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秋哲学引论期末复习应考指南

秋哲学引论期末复习应考指南

2024-05-05 来源:乌哈旅游


06秋《哲学引论》期末复习应考指南

巴南分校 王小平

一、 复习应考基本要求

《哲学引论》是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共3学分。考试由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命题,考试要求要以市电大的复习指导和要点为准。

(一)考试范围:命题的教材是由曾志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年6月第1版《哲学引论——中西哲学基础问题举要》教材。

(二)考试形式:开卷考试。(90分钟)

(三)考试要求: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哲学的基本理论、相关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基本理论和概念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四)试卷类型:满分100分。

不定项选择题(约占40%); 辨析题(约占30%); 简答题(约占20%); 分析题(约占10%)。 (五) 应试要注意的问题:

1、本课程的考试虽然是开卷考试,但考试试卷的灵活性较大,所以考试时要细心,注意审题。对把握不准的知识点要及时查阅相关资料和教材。在查阅教材内容要注意方法:先查看目录,找关键词,确定内容的章节和方位,再按要求在书中找相关知识。

2、简答题只答要点,论述题一定要阐述,宁可多答,不可少答,不要因把握不准答案不作答或者留下空白过多造成丢分,分析题勿忘加上论据及自己的分

1 / 11

析和见解!

3、考试时一定带上教材、作业和综合练习题。特别要重视作业和综合练习,考题大部分来源于其中。注意选择题不要照抄字母,有可能考题的答案顺序与复习题不一样。

二、复习应考资料及其使用

本次考试有以下几种资料,可供学员复习应考使用。

(一)重庆电大下发作业册4次练习。按照以往的惯例,本课程期末考试的试卷中有60%左右来自平时的作业。因此作业册应该是大家复习的重点资料之一。

(答案已经上挂于巴南电大平台)

(二)教材及其练习(由王成荣主编,电大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企业文化》)。考试内容一般不会脱离书本,所以吃透教材就显得尤其重要。使用的时候要注意目录的作用,可以引导你迅速找到问题所在的章节。

(三)期末复习综合练习。这些练习是市电大课程责任老师整理的问题,应该具有复习针对性。

(四)重难点辅导:重难点问题一般是教材中重要和有代表性的问题,需要好好去把握。

注:作业答案、复习综合练习和重难点辅导已经上挂于巴南电大教案平台

三、 各章节重难点及答题指导:

第二部份 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章哲学总论

一、重点名词 哲学与科学P5-6 二、重点掌握

1.如何理解哲学作为一门人类思想探索性活动的特点?P29-32(2点)

2 / 11

2.苏格拉底的“已经检验过的生活”和“未经检验过的生活”。

(作业1分析2)

3.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P37-42 (3点)(作业1简答3) 三、一般掌握

1.哲学的问题。P10-20 (3点)(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

第二章中西哲学史略

一、重点掌握

1.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P57-58 (3个)

2.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的特点。P74-77(作业1简答2) 3.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的区别。P74-77(作业1简答2) 三、一般掌握

1.宋明理学的主流形态。P56(道学、心学、气学)

2.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P74-77罗素、维特根斯;胡塞尔、海德格

第三章形而上学

一、重点名词

宇宙论和本体论(P92一节、P103二节) 是者之是与在者之在 P103-112 有与无P114 必然真理与因果关系 P118-121 决定论与宿命论P122-124 强决定论与弱决定论 P126 物理事件与心理事件P128 二、重点掌握

1.古希腊宇宙论与中国宇宙论对存在的看法的特点。P92-96 2.为什么“‘是’是语言的逻辑界限”?P104 3.“在论”的意义。P111(作业2简答3) 4.本体论的三种基本形式。P103-117 5.自我论。P118

第四章认识论

一、重点名词

3 / 11

观念论与实在论 P162、167 自诚明与自明诚 P187 为道与为学P189 二、重点掌握

1.经验的定义。P149(作业2简答2) 2.理性的定义。P146(作业2简答2)

3.经验与理性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P146-151(作业2简答2) 4.理想语言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的异同。P176、178

5.儒家认识论的内容。P185-189 (3点)(作业2简答1) 6.道家认识论的内容。P189-191 (3点) 三、一般掌握

1.佛教认识论。P191-194 (3点)

