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阴虚之浅述
2023-12-12
来源:乌哈旅游
..36..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 1 1 Vo1.(3)No.20 脾胃阴虚之浅述 The light discussion of spleen and stomach deficiency 杨云弟 (平武县南坝中心卫生院,四川 绵阳,621000) 中图分类号:R256.3 【摘亦虚。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1)20.0036.02 证型;IDGA 要】脾胃阴虚习惯上称胃阴虚和脾阴虚的综合表现。脾与胃相表里,同主后天水谷营养的生化,故胃阴虚常引致脾阴 【关键词】脾阴;胃阴;脾胃阴虚 [Abstract]Spleen deficiency used to call spleen Yin and stomach Yin.Spleen and stomach with table,wih the tmain v ̄ley after Tianshui biochemical nutrition,it is often caused by spleen and stomach yin deficiency is also true. [Keywords]Spleen Yin;Stomach Yin;Spleen deficiency 脾:五脏之一,胃,六腑之一。脾胃二者居中焦,经脉相 通,互为表里。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过程,故脾胃合称为 后天之本。升降协调,燥湿相济,同为阴津(津液)生化之源。 笔者认为,脾阴胃阴二者虽然同源于水谷,然其不仅在生理、 病理、临床、治法方药上亦然有别。 能灌溉诸脏腑也。”与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有着直接关系,因 脾阴能化生营气,与卫气调和。产生固腠理,御外邪的作用。 故有:脾旺不易受邪”之说。胃阴的生理作用有:腐熟水谷: 唐容川说:“胃……阴液尤是化谷之本。”主濡润:胃阴如脂如 膏、一则充养全身,外濡皮毛肌肤,内养脏腑,为脾阴化生之 源,或渗入脉中充实血液,成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1脾、胃阴虚 习惯上称胃阴虚和脾阴虚的综合表现。脾与胃相表里,同 主后天水谷营养的生化,故胃阴虚常引致脾阴亦虚。脾阴、胃 阴的特点脾胃同居中焦,属阴或阴类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 物质基础;二则滋润胃肠,胃肠通降功能才能正常。故有“胃 主濡之”之说。 从其病理言之:脾阴之亏也渐,胃阴之伤也速。因脾阴 可由本脏自病和他脏累及致虚,本脏自病的病理基础乃是脾 气虚,若气虚不复,久则脾阴亦虚,或脾气虚进一步发展为 物质基础。其有营养形体濡润脏腑,滋养润泽肌肤,四肢九窍 的共同作用,在病理过程中,阴津(阴液)的耗损(伤耗)与 否其程度与疾病的预后转归、康复的快慢皆有密切的关系,而 且和不少疾病的发生发展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古人云:“脾 胃为后天之本”;“存得一分阴液,便保得一分生机”。因此保 养脾胃之阴也就和人之生存固然关系密切。 2脾阴、胃阴的差别 2.1脾阴本是脾脏之阴津 是藏而不泻之营阴也,为水谷精微所化生之营阴(血), 是脏腑的营养源泉。而胃阴是胃中固有的阴液,古人云:“如 膏如脂,叠积胃底,即胃阴也”,乃是腐熟水谷的物质基础, 也是胃阳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或动力源泉。 从生理上而言:脾胃居中焦,统属阴脏,脾为阴脏中而含 阳气,阴阳协调,才能将水谷之精微进行转输,上输于心,化 为营血,营养脾脏(藏)血由脾裹,故谓:“脾之阴为营血。” 脾阳虚,由阳虚导致阴虚;他脏累及则可由心肝肺肾之虚火 所致。故脾阴之虚非朝夕得之,往往积渐而生。胃阴常由火 热所伤。其阴虚多见于温热病之中。如温病火热入于气分, 胃即应之,正邪交争,热势炽盛,胃液必然大量消耗,再加 温病以发热汗出为主症,热愈高则浸液愈损,热愈久则浸液 耗伤尤甚,故胃阴易伤,且其伤之也速。所以叶天士治温病 以“存阴液为第一要着,”并强调“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 汗”乃示后人救阴即在于保阴液。临床上若脾阴偏虚,脾血 消耗,可致五脏不安,百病由生,主要表现为:运化失调, 营血生化匮乏,见食少腹胀,口干舌燥,形瘦疲乏,脉细无 力;五脏六腑失养,可兼见心肝肺肾之阴虚证;营血不藏, 意志不舍,见出血,脏燥,胃阴亏虚,阴液受耗,则燥土不 司其任,表现为:“燥伤胃络则胃痛,燥伤中焦则成消渴, 燥结胃肠则成便秘。”胃阳偏亢,虚火上升,见口渴,舌绛 无苔,脉细数。 结合临床观察,脾阴虚主证:不思饮食或食后腹胀。口干 胃为阳俯而中含阴液,流于全身。是故以其来源于胃而称“胃 之阴为阴液。”由于阴液常居流动不息的状态,方能充营全身, 故又谓“阴中之阳。”营虽然流通为贵,但必须在脉道中运行, 唇燥。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次症:形瘦色苍,脉细无力, 多系脾阴虚。胃阴虚:食少口淡,大便秘结,口干喜饮,舌干 红,苔少无津;次证有:胃脘灼热。脘痞胀痛,脉细或数。 脾阴与胃阴在生理上可相互滋生助长,在病理上亦常相互 溢出脉道则为妄行,和阴液相较,其走散流动之性显减,故此 又称“阴中之阴”细择两者,脾阴的生理作用有:化谷助运: 唐容川指出:“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 化生血液:《内经》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濡养脏腑:张锡纯日:“脾为太阴乃三阴之长……脾阴足,自 影响,胃阴不足常亏及脾阴,脾阴偏虚亦常累及胃阴,故阴虚 见证常相兼互见,但脾阴不足的病因病理较为复杂,多见于慢 (下转38页) ..38.. Clinical Journal ofChinese Medicine 2011 Vo1.