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男权社会的“美人”意象
2023-05-30
来源:乌哈旅游
第2卷第1期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Vo1.2 No.1 2010年2月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Feb.201O 论男权社会的“美 人’’意 象 胡 萍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要:在中国古典诗词文化中,“美人”意象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审美意象,与封建文人雅士之间建立起微妙的 对应关系,命运之轮将二者的关系拉近,使文人对女性产生强烈的身份认同感,并将这种感慨沉淀成为文化记忆的一部分, 形成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学传统。 关键词:诗经;诗歌;文人;女神;“美人”意象 中图分类号:1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0)O1—0136—0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歌是一种以意象表现为核心的 理想,而不具有男子代言人的身份,只是在后来的文学发展 文学艺术,选择某种典型的、别具审美旨趣的意象是诗歌顺 过程中,文学过多地受到了政治和伦理学的影响,才逐渐增 利实现其审美价值的本体论机制。就中国文学的传统而 加了男性文人的功能意义。很多《诗经>的解释者便按照 言,它不但一般地注重意象的表现,而且更是以其意象的独 自己的愿望出发来解释这些诗歌,在流行赋诗的春秋、战国 特性表达为人们所见重。其中关于“美人”意象的诗作坦 时代和儒学盛行的汉代,这些“美人”意象就被看成是失意 言说便是中国诗歌表意所独具的一种问题意识,在某种意 君子的化身。 义上可以说正是因为这种“美人”文学意象的在场,中国诗 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美人的作品成熟于屈宋,司马相如 歌艺术才生成了某种独特的价值景观与文化表情。也正是 的《美人赋》完全脱胎于屈宋;以屈宋司马为代表,形成了 基于问题的这种提法,所以极力创扬并抒写绰约多姿的 我国美人作品的第一个艺苑。而“美人”与“士”建立相应 “美人”意象构成了中国诗学一种很重要的历史传统与美 的对应关系也源于屈原的<离骚》。在‘离骚>中,借女子超 学关切。如《诗经・硕人》用柔荑、瓠犀、蛾等来比喻美女, 群外貌的描写来表现君子独特的政治道德和审美追求,诗 用的意象多为农业社会中触目可见的物象。而《圣经・雅 人喜好以美人自居,借用“美人”意象来抒发主体的思想: 歌》用山羊、小鹿、绵羊等来比喻美女,用的意象多是游牧 以美人的外貌和品德来比喻君子卓越的才华,以美女失宠 民族触目可见的动物。此外,《诗经・硕人》中的意象基本 隐喻文人们仕途失意,表达一种“怀才不遇”的悲痛之情。 上是静态意象,女子体现一种东方式的淑静美,《圣经・雅 自《离骚》后,“宓妃侍女,以譬贤臣”的联系被文人们广泛 歌》中的意象基本上是动态意象,女子给人一种生动开放 接受,并随着政治、文化的发展,美女与文士的联系基础也 的美感。意象运用上的差异实际上反映了文化生态环境的 由早期以美貌比附美德的联系模式发展成一种深层的文化 地域差异,但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共通性的。所以,我 心理机制和身份认同。究其根源,和经济政治、文化有着密 们可以发现典型意象的运用。 不可分的联系,中华是礼仪之邦,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儒 家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政权密切结合在一起,它所倡 一“美人”意象发展演变源流 导的内在精神也构成中国传统士人的精神命脉之所寄和道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美人”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审 德规范行为准则。在统治阶层下层的平民士人们空有一身 美意象。“美人”意象最早见于《诗经>。在<诗经・硕人》 才华却始终得不到明士的挖掘,自然感慨不已,就如同养在 中是这样来形容女性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 深闺无人欣赏的美人,难怪乎自古便有“士为知己者死”、 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一阶段的 “女为悦己者容”这样的说法。 女性形象,神形兼备,美好的如同女神,可望而不可及。像 早期诗歌中的“美人”意象在形象刻画上普遍是按照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生动地说明 外在美和内在美相对应的模式去塑造的。这同儒家追求美 了“伊人”所代表的“美人”意象与现实追求的距离。美好 善统一的思想十分相似,正如屈原所提倡的“纷吾既有此 的女子,在水的那一方,所以只能隔水相望。在早期的诗歌 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美得如同仙子般的超凡脱俗,极 创作中,“美人”意象的刻画基本上代表女性形象及其审美 具神性和灵性,但是因为远离真实的生活,显得虚无缥缈, 收稿日期:2009—04—15 作者简介:胡萍(1984一),女,湖南娄底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 136 缺乏真实感和生动感,只是孤立存在的一种意象。