第五章伦理学

一、重点名词

是与应当 P198(作业3辨析1) 二、重点掌握

1.结果论的定义。P210(作业3简答1)

2.结果论的理论形式。P211(2种)(作业3简答1) 3.结果论的主要内容。P210(作业3简答1) 4.结果论中的功利主义。P 213-216

5.非结果论中的义务论。P221(作业3简答3) 三、一般掌握

1.结果论与非结果论范畴的代表。P211、217

第六章美学

一、重点名词

表现与表达P265、269 (作业4辨析1) 家族相似论与惯例论P274-275(作业4辨析2) 二、重点掌握

1.美学上“客观论”与“主观论”的主要区别。P246-248(作业4辨析3)

4 / 11

2.在当代艺术哲学中最有影响的三种艺术定义及其内涵。

P274-278(作业4简答3)

三、一般掌握

1.家族相似论的提出者。P274 维特根斯

第七章当代哲学

一、重点名词 *理解与认识P 二、重点掌握

1.冯友兰的四种境界说。P313 (作业4简答2)

2.对牟宗三的“三统说”的理解。P315-316(作业4简答1) 3.后现代主义哲学与现代主义哲学的关系。P317(作业4辨析5) 三、一般掌握

1.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P318-324 (利奥塔、福柯、德里达) 2.后现代主义哲学兴起的标志。P318《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

第三部分 综合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一般认为,哲学所关注的问题集中在( ABCD )这几个方面。 A.认识论B.形而上学C.伦理学 D.美学 2.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表现在( BCD)。P37

A.对革命的直接参与 B.对日常意识的反思C.对学科前提的批判 D.对自由意识的促进 3.中国先秦哲学的最主要特征是“百家争鸣”;“百家”是言其多。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 ABCD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4.宋明理学的主流形态包括( ACD )。 A.道学 B.心学 C.佛学 D.气学

5.以下属于清代实学的代表人物有:( BCD )。 A.朱熹 B.黄宗羲 C.顾炎武D.王夫之

6.在古希腊哲学中,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D )。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 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 7.在古希腊哲学中,伊奥尼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A )。

5 / 11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 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 8.在古希腊哲学中,爱利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B )。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 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 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 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 9.提出“白板说”、被称为“近代哲学之父”的哲学家是( A )。 A.笛卡儿 B.斯宾诺莎 C.休谟 D.洛克 10.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属于科学主义思潮的哲学家有( AC )。 A.维特根斯坦 B.胡塞尔C.罗素D.萨特

11.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属于人文主义思潮的哲学家有( BD )。 A.维特根斯坦B.胡塞尔C.罗素D.海德格尔

12.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是( D )。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泰勒斯

13.在近代中国直接译介西方思想并以此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方面,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的人是( D )。

A.利玛窦B.钱钟书C.林纾D.严复

14.在中西哲学交流史上,做出奠基性的伟大贡献的人物是( B )。 A.柏拉图 B.利玛窦 C.莱布尼茨 D.伏尔泰 15.中国现代哲学包括( ABC )等三大思潮。

A.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B.中国化的科学哲学C.现代保守主义哲学 D.现代激进主义哲学 16.本体论的三种主要形态是( ABD )。 A.是论B.在论C.人论D.道论 17.本体论的原初形式是( C )。 A.人论B.在论C.是论D.道论 18.英文“being”的涵义包括( CD )。

A.人 B.物 C.是 D.在 19.心理事件与物理事件的区别是( AD )。

A.心理事件无公开的可观察性,物理事件有公开的可观察性 B.心理事件有空间上的位置,物理事件无空间上的位置 C.心理事件有公开的可观察性,物理事件无公开的可观察性 D.心理事件无空间上的位置,物理事件有空间上的位置 20.在因果关系问题上,休谟认为它是( B )。

A.一种必然法则 B.人们经验上的一种习惯 C.一个知性范畴 D.自然规律的客观反映 21.在传统认识论中,最为基本的认识路线有( BC )。 A.观念论 B.经验论 C.唯理论 D.批判论 22.经验的主要形式有( ABC )。

6 / 11

A.感知B.内省C.直觉 D.归纳

23.以下属于近代经验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CD )。

A.培根 B.笛卡儿 C.洛克 D.休谟 24.奎因提出的“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是指( BD )。

