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八课 探问生命 教案设计(2课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八课 探问生命 教案设计(2课时)

2024-08-25 来源:乌哈旅游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八课 探问生命 教案设计(2课时)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体会生命的价值,知道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 第1课时 生命可以永恒吗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情怀。 2.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能力目标

培养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理解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 三、知识目标

懂得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暂的;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重点:理解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 难点:探讨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大家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在《西游记》中,有很多妖怪都想吃唐僧肉,因为据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在现实生活中,人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一话题——生命可以永恒吗。

活动一:阅读教材P88运用你的经验,回答: (1)说说你所知道的“最长的生命”。

(2)我们的生命可以永恒吗?如果不可以,为什么?如果可以,它将会怎么实现? 提示:(1)略。(2)不可以。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有时,我们说生命可以永恒,指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它是通过家族的繁衍,创造出不朽的精神文化成果等方式来实现的。 一、生命有时尽 1.生命来之不易

活动二:阅读材料,思考讨论。

有一天,我在楼下玩的时候,碰巧下雨了,我就躲在房子下面避雨。突然,我看到一些黑黑的小东西,原来是一群小蚂蚁正在搬家。它们头上都顶着一些食物、蚂蚁卵,它们一个挨着一个,生怕食物和蚂蚁卵会掉在地上。我逆着它们走来的方向,看见它们的家都被水淹没了。它们正在奋力地抢救着自己的食物和保护自己的生命,蚂蚁们团团围住剩下的食物,浩浩荡荡地前进,我似乎听到了它们齐心协力的口号声……冒着大风大雨向另外一个家爬去,生怕自己受到任何伤害。

小组交流:蚂蚁为什么要努力保护食物和自己的生命?你从蚂蚁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提示:它们这种热爱生命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勇敢地向前,不被大风大雨阻挡前进的脚步。拼命地为自己找着能继续生存下去的办法,保护自己的后代!它们让我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可贵,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不可以白白地流失,让我们一起热爱这来之不易的生命吧!

归纳:生命是来之不易的。 2.生命是独特的

1 / 6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八课 探问生命 教案设计(2课时)

活动三:阅读教材90相关链接。 思考:你有何感悟? 归纳:从先天方面来看,我们的样貌、DNA等都不同,指纹不同,所以我们现在有了指纹锁、指纹打卡;从后天来看,每个人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同,人生道路也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生命是独特的。 3.生命是不可逆的、短暂的

活动四:(1)视频:新生命的孕育之旅、母亲孕育生命的不易和磨难。 (2)看图思考

思考:视频和图片说明了什么? 提示:我们可以通过保养保持年轻的容貌,但是我们的器官机能和我们的人生阅历是无法回到最初样子了。我们现在12岁,我们不可能再回到2岁时候的状态了。 归纳: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也是短暂的。 4.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活动五:教材P91探究与分享。

思考:(1)“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活着?”你的回答是什么? (2)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1)如: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让生命更有价值,等等。 (2)同意这种说法,因为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的每一寸时光,让生命变得更丰富、更充实,更有意义。我们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

人不能因为害怕失去,就不去拥有。死,只是一个结果,怎么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熊顿(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女主人公)

讨论:你认同她的说法吗?为什么人们会害怕死亡?

归纳: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活动六:中国传统上说60岁为花甲,70岁为古稀。即使以现代的医疗条件和生活条件,能活80~90岁的人也不是太多。如果折算为天,人生也就大约3万余天。计算一下,若以3万天(82.4岁)计,自己已用去了多少天,还剩下多少天?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我的生命已用去______天,我的生命只剩下______天。

算一算后,自己的第一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生命箴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感受到生命的不易与无常,感受到了命运的多舛,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美好。明白了生命来之不易,健康无限美好,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即使命运多舛,也要珍爱生命,勇敢从容地面对生活,积极进取,乐观面对。要过好自己的每一天,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二、生命有接续 1.人类生命的接续

活动七:教材P91探究与分享。 思考:如何实现生命的接续? 归纳:我们每个个体的出生,即通过自然繁殖的方式,实现了生命的接续。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2.“我们”的生命

2 / 6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八课 探问生命 教案设计(2课时)

活动八:教材P92探究与分享。

思考:从下面的情境中你分别看到了哪些生命的传承关系?

提示:图片1:我叫李子旭,我的家乡在大西北,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将来我想当个懂科技的新农民。——祖辈生命的传承。

图片2:虽然我现在定居海外,但我和周围许多华人都自豪地说自己是中国人。——国家生命的传承。

图片3:我爸爸是蒙古族,妈妈是汉族。——民族生命的传承。

点拨: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3.精神文明的积累和丰富 活动九:穿越时空的生命。

人物1:这个人生活在2000多年前,他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物2:他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毛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并将3月5日定为学习他的纪念日。 人物3:他26岁就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被人们称为“娃娃博士”。获取学位后的第九天就拒绝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毅然回到一清二白的中国;为了科研在茫茫戈壁隐姓埋名28年,被称为“两弹元勋”。

思考:(1)猜猜他们是谁?他们为什么被我们熟知?

