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目的与要求:会根据具体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并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所得结果是否合理.
知识与技能:结合实践与探索,让学生经历“问题情景—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品质,增强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教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应用题,找出相等关系
难点:找出能代表应用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 教学手段
引导——活动——讨论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运动场跑道周长400m,小红跑步的速度是爷爷的倍,他们从同一起点沿跑道的同一方向同时出发,5min后小红第一次追上了爷爷。你知道他的跑步速度吗? 相等关系:小红跑的路程-爷爷跑的路程=400m
解:设爷爷跑步的速度为x m/min,则小红跑步的速度为x m/min。
答:爷爷跑步的速度为120m/min,小红跑步的速度为200m/min
议一议:若小红追上爷爷后立即转身沿相反方向跑,几分钟后小红再次与爷爷相遇? 相等关系:相遇后,小红跑的路程+爷爷跑的路程=400m 设:y分钟后,小红与爷爷再次相遇。 120y+200y=400 320y=400 y=1.25 答:1.25min后小红再次与爷爷相遇。 二、新授 四、行程问题
例1、甲骑车从A到B,乙骑车从B到A,甲每小时比乙多走2千米。两人在上午8点同时出发,到上午10点两人还相距36千米,到中午12点两人又相距36千米,求A、B两地的距离。
解:相等关系:A、B两地的距离不变。
设:乙的行走速度是x千米/时,则甲的行走速度是(x+2)千米/时
2(x+2)+2x+36=4(x+2)+4x-36 x=17 2(x+2)+2x+36=108 答:A、B两地相距108千米。
例2、旅游者游览某水路风景区,乘坐摩托艇顺水而下,然后返回登艇处,水流速度是2千米/时。摩托艇在静水中的速度是18千米/时,为了使游览时间不超过3小时,旅游者驶出多远就应回头? 相等关系:来回时间的和=3
解:设:摩托艇最远驶出x千米就应回头
答:旅游者最远驶出 千米就应回头。
例3、客车和货车分别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行驶,客车长150米,货车长250米。客车比货车每秒多行4米。(1)问两车相向行驶,从相遇到全部错开(即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离开),需10秒钟,求两车的速度。(2)若同向行驶,客车从后面追上货车,从客车车头追上货车车尾到客车车尾离开货车车头,问共需多少秒?
分析:相等关系:(1)客车行程+货车行程=两车长度之和 (2)客车行程-货车行程=两车长度之和 解(1)设货车每秒行x米,则客车每秒行(x+4)米 10(x+4)+10x=250+150 x=18 x+4=22
答:客车与货车的速度分别是22米/秒,18米/秒
(2)设货车每秒行y米, 则客车每秒行(y+4)米。共需时间t秒 (y+4)t-yt=250+150 4t=400 t=100
答:同向行驶,客车从开始追上到车尾离开货车车头共需100秒。 思考题:
七年级(4)班某同学在做作业时,不慎将墨水瓶打翻,使一道作业题只看到如下字样:“甲乙两地相距40km,摩托车的速度是45km/h,运货汽车的速度是35km/h, ?”
(涂黑部分表示被墨水覆盖的若干文字)请你将这道题补充完整,并列方程解答。 补充1:若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解:设经过xh后,两车相遇 45x+35x=40 x=0.5 答:经过半个小时后两车相遇
补充2: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同向出发,问经过几个小时,摩托车可以追上货车? 解:设经过x小时,可以追上货车 45x-35x=40 x=4
答:经过4小时后,摩托车可以追上货车。
补充3:若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开出, 相向而行,出发几小时后两车相距4km?
解:设x小时后,两车相距4km.讨论(1)相遇前相距4km,45x+35x=40-4 x=0.45即27min (2)相遇后各自继续行走后相距4km,45x+35x=40+4 x=0.55 即33min
课堂练习:P105 1、2、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由学生回答)课堂作业 P109 8、9、10 教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