A.理想语言存在的教条 B.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区分的教条 C.“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其用法”的教条 D.还原论的教条 25.经验实在论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形态包括( BCD )。

A.理性实在论 B.常识实在论 C.新实在论 D.批判实在论 26.在哲学史上,分析哲学诞生的标志是( C )。

A.“本体论转向” B.“认识论转向” C.“语言的转向” D.“伦理的转向” 27.属于中国哲学传统的本体论形态是( D )。 A.人论B.在论C.是论D.道论

28.在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儒家哲学代表人物有( ABC )。 A.孔子B.朱熹C.孟子 D.慧能

29.儒家认为,认识的方法和途径包括( AB )。

A.“自诚明” B.“自明诚” C.“为道” D.“为学” 36.在佛教看来,认识的成立所必备的三个因素是( ABD )。 A.根 B.境 C.空 D.识 30.从属于“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 AB )。 A.个人主义B.功利主义 C.圣谕论D.义务论

31.从属于“非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 CD )。 A.个人主义 B.功利主义 C.圣谕论 D.义务论 32.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是者”概念的哲学家是( D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巴门尼德

33.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题、被称为“近代经验论之父”的哲学家是( D )。 A.笛卡儿B.斯宾诺莎 C.休谟D.洛克 34.康德的重要哲学著作包括( BCD )。

A.《形而上学》B.《纯粹理性批判》 C.《实践理性批判》D.《判断力批判》 35.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哲学家是( A )。 A.康德 B.黑格尔C.弗雷格 D.罗素

36.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大致经历了( ACD )这几个发展阶段。 A.先秦儒学B.唐代儒学 C.宋明儒学D.当代新儒学

37.就对中国历史的实际影响来说,中国文化的主干包括( ABC )。 A.儒家 B.佛家 C.道家 D.墨家 38.从伦理学家对道德本质所持的看法来看,伦理学又被区分为( BC )。 A.一般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 B.目的论伦理学和非目的论伦理学

7 / 11

C.结果论伦理学和非结果论伦理学 D.元伦理学和环境伦理学 39.功利主义通常被划分为两种基本的形式,即( CD )。

A.个人功利主义 B.道德功利主义 C.行为功利主义 D.规则功利主义 40.在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上,客观论认为( ABD )。

A.事物的美是由客体自身的属性决定的 B.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有效性 C.美不是源于事物的属性而是源于人的心灵 D.美是客体的一种可以感觉到的特质 二、辨析题

*1.“是者之是”与“在者之在”

“是”与“在”是英文“being”的两种涵义,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本体论立场。在西方哲学看来,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是者”的世界,它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探求存在的真谛;一个是“在者”的世界,它以循环论证的或者艺术的形式探求存在的真谛。

从“是”的角度来看“being”,就形成了“是论”。 “是论”是本体论的原初形式和传统形式,也是本体论之为本体论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在西方人看来,所谓“求真”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求是”。

从“在”的角度来看“being”,则形成了“在论”。由“在论”来看,“在者之在”乃是经验性知识的范导和内在推动力量,以“在者之在”超越“是者之是”,就是回归真理和心灵的精神家园。

2.“必然真理”与“因果关系” (作业2辨3) 3.“决定论”与“宿命论” (作业1辨4) 4.“强决定论”与“弱决定论” (作业2辨5) *5.“物理事件”与“心理事件”

就“身心关系”而言,总是涉及到两个不同的方面:一个是物理的方面,或者叫“物理事件”,它表现为是一个空间上的和时间上的过程;另一个是心理的方面,或者叫“心理事件”,它表现为意识性的经验或体验。

有公开的可观察性和没有公开的可观察性,是物理事件和心理事件之间的第一主要区别;心理事件之区别于物理事件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心理的东西不像物理的东西那样,能明确地测定它的空间位置。

6.“观念论”与“实在论” (作业1辨2)

7.“表现”与“表达” (作业1辨3或者作业4辨1) 8.“家族相似论”与“惯例论” (作业4辨2) *9.“理解”与“认识”

理解和认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待事物的方式。

理解是在语言的逻辑界限这外进行思想,而认识是在语言的逻辑界限之内进行判断和推理;理解无需定义具有抽象同一性的概念,而认识则必须使概念保持抽象同一性;理解可以通过不断地循环往返加深理解,而在认识中,概念的循环定义和循环推理却被认为是没有意义的;最重要的是,理解可以通过内心体验和现象直观来领会事情本身,而认识只能通过外在经验和逻辑推理去掌握是者之是(本质之是)。

