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114)[摘要]结合长沙理工大学全日制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构建三位一体“双师型”导师队伍,完善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硕士三位一体教学体系建设,构建轻工三位一体双导师制专业论文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专业硕士考核与评价机制;并对完善“双导师”协调创新培养过程提出建议。[关键词]专业学位;双导师;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865(2019)20-0159-02陈启杰,胡可信,王萍,张跃飞
ExplorationandPracticeofDoubleTutorTrainingModeforFull-timeGraduate
StudentsMajoringinLightIndustryTechnologyandEngineering
ChenQijie,HuKexin,WangPing,ZhangYuefei(SchoolofChemistryandFoodEngineering,Changsh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Changsha410114,China)Abstract:Combinedwiththeproblemsexistinginthetrainingprocessoffull-timemasteroflightindustrytechnologyandengineeringinChangsh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Toexploretheconstructionoftrinity\"double-qualified\"tutorteam,improvetheconstructionoftrinityprofessionalmaster'steachingsysteminlightindustry,buildthetrinitydouble-qualifiedmaster'sprofessionalpaperevaluationsysteminlightindustry,andfurtherimproveandstandardizetheevaluationmechanismofprofessionalmaster.Andputforwardsomesuggestionstoimprovetheprocessof\"doubletutor\"coordinatinginnovationtraining.Keywords:professionaldegree;doubletutor;trainingmode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国家要求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及一流专业,创新发展的研究生教育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特征,对高等学校内涵发展至关重要,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水平是高校争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2]。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术学位教育的区别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别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特定领域培养具有较强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能够创造性地胜任各行业中实际工作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3-5]。随着轻工行业的迅速发展,高层次专业化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市场的迫切需求,而研究生培养是向社会提供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渠道。长沙理工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点是湖南省唯一的轻工领域专硕点,特色鲜明,轻工技术与工程涵盖制浆与造纸工程、制糖工程、发酵工程和皮革化学工程等四个学科方向的理论研究、技术革新与创新的工程领域。该硕士专业学位点以源于我校1958年开设的制浆造纸工程的轻化工程专业和源于1985年开设发酵工程的生物工程本科专业为依托,主要覆盖制浆造纸工程和发酵工程领域,以制浆造纸工程、发酵工程、食品科学与技术、生物制药工程学科为基础,与林业、能源、化工、材料、环境等交叉工程学科相结合。我校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于2015年起开始招生,为提高培养质量,急需探索一套适合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产学研创新型培养模式,强化研究生实践创新环节训练,培养和提高专硕的工程实践研究和工程创新能力,特别是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其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增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前适应企业文化,对接工作实习期,缩短就业适应期,培养合格的轻工行业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双导师制、产学研一体化等培养模式不断被提出,本文针对轻工技术与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中待解决的问题,构建并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师指导较少。轻工技术与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主要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和学生的工程意识。由于轻工专硕研究生的学制只有2.5年,在企业工程实践时间少,且企业导师一般是企业的骨干或技术负责人,工作比较繁忙,在时间、精力上难以保质保量,严重影响了双导师制积极作用的发挥,不利于专业硕士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3)专业硕士论文应用性不强,考评体系单一,全日制专业硕士毕业论文没有与学术性学位论文明显区别开,有些导师按照学术性学位论文要求指导专业硕士,内容缺乏与工程实际的联系,校外导师也没有真正参与到评价体系中,论文的整体质量得不到提高[6]。2“双导师”协调创新培养模式探讨
1“双导师”协调创新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后首先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然后进行不少于1年的工程实践,目前在轻工全日制专业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双导师制落实不到位,流于形式,其实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在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都十分重要,但协作过程中,学校认为企业应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义务为社会培养人才,但企业认为研究生培养是学校的事情,与企业的直接效益联系不多,企业的责任感不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浮于形式。(2)校外导[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2019-08-21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改课题(JG2018YB08)(1)完善三位一体导师队伍,加强校内外导师的交流合作。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是十分关键,优秀的专硕导师队伍是提升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根本。我校轻工技术与工程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是湖南省高校唯一设置的轻工学科,该学科以湖南广信科技联合组建的特种纸及纸板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常德市质监局联合组建的“生活用纸国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示范基地为依托,与岳阳纸业、骏泰浆纸、常德恒安、青岛啤酒、加加酱油、金健米业、株洲千金药业、大邦(湖南)生物制药等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师工程化水平,特别是年轻博士,理论水平较高,但工程实践能力弱,通过打造产学研合作体系,强化校内导师工程化,打造理论好实践能力强的校内导师队伍建设,同时鼓励或选派校内导师参与到企业的工程实践中,探索与企业共建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合作平台,企业负责人兼任专业硕士导师,有利于加强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利用项目平台等开展交流合作,互相利用自己的优势,企业良好的生产实践平台提升了校内导师的工程能力和工程理念,学校扎实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也提升了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2)完善轻工技术与工程三位一体专业硕士教学体系建设,探索实践性教学方法。专业硕士的教学过程应以专业实践为核心,与学术型理论研究模式有本质的不同,专硕的培养需面向企业及社会需求,面向经济的主战场,将轻工领域的一些经典工程实践问题引入到课堂中,依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的一些产学研经典案例,启发式教学,引导专业硕士研究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问题结合,剖析工程实践问题的内在规律,有效提高研究生对工程领域实践问题的思考,提高其理论联系实践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托企业“双师型”师陈启杰(1980-),男,江西吉安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轻化工程专业教学研究。