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02 郑昱宇 2010010041
通过研读文献,查阅资料,个人认为可以这样定义西方民主政治:西方民主政治是以人民主权作为政治建设的指导思想,以三权分立制衡为根本原则,采用代议制和多政党政治为方式的政治制度,包含参与、监督、竞争、监督、法治等一系列比较完善的政治运行机制。最具代表性的有美国的总统制模式、英国、德国的议会内阁制模式和法国的半总统制模式。
西方民主政治的由来
现今西方政治制度根源和民主理念观念最早应产生于古希腊城邦时期,我们可以从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等著作中窥探姑息蓝时期的民主制度,但古希腊民主与今天的民主从制度上和基础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的其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是少数人的民主,但其民主与平等的理念却一直埋藏在后人的血脉中,在文艺复兴时期被先哲们重新唤醒。 近代的西方政治制度的形式及原则起源于中世纪英国的议会制度,1215年6月19日“失地王”英王约翰与反叛贵族签订的《大宪章》揭开了该议会制度的序幕。《大宪章》当中包含了近现代西方民主最初的精神与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无代表权不纳税”(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拥有财产的群体有参与政治
的诉求)和“分权制衡”。《大宪章》虽然是中世纪封建制度下的一个法律文件,但在后世以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多次引用来限制国王和贵族的特权。50年后,即1265年,在贵族反对英王亨利三世的叛乱胜利后,贵族和市民骑士代表在伦敦召开了英国历史上的首次议会,被认为是议会制度的开端。经过多次实践和修正,英国的议会制度逐步成型,成为后世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继承的民主政治形式。1640年英国革命爆发,经过内战、复辟、光荣革命,英国政治制度从君主制最终走向到了君主立宪制,英国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以议会制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初步建成。此时对后世西方民主政治影响深远的两项基本原则——分权制衡和多数决定已初步付诸实践。分权制衡和多数决定,分别构成了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组织构建和政权运行所遵循的基本法则。
西方民主政治是西方社会一系列历史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符合西方各国国情和政治发展的逻辑。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封而不建”的封建制度不同,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国家的制度发育较晚、水平不高、结构较为松散,其主要特点是实行了比较彻底的分封和采邑制度。王权和中央权力相对薄弱和贵族、骑士相对独立,使贵族、骑士在与国家和国王的关系中历来具有一定的谈判条件,同时具有较强的自我权利意识。这种带有一定自治性质的政治关系,与王权冲突激烈时,就演化成了贵族和骑士阶层的权
利诉求,并逐步瓦解了封建等级制度和王权,最终导致了分权制衡的西方民主政治格局的出现。
我国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尝试
百日维新与戊戌变法
1895年,梁启超带领北京应试的1300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以“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帷幕,4月,康有为、 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为变法维新作了直接准备。在维新人士和帝派官员的积极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其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1、中国封建势力历史长久,发展成熟,中央权力强大,根基深厚,不易撼动;2、牵涉到民族矛盾,满清人本非中国之主,无论变法给中国带来多大的好处,但都要让满族亲贵这个主要既得利益团体付出沉重的代价,变法利中国,不利满洲;中国兴则满洲亡。所以他们是“宁予友邦,不与家奴”(语出慈禧);3维新派势单力薄,虽联合了光绪皇帝,但没有积极争取广大地方势力的支持,没有依托广大人民群众,维新之法难以推行;4缺乏足够明确的理论指导、中心纲领和长远计划,没有紧密的组织5过于冒进,与守旧势力的冲突过于尖锐。
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初期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国建立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始实施,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出现了各种大小政党。在大党中,以孙中山和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和同主张君主立宪的政党以及袁世凯代表封建贵族的政治势力的政党进行过激烈的竞争。以资产阶级革命家宋教仁为主要代表的国民党参加竞选,得到了议会392席,超过其他大党的总和。但由于袁世凯手握北洋军权,指派杀手在上海刺杀了当选的宋教仁先生,后有以武力胁迫议员们“选举”其为中华民国第一人大总统。其后,袁世凯又在立宪人士杨度等人的怂恿下称帝,被众势力推翻。后来孙文先生有多次想重新建立统一的民国政权,但都无功而终。辛亥革命以最后的失败告终,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失败,西方民主政治的实施也无法进行。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有帝国主义扶持的袁世凯根基深厚、势力强大;另一方面,当时的革命党人准备不够充分,武昌起义提前发动,而后来建立民国时也是各种势力混杂,派系林立,革命者没有将各种势力整合就匆忙进行选举、组阁,势必是揠苗助长。从当时政党与民众的关系来看,脱离民众的支持也是多党竞争议会内阁失败的重要原因。当时的政党急于选举,生搬硬套西方的政治模式,缺乏对政党实质和作用的全面性认识。它们的活动范围仅仅陷于临时参议院和国会,最