在先秦 时代,喜好以“美人”自居的典型代表便是楚国诗人屈原, 屈原在《离骚》中写道:“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 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 岁之不吾与;朝搴陛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Et月忽其不 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据 广义的感时伤世。以杜甫的《佳人》为例,诗人历经战乱之 苦,诗中刻画一位良家女子颠沛流离遭遇的一连串不幸,寄 寓了诗人个人的感慨,从这里可以看出,唐代的寄寓诗更注 重表现诗人与女主人公遭际的相似性。与这种生活化的内 容相应的是,唐诗中的女主人公从先秦、两汉时代虚拟的翩 翩佳人一跃而变成现实生活中普通的民妇,就是生活中这 么简简单单的女子,对生活和幸福有着热烈的期盼。“妆 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择取生活中的点滴事 情进行刻画,使被描写的对象更真实,更贴近现实生活。 吴广平先生所编著的《楚辞》考据,“江离”、“芷”与“宿 莽”均为香草名,由此可以发现,“香草”、“美人”是诗中反 复出现的意象。而这里的“美人”之词从古至今解说纷纭, 有说是指怀王,有说是屈原自指,有说是谓盛壮之年,有说 除了此种类型的“美人”意象,唐代还出现了另一种类 型的女性刻画,那便是对青楼女子的刻画,这是前所未有 是泛言贤士。在我看来,这里的“美人”意象蕴藉了诗人高 度的政治抱负和道德理想追求,我们都知道屈原不仅仅是 的。唐代社会物质财富高度发展,世风开化,歌妓事业异常 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更是一位自觉的爱国政客,“既莫足与 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实行美政是屈原的最高理 想,也是他毕生追求的目标。当他发现自己的理想不能实 现时,在悲痛绝望中怀沙殉国,以皓皓之白投身于皎皎之 洁,寻找属于他的香草美人的净土。正如东汉王逸在《楚 辞章句・离骚经序》中曾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 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 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 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由此可见,屈原所建构和营造的 香草美人意象所具有的经典意义。而继屈原之后的宋玉在 《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的东家之女则为“美人”之最,“增 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 赤”,作者巧用烘托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绝世美人的图像,同 样的手法在乐府民歌《陌上桑》也可以见到“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峭头。耕者忘其犁,锄者 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里的美人在程度上 究竟如何,我们无从得知,但字里行间会留给人无尽的遐想 和渴盼。而宋玉的《神女赋》则直接策划了人神梦中相会 的场景,这种写法对后世者影响颇为深刻。曹植便在《洛 神赋》中写道“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不同于先秦时代的“美人”意象,从曹植开始,文学作 品中的美人形象刻画开始贴近生活,具有了较多的人间性。 在他的《美女篇》中,就是以人间美女作为刻画对象,描写 了一个在采桑的美人,开篇这样写道:“美女妖且闲,采桑 歧路间。”篇中的美女像古代一般的女子一样从事生产劳 动,她的衣服、配饰、居住环境与其他人无异,这便是择取典 型中的个别来刻画,而且作者的笔调并不仅仅停留在对女 子美貌的刻画上,却更多的试图传达女子高雅的情操和精 神追求。由于受当时山水诗的影响,诗人们在创作选材上 都力图倾向于回归自然质朴和生活化,并将其提升至美的 境界。伟大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创作便是典型的例子。所 以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美人”意象不再是“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们,她们有美好的容貌也 有充实的内心世界,这样的刻画手法因为更贴近生活而显 得更加生动和真实。这样的美人触手可及,平添了些许真 实感。诗文的中间写道:“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所以 这一时期的“美人”意象还是作为君子的代言人而存在。 进入南朝,“美人题材”成为诗人落笔的首选,在奢靡 的社会风气影响下,这一时期诗歌中的女性脱去了比附的 外衣,而完全沦为色、艺的载体,女性重新被以男性为主的 诗人还原成纯粹的“身外”之物。这样的局面一直维持到 隋末。 “美人”题材发展至唐代,诗歌在继承“风骚”精神的基 础上又有创新。