·160·广东化工www.gdchem.com决工程问题的能力。2019年第20期第46卷总第406期资队伍,重实践、重创新、基于目前轻工领域的工程实践问题,不断探索翻转式、启发式、研讨式等创新性实践教学方法,构建理论课学习、校内实践、企业工程实践“三位”于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一体”的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7-8]。(3)构建轻工技术与工程三位一体双导师制专业硕士论文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专业硕士论文的考核与评价机制。针对专业硕士毕业论文与工程实践结合性不强、实际应用性不强、毕业论文评价体系与学术型硕士无明显差别等诸多问题,应充分认识专硕的培养目标,通过打造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利用各自优势,特别在专业硕士论文选题上,要求选题必须来源于工程实践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且专业硕士论文必须与企业的实际工程问题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在满足论文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要满足企业的工程技术要求,能够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结合双导师协同创新的培养模式,提高行业认同感,以企业和社会对轻工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标准,积极构建学校、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开放型专业硕士论文管理评价体系[9-10]
,提高专业硕士培养水平。4结语
全日制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创新培养模式综合实践是探索产学研合作的重要途径,着重把握“三位一体”体系如何实现,需要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及工程实践平台相互配合,课程体系应涉及学科的前沿,并有效和生产实际相结合,有效提高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硕士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为建立以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主体、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共同合作、学校、企业及社会协调参与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技术创新体系提供了新思路。参考文献
[1]刘玲,王志萍,杜德清,等.化工类专业硕士双导师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10):10-12.[2]郑文轩,杨瑛,田贝贝.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34):154-155.[3]杨俊茹,韩宝坤,孙雪颜,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联合培养模式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31(08):1-3.[4]李太卫,邱法宗.专业硕士培养体制调整下的双导师问题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31(04):16-19.[5]金士威,曾乐平,洪景萍,等.基于校企合作的导师团队培养化工专业硕士创新能力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05):53-54.[6]申志兵,梁生荣,张君涛,等.全日制化工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04):285-286.[7]宋伟明,张哲,赵冰,等.化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6,36(07):97-100.[8]马定桂,鄢烈祥,朱岩,等.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究[J].化工高等教育,2015,32(03):22-25.[9]罗宏,金永中.化工类专业硕士“双导师制”存在的问题探讨[J].广州化工,2015,43(02):179-180.[10]唐二军,赵瑞红,刘少杰,等.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1):60-62.3“双导师”协调创新培养过程的建议
(1)工程实践平台的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具有其突出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校企联合,服务经济的主战场是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一个主要特点,要利用好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联合申报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工程技术中心,建立工程实践平台,为专业硕士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工程实践平台。(2)工程实践基地的建立。专业工程实践是全日制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轻工领域覆盖面广,高质量的足够的工程实践基地是保证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的保证,现代企业从技术保密、安全生产等方面考虑,主动和高校建立工程实践基地的意愿不高,影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通过给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解决生产难题、提供人才等方式,促进工程实践基地的建立。(3)规范双导师制度建设。校企要经常沟通,以合作的项目为纽带,加强学校及企业导师的联系,共同为专业硕士制定培养方案,保证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质量,要建立一套合理的企业导师评聘标准,及建立企业导师业绩考核制度,并调整企业导师的选聘标准,重点考察企业导师的实践能力和解(本文文献格式:陈启杰,胡可信,王萍,等.全日制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9,46(20):159-160)(上接第152页)在应用水的-pH图时要注意的是,由电极电势只能给出电池的热力学性质,即只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限度,不能给出反应的速率和反应所需突破的能垒,如氢氧燃料电池中H2气需要被负极催化剂活化。电极电势与电池热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为,参考文献
[1]顾宏邦,董必礼,马秀英,等.标准氢电极的探讨[J].山西大学学报,1988,1:61-67.[2]倪萌,LeungMKH,SumathyK.电解水制氢技术[J].能源环境保护,2004,5:5-9.[3]杜华,解磊.氢氧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师,2002,4:41-42.[4]尹卓湘,周红娟,马婕.电位-pH图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24-27.4总结
科学原理和数据图表是理工科学生现今和未来都必须面对的学术和实际问题。通过应用Nernst方程推导电对H+/H2和O2/H2O的电极电势随pH变化的一元一次函数关系,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标准和非标准电极电势概念。绘制水的电势-pH图并论述图表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习惯和数据图表解读能力,让学生会看图、会作图以及会在图上作实际操作曲线等。(上接第158页)如同汤飞凡推翻日本学者野口矢提出的“沙眼杄菌”的发现,是通过他与张晓楼教授把自己培养出来的沙眼病毒滴在自己的眼睛里,经过40多天的观察检验,确认自己患上了典型的沙眼。他们不仅在发现了沙眼衣原体,还通过自己“践”定了疾病的发生。而野口矢没能够用实验实践去鉴定病原体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发现很快就被推到了。因此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尤其对于广泛存在的复杂微生物更需如此。(本文文献格式:舒玉波.水的电势-pH关系[J].广东化工,2019,46(20):152)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2]管航敏,冯燕,张小娟,等.“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育建设初探[J].广东化工,2019,46(10):196.[3]TangFF,ChouCH.Studiesontherelationofbacteriumgranulosistotrachoma[J].JInfDis,1935,56:246-272.4结语
医学微生物学的课程思政教育以及其他医学课程思政教育应当首先要树立育人与传授知识并举,坚持价值引领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记住初心;其次要转变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在环境上让学生产生兴趣;最后让学生明白我们学的理论知识,都要得到实践的检验、重新认识和升华,并会指导我们去感悟和发现新的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更新知识,知识再被实践检验的良性循环。最终让我们这些受到高等教育的准医务工作者们将来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为百姓健康。(本文文献格式:芦宝静.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以医学微生物学为例[J].广东化工,2019,46(20):1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