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课堂上如何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情感与态度评价

课堂上如何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情感与态度评价

2022-07-15 来源:乌哈旅游
课堂上如何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情感与态

度评价

摘要:课堂上,教师对高年级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重视课堂观察,实现即时评价和每周评价的结合;第二,关注纵向评价,帮助学生自我提高;第三,注重语言激励,及时调控课堂;第四,实行物化奖励,坚持常抓不懈。课堂上形成这样的立体评价网络,就能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课堂 情感与态度 评价

我们知道,伴随着数学学习时的情感与态度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当今社会,一个人的情感、态度在他一生的成长过程中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评价小学生数学学习时的情感与态度显得尤为重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又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笔者曾探索出一套对低年级学生行之有效、而且操作性强的情感与态度评价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和学段目标的不同,评价方法也应不断改进。如何对高年级学生进行合理的情感与态度评价,促使学生形成更为积极、持久、稳定的情感与态度,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呢?在几年科研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做好课堂观察,实现即时评价和每周评价的结合

情感与态度评价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过程。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随着学生的学习进入第二学段,情感与态度目标应该有新的层次,更加追求的是一种“主动性”与“自觉性”,直至让学生形成较为稳定、持久、积极的情感与态度行为习惯。基于这一认识,教师可以采取即时评价与每周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也就是对高年级学生在

实行即时评价的同时,每周还要评价一次,即每周评价。这样相对低年级的即时评价来说,时间拉长,需要学生一定的坚持力,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进一步发挥了评价的导向功能。

首先,明确评价要求。情感与态度目标上有新的调整,老师的评价方法有新招,具体评价指标和方法都要让学生明白。只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他们才能自觉克服消极、不健康因素,向新目标迈进。教师可以这样操作:课堂登记表上学生如果一周的情感态度表现很积极的,给予他最高的评价,可获得周评价中的“非常棒”或“优秀”;如果有3次或3次以上在课堂上亮过“红灯”,这一周的表现则与“优秀”无缘,老师还会找他个别谈话,激励学生在下一周努力。

其次,要做好课堂观察。只有做好课堂观察记录,才能真正做到情感与态度评价上的即时评价与每周评价的结合,对周评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就要求教师在真实自然的课堂情境中,随时捕捉学生的学习态度、爱好、兴趣、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程度,关注情感与态度表现,并及时做好登记。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是否有合作精神,是否认真大胆发言,是否有面对富有挑战的数学任务时有坚持不懈的愿望,考察课堂上完成作业的态度是否认真等。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吊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对每一位同学情绪上的细微变化,教师都应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运用合理的评价设法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引领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态度全身心投入学习,使他们获得快乐和成功的情感,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为了方便寻找,达到在课堂上快速登记的目的,教师可以将班上学生姓名按字母顺序排序。

