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在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作者:赵红宇
来源:《教师·中》2013年第01期
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对于艺术类教育而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创新精神。因此艺术类教学工作者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充分考察学生的智能发展差异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与教学方法,科学地设置课程,完善培养方案,联合本学科下属的各专业之间的互动教学,以剧目教学、项目教学为基础,以“三个课堂联动”为教学体系,给学生建立多个展示平台,进行切实有效的教学改革,从而提高艺术类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艺术专业;实践教学
近年来面对艺术教育改革的要求,多元智能理论的先进教育理念——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的多元理论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目前也有一些学校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开展教育改革。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教育改革和教师全面发展的理念之一,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我国教育工作者所认识。本文将这一理论植入艺术学科各专业的教学改革中,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关注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发展方向,科学设置课程、完善培养方案,联合本学科下属的各专业之间的互动教学,进行切实有效的教学改革,从而提高艺术类人才培养质量。 一、多元智能理论对艺术类实践教学的指导意义
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新的智力定义, 被许多西方国家称为教育改革指导思想之一的多元智能理论(Multi-Intelligences)逐渐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他认为:智能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即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智能的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即各种智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打破了多年来人们用智商(IQ)来判定一个人聪明与否的标准,即打破了我们传统的智力观。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框架中,人的智力至少包括八种:①语言智力;②节奏智力;③数理智力;④空间智力;⑤动觉智力;⑥自省智力;⑦交往智力;⑧自然观察智力。它们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进行组合,从而使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色。
我国是一个应试教育的国家,学生在中小学十几年的教育中一直是注重学习基础知识,缺少创新意识,而社会恰恰需要的就是勇于创新、变革的应用型人才。多元智能理论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对民办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民办艺术类学院可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充分将其运用于教学方法、课程改革、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注重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依据每位学生不同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现行的高等艺术教育主要由专业类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以及工科类院校的有关艺术的专业构成,他们的定位是培养较高层次的具有良好艺术素质和文化底蕴、掌握扎实的艺术理论知识的专门人才。但是在民办艺术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优势针对性培养是需要在整个四年的教学中贯穿的,是既重视理论又重视实践的,这是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区别。
从宏观角度看,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特色和教育分工,而我们民办艺术类院校更有自身独特的使命,主要体现在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专门人才与管理人才。而这类人才所需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及素质,应与其行业、产业、职业、技术以及企业的具体岗位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强的适应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应用型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办学理念具体落实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乃至质量评价体系的确立等方方面面。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出现偏差。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改革目标
实践教学是集中培养和锻炼艺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检验教学效果、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各艺术院校都十分重视并着力开展实践教学,尤其是大连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素质好、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文化艺术人才。因此对我院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而言,为使教学情景化、人文化,在学习中,学生需要发展和培养多种智能,而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中的语言智能、空间智能和逻辑智能。本文就借鉴多元智能的角度,从优化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的角度,对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1)多元智能理论能够促使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随着艺术学校招生的扩大,使得艺术类专业学生高考文化课水平偏低,但体现学生专业水平的“艺术天赋”和“灵性”与其并不是一定相关,因此艺术类专业教学其实并不存在“谁能力高谁能力低”的问题。在艺术专业课的教学中,不存在劣等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甚至可以在某些方面是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教师就会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积极的期待,在教学中不断发掘其潜在的闪光点,并发展其独特的潜能。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可以多角度来观察和评价。 (2)多元智能理论能够重塑教师的“教育观”。多元智能理论立体提出:学生的智能不可能是全方位的,每个学生的智能都存在着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将其优势领域的学习特点及方法应用到弱势领域中,促进其弱势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教育更应该如此,教师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都是有能力的,因此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鼓励教育、赏识教育在教学中创造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的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且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其优势领域得以展示、弱势领域得以提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发现和发展学生身上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并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1.明确办学思想,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做的设计,只有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才能够使方案得以落实,人才培养的目标才能够得以实现。对于实践教学而言,同样如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学院教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分析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结构,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有自己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上建立了通识教育与公共基础课群、专业基础课群、专业方向与技能课群、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能力与实践课群五个课群。基础能力与能力分类项目教学培养同步进行,注重应用能力培养,把专业方向课群细化,多途径、多方面培养学生,与社会需求对接,并结合我院的办学定位与学情特点,客观、科学、有计划性地进行专业与课程建设,为确保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突出专业特色,保证专业稳步健康发展。 2.逐步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在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的目标指导下,建立起了新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学分为纽带的“三个课堂联动”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第一课堂实践即课内实践,是指按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各类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第二课堂实践为校内实践,是指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以外,在校内进行的包括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艺术节、文艺社团活动、各种文化艺术培训和艺术的展、演、赛等;第三课堂为校外实践,是指包括社会调查、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服务社会的文化艺术活动,参加的各种展、演、赛和国际上文化艺术交流等的教学活动。将三个课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相互联动。
3.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十分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转化研究。以剧目带动教学,以实践演出为载体推动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在“演中教”、在“教中演”教演相结合,二者互相推动,在表演中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在日常教学中去完善和加强;同时,注重了课堂中的基本训练,为实践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样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表演能力有明显的提高。这种教学方法很好地促进学生们的竞争意识,让学生互相比着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以赛事为平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后,就需要一个展示的平台,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且在实践学分的认定上,我院规定参加大赛的学生可获得相应的学分,这样更加提高了学生参赛的积极性。
艺术学科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兼顾理论与实践,并在每学期以摄影大赛、微电影大赛、主持人大赛、广告片展映等形式进行教学汇报。我们以赛事为平台,把教学融入比赛中,真正做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以致用,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学习迅速应用到实践中并发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的理论学习。通过大赛,学生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锻炼了沟通协作能力,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结束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意义越来越突出,培养创造型人才,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目标,而这场变革对教师工作的创造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教育改革的理论之一,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我国教育工作者所认识。该理论对于智力观、人才观、教学观、考试观(评价观)、学生观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教育界尤其是在实践类教育教学改革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本课题将多元智能的思想植入艺术学科各专业的教学改革中,探讨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指导教师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和发展教学过程中,科学地设置课程、完善培养方案,联合本学科下属的各专业之间的互动教学,以剧目教学、项目教学为基础,以“三个课堂联动”为教学体系,给学生建立多种展示平台,从而提高艺术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梅汝莉.对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展实践研究的初步反思[J].基础教育参考,2004(08). [2]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73—77.
[3]谢志萍,由多元智能理论引发的对教育改革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9):60. [4]钟祖荣.实施多元智能需要新型教师[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1):24—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