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商标调研

商标调研

2024-01-07 来源:乌哈旅游
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必须坚持的六个原则之一,并将“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作为“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七项主要目标之一。商标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确立了商标品牌工作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这将有力地推动我市在原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商标、拓展品牌优势等各项工作。这对我市产业升级、提升市域经济的吸引力、辐射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市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商标品牌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到2006年10月,我市已累计拥有各类商标633件,其中宁波市知名商标445件,浙江省著名商标达到172件,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6件,涌现出了雅戈尔、波导、奥克斯、杉杉、罗蒙、维科、帅康、方太、贝发、双鹿、海天等一大批强势品牌企业,崛起了纺织、服装、家电、文具、模具、塑机、电子信息等众多品牌产业,成为

了长三角南翼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2005年,全市各级品牌产品实现销售产值1470.46亿元,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达到34.12%。去年还相继荣膺了“中国文具之都”、“中国模具之都”和“中国品牌之都”荣誉称号。品牌经济效益显现,商标品牌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骨干支撑,对优化全市产业结构、提高全市经济实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加快了产业优化升级。全市工业企业产业优化升级的历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商标品牌的“创、树”历程。企业从最初的借牌生产、贴牌生产,到自创商标品牌和多元化的品牌经营,梯度推进,不断攀升,进而形成了全市企业的经营特色和市场优势,加快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步伐。特别是著、知名商标企业组成的企业梯队快速发展,成为我市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中坚力量。如先后有三件产品被评为市知名和省著名商标的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工业销售超110亿,利润超4.7亿,铜加工能力名列全国第一。

提高了工业企业素质。商标品牌的生命力源于企业的产品质量、销售状况、售后服务、商标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公司内部管理和企业家素质。一个商标品牌的塑造过程,也是一个企业知名度、产品影响力的提升过程。企业通过科学管理,引进现代管理思想,采用先进管理方法,提高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水平,并以良好的产品和售后服务质量创出品牌。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和在行业中的

影响不断扩大,产品的市场覆盖面和占有率不断提高。2005年,“维科”以68.07亿元的价值进入“2005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同时还涌现了“雅戈尔”、“方太”、“奥克斯”、“贝发”、“博洋”等名牌企业。目前,在宁波年销售超过亿元企业有500多家。

带动市域经济发展。一个品牌产生的效应,往往容易带动当地市域经济的发展。慈城年糕不仅在市域内有知度,而且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华人中都享有盛誉。现在,慈城的大型年糕生产企业已发展到6家,比较有知名度的除被评为市知名商标的宁波市江北如意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如意”商标外,还有“塔”、“慈城”、“义茂”、“冯恒大”、“五谷”、“河姆渡”等品牌,产值从原来的20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5000万元,出口300万元,全国各大超市都能看到慈城产的年糕。由此,慈城成立了年糕行业协会,并被确定为原产地保护。

强化了全社会商标意识。通过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在全市范围内正在逐步形成重视品牌、尊重品牌、信赖品牌的社会氛围,商标品牌意识、产品质量意识和创牌的信心在不断增强,对形成市域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特色,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不但孕育了,鄞州、奉化南片的“雅戈尔、罗蒙,培罗成”等的服装品牌,西片地区的“陆龙、史翠英”等干水产

品牌,这些品牌通过不断的运作,在全省、市内享有较高知名度,同时也扩大了宁波经济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我市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一是商标品牌尚需量的扩大和质的提高。从数量上看,全市有效注册商标平均每百家企业只有4件商标,但不少县市区注册商标的平均数量要低于全市商标注册的平均水平;从质量上看,我市的中国驰名商标11个、浙江著名商标134个,分别占全省15%和10% ;此外,全市商标相对集中在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自主知识产权商标显得偏少;相对工业商标而言,农产品商标和服务业商标发展滞后。

