高坡陡,沟谷纵横,道路不畅,投入有限,全县大部分乡村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目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抗预自然灾害能力脆弱,饮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农产品运销

难、信息闭塞等问题在一些乡村比较突出;部分原有的水利、道路等公共设施由于投入不足,年旧失修,老化严重,急需改造维修;大部分乡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制约着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是产业开发起步迟,水平低。由于受地理条件、投入、群众科技文化水平和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全县种养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马铃薯、畜牧、蔬菜、花卉、中药材、食用菌等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为壮大县域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产业开发起步迟,水平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全县绝大多数山区乡村基本没有摆脱“雨养农业”的生产局面,马铃薯、草畜的良种化程度不到50%,科技含量低,特别是产业链条短,缺少规模较大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现有的企业加工能力弱,技术水平低,带动能力不足,农产品以出售原始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 四是自然条件恶劣,灾害频繁。由于地处祖国大西北黄土高原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全县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十年九旱,雹、洪等自然灾害频繁,大部分山区乡村基本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近年来,县乡各级党委、政府按照顺应天时、顺应市场的原则,积极推进贫困片带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形成了马铃薯、畜牧、中药材等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扶贫开发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遇到干旱等自然灾害,这些农作物大幅减产,又使部分群众返回到贫困的行列。2006年,全县大面积遭遇旱灾、霜冻、洪涝和雹灾等自然灾害,马铃薯、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产量不到往年的一半,窑店、康家集、连儿湾、龙门等东北部贫困片带乡村群众减收严重,因灾返贫人口达2万多人。

五是劳动力素质底下,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全县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在初中以下,科技文化素质低,接受新科技、新知识的能力差,加之居住条件差,信息闭塞,导致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困难,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大多缺乏技能,主要从事一些报酬较低的体力劳动,稳定就业率低,生存竞争能力弱,“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比较严重,这些都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扶贫开发进程。

三、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情况 (一)预算内以工代赈

临洮县从1985年实施以工代赈项目以来,至2006年全县共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72项,总投资15663.7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9103.4万元,省财政配套569万元,省养路费配套340万元,自筹5651.3万元。在资金总额中,交通项目4246万元,水利项目6763万元,邮电项目403万元、农村支柱产业项目907万元,易地搬迁项目930.4万元。其它项目2414.3万元。

通过大力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改善了交通条件,活跃了农村经济。投资4246万元,建设交通项目86项,共新建、改建道路59条487.05公里,其中修建等级路101.46公里,修建农村道路385.59公里。硬化道路35.71公里,铺油26公里;建姬家河洮河大桥、东廿铺大桥、三岔河大桥、祁家崖洮河大桥等桥梁12座。

(二)加强了水利基础设施,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投资6763.4万元,建设水利、水保项目146项,新修、加固河堤31.84公里;建提灌工程46处,建集雨节灌工程12处,新增灌溉面积14500亩、改善灌溉面积88900亩、发展保灌面积6337亩;加固洮惠渠险段3.18公里,改善灌溉面积5000亩;建塘坝工程8处,拦蓄泥沙93万方,淤地880亩;兴建流域治理工程2处,治理流域面积33平方公里。通过实施以工代赈水利项目,有力地改善了全县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提高了抗灾减灾能力,为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多年来,全县利用以工代赈资金兴建人畜饮水工程21处,修水窖2300眼,解决了20100人25100多头牲畜饮水困难;建成邮电项目4个,使农村落后的通讯条件得到改善;建成拉电项目5个,彻底改变了刘家沟门、苟家滩等地深山区5个村不通电的历史。投资493万元的中铺人饮工程建成后,将使我县北部干旱地区的3万多人用上洁净卫生的

自来水,提高了群众健康水平,投资200万元用于临洮县三甲电站建设,为三甲电站早日建成投入使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发展了农村支柱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实施农村支柱产业项目13项,改造中低产田22万亩,发展高效日光温室500多亩,建渔场100亩,林业育苗基地300亩,花卉基地500亩,果品基地500亩,玉米良种基地550亩;建种子繁育基地1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处,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30亩,实施农村综合示范项目1项;新建优质牧草基地12万亩。这些项目的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带动作用。

(五)改善了教学条件,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实施义务教育项目4项,新建教学楼3920平方米,实施绿色希望工程2项。改善了我县红旗、太石、西坪、新添、玉井等乡镇边远山区教育设施落后的现状,解决了当地群众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 主要作法

