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磁共振的移动设备智能无线充电系统
2023-11-13
来源:乌哈旅游
《电气自动化}2013年第35卷第6期 j十算机技术及其应甩 Computer Technology&Applications 基于电磁共振的移动设备智能无线充电系统 孙爱程,刘长铕,I撒继铭 (1.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0;2.宽带无线通信与传感网络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无线充电是一种方便安全的新技术,无需任何物理上的连接,就能把电能无接触的传输给负载。提出一种基于电磁谐振式无 线电能传输的方案,应用射频识别技术构建一套全新的无线充电系统,以提高传输效率和减小电磁辐射,同时也提高传输的安 全性。 关键词:无线供电;电磁共振;智能充电;磁耦合;电能传输 DOI:10.3969/j・issn.1000—3886.2013.06.006 [中图分类号]TM91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886(2013)06—0014—03 Mobile Devices Based on Electromagnetic Resonance Intelligent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r———————————、 SUN Ai・cheng,。LIU Chang-you']SA Ji—ming (1.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chool,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Wuhan Hubei 430070,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Sensor Networks,Wuhan Hubei 430070,China) Abstract:Charging wirelessly is a safe and convenient new technology.It can complete the charging process without any physical conne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cheme based on electromagnetic resonance and set up a brand new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by using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technology to ensure transmission eicfiency and security,and to reduc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Keywords:wireless charging;electromagnetic resonances;magnetic coupling;intelligent charging;power transfer O 引 言 传统的电力传输主要通过导线,在一般情况下合理有效,但 是装置的电池采用插头接触式充电方式,频繁的拔插会产生电火 花。近年来,随着iPad,iPhone等对电量充满“饥渴”的移动消费 电子产品的兴起,研发无线充电等突破性充电技术的需求日益提 高。目前市场的无线充电方式大多是采用QI协议的电磁感应方 式,这种方式距离远,功率小,不适合快速充电。 码,最后稳压输出至负载。 1.2发射部分 (1)驱动模块(见图2) 驱动模块完成丙类信号的放大。其中过零比较器将DDS信 号源产生的正弦波变成方波,方波通过24个并联的非门增强驱 动电流,驱动两个并联的场效应管。 (2)DDS信号源模块 DDS电路控制丙类功放电路产生大功率正弦信号,同时使正 接收端 -2007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在无线能量传输中引进共振技术 使在无线传输距离、效 率上有所突破 J。本 文结合电磁场等相关领 域理论研究的新成果, 提出了一个新型的无线 充电方案,并成功的制 发射端 ,、’ ,l /^、 AO/ 驱 换 路 DC .. 动 护 - 抗 转 电 —+ 电 __匹 路 配 保 阻 发 空问磁共振 射 r 线 圈 接 j 收 C/ 抗 匹 .-p 转 压 0C阻 _. 稳 能馈传输 圈 配 换 作出了这一实物原型。 1系统硬件设计 1.1系统原理框图 系统原理框图如图 1所示,其由发射与接 H 、 图1原理框图 网 弦信号的频率与线圈共振的频率相同,然后经过过零比较器输出 方波,加载在发射线圈上。本设计中使用AD9850。 收两部分组成。发射端主要由AD/DC转换器、驱动电路、保护电 路、阻抗匹配、发射线圈以及RFID与DDS模块组成。接收端则 先进行阻抗匹配以使信号强度达到最大,然后再由AD/DC反解 收稿日期:2013—04—16 1 4 ElectricaI Automation I场效应管l厂—] I................ 图2驱动模块原理框图 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 3实验分析与结果 皇 皇 !竺 !