二是企业商标创牌的内在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全市相当部分中小企业的商标意识仍然薄弱,对商标、品牌的认识有待深化。一些企业商标注册意识淡薄,不依法申请商标注册,却使用商标注册标记,欺骗消费者;一些企业商标经营意识淡薄,不及时办理商标续展手续,致使商标专用权丧失;一些企业商标保护意识淡薄,企业商标在国内外遭抢注现象比较严重;一些企业创牌意识淡薄,对商标品牌的内涵、意义等缺乏全面理解和认识,甚至单纯作为企业的荣誉看待,眼睛光盯着几万元的政府奖励金,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商标品牌概念和品牌战略意识,缺乏争夺市场的本领和培育、经营、管理、提升、延伸商标的能力,对商标的发

展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投入;还有的随意改变注册商标的图形和文字,有的企业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对他人商标的抄袭或模仿,缺乏独创性和显著性。

三是一些部门对我市商标创牌工作的认识没有上升到战略层面。主要表现在协调不够,力度不足,缺乏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和整体推进,商标创牌机制尚未健全,社会舆论环境尚未形成气候。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商标品牌战略的实施和带动作用的发挥。

三、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首先,要充分认识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目的不是为品牌而创品牌,而是要充分发挥商标品牌对市域特色经济的带动作用。商标品牌战略包括了商标的基础管理、创新和培育,以及运用商标树立市域的品牌形象,并贯穿产业及产品结构调整的全过程。因此,实施商标品牌战略要以提高市域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商标为龙头,集中力量培育、扶持、保护和发展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带动全市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促进企业运用商标参与市场竞争,发挥高品质的商标品牌效应,进而实现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全市经济质量和综合竞争力,推

动我市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是我市经济转型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竞争新态势的现实需求。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国内市场加快对接,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竞争态势已从原来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商标品牌竞争转变,发达国家和地市企业利用其知名品牌优势加快争夺市场,竞争已渗透到市场占领、资源控制、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领域。因此,江北经济要发展必须要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在发挥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创立和发展江北品牌,实现江北经济竞争力新的提高。再次,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由于受当前土地、电力、水、劳动力等资源要素的制约,靠低成本、低价格、低附加值来占领市场已成为历史,企业必须走内涵提升,发挥商标品牌优势,走集约化的道路,推动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形式,形成商标品牌宣传和舆论导向的良好氛围,唱响商标品牌建设的主旋律,在全社会形成以尊重他人商标专用权为荣、以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为耻的氛围。采用论坛演讲、发放宣传资料、上门指导服务等形式,更好地发挥“以品牌拓业、以品牌聚资、以品牌引才”的商标品牌功能作用,认真总结创牌工作的成功经验,组织开展理论研讨,探索商标创牌的新思路,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充分发挥

我市《宁波民营经济》等宣传媒体,以及正在实施的法定代表人准入培训制度,大力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广企业开展创牌、护牌的成果。要在广大消费者中积极宣传我市品牌,提高消费者对我市品牌的认知度,培植品牌消费观念,形成有利于消费品牌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主体地位。商标不仅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也是一个产业的宝贵财富。因此,企业创商标品牌,不仅是企业的大事,也是行业、产业的大事,企业由此承担着保护我国民族工业的重要使命,企业所创商标品牌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和地市经济实力。所以要强化企业作为创牌主体地位,在商标的创立、推广、发展、延伸、保护中都要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引导企业提高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水平。加强科学管理,引进现代管理思想,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广泛推进ISO9000、ISO14000管理体系认证,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品牌经营能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推进品牌商标的国际化进程。

(四)加强行政指导。必须充分发挥工商、质监、经发、科技、外贸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行政指导和分类管理,对一些尚未申请注册商标的企业,发放《申请商标注册告知书》,动员企

业进行商标注册;对一些支柱产业、特色行业、优势企业建立创牌梯队,发放《争创著(知)名商标建议书》,作为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重点工作对象,加大培育扶持力度,争取短期内培育出一批有代表性的驰著(知)名商标;对一些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建立著(知)名商标保护库,进行跟踪保护;建立闲置商标库,为商标转让搭建交易平台,促进闲置商标在企业间流动。

(五)加大执法力度。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加大执法力度,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把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结合起来,加强部门、地市间的联合与协调,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协调机制,严厉打击各种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加大对商标品牌保护力度,营造有利于商标品牌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

宣教部

二○○六年十月二十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