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名片的制作》
创新整合点
1.以二维码为载体。首先作为新的媒介方式,二维码具有制作方便、易于传播等特点,而且其信息内容的可更新性,使得课程的学习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与延展性,我们利用二维活码的特点进行制作,二维码图片内容不做改变,内容却可以实时更新。鉴于二维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学生对其的好奇心理,对激发其研究兴趣极为有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凸显学生个性化。学生制作的植物名片,除了可以展示蕴含生物、地理等学科知识的文字图片外,还可以加入很多学生的新创意新想法,例如有的学生将关于植物的诗歌,音乐等加入名片内容中,极大地丰富名片的内容,凸显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也体现了STEAM教学理念。
3.以移动终端为主要学习工具。随着手机、PAD的普及,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并利用好这些终端设备,可以有效的打破传统课堂学习的空间限制,有利于打造无处不在的“创客空间”,学生可以实现无所不在的学习。
4.以网络资源为主要的信息来源。通过网络搜集相关学习资料,完成学习内容,比起传统的图书查阅,信息量更大,更加便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习的效果更加明显;特别是移动终端与移动网络的结合为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这种能力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实现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5.以社交平台为学习成果的展示平台与评价平台。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社交平台进行展示,允许他人进行互动交流,有利于促进学习成果的不断完善,体现了知识的开放性。通过交互式的交流,实现知识的丰富与积累,例如有的“游客”会留下很多有用的信息,帮助制作者丰富名片内容。。
6.课程体现了多学科综合性运用的特点,学习过程中计算机、生物、地理等学科的相互渗透应用,而不是传统单一知识的运用。
7.师生角色的转化,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共同研究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去探寻知识。
教学目标: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懂得利用网络获取所需知识的能力。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
课件
3.提高合作意识、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环境与准备
计算机、网络、相关程序支持
教学过程(学生展示研究学习过程与成果) 第一部分:
1.以校园植物图片和二维码应用导入本课。 2.播放微课《什么是二维码》 第二部分:学习过程
环节一:确定研究对象搜集相关资料 利用网络确定照片植物的名称及相关特性。
这里采用的方法有三种:
1.拍摄照片,采访植物管理人员或者询问老师确定植物名称,进行相关搜索。(传统方式,效率低)
2.利用百度搜索引擎图片搜索功能直接进行搜索。(信息量大,效率低) 3.利用手机app直接扫描确定植物名称。(效率高,信息量较少)
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自主探究,提高了学习的能力,使得信息获取效率大幅提高。在探究的过程中生成新的技能。
环节二:形成日志进行发表
1.利用文字编辑软件将信息进行整理,使用wps文字处理软件,将文字、图片进行编辑整理。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熟练掌握了基本的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同时在文档编辑过程中将从网上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势必要用到生物、地理等相关知识,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科知识的整合过程,是学生对于其他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在这
个过程中可以体验到不同学科的重要性及其相关性。符合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
2.登录QQ空间,创建日志,添加文字、图片、声音等,制作二维码名片的内容。利用社交平台作为植物二维码名片的存储空间,一方面是由于开放的社交平台,其拥有强大的处理器,信息的读取存储没有任何问题,而且支持多种文件格式作为附件进行添加;另一方面其开放性与利于交互的特点,有助于学习的不断完善提高,学生可以从评论中获取更多资源与信息。
环节三:二维码制作
利用“草料二维码”编辑器,将QQ空间网址生成二维码。方便日后的编辑整理与统计。其提供的活码制作,可以任意更改指向网址,而二维码不需要进行更新,且可以对扫描数量进行统计。
环节四:完成植物名片的制作
第三部分:学习延伸 1.制作一张自己的二维码名片
2.思考二维码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有没有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呢? ---安全问题播放视频微课《二维码诈骗》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将所学所用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实现回归生活的、服务生活的目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二维码名片制作的成果展示课,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通过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性,实现思维的碰撞。借助网络、计算机及相关程序的支持,使得本节课得以顺利得开展,特别是移动终端与移动网络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学生学习的同时,教师也在不断的成长,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学情分析
1.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学科知识积累为实现跨学科综合学习奠定基础 2. 本节课通过项目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创新,综合利用已有知识形成新认识。
效果分析
本节课是二维码名片制作的指导课,学生在合作学习中, 通过分工合作,充分发挥
各自的创造性,实现思维的碰撞。依赖于网络、计算机及相关程序的支持,使得本节课得以顺利得开展,特别是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的学习热情使得课程的参与性非常高,每个学生在其中都有任务都有事情做。
教材分析
“走进二维码”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18课标),要求开展的创客类教学实践, 本课程的创新性在于,课程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利用网络进行选材、编辑、展示,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学习,比起传统的图书查阅,信息量更大,更加便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习的效果更加明显;
二维码作为一种新媒介,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等明显优势,特别是其信息内容的可更新性,使得本课程的学习具有很好的延展性。例如作为植物名片的内容,除了可以展示传统的文字图片外,还可以加入很多学生的新创意新想法,例如有的学生将关于植物的诗歌,音乐等加入名片内容中。
另外名片的内容利用qq空间进行展示,qq空间作为开放的网络空间,学生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对其加以编辑修改。而且名片的观看者,也可以对名片进行点评,制作者可以从中及时的得到反馈,因此具有开放性与交互性的特点。 1. 如何生成二维码活码? A. 直接分享链接 B. 运用二维码编辑器 C. 用WPS软件 D. 用微信发布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我主要有以下心得体会:
将课堂大胆的交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中心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提升。从学生生活的切入点出发,利用教材、媒体资源实现“高于生活”的思想升华。通过亲身实践得到真知,体会国家的民主政治。
但同时也发现很多问题例如 1.学生的讨论效率较低。
2.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缺乏理论支持。 3.并不是全体学生都那样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为避免发生类似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 1.讨论分组进行,以小组为单位发表意见。
2.合理利用设备,学生在讨论时将意见建议进行记录。 3.借助移动终端实时反映学生的认同情况。
课标分析
本节所对应的课标内容主要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18课标)13创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