兰竺! Computer Technology&Applications (3)RFID识别模块 本系统采用RFID技术来识别防止因误加热充电器以外的 金属等而发生危险。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 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 操作快捷方便。其工作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 在本RFID识别系统中, 读写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 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标签 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接 收到RF载波,产生感应电 流,标签获得能量被激活,将 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卡内置发送天线发送出去;系统接收天线接 图3 RFID工作原理框图 根据磁耦合共振无线能量传输机理,系统谐振频率是影响传 输距离的最直接因素 ,谐振频率越高,电流的变化率就越大, 发射的磁场就越强,传输的距离相应就越远。但是当线圈固有频 率较高时,粗导线线圈会受到趋肤效应的影响,而使导线的利用 率降低,传输效率降低。因此,我们必须要考虑趋肤效应对传输 距离的影响。 为了实验 的可对比性, 图6所示为在 整个实验过程 中只对一对发 射接收线圈进 £ 收到从标签发来的载波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读写器,读写 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然后送到STM32主系统进行相 关处理;主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卡的合法性,从而决定是否 对该卡进行充电。 行调频,使发 射接收线圈达 到谐振状态, l-3接收部分 接收部分原理 图如图4所示。接 收电路主要由整流 此时,接收端 电压与信号驱 动频率关系。 将发射线圈发 射电压调整到 图4接收部分原理图 15 V,线圈参数 如表1所示,线 图6调谐频率与传输距离关系图 部分和稳压部分组 成。接收电路采用 全桥整流电路。二 极管选用肖特基二极管MBR20100,该二极管导通压降为0.3 V, 圈固有频率为1 063 kHz,固定 最高整流频率为30 MHz。稳压电路采用开关电源芯片LM2577 和LM2596完成稳压。输入电压先经LM2577升压至4O V,然后 经LM2596降压至设定的输出电压。 发射线圈和接 收线圈之间距 离为11 cm,然 图7系统测试图 2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流程图如 图5所示。首先进入< ) 后将输入信号 区 验数据记录如表1所示。 频率,以及线圈同时进行调频,每隔1 MHz记录一次传输距离,实 待机模式,发送端开始探寻待充电设备, 若探寻成功,则探测 对方ID,初步认证是 否为有效的可充电 表1接收端电压与驱动频率关系表 映 MCU 主 韵无K ,± 合法 移动设备,若为有效 设备,则发送端检测 充电产品信息,对产 品信息进行进一步 认证。然后发送端 些 签隧塑蕉 若长时问未凌到 则进入抻电状态 l执行矧应功能,如 I馥卡弓、存储数据等 图5系统软件流程图 进人工作模式,根据接收到的产品信息给待充电设备充电,将发 送端电源提供的直流电通过谐振变换器转换为高频交流信号,使 发射线圈在周围一定距离的空问范围内产生磁场很小,但高频变 化很大的电磁场。接收端线圈位于这个电磁场中时,发射线圈磁 通量的高频变化在接收线圈中产生~定幅值的高频感应电动势。 图7所示为系统测试图,图中左边负载为一额定电压为12 V 的灯泡,从图中可以看到,灯泡完全正常工作。连续测试1O小时 后,系统仍然能够正常工作,足以证明我们系统的可靠性。 通过加在接收线圈端的桥式整流及电容滤波电路,就可以为可充 电电池提供直流供电输出,从而实现了电能的无线传输。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磁耦合共振技术的无线电能传输的解 决方案。该技术通过磁场的近场耦合,使接收线圈和发射线圈产 Electrical Automation 1 5 《电气自动化)2013年第35卷第6期 j千算机技术及其应甩 Computer Technology&Applications 生共振,来实现能量的尤线传输,由于该技术实现能量传输的基 本原理是共振,只有谐振频率相同的谐振体才会受到影响,而人 via Strongly Coupled Magnetic Resonances.”[J].Science,2007,317 (1):83—86. [3]Aristeidis Karalis,J.D.Joannopoulos,and Marin Soljacic.“Wireless Non.Radiative Energy Transfer”.US8022576B2『P].201 1一O9—2O. 体作为非磁性物体,暴露在强磁场环境中不会受到任何危害,充 分体现了其非辐射性的优势。实验测得系统最远距离能超过 f 4]C.Tomassoni, M. Mongiardo,P. Russer. R. Sorrentino, “RigorousComputer-Aided Design of Coaxial/Circular Antennas with 1 m。此外,本系统把RFID认证技术应用于无线能量传输上,提 高无线供电的安全性。采用RFID技术来识别防止因误加热充 电设备以外的金属等而发生危险。