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变频器散热与通风的设计
硬件 2009-06-02 10:56 阅读52 评论1
字号: 大 中 小
1、引言
在电力、化工、煤矿、冶金等工业生产领域要求高压变频器有极高的可靠性。影响高压变频器的可靠性指标有多项,其中在设计过程中其散热与通风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目前高压变频器有高-低-高式、元件直接串联式、中点箝位多电平式、单元级联式等多种方式,一般来讲,上述各种方式的高压变频器,其效率一般可达95~97%;但由于设备功率大,一般为mw级,在正常工作时,仍要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把大量的热量散发出去,优化散热与通风方案,进行合理的设计与计算,实现设备的高效散
热,对于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是十分必要的。
高压变频器在正常工作时,热量来源主要是隔离变压器、电抗器、功率单元、控制系统等,其中作为主电路电子开关的功率器件的散热、功率单元的散热设计、及功率柜的散
热与通风设计最为重要。
2、功率器件的散热设计
通常对igbt或igct模块来说,其pn结不得超过125℃,封装外壳为85℃。有研究表明,元器件温度波动超过±20℃,其失效率会增大8倍。功率器件散热设计关乎整个设
备的运行安全。
2.1 在进行功率器件散热设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1) 选用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好的元器件和材料,以提高其允许的工作温度;
(2) 减小设备(器件)内部的发热量。为此,应多选用微功耗器件,如低耗损型igbt,并在电路设计中尽量减少发热元器件的数量,同时要优化器件的开关频率以减少发热量;
(3) 采用适当的散热方式与用适当的冷却方法,降低环境温度,加快散热速度。
以目前最常见的单元级联式高压变频器为例,对其中一个功率单元为例进行热设计。
功率器件采用igbt,其电路如图1所示。
2.2 损耗功率的估算
在设备稳态运行时,功率单元内整流二极管、igbt、续流二极管总的功率损耗即为散热器的耗散功率。因此热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对上述器件的总功耗进行估算。
图1 功率单元电路图
(1) igbt的功率损耗一般包括通态损耗、断态损耗、开通损耗、关断损耗和驱动损
耗,在估算时主要考虑通态损耗、开通损耗与关断损耗;
每一个igbt的通态损耗:
每一个igbt的开关损耗:
(2) 对续流二极管来讲,主要估算它的通态损耗与关断损耗;
通态损耗:
关断损耗:
(3) 整流二极管在低频情况下的损耗功率 主要为通态损耗,确定其通态功耗的简便
方法是从制造厂给出的通态损耗功率与通态平均电流关系曲线直接查出。
上述功率单元总的功耗为:
p=(pss+psw)×4+pd×6 (5)
2.3 稳态下的结温计算
结温的计算是建立在如图2所示的简化热阻等效电路的基础上的。上述功率单元的简
化热阻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igbt的热阻等效电路图
图2中:rθ(j-c)是器件结到管壳基准点稳态热阻,由制造厂家提供,一般在数据表
中给出上限值或给出瞬态热阻曲线取t→∞的稳态值;
rθ(c-a)是管壳未通过散热器直接到空气的热阻,通常不考虑;
rθ(c-s)是管壳到散热器的触热阻,通常由制造厂家在数据表中给出;
rθ(c-a)是散热器基准点到环境基准点的热阻,其值由散热器形式、尺寸和冷却方式
决定;
ta是环境温度。
(1) 静态热阻
在热平衡条件下对于器件的热阻:
2) 瞬态热阻
由于电力电子器件工作在周期性的开关状态,就需考虑其瞬态热阻所造成的结温波动是否超过最大结温。瞬态热阻反映散热途径中热载体的热阻和热容量的综合效果。瞬态热
阻抗可由下式求得:
通常处于周期性脉冲功耗负载下的平均和最大结温可以参考厂家所给出的瞬态热阻曲线来计算。如图3示出了eupc型号为bsm400ga120dlc的igbt模块瞬态热阻曲线zthjc=f