二、关注纵向评价,激励学生自我提高

学生作为一个个独立、鲜活的生命个体,自然会有专属于自己的个性存在,情感与态度因素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而任何理想的教育都不可能消除这种状况。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这种差异,相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就更明显。而如果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横向比较,只能激励一部分优秀学生,而很大一部分学生只能收获伤心与无奈。情感态度表现差的学生,即使比以前有所进步也仍然是排在同学的后面,他们又怎能不感到伤心和失望!当然学生的行为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认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阶段,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学生的情感与态度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合理的评价,需要教师关注他们的成长进步和个性差异,诱发、唤醒学生的潜能是教师最主要的评价任务。因此教师一定要淡化学生之间的甄别、比较,而要重视学生个体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纵向比较,即自己和自己比。首先指导孩子们订目标时不要好高骛远,大而无当,每个人确立一个新标准,订好小目标,一步一步来。鼓励学生和自己程度相近的同学竞赛,在每次的单元成绩单上,每个学生在成绩单上写上一个要追击的学生姓名。教师要求学生写的追击的同学无论是在情感态度表现还是单元成绩方面只是稍稍优于自己,跟自己非常接近。然后写上这个学生哪一项积极的情感态度表现是自己要追击的目标。在这一单元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生自己的评价,看是否超过这位学生。班上有几十名学生,即使这次表现排在最后,只要在下一次能赶超一名学生,就是了不起的胜利,教师就给予他鼓励,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同时这样的竞赛、这样的追击,取胜的希望值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情感态度表现最优秀的学生,由于排在他稍后一名学生以他为追击目标,他也会有危机感,也会提醒自己不要骄傲,不能掉以轻心,要不断努力。即使是情感态度表现最差的学生也有了盼头,只要努力,就有进步,哪怕进步只有一丁点,就会有收获,收获着老师的鼓励与表扬,同学们的羡慕与赞赏,让他一次次找到学习的自信。这样班上就会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彻底改变了教师原来对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不管不问的现状,改变了教师只关注两头、忽视中间的评价现象。原来连一朵“红花”都没有的学生,在这种评价方式下也获得12朵“红花”,效果非常好,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注情感与态度差异的纵向评价,注重了学生的发展过程,把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的纵向评价上,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变化、成长与进步,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符合新课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同时“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这种评价方式上也得到很好的诠释,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

三、语言激励,及时调控,让学生的心灵充满阳光

小学生都具有较强的自尊心,特别是到了高年级,这种自尊心越来越强烈。尽管处于半外露半隐蔽状态,但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气质、心理等因素灵活运用多样化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用赞赏的语言进行激励,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促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行为,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将“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很好!”送给外向型的学生;用“你表达得很好啊,大声介绍给大家”来鼓励内向型的学生;用“善于倾听、乐于思考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关爱那些思维缓慢但虚心好学的学生;用“你真行,你已经具有当年科学家的水平了”来鼓励坚持不懈获得成功体验的学生;用“不要急,慢慢说”、“你再想一想”这些期盼性语言来鼓励一时出现思维障碍的学生;用“你的答案非常接近正确答案了,如果你再认真想一想,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的”来鼓励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这样学生会体会到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和关爱,并受到激励,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这种激励评价给了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空间,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让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激励中得到舒展,从而为进一步提升他们学习动力奠定了扎实的心理基础。事实证明,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语言激励,满足了孩子希望得到承认和肯定的心理需求,让学生感受到进步,感受到阳光,可以帮助他们不断增强自信。

当然语言激励并不仅仅表现为老师对学生的表扬与赞赏,面对课堂上出现的不良情感态度行为,需要教师以委婉、艺术化的语言加以调控,让他们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比如高年级的学生由于思维灵活,表现欲强,面对一些数学问题进行全班汇报时,每个小组的同学都争着举手想展示自己。可是,当老师选定一个小组上台时,老师会听到另一些同学的叹气声、“唉,怎么又没有叫我?”的埋怨声,同时也听到表示祝贺的掌声。此时教师的评价语言相当重要:“每个人都渴望表现,在自己不能得到表现的同时,给有机会的人以鼓励和支持,给他们很好的祝愿,让自己的心态充满阳光,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最根本的善良吗?请同学们用最热烈的掌声送给刚才给他人以掌声的同学!”这样既委婉地对一些学生提出了批评,又为全班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与态度行为指明了方向,促使学生深刻反思。再比如当一个优秀学生回答问题偶尔错误时,有的学生就沾沾自喜,甚至幸灾乐祸,正准备抓住时机针锋相对以达到打击别人的

目的时,教师的语言调控也显示出相当重要的作用:“老师希望看到的是一种真诚的帮助,而不是诋毁他人,我不想让诋毁别人的学生来回答问题。”这样给学生传达了一种积极的情感态度行为,促使学生端正态度,达到让学生自觉约束不良情感态度行为的目的。这样让正处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阶段的学生,通过教师不断的语言调控和引导,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老师的评价中得以正确的提升。