高目标就是组织内阁,缺乏解决当时局面下实际问题的政纲。至于民众的困难和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远没有摆进它们的议事日程。从群众思想意识来说,清朝大统一和中央集权及反分权思想占据社会的主流思想,尽管民主派革命党人颁布了民主政治约法,甚至有宋教仁的约权方案,然这个方案而在上各级官僚、君主立宪派人士组成的革命党人中,由于缺乏众多的支持归于曲高和寡,并且由于中国专制文化的劣根性,少有布鲁诺式的人物,即便是所谓的革命党人也可能会放弃信仰,成为名利的奴仆,甚至于成为诬蔑正义行为的走狗或小丑。当民主派革命党人的主张在舆论上赢得大胜,可实权派的“革命党人”却纷纷靠拢袁世凯。正因如此,加之广大民众对这样的政治形式完全不了解,所以一般民众对于“一党一会之胜败”,毫不关心。当袁世凯取消国会,遣散议员时,一般民众都成了冷眼旁观的“闲人”。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多党竞争议会内阁的失败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不能说这次尝试的失败是偶然的,就算历史上没有袁世凯这个角色,也会有其他投机革命的贵族势力不服从当时南京政府的领导,后来的军阀割据是一种必然的历史局面。
国共两次合作
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年至1927年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合作结成的革命统一战线。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民党右翼势
力彻底背叛革命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国共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宣告破裂。从表面上看,国共两党都是较为统一,有明确政治纲领的大党,似乎有很好的实现两党竞争制的条件,但两次合作最终都以兵戎相见告终,其中有的部分原因是国民党领导人的独裁统治,侧卧之塌不容他人酣睡,也有政党过分追求党派利益及一党执政的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马克思所提出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的理论。此外,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封建思想还余毒未尽,各种当权者的官僚意识还很浓重,由于刚刚结束抗战,将领和有军权的官员不愿让别人分享胜利果实,放弃到手的权势,反对改革,所以,宪政未成,多党制未成。
历史原因
政治发展应和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以文化和人发展为前提,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前进的。近代我国对多党制的历史表明,我国多次尝试过实施西方民主政治,但均以失败告终。西方民主政治不适合中国的原因是历史性的,虽有其他偶然的因素,但根本原因是我国的历史条件和国情要求当时的国家走一条政策明确、纲领统一、集权高效的政治道路,以改变近代我国积弱、落后的局面。多党政治实施的首要条件是一个制度,一部宪法。我
国当时出现的大党的根本利益是完全对立的。如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主张民主共和,而以袁世凯为维护封建贵族的统治,采取了极为专制的手段甚至暗杀来达到当政的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主张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则维护资产阶级官僚主义的统治,以武力扼杀人民民主势力对未来的思考可见,根本利益敌对的政党之间的矛盾在议会中根本无法解决,最终只能通过武装斗争来解决,如同美国的南北战争。中国这段历史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的制度。这种历史形成的中国特色政治制度是历史发展选择的结果,如同达尔文的生物自然选择,是不以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对将来的一些思考
我国目前的政治状况的确有很大问题,如人治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大于法治,第一书记权力过大,党政关系不分,党的执政权力行政化等等。这些问题对人民的生活造成直接影响,充分展现了推进政治改革的重要性。监督制度的建设、权利制约体制的建设、执政方式的改革、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独立司法体系的建设等等方面还亟待改进。但改革不等于颠覆,一些人提倡的改革,通过和平演变、多党竞争的形式,取代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不是一个制度、一个宪法内的多党竞争,而是要通过多党竞争使社会主义制度变为资本主义制度。如此照搬西方民主政治会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危害社会稳定。但执政党也不能片面地
通过压制和遮掩来“维稳”,而应面对问题,思考问题,逐步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得促进社会和谐,提高政府公信力,提高公民生活水准,使社会向共产主义所需要的“充分发展的生产力”和“极高的个人道德素质修养”前进。
后记
史纲作业选了这个题目,感觉政治性很强,但毕竟是“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的作业,还是要从历史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写这样人文性的题目难道不小,为了写好这个题目,自己也去人文社科图书馆查阅了很多书籍。知识阅历有限,还请老师不吝赐教,加以斧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