(t)。
图3 igbt模块瞬态热阻曲线
(3) 稳态下的结温计算
通过上述方法分析得到整个功率单元所有的功率损耗,然后按照下式计算电力电子器
件的结温或计算散热器的热阻。
同时在计算热阻时,应考虑到损耗功率的波动与负载的波动;即在考虑结温的平均值的同时,应考虑到其波动的幅度。通常情况下,需保证在给定条件下所出现的最高结温不大
于其最大定额150℃,计算稳态结温时考虑留出5℃的裕度。
3、功率单元的散热冷却设计
功率单元中的元器件主要包括整流二极管、igbt (或igct)模块、电容、快速熔断器、母线开关器件驱动电路以及其它一些保护电路。除二极管整流模块与igbt模块(igct)外,其余元器件由于在功率单元中通过支架等方式安装,在保证足够的空间距离与必要轻微空气的对流的条件,已满足其散热要求。因此功率单元的冷却设计主要考虑二极管整流模块
与igbt模块(igct)的散热要求。
功率器件的耗散功率所产生的温升需由散热器来降低,通过散热器增加功率器件的导热和辐射面积、扩张热流以及缓冲导热过渡过程,直接传导或借助于导热介质将热量传递到冷却介质中,如空气、水或水的混合液等。目前在高压变频器中常用到的冷却方式为强
制空气冷却、循环水冷却、热管散热器冷却。
3.1 强制空气冷却
强制空气冷却用的散热器通常是一块带有很多叶片的良导热体,散热器热阻(r(s-a))
估算公式:式(9)中:k为散热器热导率;
d和a分别是散热器的厚度和面积,分别以cm和cm2表示;
c是一个与散热器表面和安装角度有关的修正因子。
此式在空气温度不超过45℃时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散热器的制造工艺会影响到其导热系数,如铸造铝合金、挤压成型或钎焊散热器应区分考虑。同时在选配散热器时应考虑:散热器根部厚度应满足热的传导;翼片的数目与波纹在保证最大散热面积的前提下不至于产生太大的流体阻力;翼片的高度与厚度之间的比例要合理。如要保证散热有较大的裕量,增大散热器的长度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3.2 循环水冷却
高压变频器采用循环水冷却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散热效率,使得单位功率的体积小,可极大的减小整机的尺寸。与强制空气冷却相比,散热器表面与流体的温差比较小,一方面可以提高功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芯片的温度,提高其寿命。但采用循环水冷却方式需要有水循环与处理设备,增加了设备的复杂程度。采用该方式时,应注意为防止纯水会引起生锈与结冻,一般采用水与醇混合。混合比例会影响到冷却液的热阻,当混合比例为50%
时,其热阻一般增大50%。正常情况下应保证水的流速不小于8升/分。
在高温湿热的环境中,由于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比较高,当冷却表面的温度低于露点时,水冷散热器会引起凝露现象,由此可能造成器件的绝缘破坏。因此水冷式高压变频器对环境要求要高一些。通常水的凝固点为0℃,根据标准要求,额定温差为5℃,因此工作温
度不应低于5℃;同时相对湿度≤90%(25℃),相对湿度变化率应≤5%/h。
3.3 热管散热器
热管散热器是采用水或其它传热流体为冷却介质,密封在具有毛细结构的铜管内的沸腾散热器。功率器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器传导给流体,流体汽化后扩散至整个铜管,以散热片散热冷却成水后回流到吸热面。热管散热器具有传热能力强、均温能力优良、热密度可变、无外加设备、工作可靠、结构简单,重量轻、不用维护等优点,一般适用于大功率、分立元件的场合;在一些特殊的生产工况如粉尘比较多的地方(煤矿、焦化厂、部分化
工厂)可以采用热管散热器,因为可以做到整个功率变换部分的密闭性。
国内的电力电子变换器行业多年前已采用热管散热器。如df4型电传动内燃机车的电力整流柜改用热管替换原有的纯铝散热器;上海威特力焊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在400a以上的逆变焊机中每台都用热管散热器为igbt和二极管散热。但目前还未见到采用热管散热的