三、简答题

1.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的特点和区别是什么?(作业1简答2) *2.为什么说“‘是’是语言的逻辑界限”?P104-105

人们通过语言,通过逻辑进行思想,第一步就是要对面前的事物进行命名和分类。接着就是通过不同的名称对其所指称的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这恰恰就是逻辑的功能,也是逻辑的力量所在。这种功能对思想本身的主要作用,就是使思想在思想交流者那里变得清楚明白,相互之间容易理解和沟通。

但无论是命名还是推理,直到语言中出现了系词“是”,事情才变得可能。这是因为,只有系词“是”才可能充当具有形式意义上的逻辑联结词,在日常语言中纯形式地使思想通过语言保持其同一性。这也就是说,“‘是’是思想和语言的逻辑界限。”

8 / 11

3.什么是经验?什么是理性?两者在认识中各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作业2简答2) *4.理想语言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有何异同?

同: 都属于哲学的类型之一,是根据“语言批判”所选择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进行划分的。 异: (1)立场、观点不同 (2)方法不同

5.试述儒家认识论的内容。(作业2简答1) *6.试述道家认识论的内容。

(1)在“为道”与“为学”两种认知路径中,道家更强调前者。 (2)为了“体道”,道家提出了“坐忘”与“心斋”两种神秘主义认知方式。 (3)在认识的性质和局限上,提出从“生有涯知无涯”到“言不尽意”,主张超越语言和认识的界限,直抵宇宙大道的本身

7.什么是结果论?它包括哪几种理论形式?其主要内容是什么?(作业3简答1) 8.请谈谈冯友兰先生的四种境界说。(作业4简答2) 四、分析题

(一)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检验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生活。” 1.什么叫“已经检验过的生活”和“未经检验过的生活”? 2.你同意他的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请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就所提问题进行分析。答案不求一致,凡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者均可得分,尤其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分析和体会。)(见作业1分析2)

(二)(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就所提问题进行分析。答案不求一致,凡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者均可得分,尤其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分析和体会。)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依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中国哲学家冯友兰说:“宇宙间若没有鸟璃蜂蚁,不过是没有玛和蜂蚊.但宇宙间苦没有人,则宇宙间即没有解,没有觉,至少是没有较高程度的觉解。……宇宙间若没有人,则宇宙只是一个混沌。朱子引某人诗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夜。’此以孔子为人的代表,即所谓‘人之至者’。我们可以说,天若不生人,万古常如夜。”

1.根据上面两段话,谈谈思想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究竟是什么? 2.结合教材对哲学价值的描述,谈谈哲学是如何促进人的思想发展的?

(见作业4分析)可参考P43小结

(三)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就所提问题进行分析。答案不求一致,凡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者均可得分,尤其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分析和体会。字数要求在100字以上。

(一)存在与惊讶

存在怎么会成为一个问题呢?世界存在着,山川鸟兽存在着,你和我存在着。存在似乎是明明白白的。世界万物存在着,这话在我们听来平淡无奇。

然而,存在并非永远这样平淡无奇。一个饱受折磨万念俱灰的人,偶然登上一座山丘,山川和蓝天在他眼前次第展开,他突然为一件基本事实震惊:这世界存在着。世界原可以不存在的——但竟然有一个世界存

9 / 11

在着。“To be or not to be”【“存在还是不存在”】刹那间成为问题。哪个有灵性的孩子不曾有一次为这同一事实震惊并感到迷惑?原可以根本没有世界,原可以根本没有我这个人。而一个活生生的我竟然面对着一个活生生的世界。死的思想于是一道涌现。难道一颗活跃的心灵竟会突然停止,再不苏醒,再不面对这碧树白云?也许,父母朋友会记着我。但整个人类最后也要归于乌有。人们喜欢把希腊称作人类的童年。各个文明之始,当然都是童年。但相比之下,希腊人似乎更天真好奇,更富蓬勃的生机。竟然有一个世界存在,竟然有存在这问题,震惊着希腊人;使童稚的文明充满惶惑。惶惑不一定是多疑。希腊人并不怀疑存在是事实,是第一位的事实。但他们把事实感受变为问题,并投入他们的心智来接受问题的挑战。存在会变化吗?如果承认了变化,岂不就承认了消逝与虚无?在存在之外,还有什么?能够说“(还)有(虚)无”吗?这是语言的矛盾还是事实的矛盾?有没有摆脱了无的有?有没有超出变化的存在?火?理念型相?能量?思想?神明?到底谁是永恒?

