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琳喆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49期
【摘要】服装表演是现代化商业发展中衍生的时尚艺术学科,其艺术语言,在互联网时代下具有很强的言说效应与市场价值,其艺术表达方式也深受年轻人群的喜爱。在服装表演专业实践教学中,贯穿非遗文化的研究实践课题,将传统的非遗文化与现代的时尚模特行业进行碰撞,赋予“旧文化”新的视觉表达,实现跨学科的创新,进行市场化的运作和推广,是贴近时代的一次尝试。
【关键词】旧文化新载体 艺术思政 网红效应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人才类项目“关于以模特表演艺术诠释广东非遗文化的跨学科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8WQNCX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9-0100-02 在经济文化都飞速发展的当下,与国际接轨的时尚潮流文化,明星、网红这些职业在年轻一代中已然成为最受追捧的对象,在这种现象的背后体现的是年轻人对“娱乐化”的概念和追求。与现代文化相对应的传统文化,虽然近年来在习总书记“竖立文化自信”的号召下,逐渐呈现燎“星火”之势,但距“燎原”仍有差距。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指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的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因此,如何让年轻人走进“传统”,让“传统”年轻化,是社会和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需要重点研究的命题。这个命题,一方面需要更为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体会,另一方面则需要更为宽阔的视野和创新。 一、传统非遗在当代的艺术融合与呈现 (一)“非遗”电视综艺化传播之下的当代思考
电视、电影的出现,为信息的传播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从中国第一部以京剧文化为原型的电影《定军山》开始,非遗文化走出了地理区域的限制,活跃在了大众的屏幕之上。而后,《黄土地》中的安塞腰鼓,《活着》中的皮影戏,以及近年来深受好评的电影《百鸟朝凤》中的唢呐,《叶问》中的咏春,都是从非遗文化中汲取营养,运用到电影艺术的创作中。
此外还有一系列的纪录片及综艺节目,比如北京卫视的《传承者》栏目,在该节目中,由著名演员陈道明、范明等人组成的嘉宾团,与年轻人组成的青年团,共同构成了新老两代评审团,对非遗传承者所带来的非遗艺术进行评选,向观众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有关 “山西稷山高台花鼓”的表演,青年团认为传承的表演过于守旧,缺乏创新,嘉宾团则认为文化的接力应当就传承而论传承,大众艺术与精英艺术的区别也在于此。一番“观点交锋”占据了几天的微博热门话题,引起了人们对于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青年团的质疑其实并非全无道理可言,它从一个层面上刚好也反应了当下年轻人的现状与思想。时尚文化、潮流文化的充斥,年轻人缺乏有效的渠道去了解非遗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非遗,仅靠传统的师徒相传是缺乏时代性的,需要一些创新来吸引眼球,让它能更快更广泛地融入现代的文化生活中。当下,在年轻人喜欢的动漫创作领域,舞蹈、戏剧创作领域,文创产品领域,都常见有关非遗内容的呈现,非遗开始越来越常态地进入到人们的生活,这种文化的渗透将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
(二)网红平台下“非遗”文化的创新推广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人与人的距离缩短,让信息的传递更为快速、便捷,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那就是商业化的娱乐文化充斥着整个网络,微博、小红书、抖音都成为了“网红”的孕育宝地,这些网红明星虽然有着众多的粉丝群,有着一呼百应的实力,但由于自身的文化素质高低不齐,因此并不见的都具备“良性”的价值观导向。
服装表演专业是我国新兴的一门高校学科,也是现代化商业发展中衍生的时尚艺术学科,其艺术语言,在互联网时代下具有很强的言说效应与市场价值,其艺术表达方式也深受年轻人群的喜爱。在学科教育中,贯穿非遗文化的研究实践课题,以“传统文化”的发展为导向,以网络为平台,借鉴爱奇艺综艺节目《国风美少年》的成功经验,将传统的非遗文化与现代的时尚模特行业进行碰撞,进行市场化的运作和推广,是贴近时代的一次尝试。从非遗的起源、发展脉络,以及文化特点与艺术价值中找寻契合点,发展可能性,结合模特的肢体语言、情感语言,以视频和平面作品的方式,赋予“旧文化”新的视觉表达,实现跨学科的创新,并通过网络媒介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值得研究的一项课题。 二、“非遗进课堂”在表演专业(服装表演)的创新研究 (一)高校服装表演专业的文化缺失现象
服装设计行业蓬勃发展下对于模特的需求,衍生出了服装表演模特行业。当下,服装表演模特的表演区域除了T台,还经常会为服装、箱包、香水等设计品牌或时尚杂志拍摄视频或平面作品,用于商业的宣传运作。而服装表演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100多所高校的设立,也标志着社会对模特的要求,不再简单停留于其作为“展示道具”的用途,而是有了高学历、有文化、有修养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要求。
高校的模特人才培养模式应区别于模特经纪公司,模特经纪是以商业需求为目的,进行模特的培养和包装推广的,而高校应更着重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但现在国内大部分高校模特表演专业却存在着重专业轻文化的现状。其原因,一是艺术类考生的低文化门槛,使得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就比较弱,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程思想上不够重视;二是表演专业教师重点强调专业技巧,鼓励通过演出实践来积累经验和提升专业水平,相对来讲也给学生形成了文化不重要的思想误区。