(3)No.20 常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制 定。显效: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电图正常或大致正 疗前降低达0.05以上,在主要导联倒置的T波增深25%以上 或直立的T波变平坦,平坦的T波变倒置。 常。有效:疼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持续时间明 显缩短,心电图ST段降低,治疗后回升0.05以上,但未达到 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置的T波变浅达25%以上,或T波平 坦变为直立。无效:症状无变化,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 加重:疼痛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均有加重,心电图ST段较治 表1两组心绞痛疗效对比(例) 6结果 6.1两组心绞痛疗效对比见表1。 两组疗效对比,经Ridit分析,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 义。 7 5 6 5 B 如如 &;盯 如 3 2 2 2 7 2 8 1 2 3 5 2 2 O l O 士 士士 土 3 7 2 7 2 8 1 8 O l O l 治疗组 对照组 98 96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8 2 9 1 7 9 3 2 3.98士O.78 3.22±1.02 4.O1士O.64 3.43 ̄0.79 12.86士5.85 6.26土2.75 l3.61 ̄6.71 10.76士3.96 O O O O 士 士土 士 1 3 l l 9 2 5 8 治疗后 注:与同组的治疗前对比”P<O.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O.05。 7讨论 白的溶解,缓解冠脉痉挛,抑制血小板聚【 】集,清除自由基及 钙离子拮抗作用。川芎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增加冠脉血流量 改善心肌缺血。红花增加冠脉流量,降低血清中的总胆固醇、 血脂、甘油三酯水平,改善微循环阻止血栓形成,并促其溶解。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厥 心痛”范畴,主要病机是邪痹心络、气血不畅l1】。痰瘀交阻是 冠心病常见的证型之一,临床表现为痰浊和血瘀所致的症状并 见。由于阴寒、痰浊、瘀血、气滞相互作用,痰瘀互结,气机 不畅,使病情错综复杂,反复发作,是冠心病迁延日久,难以治 瓜萎、丹参能够降低血脂水_平【 。 总之,心痛宁方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显著改善临床症 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心电图,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可以改善脂代谢、抑制CRP,起到防治冠状动脉硬化,改善冠 脉供血等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振文,崔天祥.实用临床心脏病学口 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194 愈的原因之一( 。心痛宁方中瓜蒌祛痰散结开胸,薤白通阳散结 行气,共为主药;丹参、川芎、当归、红花活血化瘀、通络止 痛,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通阳散结、宣痹化痰、去瘀通 络、镇痛开胸之功【3】。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瓜蒌、丹参、川芎、能扩张冠状 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供氧。丹参、川芎可降 低血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栓形成;丹参能促进纤维蛋 (上接36页) 性疾病过程之中,所损之阴也并非能速生,主要表现为阴液, 阴血生化匮乏的虚损病证,病程较长,常与气虚证相兼见,治 疗亦颇费力,胃阴虚症病位较浅,大多由火热之邪所耗,往往 编号:ER-11091901(修回:2011-10.19) 如石斛、玉竹、黄精、莲子肉、火麻仁等。升:即选用生津化 液,升提清气的药物。以促进营阴上升。津液布达,如升麻、 葛根之类等。忌用苦寒之品,以避戕伤脾胃之生气,又必慎用 温燥钢峻之品,免助火劫津更伤其阴液,同时力戒滋腻之物, 碍胃、滞脾、助湿之弊,免致纳运更呆,因此,选方用药均宜 慎之斟之。 在急性热病过程中多见。主要表现为津枯肠燥,纳化通降失职 的燥热证,故胃阴虚虚象较甚,兼有火旺之热象。 临床治疗上,脾阴虚应以滋阴益脾,养营生津为法,但补 阴不能纯用滋补,以甘淡为宜,平补为贵。故选方用药应以“甘、 酸、升、润”四个方面着手。所谓甘:即选甘淡和平之药,以 故,脾胃阴虚同中有异,在其概念、生理、病理及临床症 状,选方用药必须契合病机,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补脾之正味,如淮山药、白术、党参、太子参、芡实、扁豆等, 酸:即选酸味药物与甘药同用。取酸甘化阴之意,如白芍、乌 梅、石榴皮、山楂等。润:即选质地柔润而又不碍脾运的药物。 编号:EA.11080841(修回:201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