总之,存在问题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问题,这引起了希腊人的无限惊愕。在把握、深入、了解这一惊愕的过程中,希腊人提出了对存在问题的原初解释。这些解释以种种方式得到重新解释并通过这种种变形至今支配着我们对存在问题的看法。

——摘自陈嘉映著《海德格尔哲学概论》

问题1:我们把古代人对宇宙起源的研究叫做“宇宙论”,它第一次系统地对自然或存在本身提出了自己的

观点。那么,古希腊宇宙论和中国古代宇宙论对于存在的看法各有什么特点?P92-99

问题2:教材把对存在的本质的研究(即“本体论”)归纳为三种基本形式:“是论”、“在论”和“道

论”。从个人感受来说,你赞同其中的哪种形式?理由是什么? (是论:P107在论:P112;道论:P117 )

(四)失而复得的人

在胡宁和塔帕尔肯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在一次袭击后失踪了,据说是让印第安人给抢走的。他的父母四处寻找,结果仍徒劳无获。几年过去了,一位来自内地的军人说起了他见过的一个蓝眼睛的印地第安人。推测他很可能是那个消失的孩子。那对父母找到了那人(细节被省略了,而我不想凭空捏造),觉得还认得他。但那人经过荒漠和野蛮生活的熏陶,已经忘掉了家乡的语言。他顺从地又毫不在意地回到家里。他在家门口停住了脚(也许因为别人止住了脚步)。

他看着门庭,仿佛认出了什么。突然,他低下脑袋,大叫一声,冲进门庭,穿过两个天井,直奔厨房而去。他毫不犹豫地把手伸进一口发黑的大钟,掏出了自己小时候藏在那里的一把长柄小刀,两眼露出了兴奋的光芒。父母则因为找到了儿子而大哭了一场。

也许紧接着这一记忆的是另一些记忆:年轻人无法忍受四堵墙壁,不久便回荒漠去了。我想知道的是在这一令人目眩的过去和现在交叉的节骨眼上,他究竟感觉到了什么。我想知道在这个儿子失而复得或彼此相认的一刹那,父母和家人(即使把他当作一个孩子或者一条狗)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选自《博尔赫斯文集·小说卷》

问题1:结合这个故事,请你谈谈一个人的“自我”究竟具有什么特征?故事中的父母是如何确认那个失踪

的人就是自己的儿子的?p138-142

问题2:请进一步结合这个故事,谈谈“自我”的本质是什么?或者说,人是否有其“同一性”?

10 / 11

P135-136 4点(见作业2分析)

(五)(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就所提问题进行分析。答案不求一致,凡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者均可得分,尤其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分析和体会。)

“考试不能作弊”

在某种意义上,“考试不能作弊”是一个基本的道德原则。但是,怎么认定这种行为的非道德性呢?这里有两种思路,虽然结论是一样的,但出发点却截然不同。

一种思路是说:老师如果发现我作弊的话,他将判我的这门课程的成绩为零分;或者,如果这种行为蔓延开来的话,那么,考试最终就会变得形同虚设,以致根本起不到考试本来应该起到的作用。所以,考试不能作弊。

另一种思路是说:“考试不能作弊”是一个普遍的道德法则。如果你违反了“考试不能作弊”这样一个普遍的道德法则的话,你实际上是在对大多数人经过长期努力建立起来的,并且在理论上被证明是正当的这种基本的道德原则进行挑战,而这既是不道德的,同时也是危险的。因此,即使没有一个人实际上作弊,作弊这种行为也仍然是错误的。

1.在对“考试不能作弊”这个道德原则所做的分析中,以上两种思路分别代表了什么样的道德理论?各自的利弊是什么?(见作业3分析)P222

2.你同意以上的哪种思路?理由是什么?(同意第一种P213-217;同意第二种P221-225)

11 /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