高压变频器。考虑到上述几种散热方式,热管散热应是首选的考虑。
3.4 其它注意事项
高压变频器无论采用何种冷却方式,器件在散热器上安装时应注意其安装位置。器件
在散热器上的布局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散热器的中心位置热阻最小;
(2) 在同一个散热器上安装多个功率器件时,在考虑各个器件发生的损耗情况的基
础上,决定安装的位置,对产生大损耗的器件应给予最大的面积;
(3) 安装模块的散热器表面,应注意螺钉位置间的平面度控制在100以内,表面粗
糙度控制在10以下,表面如有凹陷会直接导致接触热阻的增加;
(4) 为使接触热阻变小,在散热器与功率元件的安装面之间应均匀涂敷散热绝缘混合剂,并施加合适的紧固力矩,使器件外壳对散热器的接触热阻不超过数据手册要求的
值。
4、整机的散热与通风设计
高压变频器常风的冷却方式主要为散热器强制风冷、循环水冷却和热管冷却等。因强制风冷方式简单,不存在水冷时的凝露问题,以及热管散热器设计的复杂性,在确定合适的通风结构的情况下,一般采用此种方式。采用强制风冷方式需要在结构设计时考虑散热风道。散热风道的设计应在充分考虑单元散热的要求下,应尽量优化。常见的多电平串联方式的高压变频器,从结构上分为功率柜体、变压器柜、控制柜。功率柜风道设计通常有
两种方式:串联风道和并联风道。
4.1 串联风道
串联风道是由每个功率的散热器上下相对,形成上下对应的风道,其特点由上下多个功率单元形成串联的通路,结构简单,风道垂直使得风阻小;但由于空气从下到上存在依次
加热的问题,造成上面的功率单元环境温差小,散热效果差。其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功率柜风道结构图
4.2 并联风道
并联风道中从每个功率单元的前面进风,对应的进风口并联排列,在后面的风仓中汇总后由风机抽出,同时整个功率柜一般采用冗余的方法,有多个风机并联运行,整体散热效果好,并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但柜体后面要形成风仓,增大了设备的体积,同时由于各个功率单元后端到风机的距离不同,使得每个功率单元的风流量不一致,在设计时应加
以考虑。
4.3 散热风机的选择
整个功率部分采用强制风冷的方式,需保证有足够的具有环境温度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经散热器的表面,使散热系统达到某种温度值的热平衡。在稳定的平衡状态下,根据公式:p=h×a×△t,在已确定系统耗散功率p、散热器有效表面积a与散热器表面温度与环境
温度差值△t的前提下,吸热介质的对流换热系数h可以求出。美国、日本规定风机噪音不得大于65db,所以他们规定的风速为2~4m/s。因此在考虑风机选择时,应保证电力半
导体器件风冷散热器3~6m/s的风速,一般即可保证h能达到要求。
5、结束语
目前高压变频器多采用强制风冷方式,但由于水冷方式和热管散热有体积小、效率高、没有污染等优点,应更新设计理念,大力推广。总之,开发和选择新型高效散热技术对高
压变频器进行冷却,是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缩小设备体积的一个重要措施。
通用变频器散热系统设计
1 引言
温度是严重影响一切电器元件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半导体器件对温度更是敏感,其所有参数定额都是以某一规定温度为前提条件的,结温过高几乎是摧毁所有半导体器件的最终原因。变频器中的电力半导体器件的散热是控制温升的重要手段[1]。通用变频器中的散热器通常要占整机体积的1/3~1/2,可见其作用非同小可。尤其是温度对变频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通常是由量变到质变的缓慢过程,所以往往被人们忽略。因此,研究散热技术有利于正确、合理地设计和使用变频器,提高变频器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
2 变频器的常用散热方式
变频器的冷却与散热系统设计包括结构设计和冷却介质的选择两方面的内容。散热器