诗歌的主题从文人单纯的政治失意拓展为 繁荣,文人雅士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歌妓舞女。歌妓唱 词劝酒之风形成于晚唐五代,这种文化风气演变到宋代,俨 然成为了一种文化习俗和文化现象。宋代素有蓄妓之风, 词要传播,为人欣赏,须演唱,宋代唱词称“小唱”,多为南 人所作,词曲清丽婉转,由柔媚的女性传唱白是最合适不 过,难怪李屑在<品令》词中说“唱歌须玉人”。所以,歌妓 成为词曲的主要传唱者,演变到后来宋代词人中兴起了专 为歌妓写作的词人,被时人称为“歌妓词人”。这样一种特 殊的文化现象在当时蔚然成风,究其根源与当时的社会经 济文化风气是分不开的。通过上述探究,从个别中择取典 型,我们大致可以将“美人”意象的历史流变看做这样一个 发展过程,诗人笔下的美人们由先秦时代的梦幻神女意象 转变为魏晋时代现实民女意象,发展至唐宋诗词人更是将 笔触伸展到了社会地位最底层的青楼女子,这样一个文化 现象的出现,不仅仅代表了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更多表现 着文人们关注社会现实这一种终极人文关怀的创作理念和 追求。 二探究“美人”意象存在和发展的缘由 纵观历史诗卷,“美人”意象已经成为诗歌文学中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美人”意象为何如此被文人雅士所青睐? 男性为何喜好以“美人”自居? 《诗经》有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遇见了如花般美 好的女子,男性可以很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勇敢地去追 求。而在中国正统文化统治下的女性,不仅仅身体受到封 建礼教的约束,情感上更是如此,遇见了喜欢的那个人,寻 常女儿家会“犹抱琵琶半遮面”,想让他知道却又不敢说 破,欲语还羞的。大部分就此错失良缘。同样的,封建制度 本身提供给士人的机会极其有限,空有一身才华却难展抱 负,这样的尴尬处境和美貌如花犹待字闺中的女子在某一 个点上殊途同归。要不怎会有“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 者容”。对“知己”的强烈期盼使文人们对同等位置的女性 产生了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这种感慨沉淀在文 学作品中形成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学传统,并最终 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形象载体,在男权话语体系中,女性是美好 的,供观赏的事物。同时也意味着她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 在封建男权社会里,女性不是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却相 当于男性的附属物品,她们的存在价值总是依附着男性而 得以体现。封建社会伦理秩序“三纲”“五常”,“君为臣 纲”“夫为妻纲”,由此可见女性地位的低下。翻阅古籍我 们可以发现,女性出现在诗歌中的时问几乎与诗歌的产生 时间同步,而对女性形象的选择上,从高高在上的神女到平 凡的世俗女子再到身份卑微的烟花女子,这样的变化不单 l37 是一种历史年轮的演变,更多的揭示了一种文化底蕴深层 的东西。男性和女性互为“镜像”,互为参照物,从人类学 的角度来看,人类天性中有对“母神”的崇拜。而“母神崇 拜”在中国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现象,“史前‘女神’现 象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始宗教话题。无论东西方女神,都 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自发形成的崇拜方式,不 存在相互影响乃至间接的传承传播关系。它展现的是对苍 天的乞求,反映的是人类面临生存挑战的无奈。这种相对 独立存在的、具体的、单一的,有时和巫术相掺杂的崇拜和 信仰,占据了为期二三万年史前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史 前‘女神’是一种独特的,与史前原生宗教既有联系又相对 独立的文化现象。它对史前文明因素的构成、文明因素的 积累起过重要的辅助作用,是探索人类文明起源的一条重 要线索。然而,‘女神’现象作为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重 要因素,载负着神权的原生初始状态,已经展示在我们面 前。”【l 女性作为母神存在的载体自然成为刻画的主选对 象,所以,最早的女神形象刻画便由此而来,带着男性的敬 畏和仰慕之情。而封建男权社会以儒家文化精神为主导的 女性伦理,是中国女性历史上主体位置缺席的“元凶”。然 而,儒家伦理之于女性又呈现二律背反现象。儒家伦理的 妇德将女性置于“从属”地位,儒家伦理中的孝道在中国 “母性崇拜”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又将作为母亲的女性推到 社会主体文化表述者位置,这便是是中国古代文学“女神” 般的母亲形象与处于男性附属地位的“女从”形象两极化 表现的缘由。<诗经>中的弃妇诗是较早表现现实中的女 性形象经礼化由“女神”蜕变成“女从”的作品。