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玉歌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8年第9期
[摘要]学生是小说课文的学习者、生成者。教师在对经典长篇小说节选教材进行教学时,应做到课前引领、课上指导、课后深入三方位全面安排,以实现语文课堂无边界,可以促进课堂优化并引领学生真正领会经典的魅力。
[关键词]深度预习;学习主体;课堂延伸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7-0009-02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显得最为纷繁错杂,各种流派、各种风格、各种策略,让基层语文教师手足无措,无所适从。但归根结底,语文教学还是要基于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获得语文的原生价值来获得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也就是说,学生必须亲历一个获得课文所传递的信息的过程,才能获得课文与教师给予个人的双重阅读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既是教材内容的学习者,又是教材内容的生成者,而只有成为教材内容的生成主体,才能成为教材内容的学习主体。事实上,生成的过程就是预习、思考、课堂学习、知识转换,最终形成学习结果。
基础教育课改以来,风行“多元解读”,夸大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阅读变成了以读者为中心,抛弃了作品独有的历史背景、流派、风格、价值。一时间众说纷纭,教坛名师云集,以一己之说来代替学生的认知。然而,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了教师的角色,教师不再代表权威和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从传授者变为语文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同时,学生也不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而是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参与分析,获取新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新型师生关系,必须建立在一个平等的交流和对话的平台之上,才能使教与学形成良性的互动。
那么,没有课堂边界的运作,想要实现语文课堂良性的互动,最大的支撑点就在于学生能够按教师的要求,在预设的时间内,达到“深度预习”的目标。一篇文章进入语文教材之后,就不再是社会阅读的客体,而是语文教学的材料,它在原生价值的基础上生发了教学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掌握教材的原生价值,并不是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是通过掌握教材,促进视野的开拓,从而提高语言能力、审美能力、思辨能力。
要提升学生对小说课文的研读欣赏能力,必须拓宽学生对作品的阅读视野。小说在教材中大多是以节选的形式呈现,缺乏整体感,这就更应该把语文课堂无边化,才能在课堂中,真正实现学生对文本深度和广度的理解,提升学生阅读品析与欣赏的素养。如《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先生的长篇小说《草房子》。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油麻地,通过对主人公桑桑刻骨铭心而又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的描写,讲述了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五个孩子的痛苦成长经历以及他们和油麻地的老师蒋一轮、白雀之间纠缠的关系。而《孤独之旅》则节选了杜小康的成长历程,描写杜小康从油麻地首富之家的“天之骄子”,突然之间经历了家境的败落,在被迫辍学后,随父亲远走芦苇荡养鸭,历经风雨最终放鸭失败的情节。小说中杜小康在杜家遭到灭顶之灾时,勇敢地站了起来,最后成长为一个坚强的为家庭生计拼搏的男子汉的过程,留给我们的是他成长中闪光的人格魅力。如果我们缺乏对小说的整体阅读,那么对杜小康的了解只能停留于他赶鸭的过程。当然,这也是教材想给予学生的一种情感态度指向。然而,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让杜小康站在独特的时代背景中,将作品中深切的“悲悯”情怀呈现出来。
教师可以借助以下方式实现语文课堂无边界:
一、制定计划,透视全书
教师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浏览全书,通过“透视一本书”的方式整体感知全局概貌,为学生制定分解式、分段式阅读长难作品的任务。整部小说总共九个篇章,共有十五万多字。课标要求初中生阅读一般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五百字,以此为据,分成十天,每天半小时的阅读量,从而完成一部经典小说的自读,让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延伸到课外阅读的五小时中。需要注意的是,兴趣的维持需要有合理的计划支持。
二、初探交流,分享感受
在透视全书之后,教师可采用组织分享阅读感受的方式,实现阅读过程中教师的督导作用。具体可以组织阅读交流会来实现阶段任务,其中采用PPT的形式展示,学生可以畅谈阅读心得,表达阅读感受,也可以采用配乐诵读形式等。教师通过采用自主多样的方式,将抽象概括为形象感知,引导学生感受小说独特的魅力。如阅读完章节(一)(二)后,我让学生为杜小康写传记。通过对情节的梳理,学生在写传记时,自然会去深入思考杜小康的成长轨迹,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杜小康的形象。这就是课前预习探究的意义,让学生能自由地思考、理解人物的形象。
三、聚焦片段,具体分析
教师应合理拓展,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可以具体引入小说当中的某个片段来加以具体的分析,并适当进行延伸,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体会,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其艺术价值。文章的成功之处是对人物的成长过程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包括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如“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是对鸭群与扇形水流的描写,鸭群、流水虽然美,但毕竟单调,从而增添了杜小康对家乡生活的留恋,表现了杜小康的幼稚、软弱和恋家;“黄昏时的炊烟和河面的热气”表现出单调、虚无,更增添了小主人公孤寂的感受;
“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描写了芦苇荡的宽阔无边,给人一种压迫感,虽有清香的气味、萤火虫的亮光和水鸟,但这一切并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而这种压迫感、孤独感也是对杜小康的一种磨炼;“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暴风雨的凶猛,是对杜小康的考验和锻炼,在这场暴风雨中,杜小康从幼稚、软弱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有责任心的男子汉。杜小康对大自然的空阔与未知的恐惧,对前途的迷茫,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强大的压力。在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不仅表现了他对放鸭生活的茫然,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这样对片段的聚焦,学生很容易将人物放在自然、社会的多种处境中,体味人物情感的变化,从而能更深入地走入文本,走进人物。
四、深入探究,师生对话
在进行前面的准备之后,教师可能会发现学生的阅读深浅不一,领悟力强的学生感触较多,较深刻,而语文素养较弱的学生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小说的内涵。那么,如何提升学生初读原著的认知呢?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师生对话,进行更有效有序的交流,从而引导学生在之前浅层阅读的基础上学会深读深思,读出小说的精华,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引导方式可采用以下几种:1.推荐名家的解读文献。如我推荐学生在阅读《草房子》之后,继续阅读曹文轩自己撰著的《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草房子》,通过了解作家本人对作品的解读,实现更高层次的体悟。2.教师抛出问题,透过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升学生的认识。如此文,“文中的主要人
物无不有困苦的过往,而为何我们看不见凄风冷雨,却处处深感诗意?”教师一旦抛出此题,学生会随之再次去捕捉文字的美感,去深入感知作者人文的“悲悯”情怀。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不能仅停留于狭隘的课堂,更应该做到课前引领、课上指导、课后深入三方位全面安排,形成整体有效的流程。教师通过制定计划,安排任务,关注过程,并进行师生对话,从而让学生浸润于阅读的享受之中,发现乐趣,交流愉悦,表达畅达,实现语文课堂无边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