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仅要有学校上级主管部门 和社会的监督和评价,而且也要有一套自身的监管机制来保证。为 形成本科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长效机制,浙江大学对本科教学进行了改革尝试,其主要做法 是 :完善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体系,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其信息反 馈系统。
关键词: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完善;建立
本科教学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它担负着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和为研究生教育输送优 质生源的重要任务。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仅要有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和评价,而且也要有一套自身的监管机制来保证。为形成本科教学 质量稳步提升的长效机制,浙江大学对本科教学管理进行了改革尝试,现阐述如下:
一、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
1.建立和完善院、系两级本科教学管理组织
要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有效管理与监控,首先要有一个组织完善、运转高效的教学管理组织系 统,负责组 织和协调教学质量监管与评价工作。根据不同的管理与监控职责,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本科教 学管理体制,浙江大学通过改革形成院、系二级教学管理组织,即学院设立本科教育科,专 业系设教学秘书,教学秘书作为基层的教学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对本科学生的教学管理。学 院教学管理机构负责全院本科教学的日常管理工作。为加强对本科教学 工作的规划、指导和监督,各学院还设立了本科教育指导委员会,由院长任主任,负责本 科 教学重大事项的决策,如设置专业、制定教学制度以及师资和教学资源的规划与建设等。 此外,还 成立了学院教学督导组,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授组成,负责对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 检查和评价工作。这种纵向的教学管理系统,构成了较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信息 通道。
2.实行教学质量超前管理
教学质量不仅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水平上,同时还与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目标与要求以及教 学管理程序的了解程度有着密切关系。从调查研究中发现,相当部分的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质 量和教学管理的程序与要求不甚了解,以致于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教学问题, 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因此,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不仅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在教学实施之前 ,就让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目标和要求有明确的了解,这样才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实现 教 学目标。为此,浙江大学从完善教学管理和转变教学观念出发,编印了《教师教学教务指南 》、 《本科生学业指南》,其中收录了学校颁布的教学管理文件,向师生宣传学校教学活 动中的规定、要求和办事程序,为师生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3.建立教学信息库
建立完善的教学信息库是实现管理科学化所必需的。目前,浙江大学已建立的教学信息库主 要包括:1)学生学习成绩档案库;2)教师、学生基本情况资料库;3)本科教学信息年鉴。 这些信息库的资料较全面地反映了教学状况,为教 学质量分析和教学研究以及教学评估提供了依据。
二、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以首席主讲教师制和导师制为核心,努力为学生提供优秀师资和 高水平的教学服务。
1.建立首席主讲教师制
课程是整个教学体系的基础,课程教学是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基本形式,因而是教学 质量的重要保证。设立首席主讲教师制是为了打破系与系之间的界线,把原来分散的师资和 设备等教学资源优化组合,从而建设一支热爱教学工作、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确保课程教学的高水平。
首席主讲教师制是在同一类课程中设置首席主讲教师,下设若干名主讲教师和任课教师 的做法。首席主讲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该类课程的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 材和多媒体课件建设、青年教师的培养以及本课程教学质量的监管等。首席主讲教师 制主要在学院平台课和专业主干课程中实行。根据首席主讲教师的聘任条件,通过本人申请 和学院评议、公开竞争的方式产生首席主讲教师。这些首席主讲教师均为著名教授,具有 较高的学术 造诣,近几年他们来一直从事本科教学工作,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以建 设精品课程为目标,努力把学院平台课和专业主干课程建设成为内容 新颖、手段先进、教学水平高的名牌课程。首席主讲教师制在提高本科课程教学质量上已发 挥示范作用,如《遗传学》课程是生物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首席主讲教师 对课程 内容、多媒体课件和实验教学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使教学质量达到了较 高水平。
2.完善本科生导师制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把因材施教落实 到每个学生身上。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按照个人的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 方向,接受良好的科研技能训练,获得创新素质的培养,从而 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并为未来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基础。因此,本 科生导师制对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浙江大学对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始于1998年,起初导师制仅限于在高年级学生中实行,以科 研训练为主要内容,这一形式对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过对大学生的四年学习过程的分析,我们认为,有
必要加强对一年级学生的教育和指导, 使他们及早了解大学学习的目标和方法。为此,浙江大学将本科生实行导师制提前至一年级 ,实行本科教育全程导师制。导师制分两个阶段。一、二年级为第一阶段,学生进校后, 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导师。这一阶段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大学学习的特点和要求,以及所学学科 专业的 概况和发展前景,并进行必要的选课指导。三 、四年级为第二阶段,以学生参加导师的科研活动为主要内容,进行科研能力训练和科学素 质的培养,同时还进行学业和择业的指导。为了科学地管理和规范本科生导师制,还制订了 《导师制的实施办法》,它明确规定了导师和学生的职责活动内容以及检查和 考 核的办法。同时还配套编印了导师制导师记事本和导师制学生记事本,以便师生 记录导师制开展的各项活动情况。导师制密切了师生的关系,为学生创造了培养科学素质 的良好条件,也为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建立教学质量评价及其信息反馈系统
教学质量评价及其信息反馈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对教学质量实行有效的监控和调节,推广 新的教学方法和教改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质量问题。根据本科教学质量的目标 要求,形成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学校实行统一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学生部分)后,学院 只负责对本院教师的课程教学和教学 管理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这项评价由学院督导组和系主任负责完成,并根据规定的 质量评 价标准,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授课效果进行评价。但无论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还是对教学 过程的评价,其目的都是为了及时反映教学质量的现状,从而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教学质量提供依据。为此,建立了学院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如下图:
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渠道主要有:学院督导组检查性听课的质量信息反馈;学生和教师通过座 谈会等形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所)负责人和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质量信息反馈以 及学生评价结果的质量反馈等。所有这些教学信息都要汇集到学院教育科,其成为教学信息 的汇集和处理中心。对一般性的质量问题,可由教育科及时处理;较大的教学问题,及时向 学院分 管领导汇报,同时教育科也应对重大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供学院领导决 策参考。以上各信息渠道具有双向性特点,使教学质量信息能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和教师, 从而使教学质量管理能始终处于有效的调控状态。如,每学期举行学生和教师座谈会,听取 他们对教 学质量的意见,以便及时改进和提高教学工作。又如,学院督导组通过检查性听课,反映 遗传学、植物病理学等课程的实验教学质量较高,为此,学院及时召开了遗传学实验 教学观摩会。再如,教育科为了及时总结和交流教师在双语教学、实践教学、导师制和教书 育人等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召开本科教学经验交流会的建议 ,学院根据这一建议及时召 开了本科教学经验交流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评价与教学监控相结合以及教学质 量信息渠道的畅通,使教学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中,从而保证了教学的正常运行和教学质量的 有效调控。
参考文献:
[1]王根顺,邓红.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的理性思考[J].高等 理科教育,2003(2).
[2]杨小慧,魏红.北京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现状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 005(1).
[3]董跃娴,周锦燕,等.构建教学监控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J].高等农业教育 ,2002(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