(二)华南农业大学“思政+艺术”课程建设下的服装表演“非遗进课堂”改革实践 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各大高校的思政课堂正在改变。在艺术院校的领域,于2017年在南京召开的第七届全國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提出了要立足美育,挖掘思政资源,把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大学生是新时代的主力军,是实现文化接力最有优势的一批年轻人,在大学生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是坚定中国特色道路,树立文化自信的必要方式。而表演专业大学生又是走在时代潮流尖端的人群,他们的专业是时尚的专业,他们能够从时尚的角度,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
响应“课程思政”的改革口号,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表演系,借助学院多学科的平台优势,开始进行“非遗进课堂”的实践课程探索,并同时在服装表演的专业课程中贯穿“文化自信”的建设,以求解决高校模特培养中民族文化缺失的问题。例如,结合艺术学院金憓院长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香云故里”对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的研究与设计,表演系的学生立足于课题研究基础,进行了以香云纱服饰为主题的平面作品拍摄,在线上与线下平台都进行了传播与推广。同时,表演系近两年的毕业设计选题中,都以岭南文化为主题,鼓励毕业生对广东非遗文化进行探寻与思考,以文化创新的形式,结合表演艺术的特点与专业优势,进行平面与视频作品的拍摄。学生通过网上资料检索、拜访非遗传承人、走访非遗传承地,进行非遗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时尚的诠释,作品涉及粤绣、广彩、抽纱、龙舟、醒狮、粤剧、凉茶等多个广东非遗项目,与广东非遗舞蹈“跳花棚”的传承人张振谦老师等多位非遗传承人,都建立了联系。
(三)以模特表演诠释“非遗”元素的创新设计方法
学生以非遗文化为基础进行的平面与视频作品,借助模特表演,以创新的眼界、现代化的创新手段和多元化的创新方法,既立足了非遗传统,又在传统之上进行了创新。这就要求设计必须得有足够的“营养”,也就是要把所研究的非遗项目吃透、吃仔细。同时还要能够做到“不偏离”的创新,创新得有特色,有根基,把传统和时尚之间的“度”把握准确。
关于作品的拍摄,也应当把握好几个切入点,如非遗项目的形象元素、文化内涵和工艺制作特色。以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锦绣芳菲》为例,本项设计以粤绣为题材,分设了“闺阁绣香”、“铺针于豪芒“、”针尖下的遐想“三个小主题,围绕在进行粤绣研究时,发现的三个灵感
点而进行展开:其一为粤绣中的潮绣是婚嫁必备物品,早期的潮州女儿人人会刺绣,因此主题一的形象设定为待嫁闺中的女儿家;其二为不同于传统的女红,粤绣的绣娘大多是男性,主题二的形象设定为男性化的绣工;其三是立足于现代,以时尚的现代女性形象展现精美的粤绣制品。三个小主题,分别从文化、工艺和形象三个方面进行了设计的展开,并寄予了传统粤绣”锦绣芳菲“的美好祝愿。
三、“互联网+”的宣传模式助力“非遗”的推广
互联网+的业态模式为传统企业的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手段,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打破非遗传承渠道中师徒手口相传的局限性,扩展非遗文化的宣传渠道,利用数字媒体、移动终端,使非遗的知识和形象能够在网络上,以平面或视频的形式进行传播,是迎合新时代的尝试。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表演系近年来尤其关注“网红效应”在年轻群体中的显现,在实践课程和课题中,涉及了多项对于网红推广模式的研究,尝试参考MCN模式进行网红的孵化。值得叹息的是,“网红”在当代已逐渐成为了贬义词,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年轻网红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上偏离了时代青年应有的风貌。要规范、整顿网红市场很难,但要在大学培养一批有文化、有素养、有理想的网红,是可以着手去落地的。整合课程实践中完成的平面与视频作品,在当下年轻人聚集的微博、微信、抖音等电子社交平台进行推送。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有着先天的外在条件优势,其作品立足于非遗,但在表达内容和形式上又赋予了非遗更多样化的角度,展现了更多新时代的活力,更能贴近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容易在年輕人的群体中,借助“网红效应”达到一定的推广文化的作用。这一方面在网红领域进行了良性的价值观传达,另一方面,更是为传统非遗开辟了更具时代性的传播新路子。 总结
以跨学科的方式,对传统的非遗文化进行创新,是高校模特表演专业进行“艺术思政”的一条可行之路,结合模特的表演艺术,运用服装、道具、肢体语言、画面语言,结合灯光的营造、镜头的表达,以合适的艺术角度,来讲述非遗的历史与演变,非遗的文化特点与艺术价值。同时建立以教师为导向,以学生为对象的项目团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运用专业所学,结合实践课程,进行课题的调研、设计,进行非遗文化视觉作品的平面与视频拍摄,展现非遗创新的内容,并通过“互联网+”的模式进行传播和推广,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年轻人群体中产生共鸣与影响,为其文化价值助力。 作者简介:
郑琳喆(1983.11-),女,汉族,浙江温州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表演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