另外,无线充电系统可根据各 终端的种类改变性能指标,以应对因终端不同而异的供电电压、 电流及极性。该系统具有很大的潜在商用价值。 参考文献: [1]Haman,Rafif E,Karalis,Aristeidis,Joannopoulos,John D.“Eficfient Near-Field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Using Adiabatic System Variations.” Semi-Spherical Dielectirc Layers[c].USA,MTF-S International Microwave Symposium,2008. [5]张雪松,朱超甫,李忠富.基于微带天线的能量传输技术及其性能研 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29(1):232—235. [6]武瑛,严陆光,徐善纲.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分析[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5):63—66. US 20100148589A1[P],2010,06—17. f 2 1 Andr ̄Kurs.Aristeidis Karalts.Robert Moffatt.“Wireless Power Transfer 荐蓉繁曩 向:宽带无线通信与传感网络技术及其性能研究 寰 凳 (上接第2页) 态,提高的系统的动 态性能和静态性能, 增强的系统的鲁棒 性。另外,在利用粒 ,TAE=l t I e(t)Idt 最大迭代次数为 100,最小适应值为 0.1,速度范围为 [一1,1],3个待优 化参数k。,k ,kd范 围均为[0,10]。 (1)取k。=6. 0,kj=0.8,kd=0.2 子群算法对参数进 行优化时,如果将搜 索范围扩大到[0, 300],我们得到另 一组优化参数: = 图6参数优化系统仿真曲线 166.258 4, =294. 035 1, =1.242 8, (经验值),则常规 的PID控制下系统 的仿真结果如图3 所示。 图4基于卡尔曼滤波的PID阶跃响应 可以进一步提高控 制器的控制品质,使上升时间更短,且使系统进入的稳态时间缩 短了约50%,快速达到目标值,仿真结果如图6。 图中r,Y为无 5 结束语 本文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和卡尔曼滤波器的PID控制方法, 因次量,其中Y为实 际值,r为阶跃值, 且r=1。横轴为时 间轴,单位为s;纵 轴为数值轴,以下 (图4及图6)相同。 (2)基于R.E 有效地解决了PID控制系统中参数的整定以及控制干扰信号和测 量噪声信号问题,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控制品质。仿真结果 表明这种控制方法能使系统各项指标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超调 量有了明显的减少,缩短上升时间。该方法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史峰,王辉,胡斐,等.MATLAB智能算法30个案例分析[M].北京: jE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2:130—131. [2]许国根,贾瑛.模式识别与智能计算的MATLAB实现[M].北京:北 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2:21 1—212. [3]杨淑莹.模式识别与智能计算——MATLAB技术实现[M].北京:电 子工业出版社,2011:345—347.. [4]刘金琨.先进PID控制MATLAB仿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64—65. Kalman—PID控制 图5仿真结果比较图 系统的仿真结果如 F图4。 (3)经粒子群算法优化后得到的参数为k =9.307 1; = 9.680 8;k =0.477 0。基于R.E Kalman-PSO PID的系统仿真结 果与基于R.E Kalman-PID的系统仿真结果比较如图5所示。 4.2仿真结果分析 比较图3与图4,可以看出,采用卡尔曼滤波的PID控制,可 [5]胖永新,金迪,盂宪东.球杆系统的建模、仿真与控制器设计[J].武 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38(6):142—146. [6]谢新月,廉凤慧,于亦凡.卡尔曼滤波器在PID控制器中的应用研究 [J].工程与试验,2009,49(3):16一l8. 以得到稳定的系统输出,能够显著地减小噪声的影响。图5表明 经粒子群优化算法和 尔盟滤波箅法的PID控制除了能够效抑 制噪声对系统稳定性造成的不利彤响外,还能够能够有效减少系 统的峰值时间,减小矮荡次数和超调蹙,使系统快速达到稳定状 1 6 Electrlcal Automation 【作者简介】王江荣(1966一)。男,甘肃静宁人,硕士,教授。主要从事模 糊、神经网络、数值计算和控制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 李东旭 (1992一),男。甘肃兰州人现在在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与技术专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