结构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辅助设备的能耗、体积和重量;装置的复杂性和操作的难易程度;以及装置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而冷却介质的选择则应考虑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对材料的腐蚀性、对环境的影响和易燃性以及介质成本。
2.1 空气冷却方式
常用的空气冷却方式包括“自冷”和“强迫风冷”两种(见表1)。
表1 冷却装置散热效率比较
(1)自冷式散热器
所谓“自冷式”冷却是通过空气的自然对流及辐射作用将热量带走。这种散热器效率很低,但是由于它的结构简单、无噪音、免维护,特别是没有运动部件,所以可靠性高,非常适用于额定电流在20a以下的器件或简单装置中的大电流器件。随着半导器件价格的不断降低,有些较大容量的器件也采用自冷式散热器,尤其在冲击负载的变频器中应用更广泛。
(2)风冷式散热器
风冷式散热器主要用于电流额定值在50~500a的器件[2]。风冷式散热器的特点是散热效率高,其传热系数是自冷式散热效率的2~4倍。因需配备风机,因而噪声大,容易吸入灰尘,可靠性相对降低,有一定维护量。散热器材料质量特性对散热效率有显著影响。紫铜导热系数相当于工业纯铝的2倍,在相同散热效率下,紫铜散热器的体积为铝质散热器的1/3~1/2,但由于铜的比重大,价格高,一般较少应用。在通用变频器中,几乎都是采用风冷式铝质散热器。
2.2 液态冷却
液态冷却将导热系数较之气体冷却可显著提高,效率比较如表1所示。对于功率密度大的电力电子装置而言,液体冷却是最好的选择[3]。但液体冷却系统需要利用循环泵来保证冷却液在热源和冷源之间循环,以交换热量。
(1) 油冷式散热器
由于油的冷却性能比空气好,同时也由于将阀体安装在油箱中可以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具有很高的绝缘性和电磁屏蔽效果,所以曾在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中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水冷系统不论从冷却效果还是环境影响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近年来油冷系统似乎已渐渐淡出高压大功率变流器领域。
(2)水冷式散热器
水冷式散热器的散热效率极高,等于空气自然冷却换热系数的150~300倍。以水冷
式散热器代替风冷式散热器,可大大提高器件的容量。但是,由于普通水的绝缘性较差,水中存在的杂质离子会在高电压下导致电腐蚀和漏电现象,只有在低电压(如400vdc或380vac)下,才可以采用普通水冷却。为使上述水冷系统进入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领域,必须解决冷却水的纯度和长期运行时系统的可靠性及腐蚀两大问题。
3 散热器的热阻计算[4]
3.1 热阻的概念
热阻表示介质传热的能力,其意义就是单位功耗所引起的温升,通常用rth表示,单位是℃/w。一般在说热阻时,需说明从某处到某处的热阻,可以分别表示。比如,从管壳到散热器的热阻(接触热阻)用rthef表示,从散热器到环境空气的热阻用rthfa表示等。
3.2 热路欧姆定律
当热量从a物体向它周围的b物体扩散时,a物体的温升δta等于a物体的发热功率p与从a物到b物体热阻rthab的乘积,即
δta=p×rthab (1)
pa=p1+p2+...+pn (2)
3.3 散热器的热阻计算
假设传到散热器上的热功耗为p,散热器的允许温升为δtfa,δtfa为散热器温度tf与环境空气温度ta之差。由热路欧姆定律式(1)就可以求出散热器的热阻rthfa为
rthfa=δtfa/p (3)
利用上述公式计算rthfa时,如果散热器上装有多只功率器件,则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需要用式(2)计算总功耗,二是计算允许温升δtfa时要考虑管壳最热的一个器件,如果该器件计算允许最高结温tj,功耗为pi,则其管壳的最高温度为
tc=tj-pirthjci (4)
式中,rthjci为该管芯到管壳的热阻。