(一)立足县立足县情,突出根本。以工代赈的宗旨是扶贫济困,其目的是通过贫困地区群众的劳动获得报酬,解决生活困难;通过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为全县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如何使国家的这项扶贫政策完整、准确、有效地落实到贫困地区、体现到贫困群众身上,是以工代赈工作的一个根本问题。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工代赈直接面向贫困地区、面向贫困人口,在国家各项扶持政策的结合上做文章,寻找以工代赈资金的最佳切入点,力争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以取得最大的扶贫效益。一是摸清贫困状况,明确工作方向。我们经常性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掌握贫困人口的分布变化状况,认真分析贫困的成因及特点,明确以工代赈主攻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尽力把以工代赈这项扶贫政策,用到最需要的贫困乡村去。二是划清区域,严格界定工作范围。根据每个批次以工代赈的性质、特点和要求,结合贫困现状,我们认真选择和界定以工代赈工作范围,使最贫困、问题最突出地区及时享受到以工代赈的扶持。三是明确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我们在全面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同时,根据我

县川区、坪区、山区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以工代赈项目工程,通过资源开发逐步形成自己的经济优势,实现脱贫目标。

突出重点,狠抓管理。在项目管理上,突出了“四加强”。一是加强计划管理。计划的管理是以工代赈项目的管理前提,二十年来,我们严格按照《甘肃省以工代赈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执行计划。为保证计划的切实可行,每年初我们都会同各行业部门,深入开展调研,精心筛选,编制年度计划,上报市发改委。在年度计划下达后,要求项目单位严格按照计划积极启动项目建设,不得调整计划和项目建设内容,对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或变更的,按要求和程序报请批准。二是加强资金管理。为保证以工代赈资金的规范使用,发挥更大的扶贫效益,我们严格按照《甘肃省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和《甘肃省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实施办法》管理以工代赈资金,并根据我县实际,制定了<<临洮县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对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和各个环节,明确作出了规定,并以县政府令的形式下发全县各部门和乡镇执行。严格将以工代赈资金纳入扶贫资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借用和改变资金用途。在资金下达到我县后,根据项目建设的需要,由实施单位申请,经县发改局、财政局审核,预拨30%的启动资金,再根据项目的进度和报帐审核情况分批拨付。在报帐过程中,我们严格要求附有有效的凭据,并对劳务报酬兑付情况进行认真审核,要求必须及时发放劳务报酬,不得拖欠。对所有的项目,我们都预留以工代赈资金的5%-10%作为质量保证金,项目竣工后,由项目单位申请,县发改委会同财政等有关单位组成验收小组对项目进行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限期整改,直至按要求完成全部工程后,方可拨付质量保证金。为确保资金使用过程中规范操作,县发改局、财政、审计及项目单位每年在年末都对上年度项目资金进行了自查。三是加强质量管理。为保证以工代赈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安全,我们认真招待项目法人责任制、合理制、监理制,对投资比较大的项目,分开进行招投标。在项目建设中,县发改局和县直有关单位对在建的项目进行多次督查,对项目落实专人管理,随时了解项目的建设情况,把工程质量、进度和资金到位情况纳入经常性的跟踪、监控、管理、服务之中,既能促使施工单位按质按量完成施工任务,又能及时地将项目建设进度统计上报。四是加强竣工验收。项目竣工后,先由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按照计划和设计,逐项进行自查,并将查出的问题及时改正,对于符合质量要求,达到验收

标准的,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照工程合同书检查验收。对发现质量不合格,或没有按照计划完成建设任务的,拒绝验收,并责令施工单位返工重建或补救,保证了项目按期保质建成,尽早发挥扶贫效益。

(四)广泛宣传,发动群众。为了增加项目建设的透明度,便于接受群众监督,我县严格实行了项目公示制。一是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公告。每年在接省发改委的计划下达我县后,经县以工代赈领导组研究,及时将计划分解转发给各项目单位,要求各单位积极组织实施,不得调整和变更。并将计划在县电视台和县政府网站上进行公告,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的监督。二是及时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公示。对项目建设单位是县直部门的,要求在项目启动后,将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的进度、资金的使用、劳务报酬的兑付等各项内容在项目建设单位的政务公开栏上进行公示;对项目实施单位是乡镇的,要求该乡镇在政务公开栏上对当年的以工代赈项目设立专栏,对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公示,并要求项目建设地点的行政村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直接接受群众监督。三是项目建成后树立公示牌。为进一步增强以工代赈项目的透明度,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保证项目的独立性,我们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在建设地点树立公示牌,在公示牌上将项目建设内容、开竣工日期及资金来源等各项内容在公示牌上做简要介绍。 同时,为了发动项目区群众积极参与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我县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同时,对老百姓广泛进行宣传,并在项目建设区张帖宣传标语,让老百姓明白以工代赈项目是国家的扶贫项目,是造福于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在项目实施中,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和发动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广泛参与工程建设,监督项目实施单位,及时兑现劳务报酬,充分体现了以工代赈本质特征,使贫困群众从项目建设中直接得到实惠,充分调动了群众投身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五)突出前期,加强项目库建设。扎实、有效的项目前期工作是项目争取的关键。由于以前对项目前期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出现了“有投资没项目”的现象,致使错失了许多良机。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坚绝杜绝“资金等项目”现象的发生,县上下大力气抓了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库建设,要求各部门必须认真研究县情、吃透县情,拿出投资效益好,拉动作用强的好项目,并由具有

