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历史学科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论文

初中历史学科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论文

2021-04-05 来源:乌哈旅游
初中历史学科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一般是指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求为基础,主动体验和感受历史过程,探索和解决历史问题。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素质,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自学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阅读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活动,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载体。所以,教师要通过历史学科特点和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学生阅读自学的重要意义,介绍良好的阅读习惯对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成绩的巨大作用。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阅读、自学,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出时间和自学环节,让他们产生自学的愿望。教师还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使之形成良好习惯,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其次,选择适当的阅读自学方法,使学生要自学,会自学。遵循学生自学与教师讲授紧密联系的原则,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自学时,应根据课本知识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实际水平,选择简便易行、灵活多样的自学方法,让学生做起来难度不大而有趣,费时不多而收获大。这样学生就乐于自学、精于自学。

历史课本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回答历史问题的

主要依据。历史课的自学是通过学生认真阅读历史课本知识,做自学笔记,回答一些问题等途径实现的。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知识的难易情况、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阅读自学。下面简单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1、“提纲式”阅读法。对理论性强,阅读理解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的教材,为降低难度,便于学生自学掌握,可采用“提纲式”阅读法进行自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就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读书提纲,理出主要知识点,为学生看书自学指出思路,从而达到降低自学难度的目的。学生依据提纲,带着问题去看书、读图,并完成一定的要求,然后让学生说出各自的见解,再由教师归纳意见,得出正确结论。这样,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 2、“习题式”阅读法。所谓“习题式”阅读法,就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把课本知识转化为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自学,边阅读边做习题。它适合于知识点较密集,重、难点较集中的那部分教材。采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自学选编习题很重要,习题与课本内容密切联系,主要知识点都应在问题中显示出来,而且习题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难度要适中,以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得出正确答案为宜。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看书,到课本中找答案,有利于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依照课本去解答问题,有利于学生答题的规范化,提高解题能力。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切发明创造都源于问题的发现,成于问题的解决。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乐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鼓励学生说“不”,激发学生有“不唯书”、“不唯师”的探求精神。

1、课堂上多鼓励学生联想、质疑。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过程,开始发现问题有了联想萌芽,教师及时给于诱导、表扬。比如:我们在学习“繁盛一时的隋朝”一课时,有的同学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科举制究竟是怎样一种制度?”“大运河修建在当时究竟有什么作用?”等等。这些提纲说明他们已经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问题意识,此时,教师把握时机给予肯定和鼓励,学生提问的兴趣就更浓了。从而培养了学生提问能力。

2、教师要为学生质疑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要有意创设一个个暗藏玄机的问题情景,刺激学生好奇心的膨胀,奇而生疑,产生问题。初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荒谬的、幼稚的,但这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想了解的,想探究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表扬学生勇于提问的精神,婉转、耐心地作出解答。也有的学生会向老师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要鼓励这种“求异思维”,和学生们共同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在和学生共同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创新精神。

三、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每一小组由4—6个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同学组成一个集体,在面对问题时,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在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完成学习任务。现在的历史教学,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运用这种小组合作的方法,发挥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向别人提问和解答他人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能力,更促进了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提供了重新整合思想的机会,还可以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视野,增加思维的碰撞,从而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思维、大胆实践、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讨论,有时还要亲自参与讨论,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动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当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并进行现场观察和调控,为学生及时提供有效的指导,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

总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历史教师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在自学中有所得有所悟,在自学中去探索、去发现、去理解、去提高,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

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二十一世纪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