根据如上所求,带入(3)中,可得到准确的热阻值。
4 散热器的选择
变频器散热器的种类主要分为自制散热器和铝型材散热器。自制散热器使用灵活,安装和结构设计方便,但是设计起来比较困难,尤其是热阻的计算,需要实验测试。对于铝型材散热器,厂家一般给出了实验测得的热阻曲线或者热阻参数表,安装、选用也都很方便。这种散热器在变频器中最为常用。
有效地提高散热效果,可以减小散热器的体积,降低成本,增加开关管的工作可靠性。采取以下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小热阻,改善散热效率:
(1)自然冷却的铝型材散热器,一般都是有风道方向的,将其竖立放置比水平放置散热效率提高15%;表面氧化发黑处理后,散热效率也能提高15%左右。
(2)功率模块与散热器之间的接触热阻不仅与封装形式有关,还与是否垫绝缘材料和是
否涂导热硅胶有很大关系,如表2所示。
表2 各种封装的接触热阻
所以在使用功率模块时,尽量不垫绝缘垫片,并且必须涂硅油。
(3)接触热阻还与安装锁紧力成反比关系,所以在设计安装时,要将功率模块锁紧在散热器上,对于多点锁紧的功率模块,各点要均匀用力,轮流逐渐锁紧,最终各点都锁紧。
(4)根据变频器功耗选择适当的风机。根据经验并考虑适当裕量,每1kw功耗产生的热量,需要风机的排风量为360m3/h,而变频器的功耗为其容量的3~5%,以5%计,可得风机与容量关系为:
风机排量=变频器容量×5%×360
若变频器设计容量为45kw,
风机排量=45×5%×360=810m3/h
据此,选择排风量大于计算值的风机,如排风量为925m3/h,可选型号为w2e200-hk38-01的ebm风机。
5 结束语
根据设计方案,设计的变频器在供水、供暖等行业运行可靠无故障。对于如水泥,煤炭等多粉尘行业,需要有足够的通风,并定期除尘,才能使散热系统发挥正常功能,变频器才能可靠运行,从而也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以18.5KW变频器举例
\"通常散热器的设计分为三步
1:根据相关约束条件设计处轮廓图。
2:根据散热器的相关设计准则对散热器齿厚、齿的形状、齿间距、基板厚度进行优化。
3:进行校核计算\"
变频器发热主要是来自功率模块IGBT和整流桥,必须通过散热器导热,采用自然风冷或强迫风冷将热量散发出去。
“散热器冷却方式的判断
对通风条件较好的场合:散热器表面的热流密度小于0.039W/cm2,可采用自然风冷。
对通风条件较恶劣的场合:散热器表面的热流密度小于0.024W/cm2,可采用自然风冷。
对通风条件较好的场合,散热器表面的热流密度大于0.039W/cm2而小于0.078W/cm2,必须采用强迫风冷。
对通风条件较恶劣的场合: 散热器表面的热流密度大于0.024W/cm2而小于0.078W/cm2,必须采用强迫风冷”
注:“ ”中的文字是转摘来的, 不知道依据,也不太理解 。
以下同,不再说明!
“自然冷却散热器的设计方法
考虑到自然冷却时温度边界层较厚,如果齿间距太小,两个齿的热边界层易交叉,影响齿表面的对流,所以一般情况下,建议自然冷却的散热器齿间距大于12mm,如果散热器齿高低于10mm,可按齿间距≥1.2倍齿高来确定散热器的齿间距,一般 齿间距=<1/4的散热器高度”
变频器首先按照模块放置要求,预先确定外形尺寸为宽*长*厚 260*220*50
先看看自然风冷,按照上述原则,选择镇江长虹散热器有限公司的DY-V系列散热器,见下图
[ 本帖最后由 xjxhzj 于 2007-1-26 08:51 编辑 ]
图片附件: 型材散热器图.gif (2007-1-24 15:27, 5.51 K)
变频器发热量为额定功率P的 5%-6%
18.5kw变频器发热量计算
Q热=6%P=6%*18.5=1.11(kw)=1110(W)
P为变频器额定功率
型材散热器表面积计算
A=UL
式中:U 散热器翅片横截面的周长, cm
L 散热器的长度,cm
A=2422.5209*220*10-2=5329.545(cm2)
散热器表面的热流密度 Q热/ A =1110/5329.545 =0.208 (W/ cm2)>= 0.039W/cm2
计算出来的散热器表面的热流密度,远大于限制的0.039W/cm2,就算加长加厚散热器,增大表面积,也远远不够,所以不能采用自然风冷,要采用强迫风冷