(2)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除了生生不息的中华儿女,还留下了什么? 提示:(1)孔子、雷锋、邓稼先;为国家或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宝贵的精神财富。 图片展示:璀璨的中华文明

课件展示:“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摘自《中华世纪坛序》

提示:正是每一代人都勇于承担使命,成为生命链条中坚固的一环,环环相扣,人类才能发展,文明才能传承,生命才有接续。

归纳: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因此,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情感升华:生命该何时何地何因终结,谁也无法预料。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既然命运把我们圈定在平凡的位置上,那我们就应当活出一个凡人的价值来。有一首小诗写道:融进银河,就安谧地和明月为伴照亮长天;没入草莽,就微笑着同清风合力染绿大地。这样,才算得上是善待生命,不负年华。 【课堂小结】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摆脱死亡这个生命的最后归宿,所以我们要好好活着,过好每一天。我们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生命的同时,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潜移默化地使学生领悟到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短

3 / 6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八课 探问生命 教案设计(2课时)

暂的,因此我们要珍爱生命,积极获得有意义的生命。

在尊重并运用课本事例的基础上,对教材继续挖掘,西游记、蚂蚁的故事、算算自己还有多少天、三位人物介绍、中华文明图片展示等丰富了教材,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当然,本课不足之处也正在于此,事例过于密集,导致有些环节一带而过,今后一定注意大胆取舍,用就要用透。老师一定要注意少讲,把主动权留给学生。

第2课时 敬畏生命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的情感。 2.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念,增强生命的使命感。 二、能力目标

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 三、知识目标

1.理解个体生命与他人、社会、人类的关系,明确自己生命的使命。

2.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了解生命的休戚与共;理解对生命的敬畏,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重点:体会生命的休戚与共,探讨在休戚与共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难点:体会生命的休戚与共,探讨在休戚与共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理解敬畏生命的道德伦理观。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离家是少年,归来是英雄!扑救四川木里森林火灾牺牲烈士魂归故里。

2019年3月30日17时,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牺牲。

清明节期间,全国多地民众深切缅怀、祭奠木里救火英雄。“离家时爱笑爱闹俨然少年郎,山河无恙后魂归故里身披红旗装。这次回来了咱就不走了,永远陪在爹妈身边。”一位网友在网络上留言道。

思考:为什么要深切缅怀、祭奠木里救火英雄?

教师:生命至上,我们要对逝者有尊重、敬畏的情怀,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究这一方面的话题——敬畏生命。 一、生命至上

1.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活动一:阅读教材P94上面探究与分享,讨论:

这场地震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弦。对此,你的感受是什么? 提示:自然灾害给人类生命带来巨大伤害。

归纳: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艰难。但是当我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时,我们又能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的。 2.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活动二:阅读教材P94下方探究与分享。 活动二:阅读教材P94下方探究与分享。

4 / 6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八课 探问生命 教案设计(2课时)

思考:(1)查阅上面照片中人物的资料,分享他们的故事。 (2)国家为什么要设立“中国医师节”? (3)这个节日对每一个中国人有什么意义?

提示:(1)略。(2)有利于全社会进一步提高医生的社会地位,推动各级相关部门改善和解决医生的执业环境、生活待遇、发展空间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形成尊重医生、关爱医生的社会风尚。(3)有利于每一个中国人认识到自己的生命与医师有紧密关系,敬畏生命,尊重医师。

归纳:通过学习这些医师的感人事迹,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生命与医师有紧密联系,每个人对生命都要有敬畏之心。我们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生、关爱医生的社会风尚。 3.珍爱他人的生命

视频:善行中国——传递正能量。

交流:快递小哥等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提示:不是。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我们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归纳:关爱他人生命,这是敬畏生命的要求。“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二、休戚与共

1.对他人的生命的关怀

活动三:阅读教材P96阅读感悟。 思考:你有何感想?

归纳: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2.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活动四:教材P97探究与分享。 思考:(1)上述四个情景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2)你能从以上不同的情境中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

提示:(1)“让座”让我感受到对孕妇的关爱;“我是你的拐杖”体现了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蹲下去”体现了对生活困难的人,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献一份爱心;“陪伴和分享”让我感受到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在奉献中提升自我。(2)共同的态度:我们要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拓展: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是当今人类社会最起码的道德底线。无论我们是否相信人一开始都是善良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善”绝对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而对生命的敬畏则是善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其他“善行”得以发展的根基。

归纳: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敬畏生命、走向道德生活

阅读教材P97下面相关链接“四种道德潜能”,谈谈自己的看法。 课件展示视频:闪亮的名字。

归纳: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拓展讲读: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的法国人阿尔贝特·史怀泽,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他认为,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上的大事。“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

5 / 6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八课 探问生命 教案设计(2课时)

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 【课堂小结】

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应该有一种敬畏的情怀,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更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生命要休戚与共。

本框内容分为两目:生命至上,休戚与共。通过“生命至上”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敬畏生命的情怀,懂得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通过“休戚与共”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我的生命与他人生命是休戚与共的关系,探讨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帮助学生对敬畏生命的认识,实现从意识层面到行为层面,再到道德层面的逐层升华。

由于敬畏这一词的抽象化,很多学生体会不到或者不理解敬畏生命的含义。因此,在导入过程中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在素材的选择上,我精心选取了影响很大的四川木里森林火灾30名消防战士和地方群众为保护国家人民财产英勇牺牲的事例。让学生可以切身的体会对英雄的缅怀、祭奠也是一种敬畏生命的表现。这是本课的亮点之一。 关于珍爱他人生命我借助视频“善行中国”,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交流,理解生活中的我 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而且可以做到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