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编制可研、初设,并要达到相应的深度。县发改部门及时掌握国家资金投向和投资政策,加大协调力度,帮助、指导各业务部门切实搞好项目前期工作。

(三)易地扶贫括迁试点试点工程

我县从2004年开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项目总投资930.4万元,将辛店、太石两乡镇的192户800多人整体搬迁到洮阳镇兴荣滩集中安置,目前项目已全部建成。该项目的实施,彻底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存环境,增强了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探索出了一条群众脱贫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新路子,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2006年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总投资2335.1万元,括迁346户,1640人。目前项目已全部动工。 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方面,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 县上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负责总体规划的制定、重大事项和有关政策的协调,并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方案的落实、技术方案的执行和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和严格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计划管理、资金监督、政策兑现和检查验收等日常工作。同时项目安置区乡镇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督促的指导项目建设。

2、强化部门协调。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以项目为支撑,整合资源,组织相关部门按各自业务范围做好施工设计、业务指导、技术服务、政策咨询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在安排项目和资金时,尽量向安置区倾斜;积极引导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人畜饮水、乡村公路、农网改造、“六小”工程及其他扶贫资金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

3、 落实政策配套。县上结合实际,在不违背国家现行土地承包、国土管理、林业等政策前提下,制定有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包括安置用地、土地调整、建材优惠(如木材指标调配)、户籍迁转、子女入学、税费优惠等,给搬迁群众从各方面提供便利条件。

4、狠抓项目管理。计划管理:严格执行省上下达的计划,严禁擅自调整或变更计划。资金管理: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要求,实行报帐制管理,对项目资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工程管理:对项目实施严格实行了合同制、监理制,对工程质量由项目监理和行业部门严格按工程设计进行监督,对出现的问题一律要求按设计和有关标准整改。档案管理:建设项目要分类、编号、造册,从项目可研报告到项目后评价报告等各环节的文件以及农户搬迁资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收集、整理、归档。监督检查:县上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程序,建立了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项目公告公示、项目检查、项目专项稽查、项目审计等方式,扩大监督范围,增加监督层次,落实监督责任,保证了项目资金、工程质量和整个工程的顺利实施。 四、有关建议

1、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投入不足是制约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小康建设的主要因素,新阶段国家财力大大增强,有能力对扶贫重点区域扶持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建议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扶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各项支农资金的安排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重点解决修路、通电、吃水、灌溉、能源、上学、就医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问题,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2、整合资金投入,提高使用效益。目前财政扶贫资金和支农资金的专项较多,管理部门多而杂,既减少了资金规模,又增加了管理环节,加大了资金运行成本,不利于扶贫项目建设,不利于资金的集中使用。因此,建议进一步改革完善财政扶贫资金和支农资金的运行体制,将分散的专项资金集中管理,集中安排下达,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3、将绝对贫困户纳入农村“低保”,实行社会救助扶贫。现存的农村绝对贫困家庭大多缺劳力、缺技术、缺发展资金、非农就业比例低,教育、医疗支出费用高,难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脱贫,建议尽快推行农村“低保”制度,除对农村“鳏、寡、孤、独”和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户纳入“低保”范围外,对生活

困难的绝对贫困户也要实行“低保”,保障其生活来源,使他们安心生产,加快脱贫。

4、提高劳动报酬标准。目前,以工代赈项目人工工资标准太低,现市场劳动力价格差距太大,应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加以提高。同时,由于市、县财政困难,自筹资金很难落实,建议提高国家补助比例,以利于项目建设。

5、适当提高搬迁群众补助标准。搬迁群众大多上居住贫困地区的困难户,资金筹措比较难,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建议在现有补助标准上适当予以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