散热器的布置见下图
[ 本帖最后由 xjxhzj 于 2007-1-24 16:17 编辑 ]
图片附件: 散热器布置示意图.gif (2007-1-24 16:17, 13.63 K)
也有将散热器热阻RTf来作为选择散热器的主要依据。Tj、RTj是半导体器件提供的参,
P是耗散功率,RTc可以从热设计专业书籍中查到。下面介绍一下散热器的选择。
(1)自然冷却散热器的选择
首先按以下式子计算总热阻RT和散热器的热阻RTf,即:
RT=(Tjmax-Ta)/Pc
RTf=RT-RTj-RT。
算出RT和RTf之后,可根据RTf和P来选择散热器。选择时,根据所选散热RTf和P曲线,在横坐标上查出已知P,再查出与P对应的散热器的热阻R'Tf。
按照R'Tf≤RTf的原则选择合理的散热器即可。
(2)强迫风冷散热器的选择
强迫风冷散热器在选择时应根据散热器的热阻RTf和风速来选择合适的散热器。”
又有见
“1. 概念
(1) 元件工作结温Tj:即元件允许的最高工作温度极限。本参数由制造厂提供,或产品标准强制给出要求。
(2) 元件的损耗功率P:元件在工作时自身产生的平均稳态功率消耗,定义为平均有效值输出电流与平均有效值电压降的乘积。
(3) 耗散功率Q:特定散热结构的散热能力。
(4) 热阻R:热量在媒质之间传递时,单位功耗所产生的温升。
R = ΔT / Q
2. 散热器的选配
设环境温度为Ta。散热器的配置目的,是必须保证它能将元件的热损耗有效地传导至周围环境,并使其热源_即结点的温度不超过Tj。用公式表示为
P < Q = ( Tj - Ta ) / R ①
(当然,热量的消散除对流传导外,还可辐射。在后面讨论)
而热阻又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R = Rjc + Rcs + Rsa ②
Rjc:结点至管壳的热阻;
Rcs:管壳至散热器的热阻;
Rsa:散热器至空气的热阻。
其中,Rjc与元件的工艺水平和结构有很大关系,由制造商给出。
Rcs与管壳和散热器之间的填隙介质(通常为空气)、接触面的粗糙度、平面度以及安装的压力等密切相关。介质的导热性能越好,或者接触越紧密,则Rcs越小。
(参考值:我厂凸台元件的风冷安装,一般可考虑Rcs≈0.1Rjc)
Rsa是散热器选择的重要参数。它与材质、材料的形状和表面积、体积、以及空气流速等参量有关。
综合①和②,可得
Rsa <〔( Tj - Ta ) / P〕- Rjc - Rcs ③
上式③即散热器选配的基本原则。
一般散热器厂商应提供特定散热器材料的形状参数和热阻特性曲线,据此设计人员可计算出所需散热器的表面积、长度、重量,并进一步求得散热器的热阻值Rsa。”
此种方法没试过,因为具体到某种型号的散热器的性能曲线,不容量获得。
既已采用强迫风冷,就要选择风机
“设定肋基温度为+80℃,用整机的高温环境温度+50℃作为进口空气温度,设定出
口空气温度为+60℃,定性温度为tf =(60+50)/2=55℃
强制风冷所带走的热量大约是总损耗功率的90%,其余10%主要靠电源外壳向外的热辐射以及自然对流散掉”
通风量的计算
Q热'=Cp*ρ*Q风*Δt
Q风=Q热*60/(Cp*ρ*Δt)
式中: CP 空气的比热(J∕kg•℃)1005J/(kg•K);
ρ 空气的密度(kg/m3) 1.06kg/m3;
Q风 通风量(m3∕min);
Q热' 风机带走的热量(W), Q热 *90%;
△t 空气出口与进口温差(℃) 一般是10℃-15℃;不知道此依据是什么
Q风=Q热'*60/(Cp*ρ*Δt)=90%*Q热*60/(1005*1.06*△t)=0.051*Q热/△t=0.051*1110/10=5.66 (m3/min)
上式 Q风=0.051*Q热/△t变化一下 Q风=0.051*P机*60/△t=3.06*P机/△t 式中 P机为变频器额定功率,kw
是我常用的公式,作为计算所需风量的依据,个人以为△t取10偏低,理论风量太大,实际上也没有测量过
正好手头有一本科畅公司的风机说明书,上有风量计算公式,Q风=1.76P/(t2-t1) (CFM)英尺3/min =0.05P/(t2-t1) (m3/min)
举有一例: Air Flow=1.76*1000/(59-20)=45(CFM) (发热量1000W,出口温度 59℃,进口温度20℃)
温差达39℃,到底应该是多少比较合适,晕!