实践证明,当教师的情感准确地“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时,会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同时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应,学生在心理上也就接受了你,认可了你,使学生产生“亲其师”的心理态势,从而更好地接受了老师的观点。学生会把教师的期望看成是自己的奋斗目标,经过教师的不断刺激、鼓励,目标会越来越近,并获得心理满足和上进的力量。

四、物化奖励,坚持不懈,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真正形成

一颗星,一朵花,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有着无穷的魅力,即使到了高年级,这种物化奖励措施的吸引力也从未曾减弱,并且得到物化奖励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我从四年级开始在班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评价实行周评价,增加了“数学之星”、“笑脸娃娃”“哭脸娃娃”等一些新的小印章。还记得第一周结束之后,我根据学生在这一周课堂上的情感与态度表现给学生的数学书上盖上“数学之星”、“笑脸娃娃”。学生们看到书上盖着的新的图案,都非常兴奋与激动,那是他们成功的标志,努力坚持的结果,他们视它如珍宝。其中班上有一名男孩子,叫张淇民,他没有得到“数学之星”,下课后来到我办公室,问我:“杨老师,一个‘数学之星’相当于多少朵‘红花’呢?”“5朵”我随口答道。“那我可以用平时盖的5朵‘红花’来换1个‘数学之星’吗?”看得出他对“数学之星”的强烈渴望。我想了一下,对他说:“那不行,‘数学之星’和‘红花’的含义不同,它是一个星期努力的结果,不能换。”我继续开导他:“你这次尽管没有得到‘数学之星’,可你表现也不错,得到了‘笑脸娃娃’。只要下一周学习更主动一些,多与同学进行数学交流,积极回答问题。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的。”这个学生换不到“数学之星”,应该有些失望吧,我想。第二周开始了,出乎我意料的是,张淇民同学居然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了,我特别惊讶,因为这个学生我

太熟悉他了,上课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表现欲不强,胆子小,是一个内秀型的男孩子,三年时间在课堂上未曾看到他举起过小手,迈出这一步要付出多大的勇气呀!我立刻意识到应该是“数学之星”的强大吸引力的结果。通过他的努力,那一周他顺利得到了“数学之星”,我清楚地记得他脸上灿烂的笑容,收获着一种成功和自豪感。我知道这是他一个新的起点,从此时开始,自信将伴随他一生,只有我知道这个“数学之星”对于他来说有超乎寻常的意义。不仅是他,班上的学生都在不停的努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情感与态度评价措施的物化,使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评价让学生看得见,实实在在,学生体验到的成功感会更加强烈,都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一周、两周……学生坚持下来了,学生情感与态度表现更加积极,逐步达到“内化”。到这个学期期末时再评出一、二、三等奖,买些糖果、学习用品等奖品,学生非常高兴。这样一年、两年……学生积极、稳定、持久的情感与态度就真正形成了。

通过科研实践,班上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表现得到学校同行们的高度评价,他们学得轻松、主动、态度积极、充满自信,善于表达交流、敢于质疑,学习兴致非常高,特别喜欢上数学课。同时,在数学活动中伴随着这种积极的情感与态度行为也有力促进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全面发展。班上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六年级数学竞赛,在参赛的10人中,有3人获特等奖,其余7人均获一等奖,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参加世界少年数学奥林匹克六年级组竞赛,班上的雷程心、谢尚君、林鑫三位同学分别获得湖南晋级赛的金、银、铜奖以及全国总决赛的一个金奖和二个铜奖,这些学生可是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校外奥数培训班的呀!同时这个班的学生在参加小学数学毕业水平测试中,成绩名列前茅,并且遥遥领先。

总之,对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促进个体认知、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教师树立全新的评价理念,注意平时课堂观察记录,关注每周评价和纵向评价,及时进行语言激励和物化奖励,形成评价网络。这样,学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就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培养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