儒家理论 将女性赋于“从属”地位,将女性定位为封建家庭伦理秩序 之中,无论女性怎么挣扎,也摆脱不了“第二性”的性别印 记,法国学者西蒙・德・波娃说:“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 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 理上或经济上的定位,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 类文化之整体,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的 ‘女性’。”[21 “女神”与“女从”都是中国古代道德文化濡染的产物, 都是在男权社会的历史合力中形成,共同的文化根基铸就 了“女神”与“女从”两类女性本质上的共同性。处于“女 从”地位的的女性无社会主流文化话语权,她们的话语权 力、女性意识与她们的身份一起被排挤到了社会的边缘地 带,她们是社会主流文化的缺席者与受虐者。 如果说“女神”这一“美人”意象是男性超脱于现实之 外的想象性满足,“女从”是男性现实中的情感反映,那么 比“女从”身份更为卑微的便是处于社会底层的青楼女子, 她们在诗歌中的出现又意味着什么呢?在中国正统文化统 治下的青楼女子,这是一个特殊而具有叛逆色彩的群体,她 们的存在是对传统贞洁观念极大的挑战,史上记载的青楼 女子均德艺双修才貌双全,世俗觊觎她们的姿色,敬畏她们 的才质,但卑微的身份地位和世俗的偏见使她们不能象平 凡女子一样主宰自己的人生命运。相对于良家女子封闭、 稳定的生活环境而言,那些沦落风尘的女子们生活往往颠 沛流离,动荡而艰辛,这样坎坷的命运落到本易伤春悲秋的 文人们眼里更是会引发他们无限的感慨和同情,再联系到 自己的处境,便引发深切的共鸣。这种在情感上的共鸣使 得文人们对此种类型的女性产生更强烈的身份认同感。在 138 这里的佳人们便成为诗人们抒发其人生感悟或风雅情趣的 代言人。历代词人中,恐怕再无人能够像柳永那样将与歌 妓的感情写得如此凄美感人的了。 古人云:食色,性也。又云:“饮食男女乃人之大欲。” 洪异也说“从来传奇家非言情之文,不能擅场。”从这里,我 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男性诗词人以描写女性生活和两性 关系为乐事美差。从先秦的<诗经》到唐五代再到柳永词 中的美人意象,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点,历代的诗作 都专注于发掘人的本性之一的恋情之美和人体貌中的女性 美。在《诗经・静女》——“静女其妹”、“静女其娈”和‘诗 经・硕人》——“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 兮”都极力描写美人的姿态容貌美。在唐五代诗作中,形 容美人美好容貌的词汇更是大频率的出现“峨眉、朱唇、葱 指、皓腕、雪肤”等等。到柳永词“倾城巧笑如花面,姿雅 态,明眸回美盼”——《洞仙歌>。更是动静相宜,一投足一 回首都美艳动人,给诗词平添了许多韵味。 “美人如花”,自《楚辞>初步建立了花作为人格象征的 意象内涵开始,我们可以发现,花意象作为观赏物在历代诗 歌写作中演变而成为女性的喻体。“人面桃花相映红~芙 蓉如面柳如眉”这是用花来形容女子的面容姿色,惹人遐 想。“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 用花来映衬女子身姿清瘦,惹人怜爱。“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用落花来寄托相思之情,勾勒出一个 闺中少妇思念远行丈夫的情景。用不同的花来衬托不同品 行的女子之美,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高雅的莲花来形容 品节高尚的女子。贺铸的<踏莎行》“杨柳回塘,鸳鸯别浦, 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返照 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 却被秋风误。”借秋荷来比喻幽洁贞静、身世可怜的女子。 由此可见,以女比花成为男性对女性“鉴赏”的常用范式, 而以花自喻亦成为女性的主动性行为,这样一种文化现象 至唐宋达臻顶峰。而从历代诗作,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朝代 人们对美人意象的喜好各不相同。在《木兰诗>中描写了 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由此可知,先 秦、秦汉时,以健康、强壮的女性为美;而到魏晋则是纯粹的 “女性美”;到唐宋两代,政治、军事及综合国力的变化,尤 其到宋代的积弱积贫,思想文化由先秦至唐代的开化到宋 明的守旧、闭塞,女性对于男性而言成为纯粹的视觉观赏 物,越来约多的诗人更钟情于描写女性的柔顺、慵懒之态。 我们素来都听闻“唐爱牡丹宋爱梅”,唐宋两代诗人在对不 同品性花儿的偏好上,直接投射了唐宋两代不同的政治经 济和历史文化等在文人心理上刻下的时代印记,并由此可 以窥见从唐到宋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审美观转变的轨迹。不 同的美人意象只是特定时期的文化产物,“环肥燕瘦”各有 所好,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美人”意象历经不同的朝代 为何会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参考文献: [1]徐子峰.论东方史前“女神”[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 [2]西蒙・德・波娃.第二性[M].桑竹影,等译.长沙:湖 南文艺出版社,1986. (责任编校杨凤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