理论计算出来的风量值,考虑到风量损失及安全性等因素,要乘以1.5-2倍,Q风‘>=1.5Q风
选用台湾建准 KD2412PMBX_6A 风量120CFM= 3.4m3/min,两只
根据冷却方案,确定了强迫风冷,重新选定散热器,选择无锡鸿祥散热器有限公司的插片式散热器,见图,轮廓尺寸是根据元器件的放置大致初定的,下面就要校核。
换热方程式
Q热=h.A·△t·ηf
式中: Q热 电子设备的耗热,W
h 总换热系数,W/m2·℃
A 有效换热面积,m2
△t 对流平均温差, ℃
ηf 换热效率
这个公式是电子设备热设计标准手册上查到的,不会有错,就看怎么理解参数了。
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4研究所 夏爱清的那篇文章上的公式与之相比有点区别,摘录如下:
以下简称夏文
“Q0=hPLC·(t0-tf)
设定ηf为肋片散热效率,则实际散热量为:
Q= Q0·ηf=hPLC·△t·ηf
式中,h为对流换热系数,W/m2·℃;P为肋片横截面周长,m;Lc为修正长度,m;△t为流体与壁面的温差,℃。
设定肋基温度为+80℃,用整机的高温环境温度+50℃作为进口空气温度,设定出口空气温度为+60℃ ,则:
△t=80-50=30℃ 定性温度为tf =(60+50)/2=55℃”
这里将△t=30℃,我理解为散热器铝片与环境温度差
但P.LC 不理解,肋片横截面周长*修正长度,得到的结果是什么面积呢?
回到换热公式,先来求h,总换热系数
h=λ.Nu/d
式中: h 换热系数 W/m2.℃
λ 空气的换热系数 W/m.℃ 0.029W/(m·K)
Nu 努谢尔特数
d 当量直径,m
当量直径 d=4A/U
式中: A 散热片中每两个肋片围成的面积 ,m2
U 散热片中每两个肋片围成的周长,m
从图3可以看出 每两个肋片围成的尺寸是 5.2*79
d=4A/U=4*0.0052*0.079/2(0.0052+0.079)=0.00976m
下面求 努谢尔特数 Nu
要求出 努谢尔特数 Nu ,先要求出 雷诺数 Re
Re=vd/ ν
式中: Re 雷诺数
v 空气流速 m/s
d 当量直径 m
ν 运动粘度 18.9×10^-6m2/s
空气流速 v和风机相关,v=Q风*90%/A
Q风 风机的标称通风量 考虑到侧隙和底缝及同风量不均匀等因素,所以按90%计算
A 通风孔的面积 这个我也有疑虑,是机箱出风口面积还是进风口的面积,又或是散热器的肋板风道面积呢?
《夏》文中,风机是贴着板壁放置,向里吹风,所以此面积是机箱板壁进风口的面积,我的这个没有板壁阻挡,只有安全罩,向外排风的,面积应该采用哪个呢,我这里采用机箱上部出风口的孔洞面积,120*120 mm2
v=Q风*90%/A=4.2*90%/(0.12*0.12)=262.5(m/min)=4.375(m/s)
Re=vd/ ν =4.375*0.00976/18.9×10^-6=2259
由2200 式中: Re 雷诺数 Pr 普郎特数 查得 Pr=0.7 d 当量直径 m L 散热器长度 m 初步定为220mm μ 动力粘度 20.1×10^-6kg/(m.s) μ′ 为空气定性温度为+50°C时的动力粘度,19.6×10^-6 kg/(m.s) 上式是《夏》文引用的。在《电子设备手册》中,也提到到了努谢尔特数Nu计算, Re<2200 层流状态 Nu=1.86(Re.Pr.d/L)^1/3.(μ′/μ)^0.14 Re>10^4 紊流 状态 Nu=0.023Re^0.8.Pr^0.4 偏没有2200 =0.116(2259^2/3-125)*0.7^1/3[1+(0.00976/0.22)^2/3*(19.6*10^-6/20.1*10^-6)^0.14=5.5 现在可以计算对流换热系数了 h=λ.Nu/d=0.029*5.5/0.00976=16.34 (w/m2.k) 再来计算总的换热量 Q热=h.A·△t·ηf ηf 按0.9取值,也没什么依据,有按0.95取的 A = 5.2*79*220*40*10^-6=3.615m2 Q热=16.34*3.615*30*0.9=1594 (W) 总散热量1594W,加上散热器其它表面的辐射散热和自然对流散热,完全能满足18.5kw变频器的工作需要了。 校核完毕,有点乱,还需时间整理。 请朋友多提意见,不要简单地顶、支持或不好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